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椎体骨折风险评估TVF模型与FRAX模型的比较研究
1
作者 朱永健 林省梁 +1 位作者 杨德鸿 冯岚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78-583,共6页
目的比较TVF模型与FRAX模型对骨折风险分层的预测效能。方法采用单中心前瞻性真实世界研究,纳入2022年4~6月南方医院骨质疏松门诊患者91例(最终73例完成1年随访),收集基线数据后通过FRAX分低危(53例)/高危(38例)两组,TVF分低(9例)、中(3... 目的比较TVF模型与FRAX模型对骨折风险分层的预测效能。方法采用单中心前瞻性真实世界研究,纳入2022年4~6月南方医院骨质疏松门诊患者91例(最终73例完成1年随访),收集基线数据后通过FRAX分低危(53例)/高危(38例)两组,TVF分低(9例)、中(39例)、高危(25例)3组,每3个月随访实际骨折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模型中,最低骨密度T值、骨折史在风险分层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FRAX组年龄差异显著。FRAX高危组EQ-5D-5L生活质量评分中活动能力、日常活动及总分显著更低。实际骨折发生率:FRAX高危组22.6%(7/31)vs低危组0%(0/42);TVF高危组24%(6/25)vs中危组2.5%(1/39)vs低危组0%(0/9)。结论TVF和FRAX均具有对骨折风险分层的效能,FRAX在某种程度上可区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也存在低估骨折风险的可能性。TVF作为一种着重研究骨质疏松椎体骨折风险的模型,其有效性和简便适用性为未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即刻骨折 骨质疏松症 绝经后妇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向压缩载荷倾斜和前屈力矩对腰骶椎剪切刚度影响的离体生物力学研究
2
作者 黄志平 郑健颖 +5 位作者 杨佳晨 刘俊豪 林俊育 吴秀华 周凌宏 朱青安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50-1156,共7页
目的探讨轴向压缩载荷倾斜和前屈力矩对腰骶椎前、后剪切刚度的影响。方法采用6例新鲜尸体腰骶椎标本(L5~S1)进行实验,分别模拟腰骶椎完整、双侧小关节4 mm间隙、前路切开纤维环摘除髓核及离断内层纤维环(椎间盘损伤)3种状态,施加垂直于... 目的探讨轴向压缩载荷倾斜和前屈力矩对腰骶椎前、后剪切刚度的影响。方法采用6例新鲜尸体腰骶椎标本(L5~S1)进行实验,分别模拟腰骶椎完整、双侧小关节4 mm间隙、前路切开纤维环摘除髓核及离断内层纤维环(椎间盘损伤)3种状态,施加垂直于L5~S1椎间盘300 N轴向压缩载荷,以及前下倾斜10°或20°压缩载荷300 N,通过材料试验机对L5~S1进行前、后方向剪切试验(前:0~250 N/后:-50~0 N)。在5 N·m前屈力矩作用下,重复以上剪切试验。使用三维运动测量系统测量L5与S1之间相对运动。结果对于腰骶椎完整状态,轴向压缩载荷的前倾并不显著改变节段的前或后剪切刚度,但施加前屈力矩后前剪切刚度平均增加了49.3%。随着结构依次切除,腰骶节段的前或后剪切位移逐级增加,剪切刚度依次降低,尤其是小关节间隙切除合并髓核摘除后,在轴向压缩载荷复合前屈力矩作用下,前剪切刚度由完整状态的939 N/mm显著减小到224 N/mm,后剪切刚度也由完整状态的572 N/mm减小为217 N/mm。在低载荷区间,在轴向压缩载荷前倾或复合前屈力矩作用下,不同结构状态前、后剪切刚度之间的差异均没有显著性。结论研究结果支持了临床上腰骶椎前凸降低、骨盆后倾可适度维持节段剪切稳定性的观点,但是随着脊柱退变的进展,这种代偿能力可能会逐渐下降甚至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椎 剪切刚度 轴向压缩载荷 前屈力矩 脊柱退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骼肌纤维NLRP3炎症小体激活、亚细胞定位及3D重建
3
作者 厉洋洋 菅晓婷 +6 位作者 黄静雯 王琪森 桂炜超 张小龙 赵子炜 胡稷杰 廖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8-174,共7页
目的探讨体外炎性环境中肌纤维内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亚细胞定位及其3D重建。方法C2C12细胞体外培养、马血清分化;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及尼日利亚菌素(Nigericin/Nig)刺激C2C12肌管内NLRP3炎症小体激活;qPCR及Western blo... 目的探讨体外炎性环境中肌纤维内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亚细胞定位及其3D重建。方法C2C12细胞体外培养、马血清分化;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及尼日利亚菌素(Nigericin/Nig)刺激C2C12肌管内NLRP3炎症小体激活;qPCR及Western blot分析NLRP3、ASC、Caspase-1基因及蛋白水平;免疫荧光分析NLRP3、ASC的聚集与共定位;共聚焦观察、Imaris软件重建显示聚合态NLRP3、ASC与特定细胞器(高尔基体、线粒体、内质网)的关联。结果体外条件下,LPS/Nig联合刺激可致肌纤维内NLRP3、ASC、Caspase-1基因、蛋白水平上调,胞浆内可见NLRP3、ASC聚集;肌纤维内线粒体功能分子TOM20、高尔基体分子TGN38显著上调,聚集态NLRP3、ASC与线粒体、高尔基体存在共定位。结论LPS/Nig刺激可诱导骨骼肌纤维内NLRP3炎症小体激活。活化的NLRP3炎症小体组分与线粒体及高尔基体密切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LRP3炎症小体 C2C12细胞 Imaris 3D重建 细胞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骨搬运治疗患者参与自身健康照护体验与需求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龚雪 张萍 +3 位作者 廖少娜 黄文嫣 杨晨 宋慧娟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22,共4页
