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诊断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 被引量:20
1
作者 谷英士 李颖嘉 +3 位作者 文戈 位红芹 王冬晓 洪少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61-1664,共4页
目的比较采用常规超声(US)与超声弹性成像(UE)判断腋淋巴结性质的价值。方法观察我院60例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癌患者的84枚腋淋巴结,均行US及UE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构建ROC曲线,比较US、UE及US结合UE(US+UE)诊断腋淋巴结性质的效能。... 目的比较采用常规超声(US)与超声弹性成像(UE)判断腋淋巴结性质的价值。方法观察我院60例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癌患者的84枚腋淋巴结,均行US及UE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构建ROC曲线,比较US、UE及US结合UE(US+UE)诊断腋淋巴结性质的效能。结果应用US、UE及US+UE判断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2、0.812、0.858。UE与US曲线下面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613,P>0.05)。US+UE与US(Z=2.131,P<0.05)、与UE(Z=1.996,P<0.05)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应用常规US与UE可以提高诊断转性性腋淋巴结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成像技术 超声检查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激光消融甲状腺良性实性结节 被引量:28
2
作者 刘娟 吴凤林 +1 位作者 隋洋 胡洁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529-1532,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激光消融甲状腺良性实性结节的方法、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治疗组12例单发甲状腺良性实性结节行超声引导下激光消融治疗,术后采用常规超声随访观察结节大小、血供,采用超声造影评价病灶消融范围,并观察并发症...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激光消融甲状腺良性实性结节的方法、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治疗组12例单发甲状腺良性实性结节行超声引导下激光消融治疗,术后采用常规超声随访观察结节大小、血供,采用超声造影评价病灶消融范围,并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监测甲状腺功能。对照组12例单发甲状腺良性实性结节未经任何治疗,随访方法及时间与治疗组相同。结果治疗组12例患者均成功进行了激光消融治疗,术后超声随访结节的体积较术前逐渐缩小(P<0.05),血流信号消失。术后即刻超声造影显示11例结节呈无增强,完全消融率为91.7%。术中难忍受的疼痛3例,适当处理后疼痛减轻或消失。治疗前、后检测甲状腺功能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随访6个月结节体积及甲功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激光消融术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安全、有效方法,治疗后结节体积可逐渐缩小,在一定程度上对甲状腺功能并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消融 甲状腺结节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内凸阵超声探头检测颈动脉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发友 龚渭冰 +2 位作者 吴凤林 周星星 何锋坚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670-1672,1674,共4页
目的探讨腔内凸阵超声探头体外途径检查颈动脉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3例患者86支颈动脉作为研究对象,用高频线阵探头、低频凸阵探头及腔内凸阵探头分别检测颈总动脉(CCA)内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颈内动脉(ICA)内径、PSV、异常血管形... 目的探讨腔内凸阵超声探头体外途径检查颈动脉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3例患者86支颈动脉作为研究对象,用高频线阵探头、低频凸阵探头及腔内凸阵探头分别检测颈总动脉(CCA)内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颈内动脉(ICA)内径、PSV、异常血管形态及显示长度等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3种不同频率超声探头所测ICA内径、PSV、显示长度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ICA异常形态血管比较,腔内探头与高频探头之间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腔内凸阵探头检测ICA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探头 超声 颈动脉 颈总动脉 颈内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致微泡声孔效应增强兔VX2肿瘤细胞通透性的适宜声学参数 被引量:2
