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省26家三甲医院新生儿科超未成熟儿与超低出生体重儿的住院费用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吴繁 +51 位作者 冯周善 崔其亮 杨传忠 叶晓彤 戴怡蘅 梁伟怡 叶秀桢 莫镜 丁璐 吴本清 陈宏香 黎炽旺 张喆 荣箫 沈薇 黄为民 杨冰岩 吕峻峰 黄辉文 霍乐颖 饶红萍 严文康 任雪军 杨勇 王方方 刘东 刁诗光 刘晓燕 孟琼 王玉 王斌 张丽娟 黄宇戈 敖当 李伟中 陈洁玲 陈艳玲 李薇 陈志凤 丁月琴 李晓瑜 黄越芳 林霓阳 蔡扬帆 韩莎莎 金雅 柳国胜 万忠和 班奕 白波 李广洪 严越秀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8-114,共7页
目的探讨广东省新生儿科出院的超未成熟儿(extremely preterm infants,EPI)与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ELBWI)的住院费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广东省26家三甲医院新生儿科于2013-2017年出院的EPI与ELBW... 目的探讨广东省新生儿科出院的超未成熟儿(extremely preterm infants,EPI)与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ELBWI)的住院费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广东省26家三甲医院新生儿科于2013-2017年出院的EPI与ELBWI的住院情况和住院费用,并按救治结局、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出院年份、出院地区和医院类型等进行分组,分别计算和比较各组的住院天数、日均住院费用和住院总费用。结果共2392例EPI与ELBWI进入分析,整体患儿的中位住院天数为52(4,73)d,中位日均住院费用为2060(1441,3404)元,中位住院总费用为78044(20176,134440)元。死亡/转院组(n=1117)与存活/非转院组(n=1275)比较,存活/非转院组的中位住院天数和中位住院总费用均大于死亡/转院组(Z=-35.600、-29.394,均P<0.001),但中位日均住院费用低于死亡/转院组(Z=-24.511,P<0.001)。在存活/非转院组中,中位日均住院费用、中位住院总费用与出院年份呈正相关(r=0.302、0.259,均P<0.001),各年的中位住院总费用分别相当于当年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56、3.74、4.11、4.10和4.05倍;中位住院天数、中位住院总费用分别与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呈负相关(均P<0.001),中位日均住院费用仅与出生胎龄呈负相关(P<0.001);中位日均住院费用、中位住院总费用与出院医院所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r=0.356、0.392,均P<0.001);综合性医院的中位日均住院费用、中位住院总费用均低于专科医院(Z=-2.230、-3.373,P=0.026、P<0.001)。结论EPI与ELBWI的救治费用与救治结局、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出院年份、出院地区、医院类型等因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早产 低出生体质量 住院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CU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2
2
作者 吴宏丽 周旋 +4 位作者 丁静 李园芳 刘琦 张晓婷 廖卫华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51-455,共5页
背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中患儿容易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目前缺乏相关的风险预测模型。目的探讨影响NICU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危险因素,以此构建风险列线图并验证。设计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2020年1月至2023... 背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中患儿容易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目前缺乏相关的风险预测模型。目的探讨影响NICU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危险因素,以此构建风险列线图并验证。设计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入住NICU≥24 h、入院日龄≤28 d、在本院出生的新生儿;排除入NICU前已存在皮肤破损或皮肤感染,患先天性皮肤病或易导致皮肤损伤疾病(畸胎瘤),外科手术后,转院、非医嘱出院的新生儿。根据新生儿病历中记录的是否存在医源性皮肤损伤分为医源性皮肤损伤组和非损伤组。基于文献复习和2轮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最终确定纳入本文分析的影响因素。在病历系统中回顾性采集新生儿基本信息、临床信息及围生期孕母信息。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行外部验证。主要结局指标模型对NICU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预测性能。结果631例进入本文分析,损伤组170例(26.9%),非损伤组461例。建模组442例,验证组189例。建模组和验证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出生胎龄、出生体重、非纯母乳喂养、使用纸质医用黏胶布、医用黏胶使用不规范、去除医用黏胶清洁剂类型为75%乙醇溶液、使用无创机械通气、使用约束带、药物外渗均是影响NICU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独立影响因素。