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荧光定量PCR和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检测隐球菌CAP10基因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韩慧 胡子有 吴炳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17-820,共4页
目的建立荧光定量PCR和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检测隐球菌荚膜相关蛋白基因(CAP10)的方法,并比较和评价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针对新型隐球菌CAP10基因序列,使用在线软件设计引物,并构建质粒标准品,优化反应条件后用荧光定量PCR和LAM... 目的建立荧光定量PCR和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检测隐球菌荚膜相关蛋白基因(CAP10)的方法,并比较和评价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针对新型隐球菌CAP10基因序列,使用在线软件设计引物,并构建质粒标准品,优化反应条件后用荧光定量PCR和LAMP两种方法检测定量的质粒,分析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并检测临床标本。结果荧光定量PCR检测CAP10质粒的敏感性为6.8×101拷贝,LAMP方法的敏感性为6.8×103拷贝,PCR检测阳性率比LAMP方法高。两种方法特异性好,对脑膜炎奈瑟菌、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黄曲霉、黑曲霉和大肠埃希菌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成功建立了检测CAP10基因的荧光定量PCR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但是需要特殊仪器;LAMP方法敏感性较低,但其操作简单,无需特殊仪器和设备,加入核酸染料即能观察结果。两者均适用于新型隐球菌感染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定量PCR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新型隐球菌 CAP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对胶质瘤U87细胞侵袭、迁移、增殖及其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苑召虎 胡子有 +3 位作者 张兰兰 颜晓慧 王惠丽 吴炳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7-211,共5页
目的探讨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对人胶质瘤U87细胞侵袭、迁移、增殖及其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将U87细胞分成Q0、Q50、Q100和Q1504个组,Q0组加适量二甲亚砜(槲皮素溶剂)处理,Q50、Q100和Q150组槲皮素的浓度分别为50、100、150μmol/L。分别... 目的探讨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对人胶质瘤U87细胞侵袭、迁移、增殖及其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将U87细胞分成Q0、Q50、Q100和Q1504个组,Q0组加适量二甲亚砜(槲皮素溶剂)处理,Q50、Q100和Q150组槲皮素的浓度分别为50、100、150μmol/L。分别通过transwell体外侵袭实验、transwell体外迁移实验、Click-iT Edu test技术和流式细胞术检测槲皮素对其侵袭迁移能力,增殖能力及其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槲皮素处理36 h后,与对照组相比,Q50、Q100和Q150组的侵袭细胞比率分别为:52.08%、24.63%和13.13%,P均<0.05。槲皮素处理12 h后,与对照组相比,Q50、Q100和Q150的迁移细胞比率分别为:49.46%、26.78%和14.56%,P均<0.05。槲皮素处理24 h后,Q0、Q50、Q100和Q150组的增殖细胞百分比分别为25.21%、18.38%、16.74%和15.24%。G0/Gl期C6细胞所占比例分别为71.14%、72.71%、69.29%、66.47%,S期分别为25.32%、22.48%、21.96%、23.32%,G2/M期分别为3.53%、4.80%、8.75%、10.25%;Q100、Q150组的G2/M期细胞比例与Q0组比较,P均<0.05。结论槲皮素能明显降低胶质瘤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并可通过阻断U87细胞的细胞周期进程来抑制其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U87胶质瘤细胞 侵袭 迁移 增殖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对成年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侧脑室室管膜下区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张兰兰 曹琼 +2 位作者 胡子有 颜晓慧 吴炳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00-1203,共4页