4
作者 罗利红 吴凤林 +3 位作者 王宝平 许婷婷 胡洁 隋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77-1381,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治疗仪不同声强、脉冲宽度、辐照时间和不同微泡剂量下声孔效应增大肿瘤细胞膜通透性的适宜声学参数。方法将90个接种于新西兰白兔的VX2移植瘤按声强、脉冲宽度、辐照时间和微泡剂量分为4个部分,各部分设有不同水平。治疗... 目的探讨超声治疗仪不同声强、脉冲宽度、辐照时间和不同微泡剂量下声孔效应增大肿瘤细胞膜通透性的适宜声学参数。方法将90个接种于新西兰白兔的VX2移植瘤按声强、脉冲宽度、辐照时间和微泡剂量分为4个部分,各部分设有不同水平。治疗超声直接辐照肿瘤体表处,同时经静脉通道连续、缓慢注入微泡。治疗结束后立即取材制作组织切片,利用硝酸镧示踪电镜观察肿瘤细胞通透性变化,依次得出4个因素的适宜声学参数。结果超声联合微泡辐照致声孔效应能不同程度增大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其适宜的声强、脉冲宽度、辐照时间及微泡剂量分别为0.43 W/cm2、2.42 ms、10 min、0.50 ml/kg。结论超声联合微泡辐照致声孔效应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将肿瘤细胞膜"打孔",有望增强肿瘤化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孔效应 超声 微泡 通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口腔超声检测烟雾病患者颈内动脉颅外远段血流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宝平 吴凤林 罗利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519-1522,共4页
目的探讨经口腔超声检测烟雾病患者颈内动脉颅外远段血流变化的应用价值。方法 14例经DSA证实为烟雾病患者,用经颈超声检测颈内动脉近段和颈总动脉、经口腔超声检测颈内动脉颅外远段,检测指标包括内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血流速... 目的探讨经口腔超声检测烟雾病患者颈内动脉颅外远段血流变化的应用价值。方法 14例经DSA证实为烟雾病患者,用经颈超声检测颈内动脉近段和颈总动脉、经口腔超声检测颈内动脉颅外远段,检测指标包括内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血流速度。结果 14例均为单侧烟雾病患者。患侧颈内动脉颅外远段内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均低于对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颈内动脉近段与远段相比,内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均无显著差异。患侧颈总动脉内径与对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显著低于对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口腔超声能够获得颈内动脉颅外远段血流信息,有助于烟雾病的准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口腔超声 烟雾病 颈内动脉 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VF-ET中彩色多普勒超声及VEGF水平评价卵巢反应性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红梅 邢福祺 +2 位作者 陈士岭 李传刚 王倩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890-1893,共4页
目的研究IVF-ET中卵巢基质和卵泡周边的血供情况、体内VEGF水平与卵巢反应性之间的关系,探讨影响卵巢反应性的机制。方法42例行IVF-ET治疗的女性,长周期方案促排卵,根据检测侧卵巢内获取的卵母细胞数目分为低反应(1~3个)、正常反... 目的研究IVF-ET中卵巢基质和卵泡周边的血供情况、体内VEGF水平与卵巢反应性之间的关系,探讨影响卵巢反应性的机制。方法42例行IVF-ET治疗的女性,长周期方案促排卵,根据检测侧卵巢内获取的卵母细胞数目分为低反应(1~3个)、正常反应(4~8个)和高反应卵巢组(8个以上),于hCG注射日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该侧卵巢基质内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舒张期流速比值(S/D),并对卵泡周边血流分布分级评分;ELISA法检测取卵日血清和卵泡液中VEGF浓度。结果低反应卵巢组卵巢基质内动脉的PSV、EDV、卵泡周边血流分布评分较正常和高反应卵巢组显著降低,PSV、EDV,卵泡周血流分布评分与获取的卵母细胞数量具有正相关关系;所有研究对象卵泡液VEGF水平显著高于血清VEGF水平,低反应卵巢组卵泡液VEG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反应和高反应卵巢组,卵泡液VEGF水平与获取的卵母细胞数量呈负相关关系。结论卵巢基质内血流的PSV、EDV和卵泡周血流分布、卵泡液VEGF水平与卵巢的反应性密切相关,卵巢基质内血流速度升高、卵泡周边血流丰富,有助于提高卵巢的反应性;低反应卵巢组卵泡液VEGF水平显著升高,推测是由于其卵巢基质内血流速度低,卵泡周血管分布少,导致VEGF代偿性分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反应性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超声检查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嫁接性梭形动脉瘤包裹治疗的高频超声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杨璇 龚渭冰 +3 位作者 张雪林 张文清 李绍林 包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98-801,共4页
