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术室及病房护士共同参与骨科手术患者皮肤管理的效果 被引量:38
1
作者 张军花 钟奕 冯岚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6期16-17,共2页
目的 降低脊柱骨科手术患者手术压疮发生率。方法 将2014年1-12月脊柱骨科术后返回病房时皮肤仍存在压之褪色的局限性红斑的4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2015年1-12月的患者46例为干预组。常规组按常规实施皮肤护理,手术结束患者离开手术室前,... 目的 降低脊柱骨科手术患者手术压疮发生率。方法 将2014年1-12月脊柱骨科术后返回病房时皮肤仍存在压之褪色的局限性红斑的4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2015年1-12月的患者46例为干预组。常规组按常规实施皮肤护理,手术结束患者离开手术室前,手术室护士与手术医生查看和记录患者皮肤完整情况,并与病房护士进行交接。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手术患者皮肤管理记录单记录患者术中及术后皮肤情况,与病房护士共同对手术患者进行皮肤管理。结果 常规组术后6d内发生压疮6例,干预组未发生压疮,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与病房护士共同管理患者皮肤,有效防止交接遗漏,使手术室护理延伸至病房,可有效降低手术压疮的发生,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脊柱骨科 手术患者 手术压疮 皮肤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信的适时教学模式在手术室新入职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62
2
作者 殷彬燕 张军花 +1 位作者 蔡文智 姚艳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6年第5期667-670,共4页
目的:调查在手术室新入职护士培训中运用基于微信平台的适时教学(Ji TT)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通过设计培训课程,构建微信平台,将Ji TT模式应用到新入职护士培训中,并通过综合考核和问卷调查,评价实施效果。结果:新入职护士对学习效果... 目的:调查在手术室新入职护士培训中运用基于微信平台的适时教学(Ji TT)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通过设计培训课程,构建微信平台,将Ji TT模式应用到新入职护士培训中,并通过综合考核和问卷调查,评价实施效果。结果:新入职护士对学习效果表示肯定,综合考核成绩明显提高,外科手术医生及带教教师均对新入职护士的专业技能及工作适应能力给予了肯定。结论:将Ji TT模式应用于手术室新入职护士的培训,能强化新护士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能更快适应手术室护理工作,为手术室护理临床培训工作提供了良好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平台 手术室新入职护士 适时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励视角下手术室护理岗位管理的创新 被引量:3
3
作者 劳志云 张军花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S1期35-37,共3页
在手术室护理岗位管理制度创新优化过程中,要关注和分析护士的需要及其差异性,科学合理地运用激励理论及模式;要注重目标激励,实现护士个人发展目标与科室护理目标的有效融合;要创新完善护士岗位薪酬体系,强化薪酬激励功能。在实现手术... 在手术室护理岗位管理制度创新优化过程中,要关注和分析护士的需要及其差异性,科学合理地运用激励理论及模式;要注重目标激励,实现护士个人发展目标与科室护理目标的有效融合;要创新完善护士岗位薪酬体系,强化薪酬激励功能。在实现手术室护理岗位管理制度创新的同时,优化完善手术室护士激励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岗位 手术室工作 护士岗位 管理制度创新 薪酬机制 激励理论 护理目标 护理队伍建设 护士管理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手术治疗颅内复杂破裂动脉瘤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冯文峰 王刚 +7 位作者 张国忠 李明洲 苟艳霞 何小艳 刘丹 宋烨 肖浩江 漆松涛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478-483,共6页
目的探讨应用复合手术治疗颅内复杂破裂动脉瘤的安全性及短期有效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12月至2017年3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行复合手术治疗的复杂破裂动脉瘤患者14例,其中急性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性动脉瘤13例,复发... 目的探讨应用复合手术治疗颅内复杂破裂动脉瘤的安全性及短期有效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12月至2017年3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行复合手术治疗的复杂破裂动脉瘤患者14例,其中急性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性动脉瘤13例,复发动脉瘤栓塞术中出血1例。12例动脉瘤行塑形夹闭术,术中均行DSA造影评估动脉瘤夹闭效果。2例动脉瘤行颅内外血管旁路移植并动脉瘤孤立术,DSA造影评估桥血管通畅性后行血管内球囊闭塞术孤立动脉瘤。结果 14例患者,11例造影后急诊行复合手术,2例择期手术,1例栓塞术中出血急诊行抢救性手术。12例动脉瘤夹闭术中造影提示3例需要调整动脉瘤夹,其中2例载瘤动脉狭窄,1例夹闭不全,调整后均夹闭满意。2例颅内外血管旁路移植术中造影均通畅,一期行动脉瘤孤立术。术后1例患者因严重血管痉挛,自动出院。1例术后出现灌注压突破,行血肿清除并减压术,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3分。余患者术后均无新发神经功能障碍。对13例患者术后3~24个月行临床随访,均无新发神经功能障碍,GOS 5分8例,4分5例。6例患者行DSA复查,其中4例动脉瘤夹闭未见动脉瘤复发,载瘤动脉通畅;2例血管旁路移植动脉瘤无复发,载瘤动脉及吻合血管通畅。结论初步观察,应用复合手术方式治疗颅内复杂破裂动脉瘤安全且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颅内出血 动脉瘤破裂 复合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干预预防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中压疮 被引量:49