建模组和验证组ROC的AUC分别为0.929(95%CI:0.900~0.958)和0.941(95%CI:0.908~0.974)。建模组和验证组校准曲线H-L拟合优度检验显示,χ^(2)分别为14.649和8.670,P分别为0.066和0.371。临床决策曲线结果显示该模型对高风险患儿进行及时干预可以使大部分患儿受益,具有较高的临床适用性。结论NICU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较高且受多种因素影响,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临床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U 医源性皮肤损伤 危险因素 列线图 早期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溶血病早期干预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黄为民 陈红武 +2 位作者 李宁 杨明 焦培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350-1351,1355,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大剂量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IVIG)治疗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ABO-HDN)的疗效。方法将121例确诊HDN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61例)和常规组(6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IVIG(400mg/kg·d,2 ̄3次),观察两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早期大剂量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IVIG)治疗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ABO-HDN)的疗效。方法将121例确诊HDN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61例)和常规组(6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IVIG(400mg/kg·d,2 ̄3次),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第3天血清总胆红素值、日均血清总胆红素降低值分别为(153.42±45.21)μmol/L和(56.49±24.05)μmol/L,均低于常规组(P<0.01);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23.51±11.19)h,累计光疗时间(3.01±0.89)h,均短于常规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的血红蛋白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大剂量IVIG能有效阻断溶血的继续发生,快速降低血清总胆红素,降低核黄疸的发生率,大大缩短光疗时间,是早期治疗新生儿ABO-HDN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溶血病 免疫球蛋白/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衰竭死亡新生儿肺血管疾病的临床病理分析:附38例报告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宁 陈红武 +1 位作者 周新华 梁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28-532,共5页
回顾性分析38例呼吸衰竭死亡新生儿病例,取尸解肺组织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部分以SP法行CD34、CD68、CK,TTF-1免疫标记和六胺银特殊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肺血管发育情况、查找肺血管疾病。在这38例因呼吸衰竭死亡新生儿中,存在肺血管疾... 回顾性分析38例呼吸衰竭死亡新生儿病例,取尸解肺组织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部分以SP法行CD34、CD68、CK,TTF-1免疫标记和六胺银特殊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肺血管发育情况、查找肺血管疾病。在这38例因呼吸衰竭死亡新生儿中,存在肺血管疾病5例,其中高血压性肺血管重塑3例,肺泡毛细血管发育不良2例。认为血管疾病是导致新生儿呼吸衰竭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血管疾病 呼吸衰竭 新生儿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动静脉全自动换血术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陈红武 黄为民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396-2398,共3页
