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破解基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早诊难题:从公卫政策到防治体系建设的思考
1
作者 龚钊乾 赵文驱 +1 位作者 陈垚欣 赵海金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441-2446,共6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患病率和死亡率高,对我国公民健康和医疗经济造成沉重负担。基层慢阻肺病早期诊断率低一直以来都是临床较为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提高基层慢阻肺病早诊率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患病率和死亡率高,对我国公民健康和医疗经济造成沉重负担。基层慢阻肺病早期诊断率低一直以来都是临床较为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提高基层慢阻肺病早诊率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该文总结了当前国家层面在提高基层慢阻肺病早诊率的政策和各地落实情况,以期协助提高基层慢阻肺病早诊率,优化慢阻肺病的诊疗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早期诊断 基层 诊疗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菌微生物组在慢性呼吸道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苏晓芳 董航明 蔡绍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65-1567,1570,共4页
呼吸道微生物组与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相关研究现为一个焦点,测序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全面地阐述微生物群落结构。现呼吸道微生物组学研究主要集中于细菌微生物组与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关系上,尤其是急性发作、用药与微生物群落的关系;也有少数... 呼吸道微生物组与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相关研究现为一个焦点,测序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全面地阐述微生物群落结构。现呼吸道微生物组学研究主要集中于细菌微生物组与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关系上,尤其是急性发作、用药与微生物群落的关系;也有少数研究呼吸道微生物组与肺癌的关系。而测序技术应用于呼吸道真菌微生物组学研究比较缺乏。但目前部分研究表明真菌在慢性呼吸道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真菌与喘息症状、耐药等相关,也参与了宿主黏膜免疫反应,并且阐述了真菌菌群失调与真菌感染两个观点,证实真菌菌群的动态变化在人体健康与疾病状态中作用重大。因此,从整体群落结构全面了解并阐述真菌微生物组与呼吸道疾病的关系有助于进一步探讨疾病发病机制,辅助临床诊疗工作。我们将阐述真菌微生物组在慢性呼吸道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二代测序在真菌微生物组学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微生物组 慢性呼吸道疾病 急性发作 二代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环内酯类药物在慢性呼吸道疾病的长期使用——BTS指南带来的临床思考 被引量:6
3
作者 李玥懋 黄俊文 赵海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2307-2311,共5页
近年来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抗菌外作用及免疫调节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已经成为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和支气管扩张症(简称支扩)等慢性呼吸道疾病治疗的重要选择。然而,临床上哪些患者更可能从治疗中获益,如何结合指南更规范... 近年来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抗菌外作用及免疫调节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已经成为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和支气管扩张症(简称支扩)等慢性呼吸道疾病治疗的重要选择。然而,临床上哪些患者更可能从治疗中获益,如何结合指南更规范的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减少可能带来的副作用,这给临床管理带来重大挑战。因此,本文结合英国胸科协会(BTS)指南,重点论述大环内酯类药物在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应用的适应证、主要依据、注意事项及未来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环内酯类药物 慢性呼吸道疾病 适应证 长期使用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 被引量:33
4
作者 赵海金 赵文驱 彭显如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3493-3495,共3页
