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茶多酚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改善脓毒症小鼠的急性肺损伤 被引量:6
1
作者 凌旭光 徐雯雯 +3 位作者 庞观来 洪旭星 刘凤芹 李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1-386,共6页
目的探讨茶多酚(TP)对NLRP3炎症小体的调控作用机制以及其对脓毒症相关急性肺损伤的治疗效用。方法将60只C57BL/6小鼠随机平均分为假手术组(单纯开腹探查盲肠后即关腹)、盲肠结扎穿孔组(开腹暴露并游离盲肠后行盲肠结扎与穿孔操作后关腹... 目的探讨茶多酚(TP)对NLRP3炎症小体的调控作用机制以及其对脓毒症相关急性肺损伤的治疗效用。方法将60只C57BL/6小鼠随机平均分为假手术组(单纯开腹探查盲肠后即关腹)、盲肠结扎穿孔组(开腹暴露并游离盲肠后行盲肠结扎与穿孔操作后关腹)以及盲肠结扎穿孔+TP治疗组(盲肠结扎穿孔前1周予TP灌胃),每组20只。建模完成后绘制生存曲线评估各组小鼠对脓毒症打击的耐受情况。测定各组小鼠肺湿/干质量比值、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并对肺组织进行HE染色和急性肺损伤评分,评估肺损伤程度。ELISA法测定肺组织内IL-1β、TNF-α及IL-6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肺组织内NLRP3、caspase-1 p10及ASC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染色测定肺组织内MPO、caspase-8及NLRP3蛋白表达,评估各组小鼠肺内炎症情况。检测肺组织内MDA及H2O2以评估氧化应激水平;免疫荧光共染NLRP3和NOX4蛋白以探讨二者表达及共定位。结果TP治疗组小鼠术后72 h死亡率、小鼠肺湿/干质量比值、肺组织MPO水平以及急性肺损伤评分均较盲肠结扎穿孔组小鼠显著下降(P<0.05);TP治疗组小鼠肺组织内IL-1β、TNF-α及IL-6、NLRP3、caspase-1 p10、ASC等蛋白表达水平亦较盲肠结扎穿孔组小鼠显著降低(P<0.05);氧化应激相关检测结果提示,TP治疗组小鼠肺组织内MDA及H2O2水平较盲肠结扎穿孔组小鼠显著减低(P<0.05);免疫荧光共染则提示TP治疗组小鼠NOX4蛋白与NLRP3蛋白在肺组织内的表达和共定位较盲肠结扎穿孔组小鼠减少。结论TP可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相关炎症改善盲肠结扎穿孔诱导的小鼠脓毒症肺损伤,且这一调控机制可能与其对肺组织内氧化应激相关蛋白NOX4的表达抑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脓毒症 急性肺损伤 NLRP3炎症小体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社区双向转诊主要利益相关者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杨俊明 郭石林 +2 位作者 陶红兵 张明新 陈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2445-2446,共2页
本研究通过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界定了双向转诊的利益攸关方,并对主要利益相关方的利益、意愿以及实施能力进行判断分析,以期为制定促进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双向转诊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双向转诊 利益相关者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663在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小友 张婕 +4 位作者 梁洁 刘永光 胡建敏 姜正尧 郭泽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19-422,436,共5页
目的比较肾移植急性排斥(acute rejection,AR)病人及非AR病人血清miR-663表达水平,在细胞水平上探讨miR-663参与肾移植AR的调控作用,为临床早期诊治AR提供新思路。方法 Real time PCR检测肾移植AR病人及非AR病人血清miR-663表达水平。设... 目的比较肾移植急性排斥(acute rejection,AR)病人及非AR病人血清miR-663表达水平,在细胞水平上探讨miR-663参与肾移植AR的调控作用,为临床早期诊治AR提供新思路。方法 Real time PCR检测肾移植AR病人及非AR病人血清miR-663表达水平。设置miR-663 mimic组、miR-663 inhibitor组、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MTT及Annexin V-FITC分别检测过表达miR-663和抑制miR-663表达对人肾小球内皮细胞(HRGEC)生存率和凋亡率的影响;ELISA检测过表达miR-663和抑制miR-663表达对IL-6、IFN-γ、CCL-2及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Transwell实验检测过表达miR-663和抑制miR-663表达对巨噬细胞趋化性的影响。结果 AR组患者血清miR-663表达水平明显较非AR组的肾移植患者升高(4.73±0.28 vs 1.06±0.04;P<0.01)。MTT显示过表达miR-663可以降低HRGEC的生存率并且明显增加其凋亡率,而抑制miR-663则可以降低HRGEC凋亡。过表达miR-663可以明显提高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同时明显增加巨噬细胞的趋化性。结论 miR-663在肾移植AR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做为早期诊断AR的外周血标志物,并有望成为治疗肾移植AR的一个潜在分子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急性排斥反应 miR-66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胎时期小鼠小肠的组织发生 被引量:1
