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BE2T通过调节性T细胞诱导肝细胞癌的放疗抵抗 被引量:1
1
作者 何欣容 熊斯丽 +3 位作者 朱真如 孙景苑 曹传辉 王惠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49-1158,共10页
目的 探索泛素结合酶2T(UBE2T)对肝细胞癌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采用空白对照载体或过表达UBE2T慢病毒载体转染小鼠Hepa1-6肝癌细胞建立对照组(LV-Control)和过表达组(LV-UBE2T),qPCR以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上述细胞UBE2T表... 目的 探索泛素结合酶2T(UBE2T)对肝细胞癌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采用空白对照载体或过表达UBE2T慢病毒载体转染小鼠Hepa1-6肝癌细胞建立对照组(LV-Control)和过表达组(LV-UBE2T),qPCR以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上述细胞UBE2T表达情况;对两组细胞进行射线照射(IR)处理,克隆形成实验检测UBE2T过表达对Hepa1-6肝癌细胞放疗敏感性影响;分别在裸鼠和C57BL/6小鼠皮下注射上述细胞建立肝癌皮下荷瘤小鼠模型,对皮下瘤予IR处理,建立LV-Control组、LVControl+IR组、LV-UBE2T组和LV-UBE2T+IR组,5~6只/组,观察皮下瘤生长速度及体积。通过CIBERSORT算法分析肝癌免疫细胞浸润情况与UBE2T表达量的关系。流式细胞术检测上述4组小鼠的肝癌中CD4+T细胞以及调节性T细胞(Tregs)浸润情况。比色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葡萄糖及乳酸的含量;癌症和肿瘤基因图谱(TCGA)的公共数据分析肝癌UBE2T表达量与糖酵解水平和Tregs浸润关系。Western blotting检测UBE2T表达与糖酵解相关蛋白HK1、LDHA表达相关关系。体外共培养模型联合流式细胞术以及qPCR验证UBE2T过表达肝癌与Tregs关系。结果 qPCR、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过表达组中UBE2T表达显著升高(P<0.0001)。克隆形成实验、裸鼠肝癌皮下瘤实验显示UBE2T过表达导致肝细胞癌放疗抵抗(P<0.05),UBE2T导致的放疗抵抗在C57BL/6小鼠肝癌皮下瘤模型上更显著(P<0.01)。CIBERSORT分析提示UBE2T高表达组肝癌中树突状细胞(P<0.01)、滤泡辅助性T细胞(P<0.001)、M2型巨噬细胞(P<0.01)、单核细胞(P<0.05)、总体淋巴细胞(P<0.05)以及Tregs(P<0.0001)浸润比例上调。流式细胞术显示过表达UBE2T小鼠肝癌免疫微环境中Tregs数量上调(P<0.05),IR导致UBE2T组CD4+T细胞以及Tregs浸润增加(P<0.01或P<0.001)。与对照组细胞培养上清液相比,过表达UBE2T组的培养上清液葡萄糖浓度降低(P<0.05),乳酸浓度上调(P<0.01)。GSEA分析提示UBE2T高表达肝癌与糖酵解水平(P<0.001)、Tregs浸润水平呈正相关(P<0.001)。Western blotting显示糖酵解相关蛋白HK1、LDHA表达水平与UBE2T表达水平相关。体外共培养模型显示UBE2T过表达肝癌使Tregs细胞内乳酸含量上调(P<0.001),增殖能力增加(P<0.05)以及免疫抑制功能上调(Il-10,P<0.05;TGF-β,P<0.001)。结论 UBE2T介导的肝癌细胞放疗抵抗可能与肝癌细胞糖酵解水平提高介导的免疫微环境中Tregs富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结合酶2T 肝细胞癌 放疗抵抗 肿瘤免疫微环境 调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C1A5通过促进M2型巨噬细胞极化促进肝癌进展
2
作者 邹金华 王惠 张冬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9-284,共16页
目的探讨SLC1A5高表达在泛癌种的临床意义及其促进肝癌进展的机制。方法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国际肿瘤基因组协会(ICGC)等数据库探讨SLC1A5在泛癌种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生存预后的关系;利用EPIC、CIBERSORT、T... 目的探讨SLC1A5高表达在泛癌种的临床意义及其促进肝癌进展的机制。方法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国际肿瘤基因组协会(ICGC)等数据库探讨SLC1A5在泛癌种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生存预后的关系;利用EPIC、CIBERSORT、TIMER算法分析SLC1A5与免疫细胞浸润的关系,分析SLC1A5联合M2型巨噬细胞浸润水平与肿瘤预后的关系。利用慢病毒过表达系统构建过表达SLC1A5肝癌细胞株;利用小干扰RNA(siRNA)构建沉默SLC1A5(NC组、si-SLC1A5-1组、si-SLC1A5-2组)的肝癌细胞株;CCK-8增殖实验检测SLC1A5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过表达SLCA5稳转株(NC组,SLC1A5过表达组)构建肝癌皮下瘤模型,体内水平探讨SLC1A5对肝癌增殖的影响;利用共培养体系验证干扰和过表达SLC1A5肝癌细胞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结果SLC1A5主要定位于细胞膜上,SLC1A5在大多数肿瘤中均显著高表达(P<0.05),其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SLC1A5高表达与多癌种不良预后相关(P<0.05)。