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降脂药物联合应用防治心血管剩留风险新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胡露 郭凯 +2 位作者 赵金珍 陈思 郭志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20-1222,共3页
冠心病是一种多危险因素所致的慢性疾病,血脂异常是其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循证医学证据证实,20世纪90年代的5个里程碑式试验已奠定了他汀类药物在调脂方面的基石作用。
关键词 联合应用 降脂药物 心血管 多危险因素 风险 防治 循证医学证据 他汀类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oB与LDL-C评估冠心病风险的临床价值比较 被引量:17
2
作者 陈思 赵金珍 +1 位作者 胡晶 郭志刚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38-942,共5页
目的探讨在载脂蛋白B(apoB)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不一致情况下,比较apoB与LDL-C对冠心病风险评估的重要价值。方法将接受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603例,根据apoB、LDL-C中位数水平分为低值组和高值组,然后两两组合... 目的探讨在载脂蛋白B(apoB)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不一致情况下,比较apoB与LDL-C对冠心病风险评估的重要价值。方法将接受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603例,根据apoB、LDL-C中位数水平分为低值组和高值组,然后两两组合,共分为4组(低apoB/低LDL-C组,低apoB/高LDL-C组,高apoB/低LDL-C组,高apoB/高LDL-C组),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评估冠脉病变支数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探讨apoB与LDL-C与冠心病及其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比较4组冠心病血管病变支、冠脉病变程度,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当LDL-C、apoB含量一致时,与低低组相比,高高组的冠脉病变支数及冠脉病变程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当apoB与LDL-C含量不一致时,与低低组相比,高apoB低LDL-C组冠脉病变支数明显增多(P=0.017),冠脉病变严重(P=0.034);而低apoB高LDL-C组冠脉病变支数及严重程度差异不明显(P>0.05)。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LDL-C、apoB、均为冠心病的危险因子。比较LDL-C和apoB的ROC曲线下面积,LDL-C为0.579(P=0.014),而apoB为0.589(P=0.006)。结论在apoB与LDL-C不一致情况下,apoB与LDL-C均为冠心病的危险因子,与冠心病病变程度密切相关,且apoB与LDL-C相比,在预测冠心病风险上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B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冠状动脉病变支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L颗粒、HDL-C与apoA-Ⅰ一致性评估冠心病严重程度的价值 被引量:18
3
作者 梁亚玲 郭凯 +4 位作者 胡露 马煜盛 饶甲环 龙洁旎 郭志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67-1272,1277,共7页
目的研究高密度脂蛋白(HDL)颗粒、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HDL-C与载脂蛋白A-Ⅰ(apo A-Ⅰ)一致性与冠脉狭窄程度的关系,并探讨三者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首次于南方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591例,并进行Gensini评分... 目的研究高密度脂蛋白(HDL)颗粒、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HDL-C与载脂蛋白A-Ⅰ(apo A-Ⅰ)一致性与冠脉狭窄程度的关系,并探讨三者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首次于南方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591例,并进行Gensini评分。分别统计HDL颗粒、HDL-C、apo A-Ⅰ在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稳定性心绞痛组(SAP组)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组)以及在Gensini积分四分位分组(A、B、C、D组)的分布差异。按照HDL-C、apo A-Ⅰ中位数分为低高值并两两组合为四组,探讨HDL-C与apo A-Ⅰ一致性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关系,通过ROC曲线分析三者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结果与非冠心病组比较,冠心病组的HDL颗粒大小、HDL-C和apo A-Ⅰ水平均降低(P<0.001);ACS组与SAP组比较得到以上类似结果;在A、B、C、D组中随着冠脉狭窄程度的加重,HDL颗粒大小、HDL-C和apo A-Ⅰ水平呈逐渐下降(P<0.001)。HDL-C与apo A-Ⅰ一致性与冠心病严重程度有关(P<0.001)。HDL颗粒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大于HDL-C、HDL-C与apo A-Ⅰ一致性。结论 HDL颗粒、HDL-C、HDL-C与apo A-Ⅰ一致性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相关。HDL颗粒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优于HDL-C、HDL-C与apo A-Ⅰ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HDL-C apoA-Ⅰ HDL颗粒 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RC1过表达对巨噬细胞泡沫化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
4
作者 胡露 郭凯 +4 位作者 梁亚玲 饶甲环 马煜盛 龙洁旎 郭志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3854-3857,共4页
目的观察PSRC1过表达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泡沫化形成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构建PSRC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PSRC1)和阴性对照(Ad-GFP),并转染、培养RAW264.7巨噬细胞,研究分为Ad-GFP组和Ad-PSRC1组。利... 目的观察PSRC1过表达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泡沫化形成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构建PSRC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PSRC1)和阴性对照(Ad-GFP),并转染、培养RAW264.7巨噬细胞,研究分为Ad-GFP组和Ad-PSRC1组。利用100μg/m L的ox-LDL干预细胞48 h后,油红O染色检测两组细胞中胆固醇酯含量;Western blot检测LDL摄取相关受体清道夫受体-AⅠ(SR-AⅠ)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的表达;ELISA检测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结果腺病毒转染成功,Ad-PSRC1组细胞中PSRC1的蛋白水平均明显增加(P<0.05);与Ad-GFP对照组相比,Ad-PSRC1组细胞中胆固醇酯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SR-AⅠ、LDLR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细胞上清液中IL-6、TNF-α的分泌水平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 PSRC1过表达能够有效地抑制泡沫细胞的形成,其机制可能与减少低密度脂蛋白相关受体以及炎症因子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PSRC1 脂质代谢 炎症反应 泡沫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蛋白(a)水平对冠心病患者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及非靶病变的影响 被引量:25
5
作者 黎洁雯 龙洁旎 +3 位作者 李明星 郭凯 付雅俊 郭志刚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51-856,共6页
