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巨大肝癌介入化疗栓塞合并三维适形放疗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
作者 孙恒文 陈龙华 +3 位作者 韦传军 郑小康 李启生 官键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33-1136,共4页
目的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合并三维适形放疗(3-DCRT)对晚期原发巨大肝癌的疗效。方法搜集2001年1月~2004年12月诊治病例,对84例无法进行手术的巨大(直径≥10cm)原发性肝癌进行TACE、3-DCRT序贯治疗。其中UICC/AJCC T3期49例,T4期35... 目的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合并三维适形放疗(3-DCRT)对晚期原发巨大肝癌的疗效。方法搜集2001年1月~2004年12月诊治病例,对84例无法进行手术的巨大(直径≥10cm)原发性肝癌进行TACE、3-DCRT序贯治疗。其中UICC/AJCC T3期49例,T4期35例,均为N0,合并有门脉癌栓30例。根据Child-Pugh肝硬化分级,A级64例,B级20例。可见肿瘤体积(GTV)为(705±430)cm3(170~2099cm3)。先行TACE:将氟尿嘧啶和羟喜树碱注入患者肝肿瘤的供血动脉(靶动脉),然后将卡铂和丝裂霉素(或吡柔比星)与超液化碘油充分混合成乳剂注入靶动脉,再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治疗,根据患者情况每1.5~2个月重复1次,1~3次治疗。后行3-DCRT,每次分割剂量4~6Gy,照射次数(11±2)次(7~15次),肿瘤剂量(53.6±6.6)Gy,每周3次,隔日1次。结果8例患者3-DCRT后3个月内死亡,未能评价疗效,总有效率(CR+PR)68.9%(51/74),1、2和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55.4%、24.7%和15.4%,T分期、GTV、门脉癌栓和分割剂量对生存率的影响无显著差异,Child-Pugh肝硬化分级是独立的预后因子(P=0.035,相对危险度=2.440)。结论3-DCRT合并TACE对晚期巨大原发肝癌有一定疗效,Child-Pugh是独立预后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维适形放射治疗 介入治疗 多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疑难肺结核病的临床应用(附15例临床影像病理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李基根 陈龙华 吴德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4-216,共3页
目的探讨难诊性肺结核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PCNB)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了2003年2月至 2004年10月在我科行PCNB诊断的15例肺结核病人。活检前全部病例均经其他方法检查而无法明确诊断,其中10 例痰涂片、12例纤支镜、13例胸片... 目的探讨难诊性肺结核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PCNB)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了2003年2月至 2004年10月在我科行PCNB诊断的15例肺结核病人。活检前全部病例均经其他方法检查而无法明确诊断,其中10 例痰涂片、12例纤支镜、13例胸片、15例CT扫描、1例PET-CT检查。结果痰涂片、纤支镜检查结果均为阴性;胸片、 CT及PET-CT示肺内和/或纵隔肿物;15例肺穿刺活检物送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肺结核,穿刺术后发生气胸3例、咳血1例。结论对影像学和其他检查方法难于确诊的肺结核病例,PCNB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确诊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肺穿刺活检 临床应用价值 肺结核病人 CT引导下 影像学 病理分析 诊断 PET-CT 病理组织学检查 疑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坎地沙坦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林淑慧 谢国柱 +5 位作者 张静芳 蔡小慧 姚奇伟 孙权权 王玮 袁亚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11-514,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拮抗剂坎地沙坦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的生长抑制作用,为AT1R拮抗剂在乳腺癌中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坎地沙坦对乳腺癌胞MCF-7细胞的生长抑制率,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拮抗剂坎地沙坦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的生长抑制作用,为AT1R拮抗剂在乳腺癌中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坎地沙坦对乳腺癌胞MCF-7细胞的生长抑制率,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流式细胞仪分析坎地沙坦对MCF-7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经坎地沙坦处理前后MCF-7细胞中野生型p53、survivin的蛋白表达差异。结果:坎地沙坦能够显著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的增殖,使细胞凋亡显著增强,促使细胞发生G1期周期阻滞,减小了S期细胞比例,上调其野生型p53和下调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结论:坎地沙坦在体外抑制MCF-7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发生周期阻滞和凋亡,机制可能与其调节p53、survivin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坎地沙坦 细胞周期阻滞 凋亡 P53 SURVIV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451通过靶向RAB14抑制鼻咽癌细胞的生长、侵袭和迁移能力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天 孙权权 +2 位作者 陈嘉荣 庞诗语 袁亚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55-360,共6页
目的:探讨mi R-451对鼻咽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正常鼻咽上皮细胞株NP69及4株鼻咽癌细胞株CNE-1、CNE-2、5-8F、6-10B,荧光定量PCR检测mi R-451的表达量。选取鼻咽癌细胞株CNE-1和CNE-2,分别转染mi R-451 mimics... 目的:探讨mi R-451对鼻咽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正常鼻咽上皮细胞株NP69及4株鼻咽癌细胞株CNE-1、CNE-2、5-8F、6-10B,荧光定量PCR检测mi R-451的表达量。选取鼻咽癌细胞株CNE-1和CNE-2,分别转染mi R-451 mimics和阴性对照后,采用MTT法检测鼻咽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划痕实验检测其侵袭能力,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其迁移能力。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 R-451的靶基因。结果:与正常鼻咽上皮细胞相比,mi R-451在鼻咽癌细胞株中的表达量明显降低。鼻咽癌细胞过表达mi R-451后,其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均受到抑制。通过靶基因预测数据库预测RAB14为mi R-451的靶基因,并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RT-PCR、Western blot实验验证了这一结果。将RAB14低表达后,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鼻咽癌的增殖、侵袭和转移能力。结论:mi R-451通过靶向RAB14抑制了鼻咽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MICRORNA miR-451 RAB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