在13个癌种中显示SLC1A5与免疫评分呈正相关,二者相关性在低级别胶质瘤(LGG)、肝癌(LIHC)及甲状腺癌(THCA)中最显著(P<0.05)。多癌种显示SLC1A5与巨噬细胞浸润水平呈正相关(P<0.05),该相关性在LGG及LIHC中最显著;而在包括肺鳞癌、胰腺癌、胃癌在内的5种肿瘤中,二者呈负相关(P<0.05)。生存分析发现SLC1A5高表达且M2型巨噬细胞高浸润水平的患者生存预后最差(P<0.05);SLC1A5与免疫抑制相关基因、细胞因子及细胞因子受体表达呈正相关,该相关性在LGG、LIHC中最显著(P<0.05)。不同肝癌细胞株均高表达SLC1A5,过表达SLC1A5促进肝癌细胞增殖,干扰SLC1A5则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体内实验验证过表达SLC1A5促进肝癌增殖。SLC1A5与M2型巨噬细胞极化分子标志物表达呈正相关,过表达SLC1A5促进M2型巨噬细胞极化并抑制T细胞分泌IFN-γ。结论SLC1A5与多种肿瘤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预后及免疫浸润水平相关;SLC1A5通过促进M2型巨噬细胞极化抑制T细胞功能来促进肝癌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癌 SLC1A5 M2型巨噬细胞 肝癌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培养乳腺癌干细胞放疗抵抗与G2期阻滞相关 被引量:11
3
作者 田允鸿 谢国柱 +4 位作者 任陈 孙权权 孙爱民 刘英 袁亚维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悬浮培养富集MCF-7细胞系中乳腺癌干细胞,探讨其细胞周期与放疗抵抗关系。方法无血清悬浮培养体系富集MCF-7细胞系中肿瘤干细胞,体内成瘤实验验证其干细胞特性,克隆形成检测其辐射敏感性;进一步流式细胞仪分析放疗前后其细胞周期变... 目的悬浮培养富集MCF-7细胞系中乳腺癌干细胞,探讨其细胞周期与放疗抵抗关系。方法无血清悬浮培养体系富集MCF-7细胞系中肿瘤干细胞,体内成瘤实验验证其干细胞特性,克隆形成检测其辐射敏感性;进一步流式细胞仪分析放疗前后其细胞周期变化,蛋白印记法测定放疗前后pCDC25C(ser216)蛋白含量。结果无血清悬浮培养富集的乳腺癌干细胞体内成瘤能力明显强于贴壁培养细胞;乳腺癌干细胞和贴壁培养细胞SF2Gy分别为0.856±0.061和0.783±0.097(P<0.05);乳腺癌干细胞放疗前后G2期细胞含量分别为22.03%±2.12%和45.83%±2.25%(P<0.01),G2期相关蛋白pCDC25C(ser216)放疗后表达明显增高,而贴壁培养放疗前后细胞周期及周期相关蛋白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MCF-7细胞系中乳腺癌干细胞放疗后出现的G2期阻滞可能与其放疗抵抗特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培养 肿瘤干细胞 细胞周期 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和介入治疗加放疗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1
4
作者 郑青平 陈龙华 吴德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1期1239-1241,共3页
目的:评价单纯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与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结合3DCRT治疗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HCC)的疗效。方法:1999年1月至2001年10月,98例不能手术的HCC患者中,67例单纯3DCRT,31例TACE1~2次后3DCRT。放疗采用6MV射线,6Gy... 目的:评价单纯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与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结合3DCRT治疗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HCC)的疗效。方法:1999年1月至2001年10月,98例不能手术的HCC患者中,67例单纯3DCRT,31例TACE1~2次后3DCRT。放疗采用6MV射线,6Gy/次,隔日1次,总剂量54~60Gy;TACE采用超液态碘油、顺铂、吡喃阿霉素、丝裂霉素、明胶海绵颗粒经肝动脉化疗栓塞。结果:3DCRT组与3DCRT+TACE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83.6%、87.1%,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9.6%、53.7%、22.4%和90.3%、51.6%、25.8%,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3DCRT可作为非手术治疗HCC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放射疗法 适形 化学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RNAmir慢病毒载体沉默环氧合酶-2对鼻咽癌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孙权权 刘雄 +5 位作者 刘英 王路 彭新宇 曾芳芳 李刚 袁亚维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99-603,共5页
