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镜下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准确性研究 被引量:56
1
作者 王蕾 朱薇 +1 位作者 陈楚弟 张亚历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464-1468,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胃镜下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内镜资料为第一部分,以Meta分析方法全面收集2000年以来我国公开发表的关于胃镜下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准确性分析的文献所提供数据为第二部分,全面收集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诊... 目的系统评价胃镜下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内镜资料为第一部分,以Meta分析方法全面收集2000年以来我国公开发表的关于胃镜下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准确性分析的文献所提供数据为第二部分,全面收集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诊断准确性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 Meta分析提示各试验间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合并敏感度(SEN)80.3%[95%CI(0.790,0.816)],合并特异度(SPE)94.4%[95%CI(0.938,0.948)],阳性似然比(LR+)7.448[95%CI(2.703,20.522)],阴性似然比(LR-)0.377[95%CI(0.210,0.676)],SROC曲线下面积(AUC)=0.806。结论由于诊断标准、操作人员技术等方面的原因,Meta分析提示各地文献报道数据具有明显的异质性,胃镜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具有较低的合并敏感度和较高的合并特异度,通过统一的诊断标准与规范化培训,敏感度与特异度尚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就目前而言,对于不适宜或不能接受活检的患者,胃镜下萎缩性胃炎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炎 萎缩性 胃镜检查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常规培养检测胆总管结石中细菌及其意义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陈晓文 智发朝 +2 位作者 武金宝 万田谟 周丹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73-175,共3页
探讨细菌在胆总管结石形成中的作用。通过ERCP导管抽取胆汁进行需氧菌培养。同时用PCR方法对结石内大肠杆菌DAN进行检测。56例胆总管结石胆汁标本需氧菌培养中有53例检出细菌,检出率为94.64%,埃希氏菌属、克雷伯氏菌属、肠杆菌属、肠球... 探讨细菌在胆总管结石形成中的作用。通过ERCP导管抽取胆汁进行需氧菌培养。同时用PCR方法对结石内大肠杆菌DAN进行检测。56例胆总管结石胆汁标本需氧菌培养中有53例检出细菌,检出率为94.64%,埃希氏菌属、克雷伯氏菌属、肠杆菌属、肠球菌属为胆道主要致病菌。11例胆总管结石中,3例大肠杆菌DNA扩增阳性。导管取材进行细菌培养结果可信;细菌感染在胆总管结石形成过程中起核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式反应 细菌 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膜表面Galectin-1抗体阻断对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细胞与Ⅰ型胶原黏附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童华生 张亚历 +1 位作者 姜泊 赖卓胜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10-212,共3页
目的观察细胞膜galectin-1抗体阻断对LST-R1细胞与Ⅰ型胶原黏附的影响。方法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galectin-1在LST-R1细胞膜表面的表达。galectin-1抗体预孵LST-R1细胞后种植于Ⅰ型胶原(20μl/孔)包被的48孔板中,观察黏附细胞形态学差异... 目的观察细胞膜galectin-1抗体阻断对LST-R1细胞与Ⅰ型胶原黏附的影响。方法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galectin-1在LST-R1细胞膜表面的表达。galectin-1抗体预孵LST-R1细胞后种植于Ⅰ型胶原(20μl/孔)包被的48孔板中,观察黏附细胞形态学差异;计数黏附细胞。结果galectin-1表达于LST-R1细胞膜表面,galectin-1抗体预孵LST-R1细胞后结合率为(38·2±0·92)%。ga-lectin-1抗体阻断组可见有渐多的不规则角形黏附细胞,且大部分细胞呈单个生长状态,而对照组大部分黏附细胞为圆形或类圆形,细胞主要呈聚集生长;黏附细胞数分别为40±4和30±4(P<0·01)。结论细胞膜表面galectin-1可能为LST病变呈浅表扩散的重要蛋白质分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 galectin-1 胶原 I型 结直肠肿瘤 细胞粘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拼装构建c-myc-hTFF2融合基因克隆载体pBS-TFF2 被引量:1
