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发性耳鸣心理声学及临床特征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昕琚 梁勇 +4 位作者 赵靖 刘友利 李衍菲 虞幼军 赵远新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0-255,共6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耳鸣(Idiopathic Tinnitus)的心理声学及临床特征,寻找其之间的联系和规律,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128例(159耳)特发性耳鸣患者进行系统的耳鼻咽喉科检查、听力学检查、耳鸣检查、问诊和耳鸣残疾度量表(tinnitus handicap... 目的探讨特发性耳鸣(Idiopathic Tinnitus)的心理声学及临床特征,寻找其之间的联系和规律,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128例(159耳)特发性耳鸣患者进行系统的耳鼻咽喉科检查、听力学检查、耳鸣检查、问诊和耳鸣残疾度量表(tinnitus handicap inventory,THI)填写,将得到的性别、年龄、耳别、病程、耳鸣持续性、听力损失、听力曲线、耳鸣主调声频率和响度、最小掩蔽曲线、残余抑制试验和THI得分等12项指标量化分组,对耳鸣主调声频率、响度、最小掩蔽曲线、残余抑制试验和THI得分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耳鸣主调声频率匹配高频占64.15%(102/159耳),低中频占35.85%(57/159耳);耳鸣主调声响度匹配低响度占33.33%(53/159耳),中响度占42.14%(67/159耳),高响度占24.53%(39/159耳);Feldmann曲线以汇聚型(20.13%,32/159耳)、重叠型(28.93%,46/159耳)和间距型(38.99%,62/159耳)为主;残余抑制试验结果中阳性占33.57%(47/140耳),部分阳性占42.14%(59/140耳),阴性占24.29%(34/140耳);THI得分以轻微(42.14%,67/159耳)和轻度(35.22%,56/159耳)为主。Logistic回归分析示:耳鸣频率受性别(χ2=12.588,P<0.001)和持续性(χ2=3.866,P=0.049)影响;耳鸣响度受听力损失程度(χ2=50.006,P<0.001)、听力曲线类型(χ2=63.187,P<0.001)和耳鸣主调声频率(χ2=14.757,P=0.001)影响;Feldmann曲线主要受到听力曲线类型影响(χ2=21.798,P=0.016)。χ2检验示:THI得分仅与残余抑制试验(χ2=16.284,P=0.012)相关;而残余抑制试验结果与性别等10项指标均不相关。结论特发性耳鸣临床指标间具有一定的相互联系:耳鸣主调声频率受到性别和耳鸣持续性影响,响度受频率及听力损失影响,而Feldmann曲线与听力曲线类型相关,后效抑制会影响THI得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耳鸣 听力损失 多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RNA干扰抑制EB病毒潜伏膜蛋白1对鼻咽癌细胞影响的动物试验 被引量:4
2
作者 刘雄 李刚 +3 位作者 张宝 王路 李晓华 李湘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11-614,618,共5页
目的探讨EB病毒(EBV)潜伏膜蛋白1(LMP-1)对于鼻咽癌细胞在体内增殖及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设计针对EBV-LMP-1的特异性发夹状RNA(shRNA)干扰序列,构建2种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载体:(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rAAV-EGFP和rAAV-shRNA-LMP-1... 目的探讨EB病毒(EBV)潜伏膜蛋白1(LMP-1)对于鼻咽癌细胞在体内增殖及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设计针对EBV-LMP-1的特异性发夹状RNA(shRNA)干扰序列,构建2种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载体:(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rAAV-EGFP和rAAV-shRNA-LMP-1,以不同滴度rAAV-EGFP转染鼻咽癌C666-1细胞确定最佳转染复数(MOI),rAAV-shRNA-LMP-1按MOI转染C666-1,RT-PCR鉴定抑制效率,将体外转染RNA干扰后的C666-1细胞注入裸鼠肝脏包膜下制作鼻咽癌异位肝种植的肝肺转移模型,观察肝脏成瘤及肝内、肺转移情况,分析LMP-1基因沉默在动物水平对鼻咽癌细胞成瘤及转移能力的影响。结果rAAV-EGFP以5×104v.g(virus genome,病毒基因组数)/细胞转染C666-1细胞,转染效率大于95%,RT-PCR鉴定rAAV-shRNA-LMP-1以5×104v.g/细胞转染C666-1后目的基因抑制效率大于90%,动物试验结果显示rAAV-shRNA-LMP-1组肝脏成瘤体积与对照组rAAV-EGFP无显著差异,但显著减少了种植肿瘤的肝内及肺转移率。结论通过rAAV介导RNA干扰能有效抑制LMP-1基因表达,可在动物水平抑制鼻咽癌细胞转移,但对鼻咽癌细胞生长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重组腺相关病毒 RNA干扰 EB病毒潜伏膜蛋白1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胆红素血症对豚鼠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听性脑干反应和失匹配负波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周昕 梁勇 +2 位作者 李琦 欧阳天斌 谭曼玲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68-771,共4页