5
作者 侯晓敏 苏青 +1 位作者 郑莉丽 姜妤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6期52-55,共4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预防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中压疮的效果。方法根据时间段选取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各100例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压疮发生率,患者手术满意度以及专科...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预防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中压疮的效果。方法根据时间段选取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各100例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压疮发生率,患者手术满意度以及专科小组护士的专业能力。结果观察组术中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手术满意度评价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专科小组护士专业能力考核成绩较实施前显著提高(P<0.01)。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中压疮发生率,提高患者手术满意度,提升护士的专业能力,确保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手术体位 压疮 集束化护理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合手术背景下急诊颅内外旁路移植术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刚 漆松涛 +7 位作者 张国忠 李明洲 苟艳霞 何小艳 刘丹 温运宇 廖永鸿 冯文峰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探讨复合手术理念下急诊颅内外旁路移植术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年3月至2018年5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行颅内外旁路移植术的颅内复杂动脉瘤女性住院患者4例,以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经DSA确... 目的探讨复合手术理念下急诊颅内外旁路移植术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年3月至2018年5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行颅内外旁路移植术的颅内复杂动脉瘤女性住院患者4例,以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经DSA确诊为动脉瘤,其中1例为大脑中动脉上干梭形动脉瘤,1例为血泡样动脉瘤,1例为烟雾病合并2个动脉瘤(分别位于颈内动脉及豆纹动脉),1例为颈内动脉巨大型动脉瘤。4例患者采用急诊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旁路移植并载瘤动脉血运重建术,术中DSA证实吻合通畅,行动脉瘤一期处理。根据术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及颅内压情况决定是否行去骨瓣减压术。术后复查DSA、MR、CT灌注成像及临床随访,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增加1分为改善,无变化为平稳。结果术中DSA提示4例患者吻合口均通畅,再予夹闭动脉瘤1例、动脉瘤孤立1例、球囊闭塞载瘤动脉2例; 1例患者同时行去骨瓣减压术。术后MRI均未见新发脑梗死。出院时GOS评分5分2例,4分1例,3分1例。术后随访5~36个月,无新发阳性体征,GOS评分改善1例,平稳3例。3例行DSA造影随访,提示桥血管通畅,颅内动脉瘤消失; 1例MR血管成像示桥血管通畅。结论基于复合手术理念下急诊颅内外旁路移植术可尝试用于颅内复杂动脉瘤的治疗,其可能为常规治疗手段的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复合手术 急性期旁路移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复合手术急诊治疗出血型脑动静脉畸形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刚 冯文峰 +7 位作者 张国忠 李明洲 宋烨 苟艳霞 何小艳 刘丹 肖浩江 漆松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16-619,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复合手术治疗出血型脑动静脉畸形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急诊复合手术治疗的7例出血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其中急性脑出血5例,栓塞术中脑出血2例。患者均接受血肿清除并血管畸形切除术,术中实时Dyna CT检查血肿... 目的探讨应用复合手术治疗出血型脑动静脉畸形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急诊复合手术治疗的7例出血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其中急性脑出血5例,栓塞术中脑出血2例。患者均接受血肿清除并血管畸形切除术,术中实时Dyna CT检查血肿清除效果,DSA造影评估畸形血管团切除范围。结果 6例血管畸形术中造影提示畸形血管团完整切除,1例术中造影提示血管畸形少量残余,根据造影再行探查并切除残余血管畸形。术中Dyna CT提示7例患者血肿均全部清除。5例急诊手术患者术后症状均明显改善;2例抢救性复合手术患者,1例未遗留任何功能障碍,1例患者术后遗留左侧上肢轻瘫。7例患者术后临床随访3~24个月,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lasgow outcome scale,GOS)Ⅴ级4例,Ⅳ级3例。