目的探讨COX-2基因沉默对鼻咽癌C666-1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以稳定沉默COX-2基因表达的鼻咽癌Anti-COX-2 C666-1细胞和对照细胞Anti-GL-2 C666-1为研究对象,采用克隆形成实验及曲线拟合计算不同剂量辐射后各放射生物学参数和放射... 目的探讨COX-2基因沉默对鼻咽癌C666-1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以稳定沉默COX-2基因表达的鼻咽癌Anti-COX-2 C666-1细胞和对照细胞Anti-GL-2 C666-1为研究对象,采用克隆形成实验及曲线拟合计算不同剂量辐射后各放射生物学参数和放射增敏比;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辐射后细胞周期的变化;采用体内荷瘤裸鼠动物模型检测放疗后皮高下,放移射植增瘤敏的比生为长曲1.4线01,4并;C计O算X抑-2瘤沉率默。后结降果低了An辐ti-射CO诱X导-2的C6G662-/1M细期胞阻S滞F2、,D并0增、D加q值辐较射对后照荷组瘤均裸明鼠显的偏抑低瘤,α率/β。显结著增论COX-2基因稳定沉默后可改变鼻咽癌C666-1的放射生物学参数,并降低辐射引起的G2/M期阻滞,增大抑瘤率,能够起到放疗增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环氧合酶-2 shRNAmir 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TACE与单纯TACE治疗肝癌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耀伟 张勇 +2 位作者 凌志海 李启生 陈龙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514-2516,共3页
目的分析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TACE治疗肝癌与单纯TACE治疗肝癌的远期疗效。方法检索国内外有关数据库查找符合条件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3-DCRT联合TACE治疗肝癌与单纯TACE治疗肝癌的临床随... 目的分析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TACE治疗肝癌与单纯TACE治疗肝癌的远期疗效。方法检索国内外有关数据库查找符合条件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3-DCRT联合TACE治疗肝癌与单纯TACE治疗肝癌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观察随访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在RevMan4.2软件中统计分析相应的研究指标。结果有8项独立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进入了本次meta分析.3-DCRT联合TACE组的1、2年生存率与单纯TACE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3-DCRT联合TACE治疗肝癌的远期疗效优于单纯TACE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放射疗法 适形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适形放疗后放射性肝损伤的MRI表现 被引量:12
7
作者 陈大朝 陈龙华 +2 位作者 金吴东 许乙凯 许鹏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1-183,187,共4页
目的分析放射性肝损伤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9月至2005年10月我科的20例放射性肝损伤的MRI资料,20例患者均因肝脏肿瘤接受过1 ̄2疗程的三维适形放疗,MRI资料包括平扫与增强扫描,4例因疑肿瘤复发而经穿刺确诊为放射性肝损伤。... 目的分析放射性肝损伤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9月至2005年10月我科的20例放射性肝损伤的MRI资料,20例患者均因肝脏肿瘤接受过1 ̄2疗程的三维适形放疗,MRI资料包括平扫与增强扫描,4例因疑肿瘤复发而经穿刺确诊为放射性肝损伤。结果急性放射性肝损伤表现为与受照射区形态相似大片状肝水肿,T1WI上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Gd-DTPA增强后动脉期无强化。慢性放射性肝损伤平扫T1WI为不规则片状稍低信号,T2WI为稍高信号,Gd-DTPA增强后动脉期强化不明显,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明显。结论放射性肝损伤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MRI平扫与动态增强扫描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适形放疗 放射性肝损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反刍性沉思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8