目的探讨在高胆红素血症状态下豚鼠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听性脑干反应(ABR)和失匹配负波(MMN)的反应特点,比较不同程度高胆红素血症对听觉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正常幼年豚鼠3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在建立高胆红... 目的探讨在高胆红素血症状态下豚鼠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听性脑干反应(ABR)和失匹配负波(MMN)的反应特点,比较不同程度高胆红素血症对听觉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正常幼年豚鼠3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在建立高胆红素血症豚鼠模型基础上,检测其DPOAE、ABR及MMN,比较各组间不同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各组间DPOAE检测通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R检测时,低剂量组仅Ⅲ、Ⅴ潜伏期和Ⅰ-Ⅲ波间期明显延长,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MMN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38,P=0.024),高剂量组MMN潜伏期明显较对照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MN振幅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胆红素血症主要导致蜗后听觉传导通路的损害,对耳蜗损伤较为轻微;不仅引起感音神经性听觉功能障碍,还可能导致听觉中枢对声学信息处理出现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红素血症 耳声发射 听性脑干反应 失匹配负波 豚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患者血浆miR-24异常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王路 余伯龙 +4 位作者 岑建华 彭新宇 刘友利 曾芳芳 刘雄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43-747,共5页
目的:探讨miR-24在鼻咽癌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7年12月~2011年6月在南方医院耳鼻喉科住院的初诊鼻咽癌患者血浆217例,以同期住院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或慢性鼻窦炎患者血浆73例作为对照,利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进行m... 目的:探讨miR-24在鼻咽癌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7年12月~2011年6月在南方医院耳鼻喉科住院的初诊鼻咽癌患者血浆217例,以同期住院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或慢性鼻窦炎患者血浆73例作为对照,利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进行miR-24表达的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血浆miR-24在鼻咽癌组的相对表达水平为对照组的4.808倍,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血浆miR-24在不同T分期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7),miR-24与N分期呈负相关(P=0.028);鼻咽癌病人血浆EBV-DNA与血浆miR-24呈负相关(P=0.048);治疗后血浆miR-24含量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血浆miR-24可作为肿瘤分子标志物用于鼻咽癌早期诊断及预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 miR-24 鼻咽癌 肿瘤分子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内皮素-1可抑制鼻咽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被引量:3
5
作者 林少雄 张永 +2 位作者 鲁娟 刘雄 李湘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15-920,共6页
目的探讨干扰内皮素-1(ET-1)基因对鼻咽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分子机制。方法构建ET-1sh RNA慢病毒干扰载体,成功包装慢病毒后感染鼻咽癌5-8F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ET-1干扰效率。利用MTT、细胞周期检测、平板克... 目的探讨干扰内皮素-1(ET-1)基因对鼻咽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分子机制。方法构建ET-1sh RNA慢病毒干扰载体,成功包装慢病毒后感染鼻咽癌5-8F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ET-1干扰效率。利用MTT、细胞周期检测、平板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小室、Boyden小室以及裸鼠皮下成瘤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改变。