目的分析包裹后动脉瘤的声像图特点和血流动力学情况,探讨高频超声(HFUS)对实验性动脉瘤包裹治疗术的检测价值。方法将10只犬双侧颈总动脉经HFUS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定制作成功的20枚梭形动脉瘤模型随机分4组,采用不同的材料... 目的分析包裹后动脉瘤的声像图特点和血流动力学情况,探讨高频超声(HFUS)对实验性动脉瘤包裹治疗术的检测价值。方法将10只犬双侧颈总动脉经HFUS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定制作成功的20枚梭形动脉瘤模型随机分4组,采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包裹治疗,其中人造生物膜片5枚、膨体聚四氟乙烯膜片(e-PTFE)5枚、涤纶片5枚、自体颈外静脉(EJV)5枚。于术后1、4、8、12周再次行HFUS和DSA检测,并与包裹前动脉瘤模型结果对照分析。结果自体EJV包裹动脉瘤形态同动脉瘤模型,瘤腔内径大于载瘤动脉和吻合口内径。涤纶片包裹动脉瘤腔全部闭塞。e-PTFE和人造生物膜片包裹动脉瘤形态相同,二者瘤腔内径与吻合口、载瘤动脉内径接近。与对照组相比二者包裹动脉瘤腔内径均缩小。人造生物膜和e-PTFE包裹动脉瘤腔、吻合口和载瘤动脉血流形态为单一的、延续良好的层流,自体EJV包裹动脉瘤血流形态为涡流;不同材料包裹动脉瘤段的血流速度在不同部位有着不同的变化。结论人造生物膜片、e-PTFE包裹治疗梭形动脉瘤效果优于自体EIV和涤纶片。HFUS可清晰地显示包裹动脉瘤大小、前后壁、夹层演变过程,以及吻合口、瘤腔、载瘤动脉之血流动力学变化,可作为评价犬颈部梭形动脉瘤包裹治疗效果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包裹材料 高频超声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辐射力结合靶向超声微泡评价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宝平 罗利红 吴凤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02-406,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辐射力促进靶向微泡粘附提高肾缺血再灌注(IR)损伤检测的敏感性及可行性。方法制作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模型及正常对照组,并根据再灌注后1、3、6、12、24 h分别分为IRlh、IR3 h、IR6 h、IR12 h、IR24 h组。各组再根据有无超声... 目的探讨超声辐射力促进靶向微泡粘附提高肾缺血再灌注(IR)损伤检测的敏感性及可行性。方法制作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模型及正常对照组,并根据再灌注后1、3、6、12、24 h分别分为IRlh、IR3 h、IR6 h、IR12 h、IR24 h组。各组再根据有无超声辐射力作用随机分为单击靶向微泡(MBICAM)组和靶向微泡+超声辐射力组(MBICAM+USRF)组。结果 MBICAM组和MB_(ICAM+USRF)组在对照组肾脏均未见明显显影增强,肾脏声强度(VI)值无显著差异(6.47±0.42对6.45±0.62,P=0.923)。肾脏IR损伤不同时间窗下均可见显影增强,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显影强度逐渐增高。MB_(ICAM+USRF)组缺血再灌注各时间窗肾脏VI值较MBICAM组显著增大,两者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均=0.000)。IR12 h和IR24 h VI值之间无显著差异(P=1.000),其余各组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超声辐射力联合携抗细胞间黏附分子1单抗靶向微泡可提高小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检测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辐射力 靶向微泡 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导航超声造影指导常规超声不能检出肝脏小占位病灶微波消融术的精准定位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戴戈扬 戴琳 +4 位作者 刘志 曹明珠 陈锦章 王坤元 陈怀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3643-3646,共4页