目的了解下肢骨搬运治疗患者参与自身健康照护过程中的体验与需求,为制订基于患者诉求的健康照护参与方案提供参考。方法2023年2-3月,采用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在广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创伤骨科行下肢骨搬运术治疗的12例患者进行半结... 目的了解下肢骨搬运治疗患者参与自身健康照护过程中的体验与需求,为制订基于患者诉求的健康照护参与方案提供参考。方法2023年2-3月,采用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在广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创伤骨科行下肢骨搬运术治疗的12例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共提炼归纳出参与态度差异化(主动参与、被动接受)、参与过程存在障碍(角色思维固化、疾病负担制约、信息困境感知、医疗环境限制)、呈现多维度的参与需求(信息支持需求、情感支持需求、过渡期护理需求)3个主题。结论下肢骨搬运治疗患者参与自身健康照护过程中尚存在较多问题,医护人员应帮助其纠正角色认知偏差,提高其自我倡权意识和参与能力,关注其参与过程的障碍因素,优化多元支持系统,以促进患者围术期和过渡期自身健康照护的有效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骨搬运 患者参与 健康照护 体验 需求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DI三维运动测量的脊柱运动分析及其在青少年脊柱侧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杨佳晨 黄志平 +6 位作者 陈佳雨 黄祖成 吴秀华 蒋晖 陈建庭 冯岚 朱青安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44-644,共1页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NDI三维运动系统的脊柱运动测量模型,分析青少年脊柱侧弯患者的脊柱运动特点。方法使用NDI三维运动系统,无线标识点刚体贴放于受试者T1、T7、L1棘突和骶骨皮肤表面,建立在体脊柱运动测量模型,采集屈伸、侧弯、轴向旋转...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NDI三维运动系统的脊柱运动测量模型,分析青少年脊柱侧弯患者的脊柱运动特点。方法使用NDI三维运动系统,无线标识点刚体贴放于受试者T1、T7、L1棘突和骶骨皮肤表面,建立在体脊柱运动测量模型,采集屈伸、侧弯、轴向旋转的脊柱主运动和伴随运动。测量20名正常成人的脊柱主运动和伴随运动,计算组内相关系数,验证模型的准确性。测量10例青少年脊柱侧弯患者的脊柱运动范围,并根据颅侧首个脊柱侧凸方向,分析左侧凸组和右侧凸组之间运动范围的差异。结果本研究测量的正常人脊柱运动范围与既往研究保持一致,3次测量的主运动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996,伴随运动的为0.927。脊柱侧弯患者的侧弯和轴向旋转主运动范围基本左右对称,但均小于正常人。患者在运动过程中均伴有其他方向上明显的伴随运动。在前屈运动中,左侧凸患者T1、T7和L1相对于骨盆的伴随侧弯运动范围分别为5.4°±5.2°、3.2°±1.8°和3.2°±2.0°,而右侧凸患者的伴随侧弯运动范围分别为-4.8°±6.1°、-5.5°±2.6°和-1.9°±3.4°,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基于NDI系统建立的脊柱运动测量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与可重复性。脊柱侧弯患者在脊柱屈伸运动时存在明显的伴随运动,其中伴随侧弯的方向与患者颅侧首弯的凹侧方向一致,为临床诊疗提供了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运动 组内相关系数 脊柱侧弯 屈伸运动 颅侧 伴随运动 脊柱侧凸 骶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向压缩载荷倾斜和前屈力矩对腰骶椎剪切刚度的影响:离体生物力学研究
6
作者 黄志平 郑健颖 +5 位作者 杨佳晨 林俊育 丁寅 吴秀华 周凌宏 朱青安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1-31,共1页