2018年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我国40岁以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为13.7%,较2007年总人数增加约一倍,达9 990万,而不足1%患者知晓自己患有慢阻肺,仅5.9%曾接受过肺功能检查,显示慢阻肺早期诊治的紧迫性和重要性。部分重度抽烟者、轻度至中... 2018年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我国40岁以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为13.7%,较2007年总人数增加约一倍,达9 990万,而不足1%患者知晓自己患有慢阻肺,仅5.9%曾接受过肺功能检查,显示慢阻肺早期诊治的紧迫性和重要性。部分重度抽烟者、轻度至中度慢阻肺患者已经存在明显的气道结构和生理功能障碍。研究发现早期慢阻肺肺功能下降速度更快,而一旦病程发展为重度功能障碍,病情往往不可逆转。因此适时建立适合基层的慢阻肺防控体系,在基层医院大力推广肺功能检查规范化建设,全社会重视对慢阻肺高危人群筛查将大大利于慢阻肺早期诊断和治疗。期待基于我国大样本的循证医学证据,促进慢阻肺的早防早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流行病学 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人群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血清维生素D与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关系 被引量:9
5
作者 王敏 张茜 +6 位作者 徐桂铃 黄淑榆 赵文驱 梁健鹏 黄俊文 蔡绍曦 赵海金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27-732,共6页
目的探讨健康人群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维生素D缺乏情况及与血嗜酸性粒细胞(EOS)的关系。方法收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体检中心2017年10月~2021年12月的健康人6163名,男性3781名,女性2382名。根据血清25(OH)D水平分为严重... 目的探讨健康人群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维生素D缺乏情况及与血嗜酸性粒细胞(EOS)的关系。方法收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体检中心2017年10月~2021年12月的健康人6163名,男性3781名,女性2382名。根据血清25(OH)D水平分为严重缺乏组(<10 ng/mL)、缺乏组(<20 ng/mL)、不足组(<30 ng/mL)和正常组(≥30 ng/mL)。回顾性纳入2021年4月~2021年6月在我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COPD患者67人为疾病组,并1∶1选取了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的67人作为对照组。记录血常规、体质量指数(BMI)等数据。结果健康人群血清25(OH)D(<30 ng/mL)总体缺乏率(包括缺乏和不足)为85.31%,女性缺乏率为89.29%,显著高于男性。6、7、8月份血清25(OH)D水平明显高于12、1、2月份。健康人中血EOS水平在血清25(OH)D严重缺乏组最低,不足组和缺乏组次之,正常组最高(P<0.05)。多重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更大、BMI更高及维生素D水平升高均是血EOS升高的危险因素。COPD组(19.66±7.87 ng/mL)血清25(OH)D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26.39±9.28 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OH)D水平降低是COPD发生的危险因素。回归分析显示COPD血清25(OH)D水平与血EOS、性别及BMI无明显相关。结论南方地区健康人群和COPD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普遍缺乏,维生素D水平与性别、BMI及血EOS水平关系在健康及疾病状态下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健康人群 血清25(OH)D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嗜酸性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促进甲苯二异氰酸脂哮喘小鼠MUC5AC表达及气道黏液高分泌 被引量:3
6
作者 熊婧 赵文驱 +5 位作者 黄国华 姚利红 董航明 余常辉 赵海金 蔡绍曦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301-1307,共7页
目的探讨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信号对甲苯二异氰酸脂(TDI)哮喘小鼠黏蛋白MUC5AC表达及气道黏液分泌的影响。方法在体内水平上建立TDI小鼠哮喘模型,实验分4组:对照组、TDI溶剂(AOO)致敏激发组、TDI致敏激发组、RAGE抑制剂处理组... 目的探讨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信号对甲苯二异氰酸脂(TDI)哮喘小鼠黏蛋白MUC5AC表达及气道黏液分泌的影响。方法在体内水平上建立TDI小鼠哮喘模型,实验分4组:对照组、TDI溶剂(AOO)致敏激发组、TDI致敏激发组、RAGE抑制剂处理组。采用糖原染色评估各组间气道黏液分泌情况,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组化法检测MUC5AC表达水平。同时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间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通路磷酸化水平。