作者 陈建辉 赵德强 +1 位作者 陈建清 何玲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6-10,共5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反刍性沉思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7-12月于广州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就诊的142例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事件相关性反刍性沉思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简易应对方...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反刍性沉思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7-12月于广州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就诊的142例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事件相关性反刍性沉思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侵入性反刍性沉思得分[(15.39±4.37)分]高于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得分[(14.16±3.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支持、消极应对、家庭人均月收入、性别是侵入性反刍性沉思的主要影响因素;消极应对、社会支持、文化程度、肿瘤分期是目的性反刍性沉思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反刍性沉思处于中等水平,侵入性反刍性沉思高于目的性反刍性沉思。临床医护人员应开展针对性干预,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引导患者采取积极应对,避免消极应对,从而促进患者由侵入性反刍性沉思向目的性反刍性沉思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疗 反刍性沉思 社会支持 应对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放疗患者自我超越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3
9
作者 陈建辉 赵德强 +1 位作者 陈建清 何玲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45-1149,共5页
目的:调查鼻咽癌放疗患者自我超越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8年7-12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超越量表、Herth希望指数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广州市两所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158例鼻咽癌放疗患者进行调查。结果:鼻咽癌放疗患者... 目的:调查鼻咽癌放疗患者自我超越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8年7-12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超越量表、Herth希望指数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广州市两所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158例鼻咽癌放疗患者进行调查。结果:鼻咽癌放疗患者的自我超越得分为(37.07±7.74)分;文化程度较高、未发生肿瘤转移、放疗次数少的患者,自我超越得分较高(P<0.05);鼻咽癌放疗患者希望水平、领悟社会支持与自我超越呈正相关(P<0.05);文化程度、放疗次数、肿瘤是否转移、希望水平、领悟社会支持是鼻咽癌放疗患者自我超越得分的影响因素,可解释总变异的43.8%。结论:鼻咽癌放疗患者自我超越水平较低,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情况实施个体化干预,提高患者的希望水平和领悟社会支持水平,从而提高患者的自我超越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疗 自我超越 希望 领悟社会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根治性调强放疗后晚期耳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杜莎莎 任陈 +4 位作者 田允鸿 谢国柱 刘英 孙权权 袁亚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3734-3736,共3页