目的探讨轴向压缩载荷倾斜和前屈力矩对腰骶椎前后剪切刚度的影响。方法建立腰骶椎在体剪切模型,经腰骶椎屈伸转动中心施加轴向压缩载荷300 N(垂直、前下10°和20°),前屈力矩5 N·m,前后剪切力分别为0~250 N和0~-50 N,采用... 目的探讨轴向压缩载荷倾斜和前屈力矩对腰骶椎前后剪切刚度的影响。方法建立腰骶椎在体剪切模型,经腰骶椎屈伸转动中心施加轴向压缩载荷300 N(垂直、前下10°和20°),前屈力矩5 N·m,前后剪切力分别为0~250 N和0~-50 N,采用6例新鲜人体腰骶椎标本,依次测试完整腰骶椎、小关节4 mm间隙切除、椎间盘前路髓核切除3种状态的腰骶椎剪切运动。采用重复测量实验设计,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轴向载荷和前屈力矩对腰骶椎剪切刚度的影响。结果对完整腰骶椎,轴向载荷前倾并不显著改变节段间向前或向后的剪切刚度,而前屈力矩显著增加了前剪切刚度,但没有增加后剪切刚度。随着结构依次切除,腰骶节段的前和后剪切位移增加,剪切刚度降低,尤其是腰骶小关节间隙切除复合髓核切除后,前剪切刚度由完整状态的633 N/mm显著减小到125 N/mm,后剪切刚度也从408 N/mm减小为128 N/mm。依次不同结构切除在轴向载荷前倾或前屈力矩的作用下,前后剪切刚度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轴向载荷前倾依次降低了腰骶小关节间隙切除和髓核切除后的剪切刚度,但在前屈力矩的共同作用下却增加了剪切刚度,尤其显著增加了腰骶小关节间隙切除复合髓核摘除后的前剪切刚度(从125 N/mm到184 N/mm)。结论轴向压缩载荷倾斜对腰骶椎剪切刚度没有影响,而前屈力矩增加腰骶椎的剪切刚度。前后剪切刚度之间的差异没有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椎 剪切刚度 关节间隙 切除 髓核摘除 轴向载荷 转动中心 剪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骨”-反肩置换术一站式术前规划系统
7
作者 李穆 米昀 +4 位作者 沈世文 吴心远 严静东 陈滨 曹蕾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67-973,共7页
目的为提高反肩置换术术前规划的精准度和效率,本研究开发了“E骨”—反肩置换术一站式术前规划系统。方法利用nnU-net深度神经网络进行肩胛骨分割,获得精确的肩胛骨分割结果;结合骨密度、上下倾角和入钉长度3个关键因素自动定位基座,... 目的为提高反肩置换术术前规划的精准度和效率,本研究开发了“E骨”—反肩置换术一站式术前规划系统。方法利用nnU-net深度神经网络进行肩胛骨分割,获得精确的肩胛骨分割结果;结合骨密度、上下倾角和入钉长度3个关键因素自动定位基座,并计算出手术规划所需定量参数;结合关节盂形态和基座定位信息生成个性化导板;编写系统界面,将各部分功能模块化组装便于使用,提供交互操作与规划结果显示的功能。结果构建出“E骨”术前规划系统。本系统与Mimics系统相比,减少了规划过程中繁琐的手动调整,平均入钉长度规划结果长于Mimics系统,且规划时间缩短86%。本系统肩胛骨分割精度达到99.93%,较Mimics更高。结论本研究为反肩置换术提供了一套一站式的高效、精准的术前规划方案,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站式 反肩置换术 术前规划系统 肩胛骨分割 基座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标记点使用Photoshop和Matlab软件实现中国数字人连续断层图像的自动配准 被引量:11
8
作者 苏秀云 裴国献 +5 位作者 余斌 扈延龄 李谨 黄谦 李旭 张元智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884-1887,1891,共5页
使用Photoshop和Matlab软件,基于标记点自动配准中国数字人连续断层图像。中国数字人标本在包埋时加入了4根定位杆,在整个冰冻标本内呈直线状态,且均与标本垂直轴平行。4个定位杆在每一断层切面上的相对空间位置是固定不变的,由于照相... 使用Photoshop和Matlab软件,基于标记点自动配准中国数字人连续断层图像。中国数字人标本在包埋时加入了4根定位杆,在整个冰冻标本内呈直线状态,且均与标本垂直轴平行。4个定位杆在每一断层切面上的相对空间位置是固定不变的,由于照相机与断层切面相对位置的改变,导致图像产生射影失真,从而使得在每一断层图像上4个定位杆的相对空间位置发生改变。首先在Photoshop中处理原始断层图像,获取每一层的4个定位杆图像,在Matlab中计算4个定位杆图像的质心坐标值作为定位杆坐标值,取所有断层图像定位杆坐标值的平均值为基准坐标。其次依据每一层定位杆的坐标值确定二维射影变换参数,对断层图像进行射影变换,消除其射影失真。纠正失真后的断层图像再在Photoshop中处理,获取其4个定位杆中第一个定位杆图像,同样在Matlab中计算其坐标值,基于定位杆坐标值将断层图像裁剪成大小一致的断层图像。使用Photoshop和Matlab进行连续断层图像配准,具有配准精度高、运算量小、易于编程实现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TOSHOP MATLAB 中国数字人 连续图像 图像配准 射影失真 射影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LLA可吸收螺钉和金属螺钉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的前瞻性对照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扈延龄 袁万青 +2 位作者 王兰凤 刘海飞 金丹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360-2362,共3页