结论初步观察,应用复合手术方式治疗颅内脑动静脉畸形并血肿清除,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手术 颅内血管畸形 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脏手术患者升桥侧卧位适宜腰桥角度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侯晓敏 钟奕 +2 位作者 姜妤 吴芃 王俊鹏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0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肾脏手术患者升桥侧卧位适宜的腰桥角度,确保手术患者的体位安全。方法将60例安置升桥侧卧位行肾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两组术前均按常规安置升桥侧卧位,对照组腰桥角度安置为100~120°,干预组腰桥角度... 目的探讨肾脏手术患者升桥侧卧位适宜的腰桥角度,确保手术患者的体位安全。方法将60例安置升桥侧卧位行肾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两组术前均按常规安置升桥侧卧位,对照组腰桥角度安置为100~120°,干预组腰桥角度安置为121~140°。结果两组术中尿量异常及血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健侧腰部皮肤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肌酐、血钾和肌红蛋白水平比较,干预效应、时间效应及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肌酸激酶水平干预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脏手术患者升桥侧卧位适宜的腰桥角度为121~140°,在充分暴露术野方便医生操作的同时,可提高手术患者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手术 升桥侧卧位 腰桥角度 术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70°侧卧位用于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肾部分切除手术的效果 被引量:6
9
作者 侯晓敏 彭焕椽 +1 位作者 朱丽瑜 殷彬燕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70°侧卧位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肾部分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16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肾部分切除手术患者按照手术时间分为传统组100例和改良组116例。在手术过程中,传统组患者背部纵轴平面与手术床纵轴平面呈9... 目的探讨改良70°侧卧位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肾部分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16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肾部分切除手术患者按照手术时间分为传统组100例和改良组116例。在手术过程中,传统组患者背部纵轴平面与手术床纵轴平面呈90°角,改良组患者背部纵轴平面与手术床纵轴平面呈70°角。结果改良组体位安置时间、手术时间及肾动脉阻断时间显著短于传统组,患者舒适度和医生满意度显著优于传统组,且术中机械臂碰撞躯干例数显著少于传统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机器人二次泊位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改良70°侧卧位用于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肾部分切除手术可便捷手术操作,提高患者安全和舒适性,有利于护理质量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机器人 肾部分切除术 改良体位 半侧卧位 手术体位 肾动脉阻断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患者皮肤管理记录单》在术后皮肤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军花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85-1488,共4页
目的探讨《手术患者皮肤管理记录单》在术后皮肤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6月于本院行择期手术的患者2438例为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实施皮肤护理,手术结束患者离开手术室前,手术室护士与手术医生共同查看和记录患者皮肤压... 目的探讨《手术患者皮肤管理记录单》在术后皮肤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6月于本院行择期手术的患者2438例为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实施皮肤护理,手术结束患者离开手术室前,手术室护士与手术医生共同查看和记录患者皮肤压疮和完整性,并与病房护士进行交接。另选取2015年7~12月择期手术的患者2358例为干预组,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自行设计的《手术患者皮肤管理记录单》,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术中受压部位以及记录术后患者皮肤存在压之褪色的局限性红斑的具体部位和面积、手术室护士的术后随访。与病房护士共同管理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皮肤安全。结果术后6 d内,对照组发生压疮23例,干预组发生6例(χ^2=9.471,P=0.002)。结论使用《手术患者皮肤管理记录单》可有效降低手术压疮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压疮 皮肤护理 手术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早期治疗动脉瘤或烟雾病出血5例报告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刚 冯文峰 +8 位作者 张国忠 李明洲 苟艳霞 赵友霞 宋烨 何小艳 刘丹 肖浩江 漆松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54-556,共3页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血管搭桥是脑血运重建重要的技术,尽管COSS研究的阴性结果不支持颅内外搭桥在颈动脉闭塞外科治疗中应用。但在需要牺牲载瘤动脉的复杂动脉瘤、烟雾病等疾病中,颅内外搭桥仍是一线治疗方案。大部分颅内外搭桥手术...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血管搭桥是脑血运重建重要的技术,尽管COSS研究的阴性结果不支持颅内外搭桥在颈动脉闭塞外科治疗中应用。但在需要牺牲载瘤动脉的复杂动脉瘤、烟雾病等疾病中,颅内外搭桥仍是一线治疗方案。大部分颅内外搭桥手术是择期手术,但在脑出血急性期如果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动脉瘤术中需替代载瘤动脉血运,则需尽早行颅内外搭桥术以避免缺血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动脉瘤 出血性脑血管病 急性期搭桥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5-FU致肠黏膜严重损伤时肠上皮细胞PCNA的表达 被引量:3
