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省三级医院麻醉科护士工作岗位现状调查 被引量:15
1
作者 丁红 邓宇 +1 位作者 林玉玲 姜玉梅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7-59,共3页
目的了解广东省三级医院麻醉科护士人力、工作岗位现况,为麻醉护理单元的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广东省76所三级医院麻醉科护士及工作岗位、时长进行调查。结果76所医院共有麻醉科护士547名,麻醉医护比例为1∶0.25。工作岗... 目的了解广东省三级医院麻醉科护士人力、工作岗位现况,为麻醉护理单元的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广东省76所三级医院麻醉科护士及工作岗位、时长进行调查。结果76所医院共有麻醉科护士547名,麻醉医护比例为1∶0.25。工作岗位开展中最高为总务工作,开展率96.05%,最低为麻醉诱导室护理(18.42%)。工作周时长最高56 h,最低8 h,中位数37 h。结论广东省三级医院麻醉科护士工作岗位开展不均,下一步学科建设应以人力配备、工作规范及专科培训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护理 麻醉科护士 专科护士 人力资源 工作岗位 工作时长 专科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醉护理专科护士临床实践培训基地建设指标的构建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范子博 丁红 +3 位作者 李颖芝 黄金燕 肖伦华 张广清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51-55,共5页
目的构建系统的麻醉护理专科护士临床实践培训基地建设指标,为麻醉护理专科护士培养和基地建设提供参考。方法以循证理念为依据,结合基地调研、专家会议拟定麻醉护理专科护士临床实践培训基地建设指标。采用Delphi法向22名专家进行2轮函... 目的构建系统的麻醉护理专科护士临床实践培训基地建设指标,为麻醉护理专科护士培养和基地建设提供参考。方法以循证理念为依据,结合基地调研、专家会议拟定麻醉护理专科护士临床实践培训基地建设指标。采用Delphi法向22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实证研究验证指标区分度。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41,Kendall协调系数一、二、三级指标分别为0.654、0.486、0.671(均P<0.05)。最终形成的麻醉护理专科护士临床实践培训基地建设指标包括5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和50个三级指标。专家应用该指标对广东省14个麻醉护理专科护士临床实践培训基地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其具有良好的区分度。结论麻醉护理专科护士临床实践培训基地建设指标层次清晰、区分度高,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可规范麻醉专科护士培养和培训基地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专科 专科护士 基地建设 培训 DELPHI 临床实践 麻醉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用于硬膜外麻醉下妇科手术患者镇静的比较 被引量:78
3
作者 梁永新 古妙宁 +1 位作者 王世端 芦相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76-378,共3页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Dex)和丙泊酚用于硬膜外麻醉下妇科手术患者的镇静效果。方法硬膜外麻醉下择期行子宫或(和)卵巢切除患者100例,随机均分成Dex组(D组)和丙泊酚组(P组),应用Ramsay镇静评分和脑电双频指数(BIS)对两组患者...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Dex)和丙泊酚用于硬膜外麻醉下妇科手术患者的镇静效果。方法硬膜外麻醉下择期行子宫或(和)卵巢切除患者100例,随机均分成Dex组(D组)和丙泊酚组(P组),应用Ramsay镇静评分和脑电双频指数(BIS)对两组患者术中镇静效果进行观察。记录给药前(T0)、切皮前即给药后15min(T1)、手术开始后15min(T2)、30min(T3)、45min(T4)、术毕(T5)及术后1h(Te)患者HR、MAP、BIS、Ramsay镇静评分及呼吸抑制情况。结果T1~T5时D组BIS、MAP明显低于T0时和P组,Ramsay镇静评分低于P组,HR慢于R时和P组(P〈0.05)。低血压的发生率P组明显高于D组(P〈0.05)。结论Dex用于硬膜外麻醉下妇科手术患者镇静是安全和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丙泊酚 镇静 硬膜外麻醉 脑电双频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醉科护士的分层级专科护理培训实践 被引量:19
4
作者 丁红 林玉玲 肖伦华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60-62,共3页
目的探索分层级培训模式在麻醉科护士专科护理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2名麻醉科护士运用分层级模式进行为期3年的专科护理培训。结果培训后麻醉科护士各层级人数均有增加,专科理论与技能考核成绩较培训前显著提高,护士的综合能力评... 目的探索分层级培训模式在麻醉科护士专科护理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2名麻醉科护士运用分层级模式进行为期3年的专科护理培训。结果培训后麻醉科护士各层级人数均有增加,专科理论与技能考核成绩较培训前显著提高,护士的综合能力评分较培训前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针对麻醉科护士开展分层级专科培训,可有效提高护士的培训成绩和效率,有助于其临床综合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科 护士 专科护理 分层级培训 综合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rcotrend监测在七氟醚-舒芬太尼腹部手术麻醉苏醒期的应用 被引量:31