目的:观察鼻咽癌根治性调强放疗后耳损伤听力学的改变,探讨其病变部位及影响其发生的因素。方法:采用调强放疗模式对早期鼻咽癌患者(T1~2N0~1M0)行根治性放疗Dt(66~70Gy/6~7w)。分别于放疗前及放疗后1个月、6个月、1年及2年后行纯... 目的:观察鼻咽癌根治性调强放疗后耳损伤听力学的改变,探讨其病变部位及影响其发生的因素。方法:采用调强放疗模式对早期鼻咽癌患者(T1~2N0~1M0)行根治性放疗Dt(66~70Gy/6~7w)。分别于放疗前及放疗后1个月、6个月、1年及2年后行纯音测听、听性脑干反应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检查,并对包括就诊时年龄、患者性别、TNM分期、内耳剂量以及同步化疗在内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鼻咽癌患者放疗后6个月后听阈升高>15dB者占61.8%(47/76),2年后达76.3%(58/76)。放疗后所有患者ABR检查与放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发生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患者DPOAE幅值较放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确诊时年龄以及同步顺铂化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放疗后晚期耳听力损伤发生率高,主要为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发生;耳损伤主要部位在内耳耳蜗,而听神经传导通路功能变化不明显;确诊时患者年龄以及放疗过程中合并同步化疗可能影响放疗晚期SNHL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调强放疗 感音神经性耳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非替尼对鼻咽癌细胞株CNE2放疗增敏作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何本夫 孙爱民 +3 位作者 黄碧燕 王雯珺 郑小康 罗荣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91-994,共4页
目的应用吉非替尼作用于鼻咽癌细胞株CNE2,观察其放疗增敏作用。方法体外培养鼻咽癌细胞株CNE2,以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抑制情况及吉非替尼对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用克隆形成法绘制细胞存活曲线,获得不同处理条件下的放射增敏比。以流... 目的应用吉非替尼作用于鼻咽癌细胞株CNE2,观察其放疗增敏作用。方法体外培养鼻咽癌细胞株CNE2,以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抑制情况及吉非替尼对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用克隆形成法绘制细胞存活曲线,获得不同处理条件下的放射增敏比。以流式细胞术(FCM)分析细胞周期变化和凋亡情况。结果 MTT显示与单纯照射组比较,联合吉非替尼照射组细胞生存率显著降低(0.582±0.012vs0.398±0.016,P=0.0020);FCM显示吉非替尼联合放射组S期细胞显著下降(P=0.000),而G2/M期细胞比值显著增加(P=0.000),吉非替尼和放射线可协同作用,使CNE2细胞的周期再分布显著变化。结论吉非替尼可增强鼻咽癌细胞株CNE2放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改变细胞周期的分布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非替尼 放射增敏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鼻咽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形放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缩小纵隔淋巴结区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石玉生 邓晓刚 陈龙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53-656,共4页
目的:CT结合PET肿瘤显像,缩小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疗的临床靶区,不做淋巴引流区预防性照射,减少食管和肺的放射损伤。方法:76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疗前32人接受了PET检查,对于CT和PET都认为没有淋巴结转移的纵隔区域不作预... 目的:CT结合PET肿瘤显像,缩小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疗的临床靶区,不做淋巴引流区预防性照射,减少食管和肺的放射损伤。方法:76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疗前32人接受了PET检查,对于CT和PET都认为没有淋巴结转移的纵隔区域不作预防性照射;另44例患者给予常规淋巴引流区预防性照射,PET检查组患者的临床靶体积平均缩小了近1/3。两组患者放疗方法相同,加速分割照射,3Gy/次,5次/周,预防剂量42~45Gy/14~15次/3周,治疗剂量60~63Gy/20~21次/4~5周。结果:PET检查组和非PET检查组照射野外淋巴结失控分别为6.3%和4.5%(P=0.831);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分别为15.6%、和45.5%(P=0.006);两组患者的急性放射性肺炎和远期肺纤维化发生率分别为6.3%、9.1%和68.8%、75.0%(P=0.982和P=0.547)。结论:缩小临床靶体积后,靶区外淋巴结复发率无增加,而放射性肺和食管损伤减轻,尤其是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下降明显。CT结合PET缩小纵隔临床靶体积优于传统的纵隔预防性照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与MRI融合图像在确定前列腺癌调强放疗靶区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胡玉兰 徐海荣 刘佳宾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770-1772,共3页
