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牙周炎与牙周治疗对肥胖大鼠胰岛素抵抗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柴巧学 钟素兰 +3 位作者 倪佳 周磊 陈蕾 章锦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39-1243,共5页
目的:探索实验性牙周炎和基础牙周治疗,可能影响肥胖合并牙周炎大鼠胰岛素抵抗的机制。方法:采集前期建模成功的肥胖组,肥胖合并牙周炎组,牙周炎治疗组以及空白对照组大鼠的血液及器官标本,测量身体指数,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数据及观察病... 目的:探索实验性牙周炎和基础牙周治疗,可能影响肥胖合并牙周炎大鼠胰岛素抵抗的机制。方法:采集前期建模成功的肥胖组,肥胖合并牙周炎组,牙周炎治疗组以及空白对照组大鼠的血液及器官标本,测量身体指数,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数据及观察病理学改变。结果:4组比较:牙周炎合并肥胖症时,出现了较单纯肥胖更加严重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结构功能的破坏。经牙周治疗后,炎症状态及胰岛素抵抗出现了好转的趋势。病理学标本也提示了这一结果。结论:合并牙周炎会加重肥胖的炎症状态,加重胰岛素抵抗。通过进行基础的牙周治疗可以缓解炎症,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情况。IRS-1、IRS-2介导的信号通路受阻,以及PDX-1、GK、GLUT等蛋白表达受抑制,可能与肥胖及肥胖合并牙周炎引起的胰岛素抵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肥胖 牙周治疗 胰岛素受体底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荧光龋齿诊断仪用于牙科充填物检查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宁晖丽 赖春花 +1 位作者 杨剑珍 赵建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17-1319,共3页
目的:探讨激光荧光龋齿诊断仪用于牙科充填物检查的可行性。方法:利用视诊、探诊和激光荧光龋齿诊断仪对54颗离体乳牙的牙-充填物边缘共288个位点进行继发龋和边缘缺陷的检查。充填物边缘缺陷指标为边缘缝隙、牙-充填物折裂、解剖外形... 目的:探讨激光荧光龋齿诊断仪用于牙科充填物检查的可行性。方法:利用视诊、探诊和激光荧光龋齿诊断仪对54颗离体乳牙的牙-充填物边缘共288个位点进行继发龋和边缘缺陷的检查。充填物边缘缺陷指标为边缘缝隙、牙-充填物折裂、解剖外形和边缘着色。以去除充填物后体式显微镜下的视诊和探诊结果作为继发龋诊断金标准。结果:诊断仪诊断继发龋的灵敏度、特异度和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0.73和0.743,视诊为0.60、0.58和0.584。诊断仪测量值与解剖外形和边缘着色正相关,与边缘缝隙和牙-充填物折裂无关。充填物为临床可接受时(无继发龋和缺陷)的测量值为9.4±10.2。结论:激光荧光龋齿诊断仪诊断继发龋优于视诊,测量值与边缘缺陷相关,可用于充填物的辅助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龋 激光荧光龋齿诊断仪 边缘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粒径羟基磷灰石对人工早期龋再矿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成霞 申晓青 徐平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50-854,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粒径羟基磷灰石(HA)对人工早期龋的再矿化作用。方法:应用离体人恒前磨牙制备早期釉质龋标本50个,随机分为5组(n=10):阳性对照组(Na F溶液)、阴性对照组(去离子水)、30 nm HA组、60 nm HA组和12μm HA组,用显微硬度计检测... 目的:研究不同粒径羟基磷灰石(HA)对人工早期龋的再矿化作用。方法:应用离体人恒前磨牙制备早期釉质龋标本50个,随机分为5组(n=10):阳性对照组(Na F溶液)、阴性对照组(去离子水)、30 nm HA组、60 nm HA组和12μm HA组,用显微硬度计检测标本脱矿前后表面显微硬度,并用扫描电镜观察各组样本脱矿前后的形态;按照分组进行早期龋体外循环实验12 d,同法测定体外循环后各组样本的表面显微硬度,并观察其形态。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各HA组均能提高标本的表面显微硬度,且随着粒径的减小,其表面显微硬度增大(F=86.272,P<0.001)。扫描电镜下观察,30 nm HA组和60 nm HA组的脱矿区有针状或短棒状晶体颗粒沉积,表面变得均匀、平整,且以30 nm HA组的再矿化效果更佳,12μm HA组的再矿化效果不明显。结论:HA能有效促进早期釉质龋的再矿化;纳米级HA优于微米级HA,且随着粒径的减小,其再矿化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釉质龋 羟基磷灰石 再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骨刀在下颌后牙区改良式骨劈开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4