目的研究血清脂蛋白(a)[Lp(a)]水平与用药物洗脱支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及冠状动脉非靶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7年1月在中山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确诊为冠心病并首次行PCI、术后1~4年内复查冠脉造... 目的研究血清脂蛋白(a)[Lp(a)]水平与用药物洗脱支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及冠状动脉非靶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7年1月在中山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确诊为冠心病并首次行PCI、术后1~4年内复查冠脉造影或再次植入支架的患者174例,其中31例发生了支架内再狭窄(再狭窄组),143例未发生支架内再狭窄(无再狭窄组)。比较两组间的血脂及冠脉病变情况;以Lp(a)水平500 mg/L为界将174例患者分为高Lp(a)组(33例)和低Lp(a)组(141例),比较两组间的冠脉病变情况及非靶病变情况,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支架内再狭窄和非靶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在植入药物洗脱支架的患者中,再狭窄组的Lp(a)水平高于无再狭窄组[(437.57±391.60)mg/L vs.(279.46±288.06)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高Lp(a)组的三支血管病变和左主干+三支血管病变比例均明显高于低Lp(a)组(P=0.02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p(a)高水平和植入支架数量多是行药物洗脱支架术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高Lp(a)组的非靶血管病变例数占比、非靶病变例数占比、支架内再狭窄率、最小管腔直径和支架内晚期管腔丢失均明显高于低Lp(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p(a)高水平是非靶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结论Lp(a)水平升高是支架内再狭窄以及非靶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冠心病再发及进展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a) 冠心病 药物洗脱支架 支架内再狭窄 非靶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比值及超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4
6
作者 饶甲环 马煜盛 +3 位作者 龙洁旎 刘季晨 薛雅芝 郭志刚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43-949,共7页
目的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比值(D/F比值)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ACS患者冠脉狭窄程度及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探讨D/F比值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7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心血... 目的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比值(D/F比值)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ACS患者冠脉狭窄程度及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探讨D/F比值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7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心血管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443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将其分为正常组、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和ACS组,进一步将ACS组按冠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按Gensini积分中位数分为高Gensini积分组和低Gensini积分组。分析各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D/F比值及hs-CRP等4项指标与ACS的相关性,以及对ACS诊断预测及病变严重程度评估的价值。结果 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及hs-CRP在各组中总体趋势为正常组<SAP组<ACS组,而D/F比值总体趋势为正常组=SAP组<ACS组;4项指标均与ACS患者冠脉病变支数相关(P<0.05),D-二聚体、D/F比值及hs-CRP等3项指标与ACS患者Gensini积分相关(r=0.18,P=0.006;r=0.20,P=0.002;r=0.14,P=0.029),在冠心病患者中D/F比值对ACS的诊断预测价值与hs-CRP相当(Z=0.449<1.96,P>0.05);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F比值和hs-CRP是ACS患者高Gensini积分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36,P=0.045;OR=1.197,P<0.001)。结论 D/F比值、hs-CRP与ACS患者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是ACS患者高Gensini积分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比值 超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中脂蛋白(a)与心脏瓣膜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6
7
作者 吴同薇 薛雅芝 +4 位作者 林子祥 郎吉萍 戴秋月 曾庆春 郭志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49-354,共6页
目的探究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与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患者心脏瓣膜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南方医院行冠脉造影确诊为CAD的患者260例,按照是否确诊为心脏瓣膜病分为心脏瓣膜病组[... 目的探究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与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患者心脏瓣膜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南方医院行冠脉造影确诊为CAD的患者260例,按照是否确诊为心脏瓣膜病分为心脏瓣膜病组[VHD(+),n=125]和非心脏瓣膜病组[VHD(-),n=135]。结果皮尔逊相关性分析显示仅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stenosis,AS)和二尖瓣狭窄(mitral stenosis,MS)与Lp(a)呈正相关(P<0.05)。进一步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狭窄性瓣膜病(AS或MS)、AS的严重程度与Lp(a)相关。在CAD患者中,AS、MS及狭窄性瓣膜病组的Lp(a)水平明显高于VHD(-)[AS:(36.06±40.71)mg/dL vs.(32.87±25.64)mg/dL,P=0.001;MS:(72.25±52.10)mg/dL vs.(32.87±25.64)mg/dL,P=0.003;狭窄性瓣膜病:(32.87±25.64)mg/dL vs.(40.20±42.87)mg/dL,P<0.001]。结论在CAD患者中,与非VHD的患者相比,狭窄性瓣膜病的Lp(a)水平显著较高;升高的Lp(a)水平与AS及MS的发生风险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p(a) 冠心病 心脏瓣膜病 主动脉瓣狭窄 二尖瓣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固醇酯转移蛋白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饶甲环 马煜盛 +1 位作者 龙洁旎 郭志刚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76-779,共4页
多年来,人们对胆固醇酯转移蛋白(CETP)抑制剂的研究不曾中断,欲在他汀降低LDL-C的基础上提高HDL-C水平,从而进一步获得心血管保护作用。然而,以Torcetrapib为代表的CETP抑制剂大型临床研究的失败令这一研究领域争议不断。2017年欧洲心... 多年来,人们对胆固醇酯转移蛋白(CETP)抑制剂的研究不曾中断,欲在他汀降低LDL-C的基础上提高HDL-C水平,从而进一步获得心血管保护作用。然而,以Torcetrapib为代表的CETP抑制剂大型临床研究的失败令这一研究领域争议不断。2017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公布了关于Anacetrapib的3期临床研究的结果,使得CETP抑制剂重新获得了极大关注。文章主要对4种CETP抑制剂的研发历程,临床效应及其差异所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酯转移蛋白 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