5
作者 孙传江 古妙宁 徐建设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79-1381,共3页
目的观察Narcotrend(NT)麻醉深度监测和常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心率)对腹部手术患者七氟醚-舒芬太尼麻醉苏醒期意识恢复的预测作用。方法随机选择40例ASA I~Ⅱ级择期行腹部手术患者,分为NT监测组和常规监测组(对照组)... 目的观察Narcotrend(NT)麻醉深度监测和常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心率)对腹部手术患者七氟醚-舒芬太尼麻醉苏醒期意识恢复的预测作用。方法随机选择40例ASA I~Ⅱ级择期行腹部手术患者,分为NT监测组和常规监测组(对照组)。以吸入七氟醚、靶控舒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和维持。术中调整七氟醚和舒芬太尼浓度分别维持NT为D1-D2级或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在(基线水平±20%)范围内波动。记录麻醉苏醒期间对刺激无反应、呼之睁眼、定向力恢复时NT分级(NTS)和NT指数(NTI)、MAP、HR,计算上述参数对应意识变化不同阶段的预测概率值(Pk)。结果 NTS、NTI预测对刺激无反应-呼之睁眼的Pk分别为0.95、0.92,预测对刺激无反应-定向力恢复的Pk分别为0.92、0.89,预测呼之睁眼-定向力恢复的Pk分别为0.91、0.88,显著高于0.5(P〈0.05),也高于MAP、HR的相应预测值(P〈0.05)。与常规监测组比较,NT监测组的苏醒时间明显缩短(P〈0.05),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结论 NT监测能预测腹部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意识水平的变化,预测能力显著高于常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NT监测能减少七氟醚-舒芬太尼麻醉剂的用量、缩短麻醉苏醒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RCOTREND 腹部/外科学 七氟醚 舒芬太尼 全麻苏醒期 平均动脉压 心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老年人脊柱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6
作者 梁仕伟 陈晔明 +1 位作者 林镇雄 林海宁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206-2207,共2页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老年人脊柱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并与七氟烷吸入麻醉进行比较。方法选择行胸腰椎手术的老年病人(年龄≥65岁)4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R组,n=20)和七氟烷组(S组,n=20)两组...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老年人脊柱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并与七氟烷吸入麻醉进行比较。方法选择行胸腰椎手术的老年病人(年龄≥65岁)4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R组,n=20)和七氟烷组(S组,n=20)两组,每组20例。两组均采用以下麻醉诱导方式:咪达唑仑0.06mg/kg,丙泊酚1.5mg/kg,芬太尼4μg/kg及罗库溴铵0.8mg/kg。麻醉维持:R组持续输注瑞芬太尼6.0~8.0μg·kg-1·h-1,丙泊酚2.5~3.0mg·kg-1·h-1。S组持续吸入七氟烷,维持呼出气七氟烷浓度1.5%~2.0%。两组均持续吸入50%氧化亚氮,间断静注罗库溴铵维持肌松,控制呼吸,维持PETCO230~35mmHg。观察两组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R组术中血流动力学较S组平稳,R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及拔管时间短于S组(P>0.05),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S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与七氟烷吸入麻醉比较,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安全可行等优点,同样适用于老年脊柱手术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静脉麻醉 七氟烷 老年人 脊柱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拔管期RPP和PRQ的影响 被引量:61
7