作者 郭泽鸿 徐淑兰 +3 位作者 赵春萍 卢灿 赖春花 刘安翔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65-768,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骨刀在下颌后牙区做改良式骨劈开术水平向骨增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种植中心就诊的15例下颌后牙区骨宽度不足行牙槽嵴改良式骨劈开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CBCT测定缺牙... 目的探讨超声骨刀在下颌后牙区做改良式骨劈开术水平向骨增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种植中心就诊的15例下颌后牙区骨宽度不足行牙槽嵴改良式骨劈开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CBCT测定缺牙区的牙槽嵴宽度,所有骨宽度均≤3 mm。使用超声骨刀进行下颌后牙区改良式骨劈开术,并联合GBR做水平向骨增量术,术后CBCT检查骨增量情况,术后抗炎治疗1周,术后3个月复查CBCT测定骨增量情况,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水平向骨增量时,超声骨刀应用于改良式的骨劈开术,手术的创伤小,术后反应轻、伤口均未发现明显感染,术后的宽度增加至(6.05±0.65)mm。术后3个月的宽度增加(5.81±0.61)mm。术前及术后牙槽嵴厚度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3个月牙槽嵴宽度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与术后3个月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骨劈开术对水平向骨增量效果明显,配合使用超声骨刀适用于更狭窄的牙槽嵴,比较安全、精确且创伤小,对软组织无伤害,且切割方向可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骨刀 改良式 骨劈开术 下颌骨 水平骨增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贾搏 褚洪星 +3 位作者 韩久松 孙翔 王治平 周会喜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58-860,F0003,共4页
本研究收集2011年8月~2014年8月间于我院诊治的颞下颌关节滑膜软骨瘤病患者5例,所有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协助临床诊断和病灶范围,对收集的病例采取手术治疗方案,术后经病理诊断均明确为滑膜软骨瘤病。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特征、诊断及... 本研究收集2011年8月~2014年8月间于我院诊治的颞下颌关节滑膜软骨瘤病患者5例,所有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协助临床诊断和病灶范围,对收集的病例采取手术治疗方案,术后经病理诊断均明确为滑膜软骨瘤病。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特征、诊断及治疗结果,5例患者均有关节区疼痛的症状,其中3例开口受限、3例关节区肿胀、5例患者X线平片见关节间隙增宽、5例影像学检查发现有关节内占位性改变。采取开放性关节手术方案,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术区无病灶残留。关于颞下颌关节滑膜软骨瘤病在临床上的研究极为罕见,文献报道极少,临床表现并不明显,在诊断过程中常常需结合影像学、关节镜和病理学等检查,其中游离体是该疾病的重要特征,且多发于关节上腔。颞下颌关节滑膜软骨瘤病需行手术治疗,临床常用手术方案为关节切开后行游离体和受累滑膜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膜软骨瘤病 颞下颌关节 临床表现 临床诊断 游离体和受累滑膜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immer种植系统在下颌磨牙区即刻种植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贾搏 叶漫文 +4 位作者 褚洪星 邱小玲 孙翔 王治平 赵建江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5-151,共7页
【目的】评价Zimmer种植体在下颌磨牙区即刻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7例89颗下颌磨牙区即刻种植病例,均为微创拔牙术后即刻植入Zimmer种植体,其中76颗在种植体和拔牙窝骨壁之间植入Bio-oss Collagen并缝合固定以关闭拔牙窝。种植... 【目的】评价Zimmer种植体在下颌磨牙区即刻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7例89颗下颌磨牙区即刻种植病例,均为微创拔牙术后即刻植入Zimmer种植体,其中76颗在种植体和拔牙窝骨壁之间植入Bio-oss Collagen并缝合固定以关闭拔牙窝。种植术后3~6个月完成永久修复,临床随访6~24个月。【结果】临床随访期内种植体存留率100%,89颗种植体均达到临床和放射学上的骨结合并成功负载。【结论】Zimmer种植体在下颌磨牙区采用即刻种植并以Bio-oss Collagen关闭种植体和拔牙窝骨壁之间间隙可以获得良好骨结合,缩短患者就诊时间,简化手术程序,获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 即刻种植 下颌磨牙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牙周外科技术在种植体周附着龈增宽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7