Western blotting检测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应基因表达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细胞相比,鼻咽癌细胞5-8F感染慢病毒sh RNAET-1后ET-1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MTT实验结果显示,在抑制ET-1表达后细胞增殖能力显著下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显示干扰ET-1表达,G1细胞数明显增多。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干扰ET-1表达,癌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显著下降。皮下裸鼠成瘤实验结果同样显示,ET-1表达抑制后癌细胞成瘤能力显著下降。Transwell和Boyden小室结果表明,ET-1表达沉默后可显著降低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通过检测ET-1沉默后EMT相关分子的表达改变,结果显示上皮标志物E-cadherin和CK18表达增高,而间质标志物Vimentin和N-cadherin表达降低。结论 ET-1在鼻咽癌中可通过调控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基因促进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1 鼻咽癌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与声导抗测试对中耳炎咽鼓管功能的评价 被引量:7
6
作者 梁勇 闫晶晶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413-1416,1419,共5页
目的结合术中探查探讨多层螺旋CT与声导抗测试对中耳炎咽鼓管术前功能状态综合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1例(63耳)中耳炎患者术前均行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重建及声导抗测试,记录并将结果分级,分析两项结果的相关性,术中显微镜下探查... 目的结合术中探查探讨多层螺旋CT与声导抗测试对中耳炎咽鼓管术前功能状态综合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1例(63耳)中耳炎患者术前均行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重建及声导抗测试,记录并将结果分级,分析两项结果的相关性,术中显微镜下探查咽鼓管,记录鼓室口病变程度,并与多层螺旋CT、声导抗测试对照,将3种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多层螺旋CT示:正常-8耳,轻度病变-19耳,重度病变-36耳;鼓室口有无软组织影示:有软组织影者16耳,无软组织影者47耳;声导抗测试示:正常-20耳,轻度阻塞-15耳,重度阻塞-28耳;术中探查示:鼓室口有病变者22例,鼓室口无病变者41例。多层螺旋CT与声导抗测试结果为rs=0.706,P=0.000,两种检查有相关性。多层螺旋CT与术中探查结果P=0.000,κ=0.627,两者吻合较强。结论多层螺旋CT和声导抗测试从不同角度评价咽鼓管功能,较全面地了解咽鼓管病变程度,对制定手术方案、术中有针对性地处理咽鼓管病变和预测术后效果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炎 咽鼓管 多层螺旋CT 多平面重组重建 声导抗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经鼻中隔入路腭正中囊肿切除术4例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军政 陈伟南 +4 位作者 邓丽芳 高翔 李荣需 田文栋 李湘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845-1846,共2页
临床上非齿源性颌骨囊肿较为少见,腭正中囊肿为非齿源性囊肿中的一种类型.早期一般无特殊症状,大多是在体检中发现,囊肿增大后可出现周围压迫症状。传统治疗方法为经唇龈或口腔上腭切口行囊肿切除术,手术创伤较大,且部分患者出现... 临床上非齿源性颌骨囊肿较为少见,腭正中囊肿为非齿源性囊肿中的一种类型.早期一般无特殊症状,大多是在体检中发现,囊肿增大后可出现周围压迫症状。传统治疗方法为经唇龈或口腔上腭切口行囊肿切除术,手术创伤较大,且部分患者出现术后复发、口腔或鼻腔瘘管形成难以愈合。我们采用内镜下经鼻中隔入路手术切除腭正中囊肿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肿切除术 鼻内镜下 鼻中隔 上腭 入路 颌骨囊肿 特殊症状 源性囊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梁勇 欧阳天斌 +2 位作者 谭曼玲 张威 李琦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26-429,共4页