目的探讨经外周动静脉全自动换血法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53例符合换血指征的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患儿,采取外周动静脉同步全自动换血进行治疗;比较换血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TB)、血糖、电解质及血红蛋白(Hb)、... 目的探讨经外周动静脉全自动换血法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53例符合换血指征的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患儿,采取外周动静脉同步全自动换血进行治疗;比较换血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TB)、血糖、电解质及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血小板(PLT)变化。结果换血后总胆红素水平下降,总胆红素换出率为53.12%(P<0.01);Hb、WBC、PLT、K+、Ca2+、Mg2+、pH有所下降;血糖水平升高(P<0.01),但48h内均可恢复正常。换血过程中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无明显波动。结论经外周动静脉全自动换血可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且操作简便、安全,是新生儿换血中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外周动静脉 高胆红素血症 自动换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宁 李晓华 姚英民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557-1558,F0003,共3页
目的报道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亢进导致呼吸衰竭1例,并复习文献33例。方法自Medline和CNKI数据库检索国内外新生儿甲亢病例报道。结果本病例为胎龄31+2周早产儿,入院后第11天无明显诱因出现低热、心率增快、呼吸增快等,并因呼吸衰竭给予呼... 目的报道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亢进导致呼吸衰竭1例,并复习文献33例。方法自Medline和CNKI数据库检索国内外新生儿甲亢病例报道。结果本病例为胎龄31+2周早产儿,入院后第11天无明显诱因出现低热、心率增快、呼吸增快等,并因呼吸衰竭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实验室检查证实为甲亢。后其母亦证实为妊娠合并甲亢。33例中,心率增快、呼吸增快或体质量不增是临床表现中最多见的。结论减少对孕母甲状腺疾病漏诊率及熟练掌握新生儿甲亢的临床表现是防止临床上漏诊或误诊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甲状腺功能亢进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与新生儿疾病 被引量:17
7
作者 黄为民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69-171,共3页
近二十年来我国剖宫产率一直呈上升趋势,目前部分地区已达50%以上,其原因很复杂,有社会、个人及医方多层面的因素。剖宫产有其优点,如不必经历分娩阵痛、不会有产道裂伤、没有难产的忧虑、几乎可以定点定时操作。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剖... 近二十年来我国剖宫产率一直呈上升趋势,目前部分地区已达50%以上,其原因很复杂,有社会、个人及医方多层面的因素。剖宫产有其优点,如不必经历分娩阵痛、不会有产道裂伤、没有难产的忧虑、几乎可以定点定时操作。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剖宫产与自然分娩相比,仍然有较高的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同时剖宫产对新生儿来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率 新生儿疾病 严重并发症 分娩阵痛 产道裂伤 自然分娩 多层面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基因重排研究
8
作者 毛晓健 肖昕 +1 位作者 熊爱华 钱新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901-1904,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胎龄新生儿免疫球蛋白(Ig)重链可变区(VH)基因重排情况。方法排除宫内感染的新生儿,其中胎龄27周4例,28~32周9例、33~36周12例、37~42周13例,提取其外周血RNA、进行逆转录PCR(RT-PCR)扩增其IgVH基因、6%变性聚丙烯酰胺... 目的探讨不同胎龄新生儿免疫球蛋白(Ig)重链可变区(VH)基因重排情况。方法排除宫内感染的新生儿,其中胎龄27周4例,28~32周9例、33~36周12例、37~42周13例,提取其外周血RNA、进行逆转录PCR(RT-PCR)扩增其IgVH基因、6%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显色。结果各个胎龄VH1~VH7各家族均有多个重排条带表达,同一个VH家族重排基因的平均中分子量在各个胎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27~42周新生儿IgVH基因VH1~VH7家族重排均具有多样性;对同一个VH家族来说,28~42周各胎龄组IgVH基因重排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免疫球蛋白 重链可变区 基因重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新生儿粪便中耐铅菌株的分离鉴定及铅吸附实验 被引量:5
9
作者 沈薇 俞勤斐 +3 位作者 王雨皓 张益多 孟晓静 范宏英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02-1608,共7页
目的分离、鉴定具备重金属铅抗性、铅吸附性的乳酸菌,为成为具有排铅功能的新型保健食品提供新的菌源。方法利用乳酸菌选择性培养基MRS,从30份健康、足月新生儿粪便分离耐铅菌,通过形态特征,16S rRNA测序,构建系统发育树;利用《伯杰氏... 目的分离、鉴定具备重金属铅抗性、铅吸附性的乳酸菌,为成为具有排铅功能的新型保健食品提供新的菌源。方法利用乳酸菌选择性培养基MRS,从30份健康、足月新生儿粪便分离耐铅菌,通过形态特征,16S rRNA测序,构建系统发育树;利用《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进行生理生化、药敏检测和耐酸耐胆盐试验;进一步通过ICP-OES法检测分离菌对铅离子的吸附能力。结果分离得到3株可耐受500 mg/L铅离子浓度的干酪乳杆菌,均对青霉素、头孢曲松敏感。耐酸耐胆盐试验显示p H 2.0人工胃液培养3 h,细菌数保持相同数量级,0.3%的胆盐环境8 h存活率可达62.5%。吸附实验表明对低浓度(1 mg/L)铅离子的吸附率高达90.4%,对高浓度(50 mg/L)铅离子的吸附率可达86.27%。结论从新生儿粪便中分离到3株具备铅抗性、铅吸附性、耐酸耐胆盐的干酪乳杆菌,为利用益生菌膳食策略缓解铅中毒效应开辟新的途径和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铅 16S RRNA 新生儿 粪便 干酪乳杆菌 吸附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塞双水平正压通气用于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拔管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张俊亮 钱新华 +1 位作者 王琴 黄为民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10-714,共5页