目的观察槲皮素对成年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侧脑室室管膜下区(SVZ)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制作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术后6h腹腔注射槲皮素(50mg/kg,1次/3d),术后4h腹腔注射BrdU(50mg/kg,1次/d),分别于缺血第7、14、21天采用免... 目的观察槲皮素对成年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侧脑室室管膜下区(SVZ)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制作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术后6h腹腔注射槲皮素(50mg/kg,1次/3d),术后4h腹腔注射BrdU(50mg/kg,1次/d),分别于缺血第7、14、21天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侧脑室SVZBrdU阳性细胞数。结果脑缺血第7天,缺血侧SVZBrdU阳性细胞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多,第14天达峰值,第21天减少(P<0.01)。槲皮素组第7天时,缺血侧SVZBrdU阳性细胞亦明显增多,并随着缺血时间延长明显增加;与缺血组比较,槲皮素组7、14和21d缺血侧SVZBrdU阳性细胞数均显著增加(P<0.01),至21d仍保持高水平。结论槲皮素可维持成年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侧脑室SVZ的细胞增殖在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侧脑室 室管膜下区 细胞增殖 脑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氧疗法配合柳氮磺吡啶经结肠途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被引量:11
4
作者 耿焱 王伟 +2 位作者 马强 彭莉琼 梁仲惠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683-2685,共3页
目的观察三氧疗法配合柳氮磺吡啶经结肠途径治疗轻、中度远段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活动期轻、中度远段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成三氧加结疗组、结疗组及对照组各18例。3组均予柳氮磺吡啶2g/d,... 目的观察三氧疗法配合柳氮磺吡啶经结肠途径治疗轻、中度远段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活动期轻、中度远段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成三氧加结疗组、结疗组及对照组各18例。3组均予柳氮磺吡啶2g/d,三氧加结疗组和结疗组经结疗机途径给药,三氧加结疗组加用三氧,对照组经灌肠途径给药。临床观察期4周,分别于第0、2、4周复查大肠镜,进行疾病活动度评价,第0、4周取活检进行组织学评价。结果三氧加结疗组临床症状缓解速度,以及组织学分级下降程度均优于单纯柳氮磺吡啶结疗和灌肠治疗组,治疗过程中无一例发生不良反应。结论三氧疗法经结肠途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是可行,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结肠途径治疗系统 三氧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病毒抗体联合检测在鼻咽癌血清学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8
5
作者 蔡永林 郑裕明 +7 位作者 王伟 魏轶 申雪翔 成积儒 吴英松 高健全 钟伟铭 李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746-2748,共3页
目的评价VCA/IgA、EA/IgA、Rta/IgG和EBNA1/IgA等EB病毒抗体联合检测在鼻咽癌血清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11例初治鼻咽癌和203例相似症状的非鼻咽癌病例的血清,采用免疫酶法检测VCA/IgA及EA/IgA,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Rta/IgG和EBNA1/Ig... 目的评价VCA/IgA、EA/IgA、Rta/IgG和EBNA1/IgA等EB病毒抗体联合检测在鼻咽癌血清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11例初治鼻咽癌和203例相似症状的非鼻咽癌病例的血清,采用免疫酶法检测VCA/IgA及EA/IgA,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Rta/IgG和EBNA1/IgA。应用ROC曲线分析确定各抗体检测的最佳截断值,采用复合阳性判断方法评价联合检测对鼻咽癌的诊断价值。结果采用复合阳性判断方法,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及特异度比单项抗体的指标基本上均有提高。VCA/IgA+Rta/IgG+EBNA1/IgA组合的敏感度(98.1%)较其它3种组合高,特异度、准确度、约登指数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8.7%、93.5%、0.868、90.0%;而EA/IgA+Rta/IgG+EBNA1/IgA组合的特异度(95.1%)、准确度(94.9%)、约登指数(0.899)及阳性预测值(95.2%)最高,敏感度为94.8%,显示其在鼻咽癌血清学诊断中可能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四抗体组合有最高的敏感度(98.6%),特异度、准确度、约登指数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8.2%、93.5%、0.868、89.7%。结论抗立即早期抗原Rta/IgG抗体、抗早期抗原EA/IgA抗体、抗晚期抗原VCA/IgA和抗潜伏期抗原EBNA1/IgA抗体联合检测可更大范围地反映EB病毒溶解感染期及潜伏感染期的抗原表达,具有很好的互补作用,是鼻咽癌血清学诊断的合适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EB病毒 抗体 血清学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外泌体miR-21在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诊断效能 被引量:15