目的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比较及评价聚-DL-乳酸(PDLLA)可吸收螺钉和钛合金金属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中下胫腓联合损伤分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5年4月~2008年6月58例伴有下胫腓联合损伤分离或可疑下胫腓联合损伤分离的闭合性踝关节... 目的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比较及评价聚-DL-乳酸(PDLLA)可吸收螺钉和钛合金金属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中下胫腓联合损伤分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5年4月~2008年6月58例伴有下胫腓联合损伤分离或可疑下胫腓联合损伤分离的闭合性踝关节骨折病例纳入本项研究,术前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根据术前X线测量和术中牵拉实验最终确诊47例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应用PDLLA可吸收螺钉治疗22例,金属螺钉治疗25例,金属螺钉在术后10~12周取出。在术后6个月,对手术侧踝关节的AOFAS踝关节功能评分、踝关节活动度、X线正位片TFCS和TFO宽度和异物反应发生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均获得满意疗效,两组间踝关节功能评分,踝关节活动度和X线片测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DLLA可吸收螺钉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分离效果可靠有效,并且免除二次手术取钉,有广泛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胫腓分离 踝关节骨折 聚-DL-乳酸 可吸收螺钉 钛合金金属螺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近端髓腔三维解剖测量 被引量:24
10
作者 张晟 余斌 +2 位作者 罗吉伟 黄梦全 黄华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8-261,共4页
目的测量国人股骨近端髓腔形态,探讨适合国人的股骨近端髓内钉设计方案。方法选取120侧(男性55侧,女性65侧)正常成人单侧股骨近端CT扫描数据,利用Mimics图像分析软件对股骨近端的髓腔内径及髓腔开大指数行三维解剖测量,研究其与身高、... 目的测量国人股骨近端髓腔形态,探讨适合国人的股骨近端髓内钉设计方案。方法选取120侧(男性55侧,女性65侧)正常成人单侧股骨近端CT扫描数据,利用Mimics图像分析软件对股骨近端的髓腔内径及髓腔开大指数行三维解剖测量,研究其与身高、年龄之相关性,及性别差异,并与国内外数据进行综合比较。结果以小粗隆中点为参考点(T),男、女性组髓腔内径分别为:T+20(44.79±5.42)mm和(39.79±4.96)mm;T+10(34.00±3.64)mm和(32.06±3.29)mm;T(26.93±3.71)mm和(24.18±3.31)mm;T-20((18.65±2.96)mm和(18.21±2.60)mm;峡部(10.40±1.45)mm和(10.15±1.05)mm。男女组T+20、T+10、T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T-20、峡部处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身高与各组间数据存在正相关关系,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骺端髓腔开大指数呈负相关,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偏相关分析年龄与髓腔内径参数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各组髓腔开大指数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东西方人、男女性之间股骨近端髓腔内径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治疗粗隆间骨折时需要充分评估其股骨近端内径,选用合适的内固定器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 髓腔 三维重建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腰椎融合内固定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桑朝辉 任海龙 +1 位作者 孟湛东 江建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69-974,共6页
目的探讨初次后正中入路腰椎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至2016年因腰椎退行性疾病初次行后路腰椎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的患者共2904例,使用随机数法抽取其中术后未发生感染的... 目的探讨初次后正中入路腰椎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至2016年因腰椎退行性疾病初次行后路腰椎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的患者共2904例,使用随机数法抽取其中术后未发生感染的患者为对照组(334例),术后30 d内发生感染的患者为实验组(43例),收集患者的身高、体质量、性别、年龄、基础疾病、手术节段、手术时长、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皮下脂肪厚度及多裂肌脂肪浸润率等一般资料。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各个因素与术后感染的关系。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中,女性(P=0.016)、多节段手术(P=0.001)、皮下脂肪厚度(P=0.000)及多裂肌脂肪浸润(P=0.000)为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其中多裂肌脂肪浸润与体质量指数(BMI)无相关性(P>0.05)。结论女性、多节段手术、皮下脂肪厚度和多裂肌脂肪浸润为初次后正中入路腰椎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多裂肌脂肪浸润为独立于BMI腰椎特有的术后感染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术后感染 危险因素 多裂肌 脂肪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步态下距骨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应力分析 被引量:22