目的评价鼻塞双水平正压通气(nBiPAP)作为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撤机失败措施的临床效应。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收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且临床诊断RDS的≤32周早产儿,经气管插管及呼吸机辅... 目的评价鼻塞双水平正压通气(nBiPAP)作为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撤机失败措施的临床效应。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收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且临床诊断RDS的≤32周早产儿,经气管插管及呼吸机辅助呼吸并达到撤机标准,且于初次拔管后仍有呼吸困难而需无创通气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nBiPAP组(27例)和鼻塞持续正压通气(nCPAP)组(29例),比较两组改用无创通气前、后的血气分析、无创通气7 d内失败率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拔管后第一次的血气分析,nBiPAP组氧分压([58.7±6.3)mmHg]高于nCPAP组([55.1±5.9)mmHg],二氧化碳分压([46.4±4.9)mm Hg]低于nCPAP组([49.9±5.0)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BiPAP组无创通气7 d内的失败率为7.4%,低于nCPAP组的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nBiPAP作为预防胎龄≤32周合并RDS的早产儿撤机失败的效应优于nCPAP,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通气 呼吸窘迫综合征 撤机失败 早产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多糖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超 钱新华 +2 位作者 千新来 李航 冯思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30-532,共3页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dsaccharide,APS)对视网膜母细胞瘤RB44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以200 mg·L-1APS诱导48 h的RB44细胞为实验组(预实验结果),以不加药的RB44细胞为对照组。通过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观察...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dsaccharide,APS)对视网膜母细胞瘤RB44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以200 mg·L-1APS诱导48 h的RB44细胞为实验组(预实验结果),以不加药的RB44细胞为对照组。通过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观察APS对RB44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APS处理前后RB44细胞中侵袭相关基因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每高倍视野(54.667±4.041)个和(26.000±2.646)个细胞相比,APS组RB44细胞穿过Transwell小室基膜的细胞数量显著减少,分别为每高倍视野(26.667±4.041)个和(8.667±2.082)个细胞(均为P<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对照组(0.128±0.019)相比,APS组RB44细胞中E-cadherin的表达(0.117±0.0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6),而MMP-9和MMP-2的表达(0.134±0.008、0.085±0.006)与对照组(0.269±0.187、0.223±0.013)相比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 APS可显著抑制视网膜母细胞瘤RB44细胞的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MP-9和MMP-2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视网膜母细胞瘤 细胞侵袭 基质金属蛋白酶 钙黏附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不同提取物对K562细胞向红系分化的诱导作用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杨敏 赵丹华 钱新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3-295,共3页
