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NAi RelB DC对CD4^+CD25^+双阳性T细胞诱导效应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郑磊 颜晓慧 +2 位作者 王前 包杰 裘宇容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NF-κB/RelB基因沉默的树突状细胞(RNAiRelB dendritic cell,RNAiRelBDC)诱导异基因CD4+CD25+双阳性T细胞生成的生物效应。方法:实验分为Control-DC组、LPS-DC组、RNAiRelBDC组和LPS-RNAiRelBDC组,各组DC均与同种异...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NF-κB/RelB基因沉默的树突状细胞(RNAiRelB dendritic cell,RNAiRelBDC)诱导异基因CD4+CD25+双阳性T细胞生成的生物效应。方法:实验分为Control-DC组、LPS-DC组、RNAiRelBDC组和LPS-RNAiRelBDC组,各组DC均与同种异基因T淋巴细胞混合反应后,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分析各组CD4+CD25+双阳性T细胞生成比例。结果:Control-DC组DC较LPS-DC组DC诱导CD4+CD25+双阳性T细胞的增高幅度更显著,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RNAiRelBDC组和LPS-RNAiRelBDC组DC诱导CD4+CD25+双阳性T细胞生成比例与LPS-DC组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RNAiRelBDC组DC诱导CD4+CD25+双阳性T细胞生成能力较Control-DC组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elB基因被沉默后DC具有较强的诱导CD4+CD25+双阳性T细胞生成的能力,表现出未成熟DC的特点,这种RNAiRelBDC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致耐受DC用于免疫耐受的诱导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LB 基因沉默 树突状细胞 生物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影响豚鼠巩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兰兰 刘琼 +2 位作者 于健 唐晓娟 徐静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11-1015,共5页
目的本研究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体外刺激豚鼠巩膜成纤维细胞,观察豚鼠巩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的表达。方法原代培养豚鼠巩膜成纤维细胞并鉴定,MTT... 目的本研究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体外刺激豚鼠巩膜成纤维细胞,观察豚鼠巩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的表达。方法原代培养豚鼠巩膜成纤维细胞并鉴定,MTT法检测豚鼠巩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培养液分别加入20 ng·m L-1TGF-β1、TGF-β2、TGF-β3,分别于12 h、24 h、48 h、72 h,Real-time PCR检测α-SMA mRNA,Western-blotting和免疫荧光化学法检测其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GF-β1、TGF-β2和TGF-β3促进豚鼠巩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呈剂量依赖性(P<0.05),其中TGF-β1促进豚鼠巩膜成纤维细胞增殖作用最强(P<0.05);TGF-β1、TGF-β2和TGF-β3均增加α-SMA的表达(均为P<0.001),TGF-β3促进α-SMA表达作用最强(P<0.001)。结论 TGF-β通过调控细胞外基质合成参与调控巩膜组织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细胞增殖 近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种柴胡属植物的核糖体ITS序列及其在药材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3
作者 谢晖 晁志 +2 位作者 霍克克 吴炳义 潘胜利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460-1463,共4页
目的研究9种柴胡属药用植物rDNAITS序列的差异和规律,寻找可准确鉴定柴胡类药材的分子性状。方法PCR扩增ITS序列,测序,DNAssistversion2.2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并计算同源性。结果柴胡属植物ITS序列与外类群ITS序列比对同源性均小于75%,序... 目的研究9种柴胡属药用植物rDNAITS序列的差异和规律,寻找可准确鉴定柴胡类药材的分子性状。方法PCR扩增ITS序列,测序,DNAssistversion2.2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并计算同源性。结果柴胡属植物ITS序列与外类群ITS序列比对同源性均小于75%,序列间两两比对同源性均大于88%,同种植物则大于99%。结论ITS序列作为柴胡类药材鉴定依据具有一定实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ITS序列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母草类中药原植物的核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序列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杨志业 晁志 +2 位作者 霍克克 吴炳义 潘胜利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593-1595,共3页
目的分析益母草属4种植物nrDNAITS序列,探讨其在益母草药材DNA分子鉴别中的作用。方法对4种益母草属植物分别进行ITS序列的PCR扩增和测序,并运用CLUSTRALX和MEGA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测得4种植物的ITS序列,包括ITS1、5.8S和ITS2全长序列以... 目的分析益母草属4种植物nrDNAITS序列,探讨其在益母草药材DNA分子鉴别中的作用。方法对4种益母草属植物分别进行ITS序列的PCR扩增和测序,并运用CLUSTRALX和MEGA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测得4种植物的ITS序列,包括ITS1、5.8S和ITS2全长序列以及18S、26S部分序列;益母草及其易混淆的3种植物ITS1、ITS2序列的差异性分别为7.2%~18.8%和14.2%~27%。根据ITS序列特征所构建的系统树与传统分类有所不同。结论ITS序列特征可作为益母草种间鉴别的有效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母草属 ITS 序列分析 核核糖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形胶质细胞划痕或缺血损伤后亚低温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曹琼 张兰兰 +1 位作者 胡子有 吴炳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大鼠星形胶质细胞不同类型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原代培养SD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分别以划痕和厌氧培养代表机械损伤和缺血缺氧损伤类型。实验分为对照组(C组)、单纯缺氧组(H组)、缺氧+白细胞组(H+W组)、划痕组(S组)和...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大鼠星形胶质细胞不同类型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原代培养SD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分别以划痕和厌氧培养代表机械损伤和缺血缺氧损伤类型。实验分为对照组(C组)、单纯缺氧组(H组)、缺氧+白细胞组(H+W组)、划痕组(S组)和划痕+白细胞组(S+W组)。将各组细胞置入37、34、32℃CO2孵箱中培养24h,应用速率法和LIVE/DEAD染色分别检测和观察各组细胞在不同温度下的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和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与37℃相比,H组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从(33.02±3.58)%分别下降为34℃时的(11.48±1.53)%和32℃时的(3.79±0.45)%(P<0.05);H+W组LDH释放率从(51.14±2.17)%分别下降为34℃时的(19.53±4.37)%和32℃时的(16.68±1.47)%(P<0.05),而S组与S+WBC组LDH释放率在34℃和32℃时与37℃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亚低温可明显减轻缺血缺氧对星形胶质细胞的损伤,但对单纯划痕损伤的保护作用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星形胶质细胞 划痕 缺氧 乳酸脱氢酶释放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精能够减少斑马鱼胚胎的神经前体细胞并抑制其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分化(英文) 被引量:1
6
作者 殷果 姚芳 +5 位作者 陈小辉 王楠 王惠丽 常红恩 苑召虎 吴炳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55-1561,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酒精对斑马鱼的神经前体细胞、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在斑马鱼卵受精后5 h,在斑马鱼培养液中加1%、2%或2.5%的酒精。采用原位杂交和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不同细胞的mRNA水平的变化,以反映酒精对斑马鱼胚...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酒精对斑马鱼的神经前体细胞、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在斑马鱼卵受精后5 h,在斑马鱼培养液中加1%、2%或2.5%的酒精。采用原位杂交和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不同细胞的mRNA水平的变化,以反映酒精对斑马鱼胚胎神经发育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酒精处理后,斑马鱼胚胎神经前体细胞和神经元显著减少,并且随着酒精浓度的增加其数量减少更加显著。早期的神经胶质细胞标志物的表达随着酒精浓度的增加在尾部减少,而在头部增加。成熟的神经胶质细胞标志物表达随着酒精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减少。结论酒精可以导致斑马鱼胚胎神经前体细胞、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数量减少,并抑制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 斑马鱼 神经前体细胞 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元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