目的:探讨CT-MRI融合图像在前列腺癌调强放疗靶区勾画中的应用及对正常组织受照剂量的影响。方法:对25例前列腺癌患者先后进行CT和MRI图像采集。将采集到的图像自动配准后图像融合。分别在CT和CT-MRI融合图像上勾画靶区和直肠、膀胱等... 目的:探讨CT-MRI融合图像在前列腺癌调强放疗靶区勾画中的应用及对正常组织受照剂量的影响。方法:对25例前列腺癌患者先后进行CT和MRI图像采集。将采集到的图像自动配准后图像融合。分别在CT和CT-MRI融合图像上勾画靶区和直肠、膀胱等危及器官,再对其分别做调强放疗计划,比较两种计划中靶区体积、直肠和膀胱受照体积差异。结果:CT和CT-MRI融合图像上勾画的靶区体积分别为75.13、56.67 cm3(t=2.522,P=0.024)。结论 :CT-MRI融合图像上勾画的靶区体积比CT图像上小,用CT-MRI融合图像勾画靶区制定调强放疗计划比单纯用CT图像可明显减少受较高剂量照射的直肠体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图像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小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放疗临床靶区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石玉生 邓晓刚 +1 位作者 闫卫平 陈龙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224-1226,共3页
目的缩小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放疗的靶区照射体积,减少食管和肺的放射损伤。方法5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放疗,随机分成A、B两组。A组按照传统原则给予淋巴引流区预防性照射;B组患者根据术后的淋巴结分期,病理未发现有淋巴结转移的区域不... 目的缩小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放疗的靶区照射体积,减少食管和肺的放射损伤。方法5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放疗,随机分成A、B两组。A组按照传统原则给予淋巴引流区预防性照射;B组患者根据术后的淋巴结分期,病理未发现有淋巴结转移的区域不作预防性照射,临床靶体积明显小于A组患者。两组患者采用常规分割放疗,2Gy/次,5次/周,放射剂量相同。随访超过2年,分析两组患者的2年生存率、淋巴引流区局部控制率、肺和食管的放射性损伤。结果全部患者的2年生存率为58.5%,A、B两组患者的生存曲线统计学差异不显著。A、B两组患者的淋巴引流区失败率和靶区外淋巴结复发率分别为13.8%、16.7%和3.4%、8.3%(P=1和P=0.571)。急性放射性肺炎和晚期局限性放射性肺纤维化的发生率A、B两组患者分别为6.9%、0%和62.1%、58.3%(P=0.459和P=0.782);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和远期食管狭窄的发生率A、B两组患者分别为27.6%、12.5%和6.9%、4.2%(P=0.039和P=1)。结论缩小临床靶区后并未引起纵隔淋巴引流区的控制率下降,而急性放射食炎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放射疗法 临床靶体积 辐射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低分割放疗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邱幸生 陈龙华 陈永清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375-1378,共4页
目的评价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放射治疗中全脑照射的作用,分析生存预后因素。方法对93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进行放射治疗,其中68例先行全脑照射(全脑照射组),然后行局部三维适形低分割放疗;25例只行三维适形低分割放疗(低分割组)。用K... 目的评价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放射治疗中全脑照射的作用,分析生存预后因素。方法对93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进行放射治疗,其中68例先行全脑照射(全脑照射组),然后行局部三维适形低分割放疗;25例只行三维适形低分割放疗(低分割组)。用Kaplan-meier法统计生存率及局部控制率,以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患者生存的预后因素。结果全脑照射组中位生存时间14个月,1、2年生存率分别为50%、27%;低分割组中位生存时间12个月,1、2年生存率分别为45%、15%;两组无显著差异性(log-rank,P=0.502)。全脑照射组与低分割组1年颅脑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0%、70%,两组有显著差异(P=0.028)。多因素分析提示颅外活动性病灶(P=0.002)、KPS评分(P=0.034)是影响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全脑照射无生存得益,而有助于提高局部控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脑转移瘤 三维适形放疗 全脑照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DGPET在鼻咽癌放疗后鼻咽部复发或残留再程三维适形放疗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6