12
作者 卢昌怀 余斌 +1 位作者 陈辉强 林庆荣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273-2276,共4页
目的建立一个具有高度几何相似性的足踝部三维有限元模型,并用此模型静态地分析人体不同步态相时距骨的生物力学特性,量化距骨的应力-应变状况。方法基于志愿者足的三维CT扫描数据,利用Mimics13.0、Geomagic10.0软件对足踝相关组织进行... 目的建立一个具有高度几何相似性的足踝部三维有限元模型,并用此模型静态地分析人体不同步态相时距骨的生物力学特性,量化距骨的应力-应变状况。方法基于志愿者足的三维CT扫描数据,利用Mimics13.0、Geomagic10.0软件对足踝相关组织进行几何重建,导入Hypermesh10.0软件中进行网格划分,赋予材料属性,最后导入Abaqus6.9中,模拟人体正常步态过程中3个位相(落地相、中立相、离地相)时的受力状况,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建立距骨及周围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共21865个节点、73440个单元,具有较好的几何相似性。正常步态中从落地相到离地相中等效应力峰值在距骨滑车分别为3.0MPa、4.3MPa、4.8MPa;在距骨颈分别为1.3MPa、1.9MPa、2.8MPa;在距舟关节分别为2.8MPa、3.0MPa、3.4MPa;在距下关节分别为2.2MPa、1.8MPa、1.5MPa。结论本研究中创建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经验证是一个正确可靠的模型,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和其他研究人员更好的理解正常步态下距骨的许多生物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骨 生物力学 有限元分析 步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伤椎椎体中央高度恢复的影像学研究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9
13
作者 王翔 瞿东滨 +4 位作者 蔡毅 姚欣强 任涛 冯仕烽 郑明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87-1092,共6页
目的:探讨后路经伤椎与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胸腰椎骨折椎体中央高度恢复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病例67例,其中男36例,女31例,年龄17~52岁,平均37.8±7.5岁。所有... 目的:探讨后路经伤椎与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胸腰椎骨折椎体中央高度恢复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病例67例,其中男36例,女31例,年龄17~52岁,平均37.8±7.5岁。所有患者为T11~L2单椎体骨折(AO分型为A型),且无严重的神经脊髓症状(ASIA分级为D、E级)。均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式,按固定方式不同分为经伤椎固定组(A组,n=37)、跨伤椎固定组(B组,n=30)。在PACS图像系统上测量X线侧位片伤椎椎体前缘高度(Ha)、椎体中央高度(Hm)、椎体后缘高度(Hp)及后凸Cobb角,计算Ha压缩率、Hm压缩率,比较术前、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Ha压缩率、Hm压缩率及Cobb角,观察术后骨折椎体中央高度恢复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获得18~40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6.5±8.9个月。无论经伤椎固定还是跨伤椎固定,术后Ha压缩率、Hm压缩率及Cobb角均较术前有显著减少(P〈0.05),其中A组患者Hm压缩率术前为(44.8±10.3)%,术后1周时为(31.6±7.1)%,末次随访时为(31.3±6.8)%。B组患者Hm压缩率术前为(38.6±8.3)%,术后1周时为(32.0±8.4)%,末次随访时为(31.7±8.6)%。A、B两组患者术后椎体中央高度均有约30%的压缩残留。结论:经伤椎和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均可促进骨折椎体前缘及中央高度的恢复,改善节段后凸角度,但术后伤椎椎体中央高度有明显压缩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短节段内固定 椎体中央高度 终板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模型中geneX骨水泥椎体成形术的生物力学评价 被引量:19