目的探讨高频畸变产物耳声发射(high frequency DPOAE,HFDPOAE)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特点及应用价值。方法对261例(522耳)新生儿(正常对照组93例186耳及疾病组168例336耳)同时进行常频畸变产物耳声发射(conventional frequency ... 目的探讨高频畸变产物耳声发射(high frequency DPOAE,HFDPOAE)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特点及应用价值。方法对261例(522耳)新生儿(正常对照组93例186耳及疾病组168例336耳)同时进行常频畸变产物耳声发射(conventional frequency DPOAE,CFDPOAE)和HFDPOAE听力筛查测试,分别比较采用CFDPOAE和HFDPOAE的初筛阳性率以及不同组新生儿各频率DPOAE的平均幅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CFDPOAE的阳性率显著高于HFDPOAE(P=0.000),疾病组采用CFDPOAE和HFDPOAE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采用CFDPOAE时,对照组与疾病组的筛查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采用HFDPOAE时,疾病组的筛查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7)。DPOAE的幅值在2、8、12和16kHz频率时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各组DPOAE平均幅值:对照组最高,早产儿和非听损伤危险因素相关疾病组仅次于对照组,其次为新生儿窒息组和黄疸组,具有二种及以上听损伤危险因素相关疾病组最小;各组新生儿频率幅值函数曲线呈双峰型,在4kHz为峰值低谷,在2和8~12kHz分别为二个峰值。结论HFDPOAE能较敏感地反映听觉的受损情况,并能降低CFDPOAE听力筛查的假阳性率,对高频听力障碍的早期发现可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高频 新生儿听力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豚鼠高胆红素耳蜗核谷氨酸、γ-氨基丁酸含量表达
9
作者 张奕 梁勇 +4 位作者 李鹏 符秋养 李琦 张威 杨衬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34-637,共4页
目的观察高胆红素模型新生豚鼠耳蜗核谷氨酸(glutamicacid,Glu)和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acid,GABA)含量的变化,探讨Glu和GABA在高胆红素损伤模型低位听觉中枢耳蜗核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选择正常新生豚鼠30只随机分为三组:对... 目的观察高胆红素模型新生豚鼠耳蜗核谷氨酸(glutamicacid,Glu)和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acid,GABA)含量的变化,探讨Glu和GABA在高胆红素损伤模型低位听觉中枢耳蜗核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选择正常新生豚鼠30只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低胆红素(100μg/g)处理组和高胆红素(200μg/g)处理组,8h后处死动物取材处理标本免疫荧光观察各组耳蜗核Glu和GABA含量,Western blotting(线粒体凋亡相关蛋白检测)观察细胞质细胞色素C含量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浓度和低浓度胆红素处理组耳蜗核中GABA的含量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Glu的含量水平则明显上升(p<0.01);Western blotting显示细胞色素C在胆红素高低浓度处理组表达明显升高。结论新生豚鼠高胆红素模型Glu和GABA含量的动态变化反映了神经元的活动状况,提示二者在胆红素耳神经毒性中可能起重要作用。细胞质细胞色素C增高说明高胆红素可能介导神经细胞早期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豚鼠 高胆红素 耳蜗核 GLU GAB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人鼻咽癌活检组织上皮细胞原代培养方法比较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瑢 何英 +2 位作者 梁莉 曾芳芳 李仑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667-2670,共4页
目的比较两种人鼻咽癌活检组织上皮细胞原代培养方法,并初步探讨鼻咽癌原代培养细胞的生长特性。方法收集未经放、化疗的鼻咽癌初诊病人鼻咽部肿瘤活检组织33例,其中17例采用组织块培养法,16例采用组织块预消化培养法,用含2%胎牛血清的K... 目的比较两种人鼻咽癌活检组织上皮细胞原代培养方法,并初步探讨鼻咽癌原代培养细胞的生长特性。方法收集未经放、化疗的鼻咽癌初诊病人鼻咽部肿瘤活检组织33例,其中17例采用组织块培养法,16例采用组织块预消化培养法,用含2%胎牛血清的Keratinocyte-SFM培养基培养,比较两种方法干贴壁时间、成功率及细胞长出所需平均天数,并通过倒置显微镜、抗人角蛋白单克隆抗体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生长曲线、生存分析来观察原代培养细胞的特性。结果组织块培养法成功率为23.5%(4/17),干贴壁时间为4.47±0.48h,细胞长出所需时间为13.75±1.5d;组织块预消化培养法成功率为62.5%(10/16),干贴壁时间为7.88±1.01h,细胞长出所需时间为8.3±4.5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块培养法,细胞多层重叠排列,结构不清,始终没有继续繁殖生长;组织块预消化培养法,细胞呈梭形,核大居中,多个核仁,抗人角蛋白单克隆抗体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阳性,生存时间均数为62.72d。结论组织块预消化培养法较组织块法成功率高,细胞长出所需平均天数短,干贴壁时间长;低浓度血清的Keratinocyte-SFM培养基适合鼻咽癌原代上皮细胞体外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原代培养 组织块培养法 组织块预消化培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放射线对小鼠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和外毛细胞Prestin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向东 梁勇 +1 位作者 任陈 袁亚维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7-271,共5页