作者 丁轶 吴德华 陈龙华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568-1570,共3页
目的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18FDGPET)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鼻咽部复发或残留再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首程放射治疗后鼻咽部复发或残留的鼻咽癌患者,采用CT模拟定位,结合18FDGPET确定... 目的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18FDGPET)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鼻咽部复发或残留再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首程放射治疗后鼻咽部复发或残留的鼻咽癌患者,采用CT模拟定位,结合18FDGPET确定靶区范围,应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观察CT与18FDGPET确定靶区大小的差异、疗效和并发症。结果36例患者中,18FDGPET较CT而言,大体肿瘤体积大小无变化的占36.1%(13/36)、增加的占16.7%(6/36)、缩小的占47.2%(17/36)。1、2、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7.2%、75.0%、58.3%;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4.4%、86.1%、72.0%;1、2、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5.7%、76.6%、56.1%。急性放射反应主要是急性放射性口咽、鼻咽粘膜炎和口干,多为Ⅰ ̄Ⅱ级。晚期放射损伤包括听力丧失5.6%(2/36)、张口困难25.0%(9/36)、吞咽困难8.3%(3/36)、慢性副鼻窦炎33.3%(12/36)、脑神经损伤13.9%(5/36)。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结合18FDGPET确定靶区范围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鼻咽部局部复发或残留中有较好的疗效,同时由于靶区缩小而使放射损伤发生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放射疗法 局部复发 放射损伤 三维适形 ^18FDG P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图像引导定义前列腺癌调强放疗的计划靶区 被引量:1
17
作者 任陈 刘佳宾 +2 位作者 袁亚维 陈龙华 刘英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926-1928,共3页
目的分析超声图像引导摆位系统(B mode acquisition and targeting,BAT)辅助前列腺癌调强放疗时等中心摆位误差,定义无影像引导下前列腺癌调强放疗计划靶区(PTV)的边界。材料和方法选择10例前列腺癌患者每日应用BAT引导摆位进行调强放疗... 目的分析超声图像引导摆位系统(B mode acquisition and targeting,BAT)辅助前列腺癌调强放疗时等中心摆位误差,定义无影像引导下前列腺癌调强放疗计划靶区(PTV)的边界。材料和方法选择10例前列腺癌患者每日应用BAT引导摆位进行调强放疗,记录每次等中心前后(AP)、左右和头脚方向上移位的偏差,共255次。采用Kolmogorov-Smimov方法分析检验所获得的数据。结果 BAT验证后等中心移位在左右方向为(3.56±2.71)mm,前后方向(4.08±3.99)mm,头脚方向(3.20±2.92)mm。各个方向上的偏差符合正态分布(RL P=0.806,AP P=0.0.061,SI P=0.106)。在没有图像引导前列腺癌调强放疗摆位的情况下,为满足95%的等剂量曲线覆盖90%患者的CTV,PTV边界需在左右方向向右扩大8.97 mm,向左1.87 mm,前后方向向前需扩大12.05 mm,向后3.91 mm,头脚方向向头侧扩大9.06 mm,向脚侧扩大2.66 mm。结论超声图像引导摆位操作简便,无辐射,系统误差小,可实时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BAT超声摆位系统 计划靶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菜花型宫颈癌的放疗效果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郑小康 陈龙华 李健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2-334,338,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大菜花型宫颈癌的放疗效果及预后因素.方法64例经病理证实的大菜花型宫颈癌,肿瘤最大直径5~8 cm(平均6.5 cm),按FIGO新分期标准放疗前临床分期:ⅡA期9例,ⅡB期19例,ⅢA期5例,ⅢB期31例. 采用外照射、肿瘤组织间插植及腔... 目的回顾性分析大菜花型宫颈癌的放疗效果及预后因素.