目的探讨黄芪不同提取物对K562细胞向红系分化的影响。方法用超声醇提水提法从黄芪根中获取富含黄芪总苷(AST)的醇溶部分和富含黄芪多糖(APS)的水溶部分并分别作用于K562细胞,联苯胺染色法观察K562细胞向红系分化的情况,MTT法测定细胞... 目的探讨黄芪不同提取物对K562细胞向红系分化的影响。方法用超声醇提水提法从黄芪根中获取富含黄芪总苷(AST)的醇溶部分和富含黄芪多糖(APS)的水溶部分并分别作用于K562细胞,联苯胺染色法观察K562细胞向红系分化的情况,MTT法测定细胞活性。以丁酸钠(BA)处理的K562细胞作为阳性对照。结果以不同浓度(1、2、4、8mg/ml)APS作用于K562细胞后显示其有诱导后者向红系分化的作用,以4mg/ml为最适浓度,而AST诱导作用不明显。4mg/ml APS、AST及0.5mmol/L BA作用后K562细胞的联苯胺染色阳性率(BZ%)峰值分别为13.2%、2.9%及17.5%。以4mg/ml APS作用于K562细胞24、48、72h后,其BZ%显著低于同时点BA组(P<0.01),但72、96h的联苯胺染色阳性细胞总数明显高于BA组(P<0.01)。MTT测定结果显示,APS、AST对K562细胞的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而BA对细胞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结论黄芪可诱导K562细胞向红系分化,其有效成分在富含多糖的水溶部分(APS),以4mg/ml浓度的诱导作用最强。黄芪提取物对K562细胞的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K562细胞 红细胞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瘫高危儿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与Bayley婴幼儿发育量表运动发育指数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小燕 姚英民 +1 位作者 谢松敏 陈庆亮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28-631,共4页
目的:研究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与Bayley婴幼儿发育量表(BSID)运动发育指数在脑瘫高危儿运动发育评测中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6个月龄的脑瘫高危儿(宫内窘迫或窒息)30例,对同一患儿分别进行PDMS-2与BSID中运动发育量表的评分,... 目的:研究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与Bayley婴幼儿发育量表(BSID)运动发育指数在脑瘫高危儿运动发育评测中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6个月龄的脑瘫高危儿(宫内窘迫或窒息)30例,对同一患儿分别进行PDMS-2与BSID中运动发育量表的评分,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下列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①PDMS-2中粗大运动发育商(GMQ),精细运动发育商(FMQ)和总体运动发育商(TMQ)分别与BSID中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②PDMS-2粗大运动中反射、姿势和移动标准分分别与PDI;③PDMS-2精细运动中抓握和视觉运动整合标准分分别与PDI。结果:①PDMS-2中GMQ,FMQ和TMQ与BSID中PDI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74,0.555,0.701(P<0.01);②粗大运动中反射、姿势和移动标准分分别与PDI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58,0.560,0.717(P<0.01);③精细运动中抓握和视觉运动整合标准分分别与PDI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66,0.634(P<0.01);其中移动相关性最高,抓握相关性最低。结论:对6个月龄的脑瘫高危儿,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与BSID中运动发育量表多数项目具有中度相关性,少数属于低度相关性;PDMS-2中粗大运动比精细运动与PDI运动的相关性更密切;提示需慎重选择量表用于脑瘫的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儿 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 Bayley婴幼儿发育量表 脑性瘫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多糖诱导K562细胞γ-珠蛋白基因表达 被引量:8
14
作者 黄为民 钱新华 赵丹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39-942,共4页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PS)对K562细胞γ-珠蛋白基因表达的诱导作用。方法以K562细胞为模型,以APS诱导的细胞为实验组,未加药细胞为空白对照,丁酸钠(NaB)处理的细胞为阳性对照,分别用联苯胺染色和RT-PCR分析联苯胺染色阳性率、Aγ-和Gγ-珠...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PS)对K562细胞γ-珠蛋白基因表达的诱导作用。方法以K562细胞为模型,以APS诱导的细胞为实验组,未加药细胞为空白对照,丁酸钠(NaB)处理的细胞为阳性对照,分别用联苯胺染色和RT-PCR分析联苯胺染色阳性率、Aγ-和Gγ-珠蛋白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300mg/LAPS诱导48h后联苯胺染色阳性率由(4.37±0.58)%升高至(15.67±1.80)%(P<0.05)。300mg/LAPS诱导K562细胞48h的联苯胺染色阳性细胞总数为(60.40±6.33)×102,与NaB组(42.02±16.42)×102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与空白对照组相比,300mg/LAPS诱导48hAγ和Gγ珠蛋白基因mRNA表达分别增加3.59±0.16倍和5.02±0.81倍(P=0.000)。结论APS可诱导K562细胞Aγ和Gγ珠蛋白基因mRNA表达增强,具有治疗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K562细胞 γ珠蛋白基因 丁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儿与脑瘫 被引量:14