在体外水平配制TDI-人血清白蛋白(TDIHSA)复合物,刺激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及经慢病毒转染空载体和sh RNA-RAGE载体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检测各组MUC5AC及ERK通路分子表达情况,加入ERK抑制剂U0126后,进一步评估MUC5AC 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DI哮喘组小鼠糖原染色阳性率及MUC5AC表达升高(P<0.05),p-ERK表达增多(P<0.05),RAGE抑制剂处理组糖原染色阳性率及MUC5AC表达较TDI组减少(P<0.05)。同时,p-ERK表达下降(P<0.05)。体外水平,与对照组相比,TDI-HSA处理组MUC5AC mRNA及p-ERK表达增多(P<0.05),sh RNA-RAGE组MUC5AC mRNA及p-ERK表达下调(P<0.05),ERK抑制剂预处理组,MUC5AC mRNA表达下调(P<0.05)。结论 TDI小鼠哮喘模型下RAGE可能通过激活ERK通路促进黏蛋白MUC5AC的表达及黏液高分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二异氰酸酯哮喘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 MUC5AC P-E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史减弱呼出气一氧化氮对慢性咳嗽患者痰嗜酸性粒细胞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叶艳梅 胡大鹏 +7 位作者 黄淑榆 赵文驱 梁健鹏 黄俊文 韩惠珊 杨淑銮 蔡绍曦 赵海金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70-1475,共6页
目的 探讨过敏史对呼出气一氧化氮预测慢性咳嗽患者痰嗜酸粒细胞价值的影响。方法 收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呼吸科门诊2016年11月-2021年10月超过3周主诉为咳嗽的病人共868例,包括亚急性咳嗽119例,慢性咳嗽749例,排除肺部感染,3-8周之... 目的 探讨过敏史对呼出气一氧化氮预测慢性咳嗽患者痰嗜酸粒细胞价值的影响。方法 收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呼吸科门诊2016年11月-2021年10月超过3周主诉为咳嗽的病人共868例,包括亚急性咳嗽119例,慢性咳嗽749例,排除肺部感染,3-8周之间的咳嗽定义为亚急性咳嗽,超过8周定义为慢性咳嗽。应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分析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的预测值,应用曲线下面积评价FENO的预测准确性。采用患者就诊记录中所记载的过敏史、花粉过敏、动物(皮毛)过敏史或食物过敏史来确定患者的过敏状态。结果 共纳入868名患者,其中173名患者(19.9%)患有嗜酸性气道炎症。所有患者的中位FENO水平为18[12, 35]ppb,范围为5-300 ppb。慢性咳嗽伴过敏史患者的中位FENO水平高于无过敏史患者(Z=2.25,P=0.029)。FENO水平与诱导痰嗜酸粒细胞显著相关(r=0.281,P<0.001)。FENO诊断有过敏史患者和无过敏史患者嗜酸性气道炎症的AUC分别为0.677(95%CI,0.548-0.806)和0.708(95%CI,0.660-0.756)。有过敏史患者预测嗜酸性气道炎症的FENO临界值明显高于无过敏史患者(72 ppb vs 28.5 ppb)。结论 过敏史可减弱FENO对慢性咳嗽患者痰中嗜酸性气道炎症的预测作用,值得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 呼出气一氧化氮 嗜酸粒细胞气道炎症性 慢性咳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诊慢阻肺错失早期诊断时间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 被引量:17
8
作者 彭显如 黄敏於 +8 位作者 赵文驱 袁亚飞 李博厚 叶艳梅 粱健鹏 朱顺芳 刘来昱 蔡绍曦 赵海金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48-1452,共5页
目的调查南方医院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从出现症状至确诊的时间(错失早期诊断时间),探讨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筛选我院2015年5月~2018年2月临床首次确诊慢阻肺患者,慢阻肺和哮喘慢阻肺重叠(ACO)诊断基于GOLD指... 目的调查南方医院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从出现症状至确诊的时间(错失早期诊断时间),探讨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筛选我院2015年5月~2018年2月临床首次确诊慢阻肺患者,慢阻肺和哮喘慢阻肺重叠(ACO)诊断基于GOLD指南和欧洲标准,按照GLOD指南进行肺功能分级。结果入组慢阻肺患者803例,平均年龄61.8±9.9岁,男性726例,女性77例,入组对象平均错失早期诊断时间为3(0.5,8)年;根据GOLD标准,诊断为慢阻肺中度及以上占比85.2%,重度及以上占比为48.3%,其中47.0%为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进一步诊断ACO为295例,占36.7%。ACO错失早期诊断时间为3(1,9)年,相比慢阻肺3(0.5,8)年,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所有入组对象错失早期诊断时间与肺功能显著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错失早期诊断时间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结论首诊慢阻肺错失早期诊断时间与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临床需加强早期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阻肺 错失早期诊断时间 严重程度 慢阻肺和哮喘慢阻肺重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急性发作气道炎症表型变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9
