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IR及其HLA配体与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 被引量:14
1
作者 于立新 肖飞 +4 位作者 肖露露 罗敏 付绍杰 王亦斌 苗芸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8-291,共4页
目的探讨供受者对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及其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体所介导信号传导通路在肾移植受者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AR)中可能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3对肾移植供受者对HLA和KIR基因型,受者按照术后肾功能状态分为急... 目的探讨供受者对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及其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体所介导信号传导通路在肾移植受者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AR)中可能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3对肾移植供受者对HLA和KIR基因型,受者按照术后肾功能状态分为急性排斥组(n=19)和肾功能稳定组(n=34),探讨供者HLA、受者KIR基因型以及受者KIR/供者HLA配体组合型与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相关性。结果供者HLA、受者KIR基因表现型频率在急排组和稳定组的分布:供者HLA基因型HLA-C1/2、HLA-A3、11、HLA-Bw4在两组间分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受者KIR2DL2/2DS2在急排组表达低于稳定组(26.3%vs55.9%,P=0.038),受者KIR基因组合型AA类型在急排组表达低于稳定组(31.6%vs67.6%,P=0.011)。供者HLA-C1/2、受者KIR基因组合型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供者HLA-C1/C1类型低于非HLA-C1/C1类型(31.6%vs46.7%,P>0.05)。受者KIR基因组合型AA类型低于非AA类型(20.7%vs54.2%,P=0.011)。受者KIR/供者HLA配体组合型匹配情况:肾功能稳定组中KIR2DL2/HLA-C1和KIR2DL3/HLA-C1信号匹配率较急性排斥组高(P=0.014,P=0.011)。结论特定的KIR/HLA配体组合型(如KIR2DL2/HLA-C1、KIR2DL3/HLA-C1)可能有利于降低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良好的供者HLA和受者KIR配型选择有利于同种异体肾移植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肾移植 急性排斥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K细胞表面免疫球蛋白受体KIR基因的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付绍杰 于立新 +5 位作者 罗敏 肖露露 王亦斌 徐健 杜传福 邓文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9-113,共5页
目的为了探讨人类自然杀伤(NK)细胞的自然杀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PCR-SSP技术,调查和分析67例国人的KIR基因型和组合型频率。结果在表达出16个KIR基因中,87.5%的KIR基因的频率>0.35;由14个KIR功能基因组成的KIR基因组合型25个,其中仅... 目的为了探讨人类自然杀伤(NK)细胞的自然杀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PCR-SSP技术,调查和分析67例国人的KIR基因型和组合型频率。结果在表达出16个KIR基因中,87.5%的KIR基因的频率>0.35;由14个KIR功能基因组成的KIR基因组合型25个,其中仅KIR-2DL1-2DL3-2DL4-3DL1-3DL2-3DL3-2DS4的分布频率达到0.373,而其余频率均≤0.09。比较本文、日本人群、韩国人群和高加索人群中已报道的56个KIR基因组合型,4个民族和地区间基因组合型共享率为8.93%;本文、韩国人群和高加索人群间为5.36%;本文和高加索人群间为1.79%;28.58%为本文首先报道的基因组合型。结论本文证实单个KIR基因多态性有较高的分布频率;在25个KIR基因组合型中,仅有以传导抑制信号为主的组合型KIR-2DL1-2DL3-2DL4-3DL1-3DL2-3DL3-2DS4的分布频率达到0.373(4%),远低于87.5%的单个KIR基因的频率。但是,KIR-2DL1-2DL3-2DL4-3DL1-3DL2-3DL3-2DS4的分布频率在四个民族和地区人群中均列第一,提示KIR基因组合型以抑制性信号通路为主是一种常态,使自身细胞不会遭受自然杀伤。研究为可能探讨改变肾移植术通过KIR基因调节NK自然杀伤作用活性的增强或抑制功能,改变终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的相关研究提供可利用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杀伤细胞 免疫球蛋白家族受体 KIR基因 抑制型 活化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MICA抗体在ESRD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肖露露 罗敏 +1 位作者 于立新 朱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999-2001,共3页