作者 容明灯 黄雁红 +6 位作者 卢海宾 徐格林 李少冰 苏媛 陈沛 姜盼 张雪洋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1-75,共5页
目的探讨显微牙周外科技术在种植体附着龈增宽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0例种植体周附着龈不足或缺失的患者,采用显微牙周外科技术增宽种植体周的附着龈。术后观察游离龈瓣的存活状态,并记录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年时附着龈的宽度,... 目的探讨显微牙周外科技术在种植体附着龈增宽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0例种植体周附着龈不足或缺失的患者,采用显微牙周外科技术增宽种植体周的附着龈。术后观察游离龈瓣的存活状态,并记录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年时附着龈的宽度,计算术后1年附着龈的收缩率。结果 20例患者的游离龈瓣均存活,术后1年附着龈宽度为(3.05±0.44)mm,与术前相比增加了(2.56±0.31)mm,与术后即刻相比减小了(2.13±0.28)mm,附着龈收缩率为41.22%±5.04%。结论显微牙周外科技术应用于附着龈增宽术可获得较高的成功率,能较好地提高种植体周附着龈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牙周外科技术 牙种植体 附着龈 游离龈移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牙颌种植义齿的咬合设计 被引量:15
8
作者 张雪洋 黄雁红 +3 位作者 陈沛 姜盼 王雅蓉 苏媛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共3页
随着种植义齿的不断普及,种植义齿的咬合设计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本文就无牙颌种植义齿咬合设计的一些相关方面,如应力改变与颌骨的关系,咬合设计与种植并发症,髁突的水平关系确定,尖牙引导的设计,种植体与天然牙对力反应的异同等进行... 随着种植义齿的不断普及,种植义齿的咬合设计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本文就无牙颌种植义齿咬合设计的一些相关方面,如应力改变与颌骨的关系,咬合设计与种植并发症,髁突的水平关系确定,尖牙引导的设计,种植体与天然牙对力反应的异同等进行探讨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牙颌 种植义齿 咬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咽拭子取样方法改进 被引量:9
9
作者 郑相淮 林曦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4-265,共2页
基于新型冠状病毒引发肺炎疫情的迅速发展和扩散,咽拭子核酸检测为一线医务人员不可避免但又高危的操作,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对传统咽拭子取样过程进行改良,以期达到降低医务人员感染率、增加取样准确率的目的。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咽拭子 职业暴露 改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槽症与拔牙方式的关联性:一种医源性、急性、震荡压缩性骨挫伤 被引量:8
10
作者 许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2522-2526,共5页
目的探讨干槽症发病与拔牙方式的可能关联性及其确切发病机制。方法收集自2004年1月至2016年12月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病例共6 012例,分为锤击拔牙组2 793例及涡轮机拔牙组3 219例,分别实施锤击骨凿的方式拔牙或涡轮手机切割的方式拔牙... 目的探讨干槽症发病与拔牙方式的可能关联性及其确切发病机制。方法收集自2004年1月至2016年12月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病例共6 012例,分为锤击拔牙组2 793例及涡轮机拔牙组3 219例,分别实施锤击骨凿的方式拔牙或涡轮手机切割的方式拔牙,观察两组干槽症发病率的不同。统计学分析干槽症发病与年龄、性别、阻生程度、阻生类性、手术时间以及局部骨质炎症性病理改变等之间可能存在的规律。结果涡轮机组没有发现符合干槽症的病例。锤击组共出现有119例符合术后干槽症定义的病例,干槽症发病率为4.26%。干槽症发病随阻生程度加重而增高,并且在26~35岁的年龄段发病率最高,达到7.