作者 段留路 董航明 蔡绍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923-1925,1928,共4页
哮喘是一种具有明显异质性的慢性气道炎症疾病,给社会、医疗造成了极大负担。哮喘患者常因急性发作而入院治疗,而这种急性发作是哮喘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哮喘的急性发作与气道炎症有着密切关系,气道炎症表型影响着哮喘的临床表现和对... 哮喘是一种具有明显异质性的慢性气道炎症疾病,给社会、医疗造成了极大负担。哮喘患者常因急性发作而入院治疗,而这种急性发作是哮喘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哮喘的急性发作与气道炎症有着密切关系,气道炎症表型影响着哮喘的临床表现和对治疗的反应性。然而哮喘患者的气道炎症表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多数患者在哮喘急性发作时,其炎症表型可能已经发生了改变。早期明确哮喘急性发作时的气道炎症表型,可以尽快评估患者吸入及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的用量,制定个体化的哮喘治疗方案,从而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急性发作 气道炎症表型 诱导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参与屋尘螨诱导的气道上皮屏障破坏的机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乐艳青 董航明 +2 位作者 王燕红 赵海金 蔡绍曦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37-743,共7页
目的探讨屋尘螨(HDM)对肌动蛋白应力纤维(F-actin)重新排布的影响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相关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正常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16HBE细胞为研究对象,以HDM刺激细胞,予EGFR抑制剂AG-1478进行预处理,实验分为4组:C... 目的探讨屋尘螨(HDM)对肌动蛋白应力纤维(F-actin)重新排布的影响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相关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正常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16HBE细胞为研究对象,以HDM刺激细胞,予EGFR抑制剂AG-1478进行预处理,实验分为4组:Control组,AG-1478组,HDM组,AG-1478+HDM组,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HDM对磷酸化(p-)EGFR、F-actin及粘附连接蛋白E-cadherin和β-catenin表达的影响,应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F-actin、E-cadherin及β-catenin的分布变化,并测量16HBE细胞层的跨上皮电阻(TER)值和右旋糖苷(FITC-DX)的透过率。结果 HDM刺激细胞10 min时,p-EGFR表达明显增多(P<0.05),E-cadherin(P>0.05)及β-catenin(P>0.05)蛋白表达无明显改变,免疫荧光示HDM刺激后E-cadherin及β-catenin均发生分布异常,由胞膜向胞浆弥散。HDM组TER值(70.00±4.33)%显著下降,FITC-DX透过率(115.98±4.34)%明显增加,加入EGFR抑制剂后E-cadherin和β-catenin的分布异常及TER值(90.00±3.75)%、FITC-DX(101.10±2.10)%透过率均明显改善。HDM刺激后促进F-actin表达增多并出现重新排布,而EGFR抑制剂可明显抑制这一过程(P<0.05)。结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相关信号通路参与了屋尘螨介导肌动蛋白应力纤维的重新排布,并导致气道上皮屏障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肌动蛋白应力纤维 屋尘螨 气道上皮 屏障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维生素D3下调屋尘螨诱导的气道上皮细胞胸腺基质淋巴生成素蛋白释放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丽芹 董航明 +4 位作者 赵海金 邹梦晨 姚利红 邹飞 蔡绍曦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92-496,共5页