15
作者 黄为民 陈红武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56-458,共3页
关键词 早产儿 脑瘫 神经发育障碍 运动功能障碍 低出生体重儿 危重新生儿 医学技术 脑性瘫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多糖对人红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超 钱新华 +2 位作者 千新来 付琳琳 吴余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41-644,共4页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APS)对人红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PS对K562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Caspase-3活性测定方法检测APS对K562细胞中Caspase-3活性的影响;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K562细胞(对照组)和20...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APS)对人红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PS对K562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Caspase-3活性测定方法检测APS对K562细胞中Caspase-3活性的影响;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K562细胞(对照组)和200 mg/L APS诱导48 h的K562细胞(APS组)中Bcl-2、Bcl-XL、Bax、IAP-1和Smac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APS组K562细胞凋亡数(3 322.000±413.849)高于对照组(101.333±18.339)(t=13.466,P<0.001)。与对照组相比,APS组K562细胞中Caspase-3活性增加(t=11.562,P<0.001),Bcl-2和IAP-1 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降低(P<0.001),而Bax和Smac 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显著增加(P<0.001),Bcl-XLmRNA及蛋白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S可能是通过下调Bcl-2和IAP-1及上调Bax和Smac的表达而诱导K562细胞发生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黄芪多糖 凋亡 凋亡相关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困难儿童与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关系 被引量:5
17
作者 姚英民 杨明 +1 位作者 陈红武 王鲜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98-899,902,共3页
目的探讨学习障碍(LD)儿童智力结构与高不饱和脂肪酸之间的相关性,为改善LD儿童的学习能力探索新的途径和方法。方法采用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作为智力测试工具;依椐《中国食物成分表》进行膳食调查,计算高不饱和脂肪酸二十二碳六烯酸(... 目的探讨学习障碍(LD)儿童智力结构与高不饱和脂肪酸之间的相关性,为改善LD儿童的学习能力探索新的途径和方法。方法采用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作为智力测试工具;依椐《中国食物成分表》进行膳食调查,计算高不饱和脂肪酸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二十碳四烯酸(AA)、二十碳五烯酸(EPA)的摄入量;采用气相色谱仪定量分析血清AA、DHA、EPA的含量;采用逐步回归分析DHA、AA、EPA与智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LD组总智商、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及11项分测验量表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00);LD组言语智商显著低于操作智商,LD组各项分测验之间差别显著,其中排图、拼物最好,常识、领悟最差;LD组儿童DHA、AA、EPA的摄入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1),AA与总智商、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分测验中的知识和领悟,DHA与言语智商和分测验中的领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值均<0.000),但两组儿童血清DHA、AA、EPA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结论提示LD儿童智力特征可能与多不饱和脂肪酸食物摄入不足有关,合理补充益智的不饱和脂肪酸可能对改善LD的学习能力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障碍 智力 不饱和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分析丁酸钠对γ珠蛋白基因启动子组蛋白乙酰化的作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剑锋 钱新华 +1 位作者 赵丹华 千新来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22-1225,共4页