作者 戴双波 古妙宁 齐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5-127,共3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拔管期心率收缩压乘积(RPP)和血压心率比值(PRQ)的影响。方法择期高血压手术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18~60岁,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拔管期心率收缩压乘积(RPP)和血压心率比值(PRQ)的影响。方法择期高血压手术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18~60岁,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手术结束前30min D组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5μg/kg(大于10min);C组静脉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观察两组用药前、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5、10min的HR、SBP、DBP、MAP。计算RPP和PRQ。结果与C组比较,D组患者SBP、MAP在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5min,DBP在拔管时、拔管后5min明显降低,HR在拔管前、拔管时明显减慢(P<0.05);D组患者RPP在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5、10min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各时点PRQ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注射0.5μg/kg右美托咪定,能有效减轻高血压患者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及稳定血流动力学,降低RPP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右美托咪定 气管拔管 血流动力学 RPP PRQ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托烷司琼联合盐酸戊乙奎醚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 被引量:7
8
作者 张治明 李松林 +2 位作者 曾宾 欧阳帆 张安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01-702,共2页
术后恶心呕吐(PONV)在全部住院手术患者中发生率约为20%~37%,大手术后发生率达35%~50%,高危PONV患者发生率达70%~80%,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属于PONV高危人群。盐酸托烷司琼作为5-羟色胺3(5-HL)受体阻断药,常用于该类手术... 术后恶心呕吐(PONV)在全部住院手术患者中发生率约为20%~37%,大手术后发生率达35%~50%,高危PONV患者发生率达70%~80%,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属于PONV高危人群。盐酸托烷司琼作为5-羟色胺3(5-HL)受体阻断药,常用于该类手术PONV的预防和治疗,但仍有部分患者会发生PONV。盐酸戊乙奎醚既可减少腺体的分泌,还可有效降低PONV的发生率。本研究观察托烷司琼联合盐酸戊乙奎醚对预防PONV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腹腔镜手术 盐酸戊乙奎醚 盐酸托烷司琼 术后恶心呕吐 预防 住院手术患者 PONV 高危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在经阴道超声引导取卵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9
作者 刘高望 史永胜 +2 位作者 徐建设 陈士岭 陈英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304-1305,共2页
目的观察丙泊酚或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门诊经阴道超声引导取卵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00例接受经阴道超声引导取卵术(ASAⅠ~Ⅱ级)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n=50),分别给予丙泊酚或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记录麻醉意识消失和... 目的观察丙泊酚或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门诊经阴道超声引导取卵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00例接受经阴道超声引导取卵术(ASAⅠ~Ⅱ级)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n=50),分别给予丙泊酚或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记录麻醉意识消失和苏醒时间、丙泊酚维持麻醉用量和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结果意识消失时间A组为(58.8±3.8)s,B组为(57.7±5.2)s,无显著差异(p=0.283);苏醒时间A组为(6.0±0.6)min,B组为(5.7±0.4)min,有显著差异(P<0.01).丙泊酚维持量B组为(0.20±0.03)mg/kg,显著低于A组的(0.52±0.05)mg/kg(P<0.01).麻醉诱导后2min,A组MAP从(11.1±0.8)kPa降至(8.0±0.6)kPa(P<0.05),B组MAP从(10.9±0.9)kPa降至(8.3±0.7)kPa(P<0.05).A组麻醉诱导后26例(52%)SpO2降至90%以下,显著低于B组44例(88%)(P<0.001).结论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可显著减少丙泊酚的维持量,缩短苏醒时间,有利于病人恢复及早期离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芬太尼 麻醉处理 经阴道超声引导取卵术 用药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他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胃肠镜检查的效果 被引量:5