12
作者 罗育其 吴承堂 +2 位作者 闻英 廖康雄 张军花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860-1862,共3页
目的探讨大剂量5-FU致肠黏膜严重损伤时肠上皮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成年C57BL/6J小鼠40只,分为对照组(n=8)和实验组(n=32)。对照组给予腹腔注射PBS,实验组给予腹腔注射大剂量5-FU(150mg/kg.d,连续五d),分别于... 目的探讨大剂量5-FU致肠黏膜严重损伤时肠上皮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成年C57BL/6J小鼠40只,分为对照组(n=8)和实验组(n=32)。对照组给予腹腔注射PBS,实验组给予腹腔注射大剂量5-FU(150mg/kg.d,连续五d),分别于处理后第1、3、5天,剖杀小鼠取小肠,常规HE染色,免疫组化检测PC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腹腔注射大剂量5-FU后,小鼠肠黏膜遭受严重破坏,黏膜萎缩,绒毛、隐窝结构消失;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CNA表达增加,PCNA指数显著增高(P<0.01)。结论腹腔注射大剂量5-FU后,肠黏膜细胞中表达PCNA的肠上皮细胞比例增加,可能与肠黏膜损伤后修复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黏膜 肠上皮干细胞 PCNA 5-F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rem自我护理模型在颈脊髓损伤截瘫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13
作者 吕春子 朱丽瑜 +5 位作者 陈会容 黄惠娟 宋璇 周雪瑜 周晨曦 韩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41-1845,共5页
目的分析和评价Orem自我护理模型在颈脊髓损伤截瘫患者中对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以及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影响。方法依据预先制定的纳入及排除标准,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住院并诊断为颈脊髓损伤致截瘫的共计32例患者按照随... 目的分析和评价Orem自我护理模型在颈脊髓损伤截瘫患者中对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以及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影响。方法依据预先制定的纳入及排除标准,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住院并诊断为颈脊髓损伤致截瘫的共计3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观察组16例,对照组16例。对于观察组,采用Orem自我护理模型进行人为干预。对照组采用颈脊髓损伤术后常规护理。于出院1、3个月通过《患者自我护理行为问卷》及德克萨斯社会行为问卷(TSBI)对患者出院后的自我护理的水平及心理、社会适应能力进行分析和评定。结果在出院1个月时,两组患者在日常行为和处理行为两项指标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是在控制及检测行为的比较中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出院3个月后,两组患者在日常行为等四个指标的比较中均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在出院后1、3个月时的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其优势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增加。结论 Orem自我护理模型在颈脊髓损伤致截瘫患者中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治疗效果,增加自我信心和社会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脊髓损伤 自我护理 社会适应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成功切除18.3cm巨块型食管癌1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旭 张振中 +1 位作者 刘南波 张军花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18-1020,共3页
报道1例长度为18.3 cm直径为5.1 cm的巨块型食管癌,检查发现发生食管气管瘘或食管胸主动脉瘘的风险极高。予患者行改良的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术(吴氏法)。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随访半年,患者进食满意。据科技查新,... 报道1例长度为18.3 cm直径为5.1 cm的巨块型食管癌,检查发现发生食管气管瘘或食管胸主动脉瘘的风险极高。予患者行改良的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术(吴氏法)。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随访半年,患者进食满意。据科技查新,本例为世界上手术完整切除的最长的食管癌。该个案提示,局部晚期的巨块型食管癌,可通过手术解除食管梗阻,消除发生食管气管瘘和食管主动脉瘘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食管切除术 食管梗阻 食管气管瘘 食管主动脉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腹腔感染早期肠黏膜病理损害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锟 吴承堂 +2 位作者 张军花 郑永波 雷尚通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2-204,共3页