目的探讨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I类相关链A(MICA)抗体在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患者中的表达。方法采用液相芯片分析技术和带有11种MICA抗原的荧光微球,对110例ESRD患者进行抗-MICA抗体的检测和抗-MICA抗体的特异性分析。结果在30例PRA阳... 目的探讨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I类相关链A(MICA)抗体在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患者中的表达。方法采用液相芯片分析技术和带有11种MICA抗原的荧光微球,对110例ESRD患者进行抗-MICA抗体的检测和抗-MICA抗体的特异性分析。结果在30例PRA阳性患者中抗-MICA抗体(+)的几率为40%(12/30),在80例PRA阴性患者中抗-MICA抗体(+)的几率为17.5%(14/80)。PRA阳性组患者与PRA阴性组患者抗-MICA抗体(+)几率之间呈显著性差异(χ2=6.120,P=0.013)。调查发现,26例MICA抗体(+)血清中表达出11种MICA抗原中的10种抗-MICA抗体特异性,其中,26.92%(7/26)为单特异性抗体,73.08%(19/26)为多特异性抗体。在随后的临床研究中还观察到,3例抗-MICA抗体(+)的患者接受尸体肾移植,术后随访2月,没有发生急性排斥并且移植肾功能良好。结论在PRA阳性患者中抗-MICA抗体(+)的几率亦高,说明抗-MICA抗体(+)的几率与PRA阳性的几率有明显的伴随关联。抗-MICA抗体表现为多特异性,抗-MICA抗体可能包含有IgM和IgG两种免疫球蛋白类型。研究提示,对于这部分ESRD患者未来接受移植替代治疗时,本研究数据将可以作为前瞻性数据提供临床进一步研究MICA与肾移植的关联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A 抗体 终末期肾脏疾病 肾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PRA介导肾移植后延迟性超急排斥反应 被引量:1
4
作者 肖露露 罗敏 +3 位作者 于立新 王彦斌 魏强 余玉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08-1112,共5页
目的:了解HLA-A、B、DR、DQ表现型为纯合子的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的PRA水平,并研究其与肾移植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06年8月至2007年8月间在我院登记等待首次肾移植的438例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HLA、PRA情况以及其中1例PRA65的HLA纯合子患... 目的:了解HLA-A、B、DR、DQ表现型为纯合子的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的PRA水平,并研究其与肾移植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06年8月至2007年8月间在我院登记等待首次肾移植的438例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HLA、PRA情况以及其中1例PRA65的HLA纯合子患者肾移植效果进行分析。HLA基因分型采用PCR-SSP技术,PRA、抗体强度及抗体特异性分析采用ELISA技术,数据统计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结果:438例患者中有HLA纯合子12例,杂合子426例;12例纯合子中PRA阳性者6例,阳性率50,平均HLA抗体强度为55,广泛致敏率达100;426例杂合子中PRA阳性者65例,阳性率15.26,平均HLA抗体强度为28,广泛致敏率为40;纯合子与杂合子之间的PRA阳性率、平均HLA抗体强度和广泛致敏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纯合子高PRA的风险大(OR=5.29,95CI:1.67~16.70);1例PRA65的纯合子患者术前经血浆置换、蛋白免疫吸附、静滴丙种球蛋白治疗使PRA降低至阴性,在舒莱免疫诱导下行尸体肾移植术,供受者HLA抗原2个错配,术后移植肾功能逐渐恢复,第3天开始PRA呈阳性并逐渐升高,伴随临床逐渐出现尿少、血压升高、移植肾区疼痛等排斥反应征象,血清肌酐逐渐升高,移植肾B超见动脉阻力指数逐渐升高,提示急性排斥反应,采用术前有效清除HLA抗体的所有方法再次治疗无效,于术后第36天因移植物失功行移植肾切除。结论:HLA纯合子产生高PRA的风险大;文中1例PRA阳性的HLA纯合子早期移植肾功能恢复随后出现不可逆排斥反应致移植肾失功的情况,提示近年来随着各种有效清除HLA抗体的治疗方法不断用于临床导致了抗体介导的延迟性超急排斥反应(AMDR)的出现从而使移植肾失功;高PRA患者行肾移植术需高度慎重,应尽可能避开受者PRA峰值时的全部抗体谱来选择供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反应性抗体 人类白细胞抗原 纯合子 肾移植 抗体介导的延迟性排斥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