目的探讨单次不同剂量放射线照射对小鼠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和耳蜗外毛细胞Prestin蛋白表达的影响及放射线照射导致感音神经性聋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48只健康的Balb/c小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2只(耳),分别给予0(对照组)、8(第1组)、... 目的探讨单次不同剂量放射线照射对小鼠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和耳蜗外毛细胞Prestin蛋白表达的影响及放射线照射导致感音神经性聋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48只健康的Balb/c小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2只(耳),分别给予0(对照组)、8(第1组)、12(第2组)、16Gy(第3组)放射剂量的放射线照射,在照射后第7天对4组小鼠行DPOAE检测,同时分别采用Western-Blot分析和荧光实时定量中PCR检测4组小鼠耳蜗组织Prestin蛋白及Prestin mRNA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放射线照射第7天时,第1、2和3组小鼠3、4、6、8、10和12kHz DPOAE幅值均较正常对照组小鼠明显降低(均P<0.05),正常对照组、第1、2和3组小鼠3、4、6、10、12kHz DPOAE幅值依次减小(均P<0.05);第1、2和3组小鼠耳蜗组织Prestin蛋白及Prestin mRNA的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小鼠下降(均P<0.05),正常对照组、第1组、第2组和第3组小鼠耳蜗组织Prestin蛋白及PrestinmRNA的表达依次下降(均P<0.05)。结论单次放射线照射可损伤小鼠的听觉功能,使小鼠耳蜗外毛细胞Prestin蛋白及Prestin mRNA的表达下调,下调程度与照射剂量的大小呈正相关性;放射线致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可能与其导致耳蜗外毛细胞Prestin蛋白表达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LB C小鼠 放射线 外毛细胞 Prestin蛋白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类器官疾病模型的建立与药敏初步试验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显文 唐浩程 +5 位作者 韩日 赵云腾 汪珂 陈泽新 徐丛 李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1371-1379,共9页
目的探索构建鼻咽癌类器官的体外培养方法,利用类器官模型进行个性化药物敏感性的初步检测。方法鼻咽镜活检或者鼻内镜手术获取鼻咽癌患者肿瘤组织,剪切、消化、过滤后获取鼻咽癌细胞,用基质胶重悬鼻咽癌细胞并接种于培养皿,3 D立体培... 目的探索构建鼻咽癌类器官的体外培养方法,利用类器官模型进行个性化药物敏感性的初步检测。方法鼻咽镜活检或者鼻内镜手术获取鼻咽癌患者肿瘤组织,剪切、消化、过滤后获取鼻咽癌细胞,用基质胶重悬鼻咽癌细胞并接种于培养皿,3 D立体培养类器官;提取鼻咽癌类器官制成石蜡切片,进行形态学,Ki67、CD133免疫组化,CD44免疫荧光和EBER原位杂交鉴定,并与亲本肿瘤组织对比;鼻咽癌类器官培养5 d后,加入紫杉醇、顺铂、卡铂、吉西他滨和长春瑞滨处理,用中性红染色法测定细胞活力,分析药敏结果。结果鼻咽癌类器官核异型性明显,与亲本鼻咽癌组织一致。鼻咽癌类器官CD133免疫组化和CD44免疫荧光强阳性,提示鼻咽癌类器官是肿瘤干细胞的富集,Ki67细胞比例约占30%,类器官具备一定增殖能力。化疗药物作用后,鼻咽癌类器官对卡铂、顺铂、长春瑞滨高度敏感,吉西他滨中度敏感,替吉奥低度敏感。结论成功建立了鼻咽癌类器官体外培养体系,可初步用于体外药敏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3D立体培养 类器官 肿瘤干细胞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在突发性耳聋方向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刘思源 李琦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59-562,共4页
MicroRNA(Micro Ribonucleic Acids,miRNA)是一种非编码单链RNA,能够沉默靶mRNA从而在体内发挥细胞效应。MiRNA在耳蜗广泛表达,对维持耳蜗功能正常极其重要。突发性耳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SNHL)是一种病因不明、预后... MicroRNA(Micro Ribonucleic Acids,miRNA)是一种非编码单链RNA,能够沉默靶mRNA从而在体内发挥细胞效应。MiRNA在耳蜗广泛表达,对维持耳蜗功能正常极其重要。突发性耳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SNHL)是一种病因不明、预后不一的疾病,随着试验技术水平的进步,miRNA在听力方面的作用逐渐得到关注。本综述主要通过总结耳蜗内miRNA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在突发性耳聋领域的研究方向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听力下降 MICRORNA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短期疗效不佳的分析 被引量:45