6
作者 颜晓慧 安泰学 +3 位作者 覃思华 徐咏 黄依瑶 张涵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2666-2669,共4页
目的探索外泌体miR-21在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诊断效能。方法收集南方医院肺癌患者94例,肺结核患者29例,健康对照26例。纯化鉴定血清外泌体,提取miRNA,进行RT-PCR,比较各组间miR-21表达水平。利用ROC曲线评价外泌体miR-21诊断效... 目的探索外泌体miR-21在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诊断效能。方法收集南方医院肺癌患者94例,肺结核患者29例,健康对照26例。纯化鉴定血清外泌体,提取miRNA,进行RT-PCR,比较各组间miR-21表达水平。利用ROC曲线评价外泌体miR-21诊断效能。结果纯化样品具备已有报道的外泌体的典型特征。外泌体miR-21表达水平在肺癌、肺结核、健康对照3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外泌体miR-21在肺癌组中显著升高,肺结核组显著降低。肺癌组中,早、晚期肺癌患者外泌体miR-21与健康对照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外泌体miR-21的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702,且具有较好的特异性。结论血清外泌体miR-21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有望作为诊断标志物,辅助肺癌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血清 肺癌 诊断标志物 MIR-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粪便幽门螺杆菌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韩慧 胡子有 +3 位作者 姚芳 曾勇 吴炳义 熊婧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3485-3487,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单的检测粪便幽门螺杆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loop-medi atedisotherma lamplification,LAMP)。方法:针对幽门螺杆菌的16SrRNA基因设计4条特异性引物(2条内引物和2条外引物),优化反应条件后,对方法的敏感性、特...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单的检测粪便幽门螺杆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loop-medi atedisotherma lamplification,LAMP)。方法:针对幽门螺杆菌的16SrRNA基因设计4条特异性引物(2条内引物和2条外引物),优化反应条件后,对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进行评估,并评估检测粪便模拟标本的敏感性。结果:使用LAMP方法可以在2h内得到检测结果,加入染料后阳性结果为绿色,电泳后有明显的阶梯状条带。幽门螺杆菌的基因组DNA检测敏感性为12pg,是普通PCR的10倍,对模拟粪便标本进行检测,检测限为102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粪肠球菌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检测幽门螺杆菌的LAMP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操作简单,不需要特殊设备,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 幽门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16sr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磷酸测序法在败血症常见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胡子有 韩慧 +1 位作者 曾勇 吴炳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53-1056,共4页
目的将焦磷酸测序技术应用于败血症常见病原体的检测鉴定。方法根据细菌16S rRNA序列的特点,设计焦磷酸测序用的PCR扩增引物和测序引物,提取败血症常见病原体的基因组DNA,进行焦磷酸测序,分析获得的序列,进行比对,对病原体种类作出判断... 目的将焦磷酸测序技术应用于败血症常见病原体的检测鉴定。方法根据细菌16S rRNA序列的特点,设计焦磷酸测序用的PCR扩增引物和测序引物,提取败血症常见病原体的基因组DNA,进行焦磷酸测序,分析获得的序列,进行比对,对病原体种类作出判断。