目的探讨屋尘螨(HDM)对气道上皮细胞系(16.HBE)胸腺基质淋巴生成素(TSLP)表达的影响,进一步评价活性维生素D,(1,25VD3)的干预作用。方法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HDM(200、400、800U/L)及其联合10^-8mol/L1,25VD3... 目的探讨屋尘螨(HDM)对气道上皮细胞系(16.HBE)胸腺基质淋巴生成素(TSLP)表达的影响,进一步评价活性维生素D,(1,25VD3)的干预作用。方法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HDM(200、400、800U/L)及其联合10^-8mol/L1,25VD3对16.HBE活力的影响。按下述分组刺激16-HBE,对照组,400U/LHDM组,10^-8mol/L,25VD3组,10^-8mol/L1,25VD3预处理1h后400U/LHDM组,10^-8mol/L1,25VD3联合400U/LHDM组,6h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TSLPmRNA表达情况;刺激24h后,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TSLP的浓度。结果200-800U/LHDM作用气道上皮细胞后,可以上调16-HBETSLP的基因和蛋白表达(P〈0.05);10^-8mol/L1,25VD3预处理后400U/LHDM组的TSLP蛋白水平较400U/LHDM组显著下降(P〈0.05);但10^-8mol/L1,25VD3联合400U/LHDM组的TSLP蛋白水平较400U/LHDM组无显著差异(P=0.58)。结论HDM和1,25VD3均可增加16-HBETSLP的表达和释放。1,25VD3预处理气道上皮细胞可减少屋尘螨诱导的TSLP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屋尘螨 胸腺基质淋巴生成素 气道上皮细胞 活性VD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KK34多肽对HDM哮喘小鼠气道β-catenin表达及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亚惠 董航明 +5 位作者 刘来昱 黄超文 罗丽珊 万轩 赵海金 蔡绍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43-547,共5页
目的:观察MKK34多肽(TSLP碳端α螺旋区域)对屋尘螨(HDM)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及气道上皮细胞连接蛋白β-catenin的影响。方法:将32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哮喘组每周连续5 d滴鼻给予HDM,预处理组在给予HDM前1 h滴鼻给予MKK34多肽,8周后,... 目的:观察MKK34多肽(TSLP碳端α螺旋区域)对屋尘螨(HDM)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及气道上皮细胞连接蛋白β-catenin的影响。方法:将32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哮喘组每周连续5 d滴鼻给予HDM,预处理组在给予HDM前1 h滴鼻给予MKK34多肽,8周后,动物肺功能测定和病理染色来评估哮喘的情况,检测各组小鼠的肺泡灌洗液IL-4、IFN-γ及血清Ig E,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测定肺组织β-catenin的分布和表达及p-ERK1/2、t-ERK1/2的表达。结果:HDM哮喘组气道反应性、肺泡灌洗液IL-4和血清Ig E均较对照组增高,MKK34预处理组较哮喘组上述指标都有所改善。肺组织HE染色示哮喘组具有气道炎症的典型病变,而MKK34预处理组炎症明显轻于哮喘组,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结果示,对照组在气道上皮细胞的细胞膜连接处紧密的分布着β-catenin蛋白,而哮喘组β-catenin分布混乱、减少,MKK34预处理组能减少β-catenin的破坏,在哮喘组p-ERK1/2表达明显增加,MKK34多肽预处理组较哮喘组减少。结论:MKK34多肽可能通过抑制ERK的磷酸化来改善HDM哮喘小鼠的气道炎症及气道上皮细胞连接蛋白β-catenin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KK34多Y&(TSLP碳端α螺旋区域) HDM哮喘 Β-CATENIN ER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酮酸乙酯对TDI诱导的哮喘小鼠气道上皮细胞黏附连接蛋白E-cadherin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梁俊杰 唐海雄 +4 位作者 赵海金 宋甲富 姚利红 董航明 蔡绍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3555-3558,共4页
目的:观察丙酮酸乙酯(EP)对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诱导的哮喘小鼠气道上皮细胞黏附连接蛋白E-cadherin表达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哮喘组第1天、第8天予0.3%TDI耳背致敏,第15、18、21天予3%TDI激发,每次激发前1 h按100... 目的:观察丙酮酸乙酯(EP)对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诱导的哮喘小鼠气道上皮细胞黏附连接蛋白E-cadherin表达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哮喘组第1天、第8天予0.3%TDI耳背致敏,第15、18、21天予3%TDI激发,每次激发前1 h按100 mg/kg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第1天、第8天予AOO(丙酮和橄榄油)致敏,余同哮喘组。EP治疗组,同哮喘组,但在激发前1 h按100 mg/kg腹腔注射EP。第22天检测各组小鼠的气道高反应性、淋巴上清IL-4、IFN-γ及血清Ig E,用免疫组化及WB测定肺组织E-cadherin。结果:哮喘组气道高反应性、淋巴上清IL-4、IFN-γ及血清Ig E均高于对照组,EP干预后显著降低。免疫组化及免疫印迹结果示,对照组E-cadherin均匀致密分布于气道上皮细胞连接处,哮喘组Ecadherin分布混乱、减少,EP干预能显著减少E-cadherin的破坏。结论:EP可以减少TDI诱导的哮喘小鼠气道上皮细胞E-cadherin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酸乙酯 TDI哮喘 E-CADHER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TAK1可加重甲苯二异氰酸酯诱导的哮喘小鼠气道炎症
14