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槽症与手术时间存在线性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989 5。在局部骨质存在局限性骨髓炎等炎症性病理改变时,发病率反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槽症发病与性别、阻生类型、冠周炎、龋蚀以及吸烟的关联性不大,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干槽症与锤击拔牙方式有关,可能是一种医源性、急性、震荡压缩性骨挫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槽症 骨挫伤 骨压缩 骨坏死 拔牙 下颌第三磨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结剂残留致种植体周围炎 被引量:11
11
作者 林曦 徐淑兰 +1 位作者 郑相淮 张翔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4077-4081,共5页
目的探讨种植体周围炎相关影响因素,并着重探讨粘结剂残留引发种植体周围炎临床表现。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种植中心完成种植单冠修复后确诊为新发种植体周围炎病例23例作为分析对象。20例种植体周围健康病例作为对照组。所... 目的探讨种植体周围炎相关影响因素,并着重探讨粘结剂残留引发种植体周围炎临床表现。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种植中心完成种植单冠修复后确诊为新发种植体周围炎病例23例作为分析对象。20例种植体周围健康病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术前均记录年龄,性别,全身系统性疾病,是否吸烟及喝酒,是否牙周炎病史,手术及上部修复体材料,修复方式。病例复诊就诊原因为定期复查或遭遇机械或生物学并发症时重新就诊,随访时指标包括:牙龈色型质,探诊出血(BOP+),探诊深度(PD)及放射学检查。结果在所有种植体周围类组所有螺丝固位患者(100%)及8例粘结固位患者(50%)存在局部或全身种植体周围炎影响因素,3例螺丝固位种植体周围健康患者(30%)存在单一风险因素,2例粘结固位种植体周围健康患者(20%)存在单一风险因素,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体周围炎组不同固位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例种植体周围炎患者(100%)均出现探诊出血(BOP+),85%螺丝固位及50%粘结固位种植体周围炎患者口腔卫生欠佳(PLI=2或3);排除牙周炎病史,糖尿病史及重度吸烟患者等影响因素,8例粘结固位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通过放射学检查及切开翻瓣均可见粘结剂残留。结论种植体周围炎影响因素很多,可能是单一因素,也可能是多因素结合。粘结剂残留是造成种植体周围炎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发生早期种植体周围炎后采用外科手段去除残留粘结剂,辅助刮治,采用激光治疗消除炎症,必要时引导骨再生术等技术可促进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结固位 种种植体周围炎 粘结剂残留 引导骨再生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3乳牙镍钛锉在乳牙根管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刘琼 任飞 +3 位作者 钱虹 方静娴 刘河娣 吴小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76-878,共3页
目的:研究M3乳牙镍钛锉在乳牙根管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2种不同预备器械对3~8岁80名儿童患者共80颗慢性牙髓炎的乳牙进行根管治疗术,采用病例对照法,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名,实验组使用M3乳牙乳牙镍钛锉行根管预备,对照组使用不锈... 目的:研究M3乳牙镍钛锉在乳牙根管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2种不同预备器械对3~8岁80名儿童患者共80颗慢性牙髓炎的乳牙进行根管治疗术,采用病例对照法,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名,实验组使用M3乳牙乳牙镍钛锉行根管预备,对照组使用不锈钢K锉行根管预备。分别记录两组根管预备操作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和术后X线片充填效果。结果:两组操作时间以及术后第1、3天疼痛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X线充填效果以及术后第7天疼痛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所需要的操作时间更短,术后第1、3天的疼痛程度更低。结论:运用M3乳牙镍钛锉进行根管预备能缩短根管治疗时间和降低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M3乳牙镍钛锉值得在儿童患者临床治疗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3乳牙镍钛锉 乳牙 根管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根管定位导板应用于完全钙化根管的临床报道1 例 被引量:7