结果经焦磷酸测序可以获取有效长度28 bp的序列,使用该测序序列可以有效区分化脓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白杆菌、脑膜炎双球菌、沙门氏菌,但不能区分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结论应用焦磷酸测序可以较有效地对败血症常见病原体的种类实现种属水平的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磷酸测序 败血症 病原体 16s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诱导U87细胞凋亡及对MDM2-p53负反馈调节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惠丽 苑召虎 +3 位作者 陈志江 姚芳 胡子有 吴炳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86-689,共4页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人脑胶质瘤U87细胞凋亡及MDM2-p53负反馈调节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槲皮素(50、100、150μmol/L)处理U87细胞,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槲皮素对U87细胞凋亡的影响、MDM2mRNA及p53、caspa...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人脑胶质瘤U87细胞凋亡及MDM2-p53负反馈调节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槲皮素(50、100、150μmol/L)处理U87细胞,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槲皮素对U87细胞凋亡的影响、MDM2mRNA及p53、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槲皮素处理U87细胞48 h后,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细胞凋亡率:Q50组为(22.53±0.72)%,Q100组为(29.06±0.81)%,Q150组为(31.5±0.45)%,明显高于对照组(12.40±0.70)%(P<0.05)。随着槲皮素浓度的升高,泛素连接酶MDM2 mRNA表达量升高,在蛋白水平发现,槲皮素处理后,caspase-3凋亡蛋白表达增加,p53蛋白的表达降低。结论槲皮素可以促进人脑胶质瘤U87细胞凋亡,通过凋亡蛋白caspase-3发挥作用,并且在凋亡过程中可以发生MDM2-p53的负反馈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U87 凋亡 MDM2-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片受体δ-FLAG-pIRES2-EGFP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CHO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子有 漆松涛 +2 位作者 张遐 颜晓慧 吴炳义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42-1444,共3页
目的构建带FLAG标签的大鼠δ型阿片受体的pIRES2-EGFP表达质粒(δ-FLAG-pIRES2-EGFP),并实现其在CHO细胞中的表达。方法以含大鼠全长δ阿片受体基因的δ-pMD20-T载体为模板,设计引物并行PCR扩增,在δ基因C端引入FLAG标签,AT克隆至pMD20-... 目的构建带FLAG标签的大鼠δ型阿片受体的pIRES2-EGFP表达质粒(δ-FLAG-pIRES2-EGFP),并实现其在CHO细胞中的表达。方法以含大鼠全长δ阿片受体基因的δ-pMD20-T载体为模板,设计引物并行PCR扩增,在δ基因C端引入FLAG标签,AT克隆至pMD20-T载体中,测序鉴定,经酶切连接入pIRES2-EGFP中,将获得的δ-FLAG-pIRES2-EGFP载体转染CHO细胞,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EGFP表达情况,并采用细胞免疫荧光和蛋白印迹法检测δ-FLAG的表达。结果测序及酶切结果表明获得了带FLAG标签的δ基因,成功构建δ-FLAG-pIRES2-EGFP表达质粒,在荧光显微镜下,转染细胞可以观察到绿色荧光。应用免疫荧光和蛋白印迹法可观察到目的基因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δ-FLAG-pIRES2-EGFP表达质粒,并在CHO细胞中实现了高效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阿片样 δ 绿色荧光蛋白质类 CHO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调节葡萄糖氧剥夺损伤的星形胶质细胞细胞周期基因的表达
11
作者 姚芳 张兰兰 +2 位作者 苑召虎 曾勇 吴炳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10-913,共4页
目的研究槲皮素对葡萄糖氧剥夺损伤星形胶质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原代培养成熟的星形胶质细胞分为单纯葡萄糖氧剥夺组和葡萄糖氧剥夺联合槲皮素处理组(槲皮素处理组),用基因芯片筛查缺血缺氧4 h后的槲皮素处理对星形胶... 目的研究槲皮素对葡萄糖氧剥夺损伤星形胶质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原代培养成熟的星形胶质细胞分为单纯葡萄糖氧剥夺组和葡萄糖氧剥夺联合槲皮素处理组(槲皮素处理组),用基因芯片筛查缺血缺氧4 h后的槲皮素处理对星形胶质细胞基因表达变化的影响,并用实时定量PCR(qRT-PCR)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验证。结果与单纯葡萄糖氧剥夺组相比,槲皮素处理组基因表达谱芯片筛查出的31个基因与细胞周期及其相关调控密切相关,其中上调基因为5个,下调基因26个。用qRT-PCR对其中6个基因进行了验证,检测结果和基因芯片分析结果一致。结论槲皮素能调控葡萄糖氧剥夺损伤的星形胶质细胞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 槲皮素 基因芯片 REAL-TIME PCR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对星形胶质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dc25A的影响