14
作者 熊彬彬 赵晓明 +3 位作者 刘劲 林春梅 伍慧卿 梁勇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73-477,共5页
目的探讨短期内多次手法复位疗效不佳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6月39例在本院耳鼻喉门诊首诊,2周以内经反复(3次以上)手法复位疗效不佳的BPP... 目的探讨短期内多次手法复位疗效不佳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6月39例在本院耳鼻喉门诊首诊,2周以内经反复(3次以上)手法复位疗效不佳的BPPV患者其2周后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随诊结果,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此类患者占同期全部BPPV患者的9.8%(39/396),其中,男15例,女24例,年龄26岁~81岁,平均63.0±14.5岁,60岁以上的28例,占71.8%。单侧后半规管BPPV 5例,单侧后半规管嵴顶BPPV 7例,单侧水平半规管BPPV 7例,单侧水平嵴顶BPPV 10例,上半规管BPPV 3例,混合型BPPV 7例。其中特发性的25例,继发性的14例(头部外伤7例,梅尼埃病2例,前庭神经炎1例,突发性耳聋1例,中耳炎1例,偏头痛2例)。所有患者均经过超过2周3次以上的手法复位,后半规管及后半规管壶腹嵴受累者采用Epley+Semont法,水平半规管及水平壶腹嵴顶受累者多采用Barbecue+Gufoni或Casani+强迫健侧卧位法,上半规管受累者采用Yacovino法进行复位,39例中28例结合Brandt-daroff体位训练及其药物辅助治疗。2周后-1个月内眩晕和变位性眼震能够完全缓解的19例,1个月后能够完全缓解的26例,2个月后和3个月后能够完全缓解的分别为31例和34例,随诊1年手法复位完全无效的5例,完全缓解的34例中1年内复发的21例(占61.8%)。结论2周内经历多次手法复位疗效欠佳的BPPV患者多为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嵴顶结石、多管受累、头部外伤、梅尼埃病等内耳疾病是可能是其复位效果不佳的影响因素。此类患者一次手法复位难以成功,多数需要联合多种复位方法,结合体位训练和药物辅助治疗;个别患者手法复位完全无效;复位有效者,部分容易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疗效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眩晕残障量表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筛查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李衍菲 李晶兢 +3 位作者 李琦 刘小龙 洪旭星 刘友利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45-1150,共6页
目的:探讨眩晕残障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在筛查初诊眩晕患者时鉴别诊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的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4月至2017年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耳鼻咽喉科... 目的:探讨眩晕残障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在筛查初诊眩晕患者时鉴别诊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的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4月至2017年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就诊的以眩晕或头晕为主诉的患者322位,自行填写中文版DHI和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经详细的前庭功能检查,将患者分为BPPV组、前庭检查正常组和前庭检查异常组。结果:BPPV组的DHI-2项得分为5.52±2.10,明显高于前庭检查正常组(3.94±2.91)(t=3.847,P<0.01)和前庭检查异常组(4.17±2.74)(t=4.149,P<0.01),3组间DHI-2项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870,t=4.515,P<0.01)。BPPV组的DHI-条目13得分为3.09±1.39,明显高于前庭检查正常组(1.97±1.63)(t=4.515,P<0.01)和前庭检查异常组(1.95±1.70)(t=5.305,P<0.01),3组间DHI-条目13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402,P<0.01)。BPPV组、前庭检查正常组、前庭检查异常组之间VAS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进一步的两组之间的t检验发现:BPPV组和前庭检查异常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PPV组和前庭检查正常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HI-2项和DHI-条目13在初诊眩晕患者时,应该加入到病史询问中去,从而可有效、快速地鉴别BPP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眩晕残障量表 视觉模拟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尼埃病患者眩晕程度主观评价的量化分析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7
16