目的观察严重腹腔感染时肠黏膜的形态学变化,探讨严重腹腔感染早期肠黏膜病理损害与细菌易位的关系。方法 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实验组采用盲肠结扎加穿孔手术制作严重腹腔感染模型,对照组仅行单纯剖腹手术。... 目的观察严重腹腔感染时肠黏膜的形态学变化,探讨严重腹腔感染早期肠黏膜病理损害与细菌易位的关系。方法 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实验组采用盲肠结扎加穿孔手术制作严重腹腔感染模型,对照组仅行单纯剖腹手术。于术后1、2、4 d每组取空肠、回肠组织,行常规病理检查和电镜下观察;心脏穿刺取血1 ml行血浆内毒素水平测定;取血2ml作细菌培养。结果对照组空、回肠黏膜光镜、电镜下观察均未见异常。实验组光镜下可见空、回肠黏膜和黏膜下层间质水肿、血管充血,黏膜层有中性粒细胞浸润,肠绒毛毛细血管充血,部分区域有黏膜上皮脱落, 浆膜层明显炎性渗出;电镜下可见肠上皮细胞微绒毛稀疏,排列不整齐,部分脱落,肠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出现异常,结构松弛。实验组术后血浆内毒素水平较对照组升高5-12倍,术后1、2、4 d血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20%、30%和10%, 对照组血细菌培养均为阴性。结论严重腹腔感染早期出现肠黏膜病理损害,诱发肠道细菌和内毒素易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感染 肠黏膜 细菌易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精氨酸对严重腹腔感染大鼠肠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承堂 任永锋 +2 位作者 刘晋峰 张军花 雷尚通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728-1730,共3页
目的了解L-精氨酸对严重腹腔感染大鼠肠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1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CLP组(n=6)、ARG组(n=6)和对照组(n=6),CLP组和ARG组均采用大鼠盲肠结扎加穿孔(CLP)制作严重腹腔感染模型;ARG组术后于腹腔注射L-精氨酸(300mg/kg&... 目的了解L-精氨酸对严重腹腔感染大鼠肠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1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CLP组(n=6)、ARG组(n=6)和对照组(n=6),CLP组和ARG组均采用大鼠盲肠结扎加穿孔(CLP)制作严重腹腔感染模型;ARG组术后于腹腔注射L-精氨酸(300mg/kg·d),CLP组术后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仅行剖腹术。各组均于术后24h取小肠组织,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计数各组凋亡细胞。结果与对照组大鼠比较,CLP组和ARG组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细胞数量显著升高(P<0.001);与CLP组比较,ARG组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细胞数量显著降低(P=0.038)。结论严重腹腔感染可导致大鼠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增多,应用L-精氨酸可减少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上皮细胞 凋亡 腹腔感染 L-精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胸腔镜辅助深低温停循环下颅内基底巨大动脉瘤夹闭术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1
17
作者 冯茜 侯晓敏 +1 位作者 陈淦 张军花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4期45-46,共2页
总结1例胸腔镜辅助深低温停循环下颅内基底部巨大动脉瘤夹闭术的护理配合经验。该例手术历时12h,停循环时间25min,停循环时肛温18℃。术后3d回访患者知觉恢复,1个月后康复出院。提出术前充分的物品准备,术中合理的体位摆放、严密的病情... 总结1例胸腔镜辅助深低温停循环下颅内基底部巨大动脉瘤夹闭术的护理配合经验。该例手术历时12h,停循环时间25min,停循环时肛温18℃。术后3d回访患者知觉恢复,1个月后康复出院。提出术前充分的物品准备,术中合理的体位摆放、严密的病情观察、熟练的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动脉瘤 胸腔镜 深低温 停循环 手术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人员组织沉默行为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殷彬燕 张军花 +1 位作者 蔡文智 张春华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1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组织沉默行为的真实体验,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对12名临床护理人员采用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法获取其沉默行为体验资料,采用现象学方法分析资料。结果提练出护理人员组织沉默行为体验主题4个,即负面情绪体验...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组织沉默行为的真实体验,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对12名临床护理人员采用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法获取其沉默行为体验资料,采用现象学方法分析资料。结果提练出护理人员组织沉默行为体验主题4个,即负面情绪体验;缺乏组织归属感;权衡利弊,选择沉默;能力不足,选择沉默。结论护理人员沉默行为对组织、对自身发展及情绪带来负面影响,护理管理者应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组织环境,降低护理人员组织沉默,提高护理队伍凝集力,促进护士队伍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人员 组织沉默 深度体验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