14
作者 张树芳 江建明 +1 位作者 朱青安 黄志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43-846,共4页
目的评估geneX骨水泥用于强化骨质疏松椎体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对30个新鲜小牛胸腰椎椎体标本(T9-L4)通过注射泵灌注稀盐酸脱钙建立骨质疏松椎体模型。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例。制成压缩性骨折模型后,3组分别实施geneX骨水泥、硫酸钙骨水... 目的评估geneX骨水泥用于强化骨质疏松椎体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对30个新鲜小牛胸腰椎椎体标本(T9-L4)通过注射泵灌注稀盐酸脱钙建立骨质疏松椎体模型。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例。制成压缩性骨折模型后,3组分别实施geneX骨水泥、硫酸钙骨水泥(CS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PMMA)椎体成形术,记录骨水泥完本填充时的骨水泥注射量,测试标本的强度和刚度,记录各组的强度和刚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30个小牛胸腰椎体初始骨密度为(1.425±0.072)g/cm2,脱钙后骨密度为(1.074±0.065)g/cm2,脱钙后骨密度明显低于脱钙前骨密度(P<0.05)。geneX组、CSC组、PMMA组注射量分别(4.3±0.8)、(4.2±0.7)和(3.8±0.4)ml,3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geneX组、CSC组、PMMA组强度分别(1198±529)、(1212±430)和(1672±704)N,geneX组、CSC组显著低于PMMA组强度(P<0.05),3组均明显高于椎体初始强度(P<0.05)。geneX组、CSC组、PMMA组刚度分别为(233±130)、(242±191)与(323±145)N/mm,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刚度均低于椎体初始刚度,但统计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geneX骨水泥椎体成形术用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能满足对椎体填充材料的生物力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椎体成形术 生物力学 骨水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PRP的可注射型组织工程骨修复兔桡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黄爱文 金丹 +3 位作者 裴国献 曾宪利 胡稷杰 林海宁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1374-1377,共4页
目的以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和纤维蛋白胶构建可注射型组织工程骨并探讨其修复骨缺损的效果。方法36只新西兰兔分为A、B、C3组,每组12只。A、B组动物术前4... 目的以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和纤维蛋白胶构建可注射型组织工程骨并探讨其修复骨缺损的效果。方法36只新西兰兔分为A、B、C3组,每组12只。A、B组动物术前4h抽取耳背中央动脉血提取PRP。A组于术前1-2个月抽取双髂骨处骨髓并培养出BMSCs,在体外与纤维蛋白胶(FG)及自体PRP构建成可注型组织工程骨,植入自体桡骨1.5cm节段性骨缺损,为实验组。B、C两组分别植入PRP+FG、FG于同样骨缺损处为对照组。另取4只桡骨同样部位和大小骨缺损旷置作为空白组。术后观察其一般情况并于4、8、12周取材做组织学切片,术后12周取尺桡骨做生物力学测试。分别从组织学观察、生物力学方面评估比较骨缺损的修复情况。结果组织学观察见A、B组各时间点新骨形成均优于C组。生物力学比较:12周时A组桡骨生物力学强度与正常桡骨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其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PRP对骨缺损愈合有明显促进作用,复合PRP的可注射型骨修复材料及构建的含种子细胞的组织工程骨均可修复节段性骨缺损,但种子细胞的添加可明显促进新骨成熟度和增强其生物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组织工程骨 骨缺损 纤维蛋白胶 骨髓基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与双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Kummell's病的临床对比 被引量:28
16
作者 任海龙 王吉兴 +1 位作者 陈建庭 江建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70-1374,共5页