12
作者 苑召虎 胡子有 +5 位作者 姚芳 张兰兰 颜晓慧 李科 曾勇 吴炳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通过体外星形胶质细胞的划痕模型,观察槲皮素对星形胶质细胞增殖和其细胞周期的影响,并探究可能的信号通路,分析cdc25A的表达变化。方法经划痕处理过的原代培养的新生SD大鼠的星形胶质细胞用槲皮素处理后,将其放入37℃5%CO2孵箱中... 目的通过体外星形胶质细胞的划痕模型,观察槲皮素对星形胶质细胞增殖和其细胞周期的影响,并探究可能的信号通路,分析cdc25A的表达变化。方法经划痕处理过的原代培养的新生SD大鼠的星形胶质细胞用槲皮素处理后,将其放入37℃5%CO2孵箱中进行培养。分别通过Click-iT Edu test,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槲皮素对其增殖、细胞周期的影响及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dc25A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第24h时就能明显观察到槲皮素抑制划痕的愈合;槲皮素处理24h后,其增殖细胞百分比从20.92%降低到2.74%,G1期星形胶质细胞百分比从82.04%增加到92.06%,其S和G2期有一个相应的减少;50μmol/L槲皮素处理24h以后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dc25A的表达强度下调约50%,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F=40.579,P<0.01)。结论通过划痕模型的研究发现,槲皮素可以通过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来抑制划痕的愈合,并通过降低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dc25A的表达将其阻断在G1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 槲皮素 胶质疤痕 细胞周期 CDC25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δ阿片受体基因的pIRES2-EGFP质粒的构建及其在HEK293细胞中的表达
13
作者 胡子有 漆松涛 +2 位作者 张遐 曹琼 吴炳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351-1353,共3页
目的构建大鼠δ阿片受体基因的pIRES2-EGFP表达质粒,并实现其在HEK293细胞的表达。方法提取大鼠脑组织总RNA,通过逆转录巢式PCR,扩增δ受体全长cDNA,克隆至pMD20-T载体中,测序鉴定,经酶切、连接克隆入pIRES2-EGFP中,将获得的δ-pIRES2-E... 目的构建大鼠δ阿片受体基因的pIRES2-EGFP表达质粒,并实现其在HEK293细胞的表达。方法提取大鼠脑组织总RNA,通过逆转录巢式PCR,扩增δ受体全长cDNA,克隆至pMD20-T载体中,测序鉴定,经酶切、连接克隆入pIRES2-EGFP中,将获得的δ-pIRES2-EGFP重组子转染入HEK293细胞中,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EGFP和δ基因表达情况。结果酶切和测序结果表明δ基因正确构建入pIRES2-EGFP表达质粒中,转染了重组子的HEK293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绿色荧光,应用细胞免疫荧光,可以观察到δ基因高强度表达。结论利用巢式RT-PCR等成功构建了δ-pIRES2-EGFP表达质粒,并在HEK293细胞中实现了高效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Δ阿片受体 巢式PCR PIRES2-EGFP HEK29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分子交联体5表达上调对结直肠癌细胞转移能力的促进作用观察
14
作者 耿焱 姜泊 +1 位作者 王伟 马强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47-650,共4页
目的研究上调四分子交联体5(Tspan-5)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Tspan-5基因真核表达载体Tspan-5/pEGFP-C1,采用基因转染技术上调Tspan-5在低转移潜能结直肠癌细胞株LST-R1中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激光共聚焦... 目的研究上调四分子交联体5(Tspan-5)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Tspan-5基因真核表达载体Tspan-5/pEGFP-C1,采用基因转染技术上调Tspan-5在低转移潜能结直肠癌细胞株LST-R1中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激光共聚焦鉴定转染结果。采用异质黏附实验研究LST-R1黏附性改变,趋化运动实验研究运动性改变,穿膜侵袭实验研究侵袭性改变,裸鼠肝转移模型研究肝转移能力改变。结果 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稳定转染重组Tspan-5真核表达载体的LST-R1细胞表达Tspan-5/EGFP重组蛋白,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显示重组蛋白定位于细胞膜。异质黏附和趋化运动实验显示,上调Tspan-5表达可显著增强LST-R1细胞在基底膜主要成分Ⅳ型胶原蛋白(ColⅣ)、纤连蛋白(FN)、层黏连蛋白(LN)、玻连蛋白(VN)上的黏附性(P<0.001)及运动性(P<0.001),并可增强LST-R1细胞的侵袭性(P<0.001)。体内肝转移模型显示,上调Tspan-5表达可显著促进LST-R1细胞在裸鼠体内的肝转移能力(P<0.001)。结论 Tspan-5在结直肠癌细胞的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分子交联体5 转染 细胞黏附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片受体μ-Myc-pIRES2-EGFP的构建及其在CHO细胞中的表达