作者 杨淑銮 赵文驱 +6 位作者 彭显如 蓝紫涵 黄俊文 韩慧珊 陈颖 蔡绍曦 赵海金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1-189,共9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1(TAK1)对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建立TDI哮喘小鼠模型,为探讨TAK1在TDI哮喘模型中的作用,将32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8只/组):AOO组,AOO+5Z-7-Oxozeaenol组,TDI组,TDI+5Z-7-Oxozea...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1(TAK1)对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建立TDI哮喘小鼠模型,为探讨TAK1在TDI哮喘模型中的作用,将32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8只/组):AOO组,AOO+5Z-7-Oxozeaenol组,TDI组,TDI+5Z-7-Oxozeaenol组;为进一步探讨RIPK1在体内模型的作用,将另外32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8只/组):AOO组,TDI组,TDI+5Z-7-Oxozeaenol组,TDI+5Z-7-Oxozeaenol+Necrostatin-1组。每次激发前使用TAK1抑制剂(5Z-7-Oxozeaenol,5 mg/kg)和/或RIPK1抑制剂(Necrostatin-1,5 mg/kg)。检测各组小鼠气道反应性、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等指标。体外实验:配制TDI-人血清白蛋白(TDI-HSA)复合物联合TAK1抑制剂处理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通过CCK8检测各组细胞活力,通过Westernblot检测各组TAK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及受体相互作用丝/苏氨酸蛋白酶1(RIPK1)相关信号通路分子表达情况;使用RIPK1抑制剂进一步评估对细胞活力及TDI哮喘模型的影响。结果与单独TDI致敏激发哮喘小鼠相比,TAK1抑制剂加重了小鼠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及气道重塑(P<0.05)。抑制TAK1降低了RAW264.7细胞活力,与TDI-HSA共同处理进一步降低(P<0.05)。抑制TAK1降低了TDI-HSA诱导的TAK1磷酸化水平及MAPK信号通路的活化(P<0.05)。TAK1抑制剂与TDI-HSA共同处理后,RIPK1磷酸化水平升高,同时Caspase 8持续活化(P<0.05);使用RIPK1抑制剂可以恢复TAK1抑制剂与TDI-HSA共同处理引起的细胞活力的减低(P<0.05)。体内RIPK1抑制剂亦可以减轻TAK1抑制剂对TDI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加重(P<0.05)。结论抑制TAK1可能通过增加RIPK1的活性,引起Caspase 8的持续活化而增加巨噬细胞的死亡,参与促进TDI诱导的哮喘小鼠气道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二异氰酸酯 哮喘 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1 受体相互作用丝/苏氨酸蛋白酶1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出气一氧化氮增高可预测亚急性咳嗽患者吸入激素治疗的反应性 被引量:21
15
作者 叶艳梅 王燕红 +8 位作者 倪丽 梁健鹏 郁伟伟 吴月仙 赵文驱 熊婧 姚利红 蔡绍曦 赵海金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32-935,共4页
目的评估亚急性咳嗽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表达水平及其指导吸入糖皮质激素(ICS)治疗的作用。方法收集门诊2015年2~10月超过3周主诉为咳嗽的病人100例,包括亚急性咳嗽52例,慢性咳嗽48例,排除肺部感染,3~8周之间的咳嗽定义亚急性... 目的评估亚急性咳嗽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表达水平及其指导吸入糖皮质激素(ICS)治疗的作用。方法收集门诊2015年2~10月超过3周主诉为咳嗽的病人100例,包括亚急性咳嗽52例,慢性咳嗽48例,排除肺部感染,3~8周之间的咳嗽定义亚急性咳嗽,超过8周定义慢性咳嗽。评估病人症状、FENO值、肺量计以及治疗反应性。结果以中位数(四分位数)判断,所有纳入对象的FENO值为19(12~30)ppb;亚急性咳嗽为16(9.5~29.8)ppb,慢性咳嗽为20.5(15.0~33.0)ppb,两者具有显著差别(Z=-2.245,P=0.025);其中亚急性咳嗽有15例(28.8%)的FENO≥25 ppb,慢性咳嗽20例(41.6%),两者占比无显著差异(χ^2=1.801,P=0.179)。以FENO≥25 ppb作为ICS治疗的临界值,35名患者中31人2周后咳嗽明显缓解,4人对ICS反应不佳。亚急性咳嗽(14/15,93.3%)和慢性咳嗽组(17/20,85.0%)ICS治疗反应良好,两者未见统计学差异(χ^2=0.588,P=0.443)。亚急性咳嗽组中,咳嗽变异性哮喘或嗜酸性粒细胞支气管炎组的FENO水平高于感染后咳嗽组。在病因分析中,咳嗽变异性哮喘或嗜酸性粒细胞支气管炎在亚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中分别为23例(44.2%)和21例(43.8%),两者无显著差异(χ^2=0.002,P=0.961)。结论FENO可能成为亚急性咳嗽病因分析及ICS治疗反应性判断的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出气一氧化氮 亚急性咳嗽 慢性咳嗽 咳嗽变异性哮喘 激素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炎症对慢阻肺大、小气道支气管舒张反应性的不同影响