4
作者 郎尉雅 贾琴 +3 位作者 张敏 崔梦卿 李良平 张琳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5-278,共4页
目的观察小鼠胚胎各个时期小肠组织的形态结构及杯状细胞在小肠内的分布规律,为小鼠小肠的组织发生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HE染色和PAS染色,对小鼠胚胎第13.5天(E13.5d)至出生后第1天(Pld)胚胎的石蜡切片染色并行光学显微镜... 目的观察小鼠胚胎各个时期小肠组织的形态结构及杯状细胞在小肠内的分布规律,为小鼠小肠的组织发生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HE染色和PAS染色,对小鼠胚胎第13.5天(E13.5d)至出生后第1天(Pld)胚胎的石蜡切片染色并行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1)小鼠肠壁于E13.5d已分化出现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及浆膜。(2)肠绒毛于E15.5d分化形成,杯状细胞于E16.5d逐渐发育分化出现,肠腺于E18.5~Pld发育分化形成,此时小肠基本结构形成。(3)杯状细胞主要分布于小肠绒毛上皮,其中以回肠末端最多,回肠、空肠、十二指肠顺次递减(P〈0.05)。杯状细胞数量随胎龄逐渐增加而逐渐增多,于P1d最多(P〈0.05)。结论小肠上皮分化于E15.5d至E17.5d最为迅速,胚胎时期小肠基本结构形成,其吸收消化功能基本建立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 分化 杯状细胞 PAS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死观教育融入急诊临床护理教学的途径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慧 梁洁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9年第7期926-928,932,共4页
生死观教育是临床护理教学中不容回避的一个话题,在急诊临床护理教学中开展生死观教育对医护人员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具有积极的意义。基于此,概述了生死观教育的相关内容,从急诊科的特点和临床护理实际工作出发,针对生死观的临床护理教学... 生死观教育是临床护理教学中不容回避的一个话题,在急诊临床护理教学中开展生死观教育对医护人员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具有积极的意义。基于此,概述了生死观教育的相关内容,从急诊科的特点和临床护理实际工作出发,针对生死观的临床护理教学途径提出如下思考:以医学人文关怀教育为基础,开展多学科融合教育;加强生死观的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并重;结合特殊病例、具体情境进行全方位生死观教育,以提高医护工作质量,使医护人员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构建和谐的医护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临床护理教学 生死观教育 生死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改变的Golgi-Cox染色方法检测纹状体内神经元的结构与形态(英文)
6
作者 张磊 王斌 +4 位作者 张琳 王敬彩 张敏 崔梦卿 张璐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3-347,共5页
为了改变传统的Golgi-Cox染色方法,使其在纹状体神经元形态与结构的研究中更加稳定和有效,本实验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传统的Golgi-Cox染色法,另一组采用改良的Golgi-Cox染色法。改良方法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改变了几个关键... 为了改变传统的Golgi-Cox染色方法,使其在纹状体神经元形态与结构的研究中更加稳定和有效,本实验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传统的Golgi-Cox染色法,另一组采用改良的Golgi-Cox染色法。改良方法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改变了几个关键环节,包括溶液的配制、固定、包埋、切片和定影等,然后对两种方法进行统计学比较和分析。在所有的数据采集工作完成之前,切片上的标记是封闭的。通过统计学分析比较,发现改良方法能够稳定地显示更多的树突分支(增加50%)、树突棘(增加63%)和胞体(增加一倍)。