目的比较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治疗Kummell's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月行椎体成形术的Kummell's病患者,对比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入路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骨水泥灌注量、骨水泥渗漏率、骨... 目的比较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治疗Kummell's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月行椎体成形术的Kummell's病患者,对比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入路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骨水泥灌注量、骨水泥渗漏率、骨折椎体高度恢复程度及后凸矫正度数。结果单侧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双侧组(P〈0.05),两组间骨水泥注入量、渗漏率、术后椎体前缘压缩改善程度、椎体中央压缩改善程度及后凸矫正度数、随访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 h、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及双侧经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在治疗Kummell's病时均可取得满意的止痛效果,两者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在PVP治疗Kummell's病时采用单侧穿刺即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成形术 Kummell's病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内注射不同浓度臭氧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TNF-α、TNFRⅠ和TNFRⅡ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余斌 陈辉强 +3 位作者 卢昌怀 林庆荣 王博炜 覃承诃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55-1058,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臭氧(O3)对类风湿关节炎(RA)大鼠体内TNF-α、TNFRⅠ和TNFRⅡ的影响,阐述O3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理。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8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ON组、RA组、O2组、O3-10组、O3-20组、O3-30组、O3-40组、O3-50...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臭氧(O3)对类风湿关节炎(RA)大鼠体内TNF-α、TNFRⅠ和TNFRⅡ的影响,阐述O3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理。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8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ON组、RA组、O2组、O3-10组、O3-20组、O3-30组、O3-40组、O3-50组,每组6只。除空白对照组外,采用注射弗氏完全佐剂乳化的牛Ⅱ型胶原蛋白的方法建立大鼠RA模型。造模后21d,根据分组关节内注射纯氧和浓度分别为10、20、30、40、50μg/ml的O3各1ml,每周1次,共注射3周。治疗前后测量双后肢足爪厚度。治疗结束后1周,检测大鼠血清和滑膜TNF-α、TNFRⅠ和TNFRⅡ的含量。结果治疗结束后,O3-40组大鼠足爪厚度减小,与R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A组、O2组、及O3治疗各组血清中TNF-α、TNFRⅠ、TNFRⅡ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RA组相比,O3-40组、O3-50组大鼠滑膜TNF-α、TNFⅡ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RA组相比,O3-40组大鼠滑膜TNFRⅠ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内注射O3可减轻RA大鼠的关节肿胀,浓度为40μg/ml的O3最为明显,作用机制和O3可以降低滑膜内TNF-α、TNFRⅡ的活性,上调TNFRⅠ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类风湿关节炎 臭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活血补肾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8
18