16
作者 徐桂铃 龚钊乾 +7 位作者 王珺娆 马妍妍 许懋升 陈美佳 胡大鹏 梁健鹏 赵文驱 赵海金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93-99,共7页
目的探讨2型炎症指标血嗜酸性粒细胞(EOS)和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支气管舒张反应性(BDR)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9年10月~2023年10月临床确诊的389例慢阻肺患者,根据大气道的支气管舒张试验(BDT)分为BDT... 目的探讨2型炎症指标血嗜酸性粒细胞(EOS)和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支气管舒张反应性(BDR)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9年10月~2023年10月临床确诊的389例慢阻肺患者,根据大气道的支气管舒张试验(BDT)分为BDT阳性组(n=197)和BDT阴性组(n=192)、以及小气道舒张试验阳性与否分为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阳性组(n=118)和MMEF阴性组(n=271)。再根据吸烟史、血EOS和FeNO水平将慢阻肺患者分为4组:A组:血EOS<300个/μL+FeNO<35ppb+吸烟史<20包年;B组:血EOS<300个/μL+FeNO<35ppb+吸烟史≥20包年;C组:血EOS≥300个/μL或FeNO≥35ppb+吸烟史≥20包年;D组:血EOS≥300个/μL或FeNO≥35ppb+吸烟史<20包年,分析临床相关指标与BDR的关系。结果以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MMEF评估的BDR所得的结果一致,均表现为舒张阳性组的平均年龄更小、FeNO水平以及血EOS计数和百分比都更高(P<0.05)。A组患者的FEV1改善值(P=0.005)和FEV1改善率(P=0.024)均显著低于D组。B组患者的FEV1改善值(P=0.001)、FEV1改善率(P=0.035)和MMEF改善率(P=0.025)也显著低于D组。在所有患者中,年龄和FeNO水平与FEV1改善值、FEV1改善率、MMEF改善率有显著关联(P<0.05)。结论2型炎症指标对慢阻肺大、小气道BDR具有不同的影响,其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炎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支气管舒张反应性 小气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音可以作为首诊慢阻肺严重程度的判断指标 被引量:12
17
作者 陈仕锋 黄敏於 +9 位作者 彭显如 袁亚飞 黄淑榆 叶艳梅 赵文驱 李博厚 韩慧姗 杨淑銮 蔡绍曦 赵海金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7-182,共6页
目的探讨肺部听诊肺音对首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严重程度的判断价值。方法入选我院2016年5月~2019年5月临床首次确诊慢阻肺患者,根据肺部听诊情况把肺音区分为5组:呼吸音正常、呼吸音减弱、呼吸音减弱并喘鸣、呼吸音明显减弱、呼... 目的探讨肺部听诊肺音对首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严重程度的判断价值。方法入选我院2016年5月~2019年5月临床首次确诊慢阻肺患者,根据肺部听诊情况把肺音区分为5组:呼吸音正常、呼吸音减弱、呼吸音减弱并喘鸣、呼吸音明显减弱、呼吸音明显减弱并喘鸣。基于GOLD指南和欧洲标准,区分慢阻肺和哮喘慢阻肺重叠(ACO)诊断,并进行肺功能分级。结果入组慢阻肺患者1046例,男性949例,女性97例,年龄62.6±8.71岁;根据GOLD标准,诊断为慢阻肺中度及以上占比88.1%,重度及以上占比为50.0%,进一步诊断ACO为347例,占33.2%。ANOVA分析肺音5组间在病程、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EV1/FVC、用力肺活量(FVC)、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VC%)、mMRC均存在显著差别(P<0.001),FENO未见显著差异(P=0.097)。ACO较单纯慢阻肺组表现更高比例的喘鸣(P<0.001)。Spearman相关分析示:肺音与疾病严重程度、FEV1、FEV1%及FVC%显著相关(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病程、吸烟指数及肺音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结论肺音可以作为首诊慢阻肺严重程度判断指标,临床需加强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阻肺 肺部听诊 肺音 严重程度 哮喘慢阻肺重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咳嗽变异性哮喘与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表型与疗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8
