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注射毒品致假性股动脉瘤的急诊手术体会
1
作者
周忠信
潘春球
+1 位作者
符方勇
林智琪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533-2535,共3页
目的探讨注射毒品致假性股动脉瘤(FFA)的急诊手术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年来急诊收治注射毒品所致的58例FP患者临床资料,调查FFA手术方式和围手术期疗效。结果46例(79.3%,46/58)行急诊手术,39例(84.8%,39/46)行近端髂外动脉+...
目的探讨注射毒品致假性股动脉瘤(FFA)的急诊手术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年来急诊收治注射毒品所致的58例FP患者临床资料,调查FFA手术方式和围手术期疗效。结果46例(79.3%,46/58)行急诊手术,39例(84.8%,39/46)行近端髂外动脉+远端股浅股深动脉缝扎,其中4例(10.3%,4/39)术后出现患肢缺血(1例非手术处理恢复,2例再次手术经隧道旁路行人工血管重建,1例于当地医院截肢)。4例(8.7%,4/46)首次手术采用隧道旁路行人工血管重建,术后恢复正常。3例(6.7%,3/46)经瘤腔行人工血管重建,其中1例人工血管感染和深静脉血栓,去除人工血管后恢复。23例(50%,23/46)完成1年以上随访,其中18例动脉缝扎者中1例(5.6%,1/18)长期间歇性跛行,另5例人工血管重建者通畅。结论综合评估患肢的血供情况,规范注射毒品引致的FFA的手术抉择和操作流程,在手术中注意细节,可提高FFA的抢救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以及杜绝截肢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品
假性股动脉瘤
急诊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种不同大鼠蛛网膜下腔给药方式的比较
被引量:
1
2
作者
郑燕平
蒋猛
+7 位作者
李长丽
余壁湘
潘春球
周望梅
史鹏伟
黄鹏
何耀全
廖生武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46-1252,共7页
目的比较三种大鼠蛛网膜下腔给药途径的优缺点。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3组,分别作如下处理:重复穿刺(1次/d),椎板切除置管以及经皮置管。设空白对照组。记录操作前后大鼠体质量变化;评估其一般行为及神经生物学行为;Rota-Rod跑步行...
目的比较三种大鼠蛛网膜下腔给药途径的优缺点。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3组,分别作如下处理:重复穿刺(1次/d),椎板切除置管以及经皮置管。设空白对照组。记录操作前后大鼠体质量变化;评估其一般行为及神经生物学行为;Rota-Rod跑步行为学测试,检查运动平衡与协调功能变化;痛敏刺激测试其对伤害的感受性反应。HE染色评价局部炎症反应,并行甲苯胺蓝染色试验评价不同方法的给药精度。结果重复穿刺组成功率较低,并且引起较多并发症:包括异常的神经行为学表现以及严重的运动功能障碍、痛觉过敏、脊髓背侧严重的局部炎症反应。留置导管可以方便进行后续给药,适合长期的药理学及行为学研究。经椎板切除置管创伤大,严重影响动物的生理功能,并且容易引起脊髓额外损伤(P=0.03)。经皮置管具有最高的手术成功率,且创伤小,仅引起轻度的脑脊液漏、微弱的感觉运动障碍以及脊髓背侧极轻微的组织病理学改变,给药精度高(P=0.002)。结论3种方法相比,经皮置管是一种安全、有效、精确的重复给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穿刺
椎板切除
经皮置管
蛛网膜下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注射毒品致假性股动脉瘤的急诊手术体会
1
作者
周忠信
潘春球
符方勇
林智琪
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血管
外科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急诊外科
出处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533-2535,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注射毒品致假性股动脉瘤(FFA)的急诊手术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年来急诊收治注射毒品所致的58例FP患者临床资料,调查FFA手术方式和围手术期疗效。结果46例(79.3%,46/58)行急诊手术,39例(84.8%,39/46)行近端髂外动脉+远端股浅股深动脉缝扎,其中4例(10.3%,4/39)术后出现患肢缺血(1例非手术处理恢复,2例再次手术经隧道旁路行人工血管重建,1例于当地医院截肢)。4例(8.7%,4/46)首次手术采用隧道旁路行人工血管重建,术后恢复正常。3例(6.7%,3/46)经瘤腔行人工血管重建,其中1例人工血管感染和深静脉血栓,去除人工血管后恢复。23例(50%,23/46)完成1年以上随访,其中18例动脉缝扎者中1例(5.6%,1/18)长期间歇性跛行,另5例人工血管重建者通畅。结论综合评估患肢的血供情况,规范注射毒品引致的FFA的手术抉择和操作流程,在手术中注意细节,可提高FFA的抢救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以及杜绝截肢的可能。
关键词
毒品
假性股动脉瘤
急诊手术
分类号
R654.3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种不同大鼠蛛网膜下腔给药方式的比较
被引量:
1
2
作者
郑燕平
蒋猛
李长丽
余壁湘
潘春球
周望梅
史鹏伟
黄鹏
何耀全
廖生武
机构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
医院
老年病科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急诊外科
出处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46-1252,共7页
基金
南方医院严重多发创伤急救移动互联网模式研究(2016B012)
急救移动互联网模式在严重多发创伤救治中的研究(CX2018N013)
文摘
目的比较三种大鼠蛛网膜下腔给药途径的优缺点。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3组,分别作如下处理:重复穿刺(1次/d),椎板切除置管以及经皮置管。设空白对照组。记录操作前后大鼠体质量变化;评估其一般行为及神经生物学行为;Rota-Rod跑步行为学测试,检查运动平衡与协调功能变化;痛敏刺激测试其对伤害的感受性反应。HE染色评价局部炎症反应,并行甲苯胺蓝染色试验评价不同方法的给药精度。结果重复穿刺组成功率较低,并且引起较多并发症:包括异常的神经行为学表现以及严重的运动功能障碍、痛觉过敏、脊髓背侧严重的局部炎症反应。留置导管可以方便进行后续给药,适合长期的药理学及行为学研究。经椎板切除置管创伤大,严重影响动物的生理功能,并且容易引起脊髓额外损伤(P=0.03)。经皮置管具有最高的手术成功率,且创伤小,仅引起轻度的脑脊液漏、微弱的感觉运动障碍以及脊髓背侧极轻微的组织病理学改变,给药精度高(P=0.002)。结论3种方法相比,经皮置管是一种安全、有效、精确的重复给药途径。
关键词
腰椎穿刺
椎板切除
经皮置管
蛛网膜下腔
Keywords
puncture
laminectomy
catheterization
lumbar subarachnoid space
分类号
R74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注射毒品致假性股动脉瘤的急诊手术体会
周忠信
潘春球
符方勇
林智琪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三种不同大鼠蛛网膜下腔给药方式的比较
郑燕平
蒋猛
李长丽
余壁湘
潘春球
周望梅
史鹏伟
黄鹏
何耀全
廖生武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