10
作者 邱爱军 史永胜 +2 位作者 周伟 魏彦 刘有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020-2021,共2页
目的观察喷他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胃肠镜检查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90例ASAⅠ~Ⅱ级行胃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喷他佐辛1组(A),喷他佐辛2组(B)和芬太尼组(C),每组30例。分别缓慢静注A组喷他佐辛0.4mg/kg,B组喷... 目的观察喷他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胃肠镜检查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90例ASAⅠ~Ⅱ级行胃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喷他佐辛1组(A),喷他佐辛2组(B)和芬太尼组(C),每组30例。分别缓慢静注A组喷他佐辛0.4mg/kg,B组喷他佐辛0.6mg/kg,C组芬太尼1μg/kg,随后3组均依次缓慢静注咪达唑仑0.04mg/kg,阿托品0.μmg/kg,丙泊酚1mg/kg麻醉诱导,必要时追加丙泊酚0.4mg/kg。结果与用药前比较:用药后2min、4min各组的MAP、HR、SpO2、RR均降低(P〈0.01);检查结束、苏醒时、离院时各组的MAP、HR、SpO2、RR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时点三组的MAP、HR、SpO2:RR三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三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意识消失时间、苏醒时间、离院时间、丙泊酚用量三组问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喷他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胃肠镜检查和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镜检查 静脉麻醉 丙泊酚 喷他佐辛 芬太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麻醉医师在全身麻醉中七氟醚使用习惯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罗艳 姚尚龙 +5 位作者 杨拔贤 李恩有 兰志勋 祝胜美 古妙宁 于布为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调查中国麻醉医师在全身麻醉中七氟醚的使用习惯,并探讨吸入麻醉实践与患者预后及麻醉药费用间的相关性。方法开放、多中心、观察性临床研究,纳入中国8个城市40家医院的400位麻醉医师,2010年9月1日至2010年11月30日,了解每位麻醉医... 目的调查中国麻醉医师在全身麻醉中七氟醚的使用习惯,并探讨吸入麻醉实践与患者预后及麻醉药费用间的相关性。方法开放、多中心、观察性临床研究,纳入中国8个城市40家医院的400位麻醉医师,2010年9月1日至2010年11月30日,了解每位麻醉医师10例使用七氟醚进行全身麻醉的病例,共4 000例择期手术(包括普通外科、骨科、妇产科、心脏外科及其他手术)患者。麻醉医师根据其习惯选择七氟醚维持,或联合丙泊酚用于维持。观察指标包括诱导期(七氟醚吸入诱导所占百分比,意识消失时间,插管时间),维持期(麻醉用药类型,新鲜气流量,挥发罐设置浓度),苏醒期(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滴定法苏醒技术所占百分比),麻醉药费用,总体情况[患者的人口统计学,麻醉医师/患者满意度数字模拟量表(NAS)评分,麻醉医师的教育背景,培训经历和吸入麻醉临床经验]以及安全性。结果 4 000例患者中3例因不符研究方案而排除,共3 997例纳入统计分析。190例患者(4.75%)接受了七氟醚吸入诱导,3 807例患者(95.25%)接受了静脉诱导。当7%<挥发罐浓度≤8%,6L/min<新鲜气流量≤8L/min时,吸入诱导组意识消失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均略短于静脉诱导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 180例患者(54.54%)单用七氟醚维持麻醉,1 817例患者(45.46%)七氟醚-丙泊酚合用维持麻醉。979例患者(24.49%)接受了滴定法苏醒技术,其睁眼时间(13.29±7.66)min、拔管时间(15.4±8.84)min均明显短于未接受滴定患者的睁眼时间(14.27±8.55)min、拔管时间(16.63±9.80)min(P<0.05)。麻醉药(包括七氟醚、丙泊酚、肌松药和镇痛药)费用为(353.06±164.13)元/h。根据新鲜气流量分层统计,七氟醚单用组费用明显低于七氟醚-丙泊酚合用组(P<0.05)。麻醉医师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的NAS评分分别为(8.85±0.96)、(8.88±0.93)分,其与麻醉医师的吸入麻醉临床经验年限无显著相关性。1.08%患者至少发生一次不良事件,没有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患者、麻醉医师的满意度与麻醉医师吸入麻醉药物的临床经验年限无显著相关性。