目的探讨虚拟导航超声造影在常规超声不能检出的肝脏小占位病灶中进行微波消融治疗的精准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南方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间的23例患者共28个常规超声不能检出而由CT/MRI提示的肝脏小占位,借助实时虚拟导航... 目的探讨虚拟导航超声造影在常规超声不能检出的肝脏小占位病灶中进行微波消融治疗的精准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南方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间的23例患者共28个常规超声不能检出而由CT/MRI提示的肝脏小占位,借助实时虚拟导航超声造影系统对其进行微波消融治疗。融合了超声和CT/MRI图像后,在实时超声监控下对病灶进行微波消融治疗,并于术后使用虚拟导航超声造影评价消融效果。术后1个月对所有患者进行CT/MRI检查评价微波消融的疗效。结果所有病灶经过虚拟导航系统均可达到超声与CT/MRI图像融合。所有病例在虚拟导航超声造影系统的监测下进行了微波消融治疗,只有1例患者消融后发现少许残留,需即时再次行消融治疗。本组患者均无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1个月的CT/MRI检查显示所有患者均达到完全消融。结论虚拟导航超声系统可以精准定位常规超声不能检出的肝脏小占位,并利用虚拟导航超声造影在围手术期评估病灶性质和消融疗效,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小占位 虚拟导航超声造影 微波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学造影对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血管生成的定量检测及生物学行为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颖嘉 张雪林 +2 位作者 文戈 龚渭冰 孙桂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36-539,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ANNBC)血管生成的定量检测及与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超声造影结合能量多普勒技术术前检测60例ANNBC患者肿瘤内血流信号并通过图像分析技术定量测定肿瘤内血管阳性反应总面积,采用免疫组...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ANNBC)血管生成的定量检测及与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超声造影结合能量多普勒技术术前检测60例ANNBC患者肿瘤内血流信号并通过图像分析技术定量测定肿瘤内血管阳性反应总面积,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肿瘤内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分析造影前后肿瘤内血管阳性反应总面积与MVD的相关性,单因素和多因素方法研究造影后肿瘤内血管阳性反应总面积、MVD与ANNBC相关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全部病例造影增强前PDI检测血管阳性反应总面积与MVD无相关性(r=0.25,P>0.05),造影增强后血管阳性反应总面积与MVD呈正相关(r=0.65,P<0.05)。造影增强后血管阳性反应总面积、MVD均与一般临床病理因素无关,与组织学分级和复发转移密切相关,术后复发转移组造影增强后血管阳性反应总面积、肿瘤内MVD均显著高于无瘤生存组。高血管阳性反应总面积组及高MVD组总生存率(OSR)和无瘤生存率(DFSR)低于低血管阳性反应总面积组和低MVD组(P<0.005)。结论超声造影结合能量多普勒技术对ANNBC血管生成活性的定量检测可作为有价值的预后预测指标及治疗指导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 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 造影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内凸阵探头经口腔检测颈内动脉颅外远段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星星 丁自海 +2 位作者 王宝平 罗利红 吴凤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95-897,共3页
目的探讨腔内凸阵探头经口腔检测颈内动脉颅外远段的可行性。方法选取40例患者作为受检者,用腔内凸阵探头经口腔检测左、右侧颈内动脉颅外远段内径,测量显示长度、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结果4... 目的探讨腔内凸阵探头经口腔检测颈内动脉颅外远段的可行性。方法选取40例患者作为受检者,用腔内凸阵探头经口腔检测左、右侧颈内动脉颅外远段内径,测量显示长度、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结果40例受检者8例因颈总及颈内动脉斑块而被排除观察组,2例因咽喉部敏感、咽反射强烈中断检查,30例完成了经口腔颈内动脉超声扫查。腔内凸阵探头经口腔检测左、右侧颈内动脉内径、显示长度、PSV、EDV、RI等参数比较,差别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腔内凸阵探头有助于颈内动脉颅外远段病变的准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 经口腔颈动脉超声 腔内探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联合Rad001对卵巢癌细胞株SKOV3自噬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楠 黄启涛 +3 位作者 乐珍 李璇 刘国炳 钟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3168-3172,共5页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TO)联合Rad001对卵巢癌细胞株SKOV3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影响,探讨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ATO和Rad001分别单独或联合作用于SKOV3细胞后,细胞荧光定量活性检测评估联合用药效应指数。