作者 郑少伟 Shaikh Atik Badshah +3 位作者 王健 蒋晖 李敏 陈国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7-140,共4页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补肾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功能活动及生活质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5月在广州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脊柱骨科住院行手术治疗,术前中医辨证为肝肾亏虚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经患者同意参...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补肾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功能活动及生活质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5月在广州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脊柱骨科住院行手术治疗,术前中医辨证为肝肾亏虚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经患者同意参加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单纯西医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益气活血补肾方。分别在各个观察时点对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系统)、JOA下腰痛评分、WHOQOL-BREF评分、住院天数、不良事件进行观察。结果 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全部得到随访,进入结果分析,没有脱失。术后2、4、8周观察组在VAS、JOA、WHOQOL-BREF评分要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术后半年及1年后随访,观察组和对照组在VAS、WHOQOL-BREF评分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1)。但在JOA评分方面,观察组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气活血补肾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恢复,改善术后主要症状体征及减少不良事件方面存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益气活血补肾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骨质疏松症生存质量简明量表的编制与信效度 被引量:42
19
作者 何藻鹏 杨德鸿 李丽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37-1641,共5页
目的设计一份简短实用的中国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专用生存质量量表,评价该疾病的生存质量状况。方法以QUALEFFO-41问卷为蓝本,通过翻译、文化调适、条目筛选等过程,编制出16条目组成的中国人骨质疏松症生存质量简明量表(COQOL... 目的设计一份简短实用的中国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专用生存质量量表,评价该疾病的生存质量状况。方法以QUALEFFO-41问卷为蓝本,通过翻译、文化调适、条目筛选等过程,编制出16条目组成的中国人骨质疏松症生存质量简明量表(COQOL),在量表考评阶段,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月自愿接受骨密度检查的门诊或住院患者进行生存质量调查,144份评估结果通过统计学分析方法进行处理,完成量表的心理测量学考评。结果量表的重测信度、同质信度、内容效度、结构效度、效标效度洋价结果良好。结论COQOL量表在评价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生存质量上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具有潜在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生存质量 QUALEFFO-41问卷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转子间骨折Evans-Jensen分类数字化模型的建立及意义 被引量:16
20
作者 刘永刚 裴国献 +3 位作者 王丹 金丹 姜晓锐 张晓强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088-2090,共3页
目的探讨建立股骨转子间骨折Evans-Jensen分类的数字化仿真模型的方法及意义。方法对1名健康男性志愿者行髋部64排螺旋CT扫描,所得数据应用Mimics10.01软件处理,重建出股骨近端模型,依照股骨转子间骨折Evans-Jensen分类的标准模拟出各... 目的探讨建立股骨转子间骨折Evans-Jensen分类的数字化仿真模型的方法及意义。方法对1名健康男性志愿者行髋部64排螺旋CT扫描,所得数据应用Mimics10.01软件处理,重建出股骨近端模型,依照股骨转子间骨折Evans-Jensen分类的标准模拟出各型骨折,对模型进行截图保存,并输出影片模式。5名骨科医师和10名医学生对数字骨折模型给予初步评价。结果股骨转子间骨折Evans-Jensen分类数字化仿真模型直观、立体、逼真,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可以从任意的方位和角度观察和截图,相对应的影片可以360°旋转观看骨折情况。4名骨科医师和10名医学生认为三维数字骨折模型更加直观、容易理解。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Evans-Jensen分类的数字化模型具有直观、立体、逼真、动态等特点,有利于临床工作及医学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间骨折 分类 数字化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