方法64例经病理证实的大菜花型宫颈癌,肿瘤最大直径5~8 cm(平均6.5 cm),按FIGO新分期标准放疗前临床分期:ⅡA期9例,ⅡB期19例,ⅢA期5例,ⅢB期31例. 采用外照射、肿瘤组织间插植及腔内照射综合手段进行根治性放疗.根据放疗第4周妇检记录进行'放疗中再分期'. 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将年龄、病理类型与分化程度、肿瘤最大径、放疗前分期和'放疗中再分期'等因素纳入Cox模型进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放疗中再分期结果:Ⅰ期9例,ⅡA期28例,ⅡB期13例,ⅢA期5例,ⅢB期9例.全组累计5年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1%和75.8%.一系列因素中,只有'放疗中再分期'是影响生存率的重要和独立的预后因素(P<0.01).结论大菜花型宫颈癌根治性放疗效果较好;放疗前分期不准确,对估计预后无价值;'放疗中再分期'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放射疗法 肿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咽旁正常组织^(18)F-FDG摄取的研究
19
作者 石卫民 陈龙华 +4 位作者 范义湘 梁智欣 王昂 李俊杰 郭立兵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768-1770,共3页
目的:观察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咽旁正常组织的18F-FDG摄取情况。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行18F-FDG hPET/CT检查的鼻咽癌放疗后患者43例及同期门诊体检的健康人员1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按照放疗后不同随访时间分为:A组(放... 目的:观察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咽旁正常组织的18F-FDG摄取情况。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行18F-FDG hPET/CT检查的鼻咽癌放疗后患者43例及同期门诊体检的健康人员1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按照放疗后不同随访时间分为:A组(放疗后≤3个月),B组(放疗后3~12个月),C组(放疗后≥12个月),在每例患者断层图像的4个层面(分别为鼻咽、软腭、舌根中部、舌骨水平)测定咽周正常组织最大放射性计数(T)及气管隆突水平右侧全肺平均放射性计数(L),计算其比值(T/L),4个层面上分别计为T/L1、T/L2、T/L3、T/L4,用ANOVA比较各组患者T/L1、T/L2、T/L3、T/L4。结果:B、C组患者T/L2值高于对照组(P<0.01),B组患者的T/L3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咽旁正常组织FDG摄取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咽旁组织 放射损伤 FDG hPET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疗联合免疫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前沿学术问题专家交流共识 被引量:11
20
作者 艾星浩 +11 位作者 蔡勇 褚倩 韩琤波 卢铀 秦颂兵 邬麟 谢丛华 袁智勇 钟文昭 朱晓霞 张玉蛟 朱正飞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32-540,共9页
肺癌是目前导致全球和中国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瘤种。多年来,常规的肿瘤治疗方法,如手术、化疗和放疗一直主导着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治疗领域。临床实践中引入免疫疗法使肺癌的治疗与其他实体瘤一样发生了根... 肺癌是目前导致全球和中国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瘤种。多年来,常规的肿瘤治疗方法,如手术、化疗和放疗一直主导着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治疗领域。临床实践中引入免疫疗法使肺癌的治疗与其他实体瘤一样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最新临床前和临床数据表明,放疗可以通过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和重新编程肿瘤微环境促进抗肿瘤免疫反应。研究者开始重新审视放疗作为免疫治疗的联合疗法,导致研究其潜在协同作用的临床试验数量呈指数级增长。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的临床试验引起了医疗界的广泛关注,会议邀请专家交流前沿及争议学术问题:①放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NSCLC最新进展;②放疗联合免疫治疗是否显著增加毒性;③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后出现的混合反应及局部治疗的干预价值;④放疗联合免疫治疗脑转移瘤的机制和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肿瘤 放疗 免疫治疗 不良反应 毒性 混合反应 脑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