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Western blo...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TO)联合Rad001对卵巢癌细胞株SKOV3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影响,探讨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ATO和Rad001分别单独或联合作用于SKOV3细胞后,细胞荧光定量活性检测评估联合用药效应指数。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自噬蛋白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单独用药组相比,联合组(ATO和Rad001)可协同显著降低卵巢癌活性细胞数、诱发其过度自噬和引起卵巢癌细胞凋亡增加(P<0.05)。结论:ATO联合Rad001可协同诱导的卵巢癌SKOV3细胞凋亡,其效应可能通过引起卵巢癌SKOV3细胞过度自噬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三氧化二砷 RAD001 自噬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VF-ET周期中glycodelin与子宫内膜容受性及妊娠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红梅 邢福祺 吴凤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227-1229,共3页
目的探讨IVF-ET周期中,取卵日和ET日血清glycodelin水平与子宫内膜容受性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ELISA方法检测IVF-ET患者取卵日和ET日血清glycodelin水平,同时经阴道超声评价子宫内膜情况。结果取卵日或ET日妊娠组与未... 目的探讨IVF-ET周期中,取卵日和ET日血清glycodelin水平与子宫内膜容受性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ELISA方法检测IVF-ET患者取卵日和ET日血清glycodelin水平,同时经阴道超声评价子宫内膜情况。结果取卵日或ET日妊娠组与未妊娠组血清glycodelin水平相比无差异,但妊娠组ET日与取卵日血清glycodelin水平的比值和差值均明显高于未妊娠组(分别为2.54±2.14vs0.96±0.51,0.91±1.22vs-0.30±1.14);血清glycodelin水平与子宫内膜的厚度和回声类型无关。结论取卵日和ET日血清glycodelin水平与其子宫内膜厚度和回声类型无关,取卵日和ET日血清glycodelin水平的动态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对IVF-ET后妊娠结局的预测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GLYCODELIN 内膜容受性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BV200细胞多药耐药与蛋白激酶C表达上调的关系(英文) 被引量:2
14
作者 袁亚维 孙爱民 李传刚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341-1343,1356,共4页
目的研究KBV200多药耐药细胞蛋白激酶C(PKC)的表达,探讨PKC的表达上调与肿瘤多药耐药的关系。方法KBV200细胞分对照组和佛波酯(PMA)组,PMA组应用200nmol/L的PMA预孵育细胞,而对照组不用。32P掺入法测定多药耐药KBV200细胞株的PKC活性,通... 目的研究KBV200多药耐药细胞蛋白激酶C(PKC)的表达,探讨PKC的表达上调与肿瘤多药耐药的关系。方法KBV200细胞分对照组和佛波酯(PMA)组,PMA组应用200nmol/L的PMA预孵育细胞,而对照组不用。32P掺入法测定多药耐药KBV200细胞株的PKC活性,通过Westernblotting检测PKC各亚型表达和亚细胞分布。用MTT法检测细胞耐药性。结果PMA预孵育可提高KBV200细胞的PKC总活性和膜组分PKC活性,降低浆组分PKC活性(P<0.01)。PMA预孵育使膜组分PKCα表达增加,浆组分PKCα表达降低,膜组分PKCβ无明显变化,浆组分PKCβ的表达稍增强。PMA可升高长春新碱、阿霉素对KBV200细胞的IC50值(P<0.01)。结论PMA使KBV200细胞耐药性增加,可能与PKC表达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 多药耐药 长春新碱 阿霉素 佛波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卵管妊娠并破裂表现为盆腔恶性肿瘤声像图1例
15
作者 刘红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902-1902,共1页
关键词 输卵管妊娠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影像技术在前列腺癌靶向穿刺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苏春 宋宇 +1 位作者 黄玉慧 付尧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23-728,共6页