改良的Golgi-Cox染色方法比传统的Golgi-Cox染色方法更加稳定和敏感,在纹状体神经元树突和树突棘形态与结构研究中是一种可靠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lgi—Cox染色法 树突 树突棘 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骨搬运术后患者居家康复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赖嘉微 廖生武 +5 位作者 杨静华 任英 肖凤 李爽 廖少娜 宋慧娟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了解下肢骨搬运术后患者居家康复的真实体验,为规范患者的康复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于2021年2-7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广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创伤骨科行常规随访治疗的15名下肢骨搬运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半结构式访谈,访谈资料根据... 目的了解下肢骨搬运术后患者居家康复的真实体验,为规范患者的康复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于2021年2-7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广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创伤骨科行常规随访治疗的15名下肢骨搬运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半结构式访谈,访谈资料根据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下肢骨搬运术后患者的居家康复体验可归纳为5个主题:身体发生变化、生活受到影响、自我管理不当、心理负担较大、努力应对挑战。结论下肢骨搬运术后患者的居家康复体验较为复杂,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不同需求提供针对性支持,增强其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康复进程,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搬运 居家康复 康复管理 体验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可卡因对昆明小鼠成瘾行为学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振中 顾晶晶 +4 位作者 李娟 张磊 崔梦卿 李良平 张璐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5-327,共3页
目的研究昆明小鼠对不同剂量可卡因的敏感度,为昆明小鼠在神经科学领域的应用,制别是可卡因成瘾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同龄(8~12周)的雄性昆明小鼠,分别腹腔注射10mg/kg、2qmg/kg的可卡因,条件位置偏爱实验(Conditioned place ... 目的研究昆明小鼠对不同剂量可卡因的敏感度,为昆明小鼠在神经科学领域的应用,制别是可卡因成瘾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同龄(8~12周)的雄性昆明小鼠,分别腹腔注射10mg/kg、2qmg/kg的可卡因,条件位置偏爱实验(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和行为敏化实验(Behavior sensitization检NA,鼠行为学变化,观察昆明小鼠在不同剂量可卡因刺激下的行为学变化,以此来确定昆明小鼠对不每剂量可卡因的敏感度。结果在条件位置偏爱实验中,可卡因20mg/kg剂量组(N=11)与可卡因10mg/kg剂量组(N=12)相比,第9天与第2天在白箱中的时间差score(post-pre)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行为敏化实验中,可卡因20mg/kg组(N=8)与可卡因1Omg/kg组(N=12)相比,自主活动次数明显增加,蓓统计学差异(P〈0.05);在第16天给予一针与之前同剂量的可卡因,可卡因20mg/kg组与可卡因1Omg/kg组相比,自主活动次数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昆明小鼠在20mg/kg可卡因的刺激下,能产生要为明显的条件位置偏爱以及更加强烈的行为敏化反应,是较为理想的可卡因成瘾小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小鼠 剂量 条件位置偏爱 行为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卡因戒断对小鼠焦虑样行为以及海马神经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明菲 李娟 +3 位作者 顾晶晶 崔梦卿 李良平 张璐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51-554,共4页