与七氟醚-丙泊酚合用维持麻醉比较,七氟醚单用维持麻醉的麻醉药费用较低。该研究属于观察性研究,故未对手术类型加以限定或分层,并且麻醉医师的临床操作尚未完全统一或标准化,可能会导致一定的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七氟醚 丙泊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醉恢复室患者《转运前护理观察指标》的制定及应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丁红 胡婉贞 林海洁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16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参考《患者离室标准》制定的《转运前护理观察指标》应用于全麻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选择2013年5-8月南方医院300例成年择期行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按手术时间分成两组,对照组(control group)患者由麻醉恢复室(post-anes... 目的探讨参考《患者离室标准》制定的《转运前护理观察指标》应用于全麻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选择2013年5-8月南方医院300例成年择期行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按手术时间分成两组,对照组(control group)患者由麻醉恢复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医生在患者离室标准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经验观察后,进行Steward评分,之后通知护士转运;观察组(observation group)患者由PACU护士按照《转运前护理观察指标》的要求进行判断,满足条件后通知PACU医生进行Steward评分,之后遵医嘱转送。比较两组患者满足转送条件时间、实际转送时间、转送至病房后术后基本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PACU的满足转运条件时间和实际转运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转送至病房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麻醉护士执行预先制定的《转运前护理观察指标》,主动进行患者转运前病情观察,可明显缩短患者留置PACU时间,提高医疗和护理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恢复室 护理 转运 离室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芬太尼对罗哌卡因妇科术后硬膜外腔镇痛半数有效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建设 杨吉武 +1 位作者 古妙宁 陈晔明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326-1327,共2页
目的测定罗哌卡因用于妇科术后硬膜外腔镇痛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并观察芬太尼对罗哌卡因EC50的影响.方法选择ASA(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级在硬膜外腔阻滞麻醉下行择期妇科手术的病人65例,随机分为罗哌卡因(R组)和罗哌卡+因芬太尼... 目的测定罗哌卡因用于妇科术后硬膜外腔镇痛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并观察芬太尼对罗哌卡因EC50的影响.方法选择ASA(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级在硬膜外腔阻滞麻醉下行择期妇科手术的病人65例,随机分为罗哌卡因(R组)和罗哌卡+因芬太尼(RF组)组,分别用罗哌卡因以及罗哌卡因+芬太尼20ml(2μg/ml)进行术后硬膜外腔镇痛.罗哌卡因的给药浓度按序贯实验法进行调整.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镇痛效果,按Dixon法计算罗哌卡因的EC50值.结果R组的罗哌卡因EC50为0.098%;RF组的罗哌卡因EC50为0.069%,RF组较R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罗哌卡因妇科术后硬膜外腔镇痛的EC50为0.098%.芬太尼可降低罗哌卡因术后镇痛的EC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太尼 罗哌卡因 妇科 术后 硬膜外腔镇痛 半数有效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突发危急事件的急救团队中纳入麻醉护士的做法与实践 被引量:5
14
作者 丁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85-487,共3页
目的:探讨麻醉护士在与患者相关的手术间突发危急事件中,参与急救团队的作用与效果。方法:更新手术间突发危急事件应急预案,将麻醉护士纳入急救团队,制定分工及急救内容,强化培训后实施,观察效果。结果:麻醉护士可以更快到达急救现场,... 目的:探讨麻醉护士在与患者相关的手术间突发危急事件中,参与急救团队的作用与效果。方法:更新手术间突发危急事件应急预案,将麻醉护士纳入急救团队,制定分工及急救内容,强化培训后实施,观察效果。结果:麻醉护士可以更快到达急救现场,能迅速、熟练的配合急救。2012年10月至2014年9月,共配合急救57例,全部救治成功。结论:麻醉护士参与手术间突发危急事件的团队急救,能提高急救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急救 麻醉护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普洛安对外科危重病疗效的临床研究
