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舒张性心功能障碍患者的特征和短期预后
1
作者 姚怡琛 王海玉 +4 位作者 戴琳 王倩 奚冉冉 万军庭 陈金军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71-1578,共8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舒张性心功能障碍患者的特征和短期预后,协助提升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临床诊疗。方法收集2019年4月—2023年7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收治的263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入组患者分为代偿肝硬化组(n=37... 目的回顾性分析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舒张性心功能障碍患者的特征和短期预后,协助提升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临床诊疗。方法收集2019年4月—2023年7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收治的263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入组患者分为代偿肝硬化组(n=37)和失代偿肝硬化组(n=226),并根据是否发生心功能障碍将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分为心功能障碍组(n=84)和无心功能障碍组(n=142)。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偏态分布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Wilcoxon检验。计数资料的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校正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生存的影响因素。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心功能障碍组和无心功能障碍组年龄(t=-4.566)、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Z=-3.026)、凝血酶原时间(Z=-2.450)、国际标准化比值(Z=2.779)、中度食管静脉曲张(χ^(2)=4.273)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住院期间35例患者出现新发或加重的腹水(18例心功能障碍和17例无心功能障碍)、6例患者新发胃食管静脉曲张出血、9例患者新发或加重肝性脑病(3例心功能障碍和6例无心功能障碍)。黄疸是入院占比最多的失代偿事件,电生理异常是入院占比最多的心电图异常表现。随访时间90天,共有30例患者(12例心功能障碍和18例无心功能障碍)死亡。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肝硬化心肌病患者心功能障碍的独立预测因素包括年龄(OR=1.075,95%CI:1.033~1.119,P<0.001)、氨基端前脑钠素(OR=0.996,95%CI:0.992~0.999,P=0.016)、轻中度腹水(OR=0.270,95%CI:0.092~0.789,P=0.017)。结论及时关注高龄、氨基端前脑钠素下降、轻中度腹水的失代偿肝硬化并发舒张性心功能障碍患者,给予利尿剂等对症治疗,可能改善舒张性心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心力衰竭 舒张性 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对慢加急性肝衰竭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吴华兰 洪畅泽 +1 位作者 蒋秀华 陈金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39-1645,共7页
目的探讨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严重程度及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研究对象149例来自于一个评估ACLF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前瞻性、多中心队列,根据入院28天预后分为生存组(n=97)与死亡组(n=52)。分析患者... 目的探讨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严重程度及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研究对象149例来自于一个评估ACLF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前瞻性、多中心队列,根据入院28天预后分为生存组(n=97)与死亡组(n=52)。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因以及入院后24 h内的血常规、生化指标、器官衰竭情况并检测尿液及血液中LFABP水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使用成组t检验;非正态资料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Spearman相关性检验评估尿L-FABP与肝衰竭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CLIF-OFs、MELD评分和尿L-FABP对于ACLF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通过Kaplan-Meier分析尿L-FABP高水平组与低水平组患者短期死亡情况;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各因素对ACLF短期预后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在白细胞计数、血清TBil、INR、CLIF-OFs、MELD评分和尿L-FABP水平;脑衰竭、肝衰竭、凝血衰竭、肾脏衰竭、呼吸衰竭的比例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尿L-FABP与血清TBil呈显著正相关(r=0.225,P=0.006)。尿L-FABP水平预测28天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04(95%CI:0.729~0.865,P<0.001),截断值为4.779µg/dL(敏感度为73.08%,特异度为73.91%,约登指数为0.4699)。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相比于尿L-FABP低水平组(尿L-FABP≤4.779µg/dL),尿L-FABP高水平组(尿L-FABP>4.779µg/dL)28天生存率显著降低(P<0.001)。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发现,血清TBil(HR=1.003,95%CI:1.001~1.004)、CLIF-OFs(HR=2.283,95%CI:1.814~2.873)和高尿L-FABP水平(HR=4.568,95%CI:2.424~8.608)为ACLF短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高尿L-FABP水平可作为ACLF短期预后的临床预测指标,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验证其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 肝硬化 脂肪酸结合蛋白质类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腹腔感染的诊疗进展及挑战 被引量:9
3
作者 黎倍伶 陈金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57-760,共4页
感染是终末期肝病最常见并发症,其中,腹腔感染为最常见感染类型之一。腹水培养阳性率低,腹腔感染的诊断主要基于腹水多核细胞计数,治疗以经验性抗菌素使用为主。腹腔感染的诊断标准对临床实践指导意义有限,目前尚无可转化应用于临床实... 感染是终末期肝病最常见并发症,其中,腹腔感染为最常见感染类型之一。腹水培养阳性率低,腹腔感染的诊断主要基于腹水多核细胞计数,治疗以经验性抗菌素使用为主。腹腔感染的诊断标准对临床实践指导意义有限,目前尚无可转化应用于临床实践的新型诊断标志物。病原体诊断方面,宏基因组二代测序为潜在快速识别肝硬化腹腔感染病原体或复合感染的新方法。治疗上,中国肝硬化腹水管理指南主要强调抗菌素的治疗,对联合输注人血白蛋白的剂量无明确推荐。肝硬化腹腔感染的诊断和治疗上仍面临巨大的挑战,未来需要更多相关的研究,包括优化腹腔感染诊断、预防、治疗等,进一步回答相关的临床问题,从而更好指导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腹腔内感染 诊断 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