作者 熊彬彬 梁勇 +5 位作者 赵晓明 刘劲 林春梅 伍慧卿 林丽莉 曾晓红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48-451,共4页
目的 探讨梅尼埃病患者眩晕程度主观评价方法和影响眩晕症状主观感受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12年9月~2014年9月就诊的95例急性发作期梅尼埃病患者进行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评分,其中男38例,女57例,... 目的 探讨梅尼埃病患者眩晕程度主观评价方法和影响眩晕症状主观感受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12年9月~2014年9月就诊的95例急性发作期梅尼埃病患者进行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评分,其中男38例,女57例,平均年龄53.37±14.08岁,平均病程38.74±67.54个月,左耳60例,右耳35例;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患耳之间DHI总分及功能性(F)、躯体性(P)和情感性(E)障碍各方面得分之间的相关性,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不同病程(X1)、不同发作频率(X2)、平均听阈(X3)及其双温试验(X4)对DHI评分的影响。结果 195例患者中性别(t=0.838,P=0.404)、耳别(t=0.192,P=0.848)、年龄(t=0.511,P=0.602)对DHI评分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2DHI总评分显示:轻度障碍(0~30分)10例(10.53%),中度障碍(31~60分)68例(71.58%),重度障碍(61~100分)17例(17.89%);F、P、E三方面评分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F与E相关性最强;3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Y=32.722+0.057x_1+1.334x_2+0.229x_3,其中双温试验(X4)对DHI评分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发作频率(X2)对DHI评分的影响最大;发作频率〉4次/月组的DHI评分与1次/月、2~4次/月组之间的评分(F=4.725,P=0.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次/月和2~4次/月组之间(t=3.00,P=0.7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梅尼埃病患者年龄、性别、耳别、双温试验对DHI评分均无影响,而发作频率、病程、平均听阈是影响评分的重要因素,发作越频繁患者的眩晕主观感觉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尼埃病 眩晕 主观评价 量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强龙鼓室注射对三种类型听力下降的疗效报告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琦 莫婷婷 +3 位作者 彭新宇 刘钊 刘友利 梁勇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04-507,共4页
目的探讨鼓室注射甲强龙在不同类型的听力下降中的疗效。方法收集2012.03至2014.06在我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不同类型听力下降病人48例。其中,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耳聋(acutclow-tone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ALHL)36例;伴有糖尿病的... 目的探讨鼓室注射甲强龙在不同类型的听力下降中的疗效。方法收集2012.03至2014.06在我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不同类型听力下降病人48例。其中,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耳聋(acutclow-tone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ALHL)36例;伴有糖尿病的突发性耳聋7例;口服激素治疗失败的突发性耳聋5例。甲强龙单次注射剂量为0.5-0.7ml(20-28mg)。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均在门诊给予一次甲强龙鼓室注射,5天后复查听力,如听力改善不明显,再给予一次注射。伴有糖尿病及口服激素治疗失败的患者均住院治疗,隔天给予甲强龙鼓室注射一次,5次为一疗程。结果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治疗前0.25,0.5,1k Hz平均听阈51.25±6.84d BHL,治疗后平均听阈19.36±4.85 d BHL,其中痊愈32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100%,36/36);伴有糖尿病的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前0.5,1,2,4,8k Hz平均听阈78.31±14.16d BHL,治疗后平均听阈49.36±12.69 d BHL,其中痊愈2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71.43%,5/7);其中听力改善主要发生在0.5,1,2k Hz,4,8k Hz听力均未见明显改善;口服激素治疗失败患者治疗前0.5,1,2,4,8k Hz平均听阈79.25±16.28d BHL,治疗后平均听阈69.36±12.27 d BHL,其中显效1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60.00%,3/5),其中听力改善亦主要发生在0.5,1,2k Hz,4,8k Hz听力亦未见明显改善。