15
作者 陈仲清 陈辉 +2 位作者 杨翃 付卫军 蒋晓青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295-297,共3页
目的:探讨天普洛安对外科危重病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总结200例外科危重病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比分析用药组(天普洛安)与对照组(生理盐水)患者的整体改善率、各临床体征及各项相关检验值给药前后的结果变化,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用药组患... 目的:探讨天普洛安对外科危重病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总结200例外科危重病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比分析用药组(天普洛安)与对照组(生理盐水)患者的整体改善率、各临床体征及各项相关检验值给药前后的结果变化,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用药组患者平均住外科ICU治疗时间少于对照组,大部分异常检测指标的恢复明显快于对照组。结论:一定剂量的天普洛安对外科危重病的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 治疗 天普洛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麻醉下犬脑组织对异丙酚的摄取及其分布
16
作者 刘长涛 林春水 +2 位作者 古妙宁 卢刚 万山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7期1108-1110,共3页
目的:研究异丙酚浅麻醉时在犬脑不同区域的摄取及分布。方法:6条成年雄犬,静脉注射异丙酚4.5mg/kg,达到有效麻醉深度后3min,取颈内动脉和颈内静脉血并断头法将犬处死,解剖犬脑,分别取额叶、顶叶、颞叶、海马、扣带回、丘脑、中脑、桥脑... 目的:研究异丙酚浅麻醉时在犬脑不同区域的摄取及分布。方法:6条成年雄犬,静脉注射异丙酚4.5mg/kg,达到有效麻醉深度后3min,取颈内动脉和颈内静脉血并断头法将犬处死,解剖犬脑,分别取额叶、顶叶、颞叶、海马、扣带回、丘脑、中脑、桥脑、小脑组织。高效液相色谱-紫外线法测定血浆浓度及组织浓度。结果:各个脑区药物浓度分布呈桥脑>中脑>丘脑>小脑>扣带回>额叶>颞叶>顶叶>海马的趋势,动脉血药浓度明显高于静脉血药浓度。结论:异丙酚浅麻醉时在犬脑不同区域分布不同,其中以脑干和丘脑最高,可能在异丙酚静脉麻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异丙酚 脑摄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手术室外麻醉/镇静专家共识 被引量:10
17
作者 刘友坦 郭荣鑫 +14 位作者 陈向东 龚亚红 黑子清 李偲 刘克玄 刘志恒 罗涛 马正良 孙莉 王锷 吴超然 张良成 张志伟 王天龙 黄宇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59-662,共4页
截至2021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7亿,占总人口的18.9%;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亿以上,占总人口的14.2%,中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随着介入、微创手术取代侵入性外科手术,老年和虚弱的患者可能会从微创手术提供的耐受性和更快的... 截至2021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7亿,占总人口的18.9%;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亿以上,占总人口的14.2%,中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随着介入、微创手术取代侵入性外科手术,老年和虚弱的患者可能会从微创手术提供的耐受性和更快的恢复中获益。接受手术室外麻醉/镇静的老年患者人数大幅度增加,而且在不久的将来还将继续增加。但是由于老年患者的生理储备较低,自身常合并多种疾病,了解老年患者与手术室外麻醉/镇静相关的独特危害性可以促进患者安全。考虑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之间的差异,麻醉科医师应该努力在整个过程中保持相同的标准,以便推动老年患者手术室外麻醉/镇静安全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科医师 老年患者 微创手术 外科手术 手术室外麻醉 专家共识 老年人口 镇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摄取动态平衡时不同麻醉深度丙泊酚对犬脑不同区域γ-氨基丁酸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汪燕 林春水 +3 位作者 古妙宁 郭高锋 周枝凤 陈莺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27-429,431,共4页