目的建立基于Real-time PCR分析的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方法,探讨丁酸钠对γ-珠蛋白基因启动子区组蛋白乙酰化的作用。方法将K562细胞分为0.5 mmol/L丁酸钠处理48 h组和K562细胞组,每组取1×107细胞用实验。采用抗乙酰化组蛋白H3... 目的建立基于Real-time PCR分析的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方法,探讨丁酸钠对γ-珠蛋白基因启动子区组蛋白乙酰化的作用。方法将K562细胞分为0.5 mmol/L丁酸钠处理48 h组和K562细胞组,每组取1×107细胞用实验。采用抗乙酰化组蛋白H3及H4抗体分别对两组细胞进行ChIP,荧光定量PCR分析不同处理细胞Gγ-、Aγ-珠蛋白基因启动子区乙酰化H3和H4(acH3,acH4)水平。结果各细胞组组内Gγ-和Aγ-珠蛋白基因启动子区域acH3、acH4水平高于阴性对照necdin基因。与K562细胞相比,NaB处理组Gγ-珠蛋白基因启动子区acH3和acH4水平分别升高3.1和2.6倍,Aγ-珠蛋白基因启动子区acH3和acH4水平分别升高3.7和3.2倍(P<0.01)。结论建立了基于荧光定量PCR分析的ChIP技术用于研究珠蛋白基因启动子区域组蛋白的表观遗传修饰,并进一步证实了丁酸钠对γ-珠蛋白基因启动子区域组蛋白乙酰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 丁酸钠 γ-珠蛋白基因 组蛋白 乙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足月胎膜早破时间与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的相关性 被引量:29
19
作者 李婷婷 黄为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831-1833,共3页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时间与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HCA)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42例在南方医院产科分娩并行胎盘病理检查的28~33^+6周单胎孕妇,根据破膜情况分为4组:A组无胎膜早破,B组破膜时间≤48h,C组破膜时...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时间与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HCA)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42例在南方医院产科分娩并行胎盘病理检查的28~33^+6周单胎孕妇,根据破膜情况分为4组:A组无胎膜早破,B组破膜时间≤48h,C组破膜时间49~168h,D组破膜时间〉168h,分析各组HCA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并观察早产儿并发症。结果:PPROM的发病率为41.2%,4组HCA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B、C组均逐渐增高,但D组较C组降低。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破膜时间与HCA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1)。B、C、D组早产儿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PROM时间与HCA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但破膜时间超过1周后,HCA发生率有降低趋势,破膜时间延长未恶化新生儿短期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膜早破 绒毛膜羊膜炎 早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胰岛素输注对脓毒症早期大鼠肝脏线粒体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曾其毅 张春敏 钱新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25-528,共4页
目的:探讨持续胰岛素输注对脓毒症早期大鼠肝脏线粒体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8)、LPS组(n=8)和胰岛素干预组(n=8)。监测各组大鼠的血糖水平及腹腔注射后2h和6h的血清TNF-α和IL-6水平;运... 目的:探讨持续胰岛素输注对脓毒症早期大鼠肝脏线粒体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8)、LPS组(n=8)和胰岛素干预组(n=8)。监测各组大鼠的血糖水平及腹腔注射后2h和6h的血清TNF-α和IL-6水平;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4h时点分离肝脏线粒体的膜电位;检测测分离肝脏线粒体SOD和MDA水平;电镜观察24h肝脏线粒体形态学变化。结果:LPS组在腹腔注射LPS后各监测时点,血糖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升高,并且注射后2h和6h的血清TNF-α和IL-6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PS组24h肝脏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下降,线粒体SOD水平显著升高,而MDA水平则变化不显著。胰岛素干预组与LPS组比较,血糖水平、TNF-α及IL-6和肝脏线粒体SOD水平均显著降低,而肝脏线粒体膜电位则显著升高,线粒体MDA水平则改变不显著。肝脏线粒体超微结构改变尚不明显,LPS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仅个别线粒体出现空泡样改变,部分基质凝固;而胰岛素干预组则未见空泡样改变。结论:脓毒症早期大鼠肝脏线粒体存在可逆性损伤;持续胰岛素输注对脓毒症早期大鼠肝脏线粒体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此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减轻过度的炎症反应和降低过高的血糖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内毒素 线粒体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