结论甲强龙鼓室注射可以有效地改善低频区域的听力下降;对于中、高频区域的听力下降则治疗效果有限。在不同类型的听力下降中,ALHL是甲强龙鼓室注射治疗的最佳适应症;伴有糖尿病的突发性耳聋可以在首次治疗中选用甲强龙鼓室注射,以减轻激素的全身反应;口服激素治疗失败病例,甲强龙鼓室注射可作为挽救性治疗的一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强龙 鼓室注射 听力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羊膜在外伤性鼓膜穿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军政 陈伟南 +4 位作者 金红 邓丽芳 高翔 李荣需 田文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612-1614,共3页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应用瑞济生物羊膜修复外伤性鼓膜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在耳内镜下对6个月未愈合的外伤性鼓膜穿孔38例患者进行修复手术,术中分别采用外置法,术后观察穿孔修复情况。结果:除1例创面感染,穿孔未一期愈合,其余全部成活,...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应用瑞济生物羊膜修复外伤性鼓膜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在耳内镜下对6个月未愈合的外伤性鼓膜穿孔38例患者进行修复手术,术中分别采用外置法,术后观察穿孔修复情况。结果:除1例创面感染,穿孔未一期愈合,其余全部成活,成功率为97.37%。结论:生物羊膜对外伤性鼓膜穿孔修补手术疗效确切,耳内镜下应用外置法行鼓膜修补术创伤小、成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 鼓膜穿孔 生物羊膜 外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鳃裂瘘管的诊治分析:附病例报告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威 梁勇 +1 位作者 李湘平 谭曼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6期4225-4227,共3页
目的分析第三鳃裂瘘管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第三鳃裂瘘管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1例第三鳃裂瘘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诊断与治疗的全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外院行瘘管切除术,术后1周复发,行瘘管碘造影剂造影、CT... 目的分析第三鳃裂瘘管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第三鳃裂瘘管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1例第三鳃裂瘘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诊断与治疗的全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外院行瘘管切除术,术后1周复发,行瘘管碘造影剂造影、CT检查并三维重建而确诊,并在全麻下行第三鳃裂瘘管摘除术而痊愈,病理检查示鳞状上皮增生,肉芽组织长入,伴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及灶状中性粒细胞浸润,诊断为:鳃裂瘘管并感染。结论鳃裂瘘管多由鳃沟闭合不全及闭膜破裂引起,碘造影剂造影、CT检查及三维重建是较为准确、简便的诊断方法,术后病理检查可确诊,手术彻底切除瘘管全程是治疗鳃裂瘘管惟一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鳃裂瘘管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联合强的松治疗突发性聋33例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鹏 张奕 +2 位作者 符秋养 谢景华 梁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3496-3498,共3页
目的:观察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联合强的松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方法:71例(71耳)突发性聋患者分成2组,A组38例(38耳)口服强的松,B组33例(33耳)在A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B组总有效率(81.8%)显... 目的:观察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联合强的松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方法:71例(71耳)突发性聋患者分成2组,A组38例(38耳)口服强的松,B组33例(33耳)在A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B组总有效率(81.8%)显著高于A组(5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鼓室注射地塞米松联合强的松治疗突发性聋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聋 鼓室注射 地塞米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