15
作者 胡子有 漆松涛 +2 位作者 张遐 曹琼 吴炳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9-182,共4页
目的:构建带Myc标签的大鼠μ型阿片受体的pIRES2-EGFP表达质粒(μ-Myc-pIRES2-EGFP),并实现其在CHO细胞中的表达。方法:以含大鼠全长μ阿片受体基因的μ-pMD20T载体为模板,通过引物设计和扩增,在μ基因C端引入Myc标签,AT克隆至pMD20-T... 目的:构建带Myc标签的大鼠μ型阿片受体的pIRES2-EGFP表达质粒(μ-Myc-pIRES2-EGFP),并实现其在CHO细胞中的表达。方法:以含大鼠全长μ阿片受体基因的μ-pMD20T载体为模板,通过引物设计和扩增,在μ基因C端引入Myc标签,AT克隆至pMD20-T载体中,测序鉴定,经酶切连接克隆入pIRES2-EGFP中,将获得的μ-Myc-pIRES2-EGFP转染入CHO细胞中,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EGFP表达情况,并用细胞免疫荧光和蛋白印迹检测μ-Myc的表达。结果:测序及酶切结果表明获得带Myc标签的μ基因,构建入pIRES2-EGFP表达质粒中,在荧光显微镜下,转染细胞可以观察到绿色荧光,应用免疫荧光和蛋白印迹观察到目的基因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μ-Myc-pIRES2-EGFP表达质粒,并在CHO细胞中实现了高效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Μ型阿片受体 PIRES2-EGFP CH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异体移植物炎症因子-1在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及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11
16
作者 艾晓兰 姚芳 +6 位作者 王晓睛 段东北 李科 胡子有 殷果 王梅 吴炳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11-519,共9页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移植物炎症因子-1(AIF-1)在结直肠癌(CRC)进展中的作用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70例CRC患者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AIF-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AIF-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移植物炎症因子-1(AIF-1)在结直肠癌(CRC)进展中的作用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70例CRC患者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AIF-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AIF-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然后将AIF-1过表达质粒(AIF-1)和阴性对照质粒(NC)转染至CRC细胞株SW480,探讨AIF-1在体外细胞中的功能。Ed U增殖实验和流式细胞术用来评估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Transwell迁移实验和Annexin V-APC/7-AAD凋亡检测试剂盒用来分析细胞迁移和凋亡;SB203580用来阻断p38 MAPK通路。最后用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CDK4,Cyclin D1,P21,P27,MMP2,MMP9,Bax,Bcl-2,Bcl-xl,p38和p-p38的表达水平。结果 AIF-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其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P=0.008),TNM分期(P=0.003)和肿瘤大小(P=0.023)密切相关。体外增殖和周期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AIF-1于SW480细胞后能降低Ed U细胞阳性率以及阻滞细胞的G1期(P<0.05);且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过表达AIF-1于SW480细胞后能抑制CDK4、Cyclin D1的蛋白表达,增强P21、P27的蛋白表达。Transwell迁移结果显示过表达AIF-1能抑制SW480细胞的迁移(P<0.001),伴随着MMP2和MMP9的蛋白水平的下调。此外,AIF-1过表达能诱导SW480细胞凋亡(P<0.01),增强Bax和p-p38的蛋白水平,减弱Bcl-2和Bcl-xl的蛋白水平,而利用SB203580可以明显改善AIF-1过表达引起的凋亡。结论 AIF-1通过抑制细胞增殖和细胞迁移以及诱导细胞凋亡在结直肠癌中发挥肿瘤抑制作用,且AIF-1通过激活p38MAPK途径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F-1 结肠直肠癌 增殖 迁移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