目的观察脑摄取动态平衡时不同麻醉深度丙泊酚对犬脑不同区域γ-氨基丁酸(GABA)的影响。方法 12只12-18月健康杂种犬,随机分为浅麻醉组和深麻醉组,每组6只。浅麻醉组:静脉注入丙泊酚5.5 mg/kg(时间15 s),续以55 mg/kg/h恒速静脉输注。... 目的观察脑摄取动态平衡时不同麻醉深度丙泊酚对犬脑不同区域γ-氨基丁酸(GABA)的影响。方法 12只12-18月健康杂种犬,随机分为浅麻醉组和深麻醉组,每组6只。浅麻醉组:静脉注入丙泊酚5.5 mg/kg(时间15 s),续以55 mg/kg/h恒速静脉输注。深麻醉组:静脉注入丙泊酚7.0 mg/kg(时间15 s),续以70 mg/kg/h恒速静脉输注。2组丙泊酚恒速输注50 min时取颈内动、静脉血各2 ml,同时断头处死,解剖犬脑取背侧丘脑、上丘脑、后丘脑、下丘脑、底丘脑、额叶、顶叶、颞叶、枕叶、海马、扣带回、小脑、中脑、脑桥、延髓、颈髓组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颈内动、静脉血浆丙泊酚浓度和各区域脑组织GABA含量。结果浅麻醉组:颈内动、静脉血浆丙泊酚浓度分别为3.00±0.31和3.10±0.51μ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深麻醉组:颈内动、静脉血浆丙泊酚浓度分别为6.41±0.05和6.40±0.11μ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深麻醉组各脑区GABA浓度均明显高于浅麻醉组(P<0.05);在两种麻醉深度下背侧丘脑和下丘脑GABA变化率分别为(83.83±2.23)%,(85.83±1.72)%,明显高于其它脑区(P<0.05)。结论丙泊酚恒速静脉输注50 min时,两组犬脑颈内动、静脉血药浓度均达到平衡;深麻醉组各脑区GABA浓度均明显高于浅麻醉组,背侧丘脑和下丘脑GABA变化率高于其他脑组织,提示丙泊酚麻醉深度与GABA含量相关,背侧丘脑和下丘脑GABA的变化在丙泊酚麻醉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Γ-氨基丁酸 血浆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内动、静脉血药浓度平衡时不同麻醉深度丙泊酚对犬脑不同区域谷氨酸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郭高锋 林春水 +3 位作者 古妙宁 汪燕 周枝凤 陈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观察颈内动、静脉血药浓度平衡时不同麻醉深度丙泊酚对犬脑不同区域谷氨酸(GLU)的影响。方法:12只12~18个月健康杂种犬,体重10~12kg,随机分为浅、深麻醉组(n=6),分别以丙泊酚5.5和7mg/kg静脉注射,续以55和70mg/(kg.h)恒速静脉输... 目的:观察颈内动、静脉血药浓度平衡时不同麻醉深度丙泊酚对犬脑不同区域谷氨酸(GLU)的影响。方法:12只12~18个月健康杂种犬,体重10~12kg,随机分为浅、深麻醉组(n=6),分别以丙泊酚5.5和7mg/kg静脉注射,续以55和70mg/(kg.h)恒速静脉输注维持50min,取颈内动、静脉血各2mL后处死,取背侧丘脑、上丘脑、后丘脑、下丘脑、底丘脑、额叶、顶叶、颞叶、枕叶、海马、扣带回、小脑、中脑、桥脑、延髓、颈髓组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血浆丙泊酚浓度和脑组织GLU含量。结果:颈内动、静脉血浆丙泊酚浓度:浅麻醉组分别为(3.00±0.31)μg/mL和(3.10±0.51)μg/mL(P>0.05);深麻醉组分别为(6.41±0.05)μg/mL和(6.40±0.11)μg/mL(P>0.05)。深麻醉组各区域脑组织GLU含量明显低于浅麻醉组(P<0.01)。两种麻醉深度下,下丘脑GLU变化率(88.76±0.04)%,明显高于其他脑区(P<0.05)。结论:丙泊酚恒速静脉输注50min时,两组犬脑动、静脉血药浓度均达到平衡;丙泊酚麻醉深度与GLU的变化相关,下丘脑及其GLU的变化在丙泊酚麻醉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异丙酚 谷氨酸 血药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不同镇静深度对区域麻醉患者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琳琳 邱雁 +3 位作者 简超君 贯璇 王英姿 刘克玄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65-668,共4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不同镇静深度对区域麻醉患者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区域麻醉的患者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18~50岁,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浅镇静组(BIS 60~80)和深镇静组(BIS 40~60),每...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不同镇静深度对区域麻醉患者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区域麻醉的患者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18~50岁,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浅镇静组(BIS 60~80)和深镇静组(BIS 40~60),每组16例。给药前,先予清醒听词学习,在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时,给予镇静听词学习。记录患者用药前后警觉-镇静评分(OAA/S评分)。停药4 h后,通过加工分离程序评估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成绩。结果浅镇静组外显记忆成绩为(-0.05±0.15)分,内隐记忆成绩为(0.06±0.11)分。深镇静组外显记忆成绩为(0.04±0.10)分,内隐记忆成绩为(-0.06±0.11)分。浅镇静组内隐记忆成绩明显高于0(P<0.05)。结论在右美托咪定浅镇静和深镇静状态下均可抑制外显记忆形成,但只能在深镇静时消除内隐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显记忆 内隐记忆 右美托咪定 加工分离程序 镇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