目的探讨多模态影像技术下经直肠腔内超声引导在前列腺癌靶向穿刺中的应用。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28日—2019年12月31日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疑似前列腺癌患者141例,根据影像组合方式不同分成4组:A组[经直肠超声... 目的探讨多模态影像技术下经直肠腔内超声引导在前列腺癌靶向穿刺中的应用。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28日—2019年12月31日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疑似前列腺癌患者141例,根据影像组合方式不同分成4组:A组[经直肠超声成像(TRUS)+经直肠超声实时组织弹性成像(TRTE)+经直肠前列腺超声造影(TR-CEUS)+MRI]40例、B组(TRUS+TRTE+TR-CEUS)行多模态影像技术下经会阴系统性穿刺+靶向穿刺活检,19例;C组(MRI/TRUS)行融合导航系统引导下经会阴靶向穿刺+系统性穿刺活检,40例;D组(TRUS)行经会阴系统性穿刺活检,42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和诊断试验评价指标评估各组诊断前列腺癌靶区的价值;分析不同影像技术中阳性个数与恶性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41例疑似前列腺癌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证实良性72例,恶性69例;A组、D组诊断敏感度分别为94.1%、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0,P<0.002);A组、D组诊断特异度分别为52.2%、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8,P<0.002);4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由高到低依次为A组(0.731)>C组(0.697)>B组(0.678)>D组(0.653)。A组、B组影像技术中不同阳性个数与恶性率呈正相关(r=0.567、0.463,P均<0.05)。A、B、C组中靶向穿刺活检与系统性穿刺活检的单针阳性率相比分别为34.5%(38/110)比21.6%(99/458)、60.0%(30/50)比40.2%(82/204)、20.0%(21/105)比12.5%(58/4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55、6.33、7.80,P均<0.05)。结论TRUS+TRTE+TR-CEUS+MRI诊断前列腺癌是相对更有意义的影像模态组合。当TRUS、TRTE、TR-CEUS、MRI均提示阳性时,可有条件地单独使用靶向穿刺活检以替代系统性穿刺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经直肠超声 超声弹性成像 磁共振成像 超声检查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囊实性结节微波消融方案及术中囊内出血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玉慧 宋宇 +1 位作者 付尧 苏春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27-932,940,共7页
目的分析甲状腺囊实性结节术中并发囊内出血的影响因素并制订解决方案。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30日—2020年10月30日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超声介入中心行微波治疗的157例甲状腺囊实性结节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根据术... 目的分析甲状腺囊实性结节术中并发囊内出血的影响因素并制订解决方案。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30日—2020年10月30日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超声介入中心行微波治疗的157例甲状腺囊实性结节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根据术中是否并发结节囊内出血分为出血组25例和未出血组132例,比较两组结节的长径、体积、囊性占比、囊液性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超声造影、手术时间、手术方式以及患者有无基础疾病史。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得出结节囊内出血的影响因素,绘制预测术中结节并发囊内出血风险列线图。结果甲状腺囊实性结节消融术中并发囊内出血共25例,发生率为16%(25/157)。两组患者单因素比较中结节长径、体积、患者性别、结节囊液占比、超声造影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51、3.674,χ^(2)=18.477、24.298、12.168,P均<0.05)。出血组手术时间长于未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11,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结节长径、超声造影模式中低增强、等增强是术中结节并发囊内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OR=1.851、0.157、0.165,P<0.05);对术中并发囊内出血的风险因素进行建模预测,模型预测中一致性指数(C指数)为0.823,预测结节术中并发囊内出血的准确率为80.76%。结论甲状腺囊实性结节微波消融术中并发囊内出血的情况并不少见,术中囊内出血会延长手术时间,影响预后,可依照风险列线图中的影响因素及时调整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超声检查 介入性 微波消融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