4
作者 邢锐 杨晓强 +2 位作者 张绍荣 陈学清 张振书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30-332,355,共4页
目的体外拼装带c-myc分子标签的人三叶因子家族2(human trefoil factor family 2,hTFF2)的融合基因c-myc-htff2,并构建其克隆载体pBS-TFF2,以便为进一步构建TFF2各种表达载体打下基础。方法根据hTFF2氨基酸序列,结合乳酸链球菌氨基酸表... 目的体外拼装带c-myc分子标签的人三叶因子家族2(human trefoil factor family 2,hTFF2)的融合基因c-myc-htff2,并构建其克隆载体pBS-TFF2,以便为进一步构建TFF2各种表达载体打下基础。方法根据hTFF2氨基酸序列,结合乳酸链球菌氨基酸表达密码子,设计编码htff2的基因序列(cDNA);在其上游添加c-myc碱基序列作为分子标签,设计融合基因c-myc-htff2;参照pBluescript II sk(+)载体的酶切位点碱基序列,分别在c-myc-htff2的5′和3′端设计SalⅠ和BamHⅠ酶切位点;用DNAWORKS在线程序指导,将c-myc-htff2设计成14个相互互补的寡核苷酸片段,经PCR扩增得到目的基因片段c-myc-htff2;再将目的基因片段亚克隆至pBluescript II sk(+)载体,进行酶切鉴定及DNA测序。结果成功地在体外拼装了c-myc-htff2基因,完成了pBS-TFF2构建,且DNA测序结果与设计序列完全一致。结论在DNAWORKS程序指导下设计寡核苷酸并进行体外基因拼装是合成目的基因的有效方法;成功构建了c-myc-htff2融合基因的克隆载体pBS-TFF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拼装 三叶肽 融合基因 克隆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原发大肠肿瘤细胞株蛋白质表达谱差异初步分析
5
作者 童华生 张亚历 +1 位作者 姜泊 赖卓胜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887-889,共3页
目的应用双向电泳技术分析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细胞株和结肠肿瘤SW480细胞株间的蛋白质表达谱差异。方法以双向电泳技术分离两种细胞株总蛋白质,银染显色,进行差异蛋白质分析。结果LST和SW480细胞株双向电泳图谱蛋白质点数分别为128... 目的应用双向电泳技术分析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细胞株和结肠肿瘤SW480细胞株间的蛋白质表达谱差异。方法以双向电泳技术分离两种细胞株总蛋白质,银染显色,进行差异蛋白质分析。结果LST和SW480细胞株双向电泳图谱蛋白质点数分别为1285±51和1184±47,共获得96±7的蛋白质差异点,其中50±6个点仅在LST细胞株中表达或表达明显增强,47±5个点仅在SW480细胞中表达或表达明显增强。结论大肠LST细胞株与SW480细胞株的蛋白质表达谱存在一定的差异,对这些蛋白质点进行鉴定将为研究大肠LST特殊性生物学行为提供一定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电泳 结直肠肿瘤 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毒毒素在Oddis括约肌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6
作者 戴益琛 宋于刚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28-128,F003,共2页
关键词 肉毒毒素 ODDIS括约肌 EST 胆胰疾病 胆结石 胰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HL2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洲 徐迪晖 +2 位作者 张宇声 武金宝 王继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7期1979-1981,共3页
目的:探讨FHL2基因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5例大肠癌组织、15例大肠息肉组织和15例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FHL2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相关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FHL2蛋白表达阳性率在大肠癌组... 目的:探讨FHL2基因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5例大肠癌组织、15例大肠息肉组织和15例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FHL2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相关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FHL2蛋白表达阳性率在大肠癌组织中显著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和大肠息肉组织。结论:FHL2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高度表达,但表达程度与癌症病理分级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FHL2基因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