13
作者 陆志伟 黄英 +2 位作者 邱小玲 钟素兰 陈蕾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3-135,共3页
髓腔完全钙化的牙齿需要行根管治疗时,精确定位并疏通钙化根管、避免侧穿是困扰临床医生的一大难题。随着锥形束CT、口内扫描和3D打印技术的逐步成熟,数字化根管定位导板技术可以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定位到狭窄的根管通路,最大程度地保... 髓腔完全钙化的牙齿需要行根管治疗时,精确定位并疏通钙化根管、避免侧穿是困扰临床医生的一大难题。随着锥形束CT、口内扫描和3D打印技术的逐步成熟,数字化根管定位导板技术可以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定位到狭窄的根管通路,最大程度地保存牙体组织,提高根管治疗的安全性和成功率,该文报道1例将数字化根管定位导板应用于髓腔完全钙化的前牙根管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外伤 钙化根管 根管治疗 数字化根管定位导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3D导板用于下颌all-on-four种植修复的三维精度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高岩 徐淑兰 张祥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2737-2741,共5页
目的评价利用数字化外科导板用于下颌无牙颌患者all-on-four种植植入的三维精度。方法50例患者术前均行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的拍摄,通过3 shape dentalsystem进行术前设计。随机分成2组,组1含26例患者共104枚... 目的评价利用数字化外科导板用于下颌无牙颌患者all-on-four种植植入的三维精度。方法50例患者术前均行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的拍摄,通过3 shape dentalsystem进行术前设计。随机分成2组,组1含26例患者共104枚植体,通过术前制定计划后自由手植入植体。组2包含24例患者共96枚植体,通过术前制作手术导板,在导板辅助下进行手术。术后同样进行CBCT拍摄,并对术后植体三维位置与术前软件设计的三维位置进行匹配,测量并对比自由手和导板辅助下植入植体的精确度。结果2组患者种植体植入时均可以达到良好的初期稳定性,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都比较稳定。组1中轴向植入植体的植入深度误差为(0.96±0.45)mm;组2中轴向植入植体的植入深度误差为(0.92±0.41)mm,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轴向植入或倾斜植入时,无论在颈部误差、根尖误差还是角度误差方面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外科手术导板进行种植手术可以获得更好的三维位置,具有更高的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l-on-four 数字化导板 精确度 种植 锥形束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簇状锐钛矿/金红石纳米线修饰纯钛表面的体外活性研究
15
作者 高岩 刘影 +1 位作者 徐淑兰 周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48-1252,共5页
目的探索纯钛表面纳米结构对细胞的生物活性,对纯钛表面改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通过制备独特的簇状锐钛矿/金红石纳米线(AR@NWs)并进一步探讨是否有利于成骨细胞的早期生物学反应。方法采用水热法制备独特的AR@NWs。主要通过三步... 目的探索纯钛表面纳米结构对细胞的生物活性,对纯钛表面改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通过制备独特的簇状锐钛矿/金红石纳米线(AR@NWs)并进一步探讨是否有利于成骨细胞的早期生物学反应。方法采用水热法制备独特的AR@NWs。主要通过三步合成过程制备,进一步通过X射线衍射仪验证纳米线表面晶相结构,并通过体外细胞实验探索纳米线的生物活性。结果本实验制备出的纳米线直径约为200 nm。制备过程阶段可以产生3种形貌相似、极具润湿性但晶相不同的纳米线,体现出不同的生物特性。细胞实验中,相对钛酸钠纳米线(STi@NWs)和钛酸纳米线(HTi@NWs),AR@NWs表面利于细胞粘附,显示出表面化学组成和晶相在细胞的早期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即一定程度上,锐钛矿和金红石的产生可以补偿纳米线的细胞排斥性。结论纯钛表面除了表面形貌等物理特性,表面化学特性在促进细胞早期生物活性方面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线 二氧化钛 生物材料 细胞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