目的观察重复给予可卡因并戒断后对小鼠焦虑样行为以及小鼠海马区齿状回区(dentate gyrus,DG)神经再生(neurogenesis)的影响。方法将19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两组,生理盐水组9只,可卡因组10只,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或可卡因(20 mg·kg-1... 目的观察重复给予可卡因并戒断后对小鼠焦虑样行为以及小鼠海马区齿状回区(dentate gyrus,DG)神经再生(neurogenesis)的影响。方法将19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两组,生理盐水组9只,可卡因组10只,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或可卡因(20 mg·kg-1·d-1),连续注射14 d,戒断48 h,通过旷场实验(OFT)、高架十字迷宫(EPM)观察小鼠焦虑样行为学变化。免疫荧光实验时,生理盐水组和可卡因组分别5只,给药方法同行为学实验,最后一次注射生理盐水或可卡因同时,腹腔注射BrdU(20 mg/kg per 12 hr),连续注射48 h。最后一次注射BrdU 24 h后,通过BrdU/Dcx双标的免疫荧光技术观察小鼠海马神经再生情况。结果可卡因组旷场实验中央停留时间(center-time)明显少于生理盐水组(P<0.01)。可卡因组高架十字迷宫开臂进入次数(open arm-entries)和开臂停留时间(open arm-time)明显少于生理盐水组(P<0.01)。免疫荧光实验显示可卡因组小鼠海马DG区BrdU+/Dcx+细胞明显少于生理盐水组(P<0.01)。结论可卡因反复给药并戒断后,能诱导焦虑样行为的产生以及降低海马DG区神经再生,而海马区神经再生降低可能参与了焦虑样行为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卡因戒断 焦虑 神经再生 旷场实验 高架十字迷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VID-19流行期间广东省普通群众及医务人员心理状况对比及影响因素调查 被引量:22
10
作者 刘峥嵘 张旭东 +3 位作者 吕芷菡 梁洁 邓玉娣 冯麟斐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30-1536,F0003,共8页
目的探究疫情期间广东省内普通群众及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线上问卷的方法进行调查,调查自3月11日开始,于3月15日结束。调查问卷内容包括4部分:基本情况部分、疫情相关情况部分、疫情认知情况调查部分、焦虑及... 目的探究疫情期间广东省内普通群众及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线上问卷的方法进行调查,调查自3月11日开始,于3月15日结束。调查问卷内容包括4部分:基本情况部分、疫情相关情况部分、疫情认知情况调查部分、焦虑及抑郁调查部分。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1433份,其中普通人群有效问卷706份,医务人员有效问卷727份。采用克朗巴哈系数及探索性因子分析对量表进行信、效度检验,应用单因素分析(卡方和秩和检验)及多因素分析(有序或无序logistic回归)方法对数据进一步分析。结果校正人口学因素后的分析结果显示,两类人群的焦虑、抑郁情况与疫情认知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相较于疫情前均更高。对于普通人群受调查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关注疫情信息达1~2 h者的焦虑的OR值为1.93(1.18,3.17),而3 h以上者焦虑的OR值为1.88(1.14,3.11);普通人群中尚未结婚者抑郁的OR值为2.19(1.51,3.18);不正确疫情认知与焦虑、抑郁发生正相关;尚未结婚的人、高学历的人的不良疫情认知的发生率更低;对于医务人员受调查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休息时间不足、对自身感染病毒的担忧易导致焦虑与抑郁;护士发生明显抑郁的OR值为2.99(1.45,6.18);相较于非定点医院医务人员,定点医院医护人员发生明显抑郁、严重抑郁的OR值分别为0.48(0.25,0.93)及0.39(0.17,0.89);对自身感染病毒的担忧会增加认知错误的可能性。结论应加强普通人群及医务人员的心理干预,尤其是普通人群中尚未结婚的群体及医务人员中的护士群体,避免人们过长时间接触疫情相关信息,保证医务人员的充分休息,同时应加强在基层及医院的疫情科普宣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普通群众 医务人员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发生长周期对小鼠皮肤创伤愈合的影响
11
作者 孔亚男 张敏 +4 位作者 崔梦卿 李良平 周志涛 张琳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3-287,共5页
目的探讨处于不同毛发生长周期的C57BL/6小鼠皮肤创伤愈合速度。方法制备小鼠皮肤创伤模型,计算术后0、3、7 d创面愈合率,愈合率=(原始创面面积-未愈合的创面面积)/原始创面面积×100%,比较毛发静止期(Hair telogen stages)小鼠和... 目的探讨处于不同毛发生长周期的C57BL/6小鼠皮肤创伤愈合速度。方法制备小鼠皮肤创伤模型,计算术后0、3、7 d创面愈合率,愈合率=(原始创面面积-未愈合的创面面积)/原始创面面积×100%,比较毛发静止期(Hair telogen stages)小鼠和毛发生长期(Hair anagen stages)小鼠伤口愈合速度。采用HE染色比较伤口愈合的组织形态结构差异,利用BrdU检测伤口周围细胞增殖。结果毛发生长期的小鼠皮肤伤口愈合率显著高于毛发静止期的小鼠伤口愈合率。HE染色显示毛发生长期小鼠伤口周围表皮细胞层较多,且表皮细胞向伤口迁移增强;BrdU检测显示毛发生长期小鼠皮肤伤口周围表皮BrdU+细胞数多于毛发静止期小鼠。结论毛发生长期的小鼠皮肤创伤愈合率高于毛发静止期小鼠,这一结果为进一步探讨毛囊在创伤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提供研究基础,也为选择皮肤创伤愈合动物模型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愈合 毛发生长周期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