作者 陈颖 黄俊文 +3 位作者 杨淑銮 彭显如 王燕红 赵海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1851-1855,共5页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和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是慢性咳嗽常见原因。CVA患者具有气道高反应性,而EB患者以嗜酸粒细胞气道炎症为主要特征,无肺功能异常。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是治疗两种疾病最主要的方法,可以显著改善疾病症状及临床...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和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是慢性咳嗽常见原因。CVA患者具有气道高反应性,而EB患者以嗜酸粒细胞气道炎症为主要特征,无肺功能异常。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是治疗两种疾病最主要的方法,可以显著改善疾病症状及临床预后。但ICS具体治疗时长与疾病进展的关联尚不甚清楚,各种指南也存在推荐差异,本文重点阐述CVA和EB的不同表型与预后,分析ICS治疗时长对疾病预后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 疗程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增强正常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屏障功能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文嘉 赵海金 +2 位作者 董航明 邹飞 蔡绍曦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02-806,共5页
目的探讨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对正常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通透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16HBE,待细胞状态稳定后,用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TSLP(0.1、1、10、100 ng/ml)对16HBE细胞活力的影响。使用无血清1640培养基同步化12 h... 目的探讨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对正常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通透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16HBE,待细胞状态稳定后,用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TSLP(0.1、1、10、100 ng/ml)对16HBE细胞活力的影响。使用无血清1640培养基同步化12 h后,分别加入TSLP刺激液0.1 ng/ml和1ng/ml,分别刺激0、0.5、6、12、24 h,使用跨细胞电阻(TER)及异硫氰酸萤光素-右旋糖酐(FITC-DX)透过率检测不同时间及浓度下的TSLP刺激对16HBE单层细胞通透性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TSLP对16HBE粘附连接蛋白E钙粘蛋白(E-cadherin)表达的影响。结果 <1 ng/mlTSLP刺激对16HBE细胞活力无影响,10 ng/mlTSLP可显著促进细胞增殖(P<0.05);浓度为0.1 ng/ml及1 ng/ml的两个TSLP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TER值均显著升高(P<0.001),FITC-DX透过率均明显下降(P<0.05),本效应无明显浓度依赖;E-cadherin表达在0.1 ng/mlTSLP处理组较其余两组明显升高;TSLP处理不同时间后,处理24 h组的TER值及E-cadherin表达量较其余组显著升高(P<0.05),FITC-DX透过率在处理12 h组及24 h组均明显下降(P<0.05),其处理12 h组效果更明显。结论 TSLP可明显改善正常支气管上皮屏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 支气管上皮 屏障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OH)_2D_3通过抑制STAT3活化改善博来霉素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罗丽珊 董航明 +5 位作者 黄超文 胡亚惠 余常辉 万轩 赵海金 蔡绍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9-63,共5页
目的:观察1,25(OH)2D3(VD)对博来霉素(BLM)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的作用及其对STAT3活性的影响。方法:C57BL/6小鼠30只,随机分为3组。BLM组气管内注射BLM(3 U/kg);对照组(Con组)气管内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VD治疗组,同BLM组,但在造模后第1... 目的:观察1,25(OH)2D3(VD)对博来霉素(BLM)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的作用及其对STAT3活性的影响。方法:C57BL/6小鼠30只,随机分为3组。BLM组气管内注射BLM(3 U/kg);对照组(Con组)气管内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VD治疗组,同BLM组,但在造模后第1天开始腹腔注射VD 5μg/(kg·d)。第21天,H&E、Masson染色、Ashcroft病理评分评价肺纤维化程度,ELISA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IL-6、IL-4、INF-γ,WB和免疫组化检测p-STAT3、α-SMA、CollagenⅠ。结果:BLM组小鼠肺纤维化程度、α-SMA及CollagenⅠ表达高于对照组,VD干预后明显减低。BLM组BALF中IL-6和IL-4增高、INF-γ降低,而VD治疗可改善上述炎症因子紊乱。WB和免疫组化结果示,BLM组p-STAT3表达增加并聚集于核内,VD干预有效抑制STAT3的磷酸化。结论:VD可能通过抑制STAT3激活而改善BLM诱导的肺纤维化和调节气道炎症因子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1 25(OH)2D3 STAT3 博来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