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8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卓力打造一流法医学科——南方医科大学法医学科建设规划
1
作者 乔东访 邱平明 +6 位作者 王起 台运春 李冬日 徐静涛 罗奇志 黄恩平 朱波峰 《法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19,共5页
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当前正值“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攻坚之际,要把组织实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作为工作主线,建设一流学科是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2022年法医学科正式列为医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法医学科发展迎来了前所... 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当前正值“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攻坚之际,要把组织实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作为工作主线,建设一流学科是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2022年法医学科正式列为医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法医学科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南方医科大学法医学科把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助力一流学科建设作为主攻方向,启动实施“引育并举,交叉融合”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方案;卓力建设一级学科博士点,凝练优势二级学科和研究方向;高起点、深融合打造创新型科研平台;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搭建高质量人才联合培养模式;以国家法治建设和行业需求为导向,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我校法医学科建设将持续为法治中国、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学科建设 高等教育 国家战略需求 人才培养 南方医科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化康复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南方医科大学为例 被引量:10
2
作者 邹积华 曾庆 +6 位作者 赵一瑾 郑晓燕 陈淑萍 李祥萍 湾明月 李爱军 黄国志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77-379,共3页
随着中国康复医学教育的快速发展,康复专业教育人才培养已逐渐融入全球化发展趋势,很多院校也已完成国际康复专业认证,康复专业教育也将逐步推进三级专业认证标准、教育信息一体化、全球化的发展的模式,为国际合作办学与专业教育模式创... 随着中国康复医学教育的快速发展,康复专业教育人才培养已逐渐融入全球化发展趋势,很多院校也已完成国际康复专业认证,康复专业教育也将逐步推进三级专业认证标准、教育信息一体化、全球化的发展的模式,为国际合作办学与专业教育模式创新带来了契机[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合作办学 教育模式创新 南方医科大学 信息一体化 康复专业 专业认证标准 康复医学教育 国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医科大学开设《生活方式与健康》选修课的体会 被引量:2
3
作者 王起 谢晓利 刘云岗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74-575,共2页
随着我国疾病谱与死因构成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转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成为日益重要的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改善生活方式是预防这些疾病的最为经济和有效的方法。医科大学的学生(包括医学类与非医学类),由于某些文化传统根源,他们对生... 随着我国疾病谱与死因构成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转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成为日益重要的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改善生活方式是预防这些疾病的最为经济和有效的方法。医科大学的学生(包括医学类与非医学类),由于某些文化传统根源,他们对生活方式的认识仍存在误区,仍不同程度地存在违反现代健康理念的行为。本课程着眼于饮食结构、人格和情绪特征、文体活动、环境有害物的接触以及自我保健能力的差异等方面,阐述生活方式与健康的密切关系,期望弥补医学院校大学生知识结构的盲点,提高其健康认知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以利于科学有效的预防疾病的意识和方法向家庭和社会广泛辐射。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本课程触动了大部分学生的既有观念,并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方式 健康 医学院校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媒体使用中信息超载对大学毕业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
4
作者 王文乐 陈建斌 +1 位作者 任鹤平 张丽娜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28,33,共7页
目的探讨大学毕业班学生社交媒体使用信息过载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方法利用多阶层随机抽样法在某市随机抽取5个高校,并采用社交媒体信息超载(SMIO)量表、卑尔根社交媒体成瘾量表(BSMAS)、罗森伯格自尊量表(SES)、抑郁-压力-焦虑量... 目的探讨大学毕业班学生社交媒体使用信息过载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方法利用多阶层随机抽样法在某市随机抽取5个高校,并采用社交媒体信息超载(SMIO)量表、卑尔根社交媒体成瘾量表(BSMAS)、罗森伯格自尊量表(SES)、抑郁-压力-焦虑量表(DASS-21)对5所高校大学毕业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1575份问卷,其中有效回收1543份。结果大学毕业班学生中除性别之间BSMAS得分与专业之间SE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SMIO、BSMAS及SES得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ASS-21及分量表得分比较:女生较男生高,专业类别中艺术文史类得分>经济管理类>理工类>生物医学类,城市高于农村,社交媒体使用时间>5年的毕业班学生高于使用3~5年及<3年的毕业班学生,以上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MIO与抑郁、压力、焦虑及DASS-21得分均呈正相关(r=0.363,0.309,0.358,0.372;P均<0.05),BSMAS与抑郁、压力、焦虑及DASS-21得分呈正相关(r=0.397,0.327,0.382,0.401;P均<0.05),SMIO、BSMAS与SES得分呈负相关(r=-0.321,-0.493;P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生源地(β′=-0.085)、社交媒体使用时间(3~5年:β′=0.435;>5年:β′=0.708)、社交媒体信息超载(β′=0.526)、社交媒体成瘾(β′=0.432)及自尊得分(β′=-0.387)(P均<0.05)均为大学毕业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结论社交媒体信息超载对大学毕业班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负面影响,信息超载程度越高,其自尊水平越低。此次研究分析大学毕业班学生信息超载现状,为高校针对不同性别、专业、生源地及社交媒体使用时间的大学生进行适当引导提供依据,帮助毕业班学生塑造自信健康的心理状态,从而更好地面对社会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 信息过载 大学生 毕业班学生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绒毛样蛋白VILL通过与LMO7蛋白相互作用抑制鼻咽癌细胞的增殖
5
作者 曾玉梅 李继科 +1 位作者 黄仲曦 周毅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54-961,共8页
目的探索绒毛样蛋白VILL抑制鼻咽癌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136例鼻咽癌和67例鼻咽非癌组织,采用免疫共沉淀(CO-IP)、质谱、Western blotting、免疫荧光和GST pull down实验在鼻咽癌细胞株中筛查并验证VILL相互作用丰度最高蛋白。采用... 目的探索绒毛样蛋白VILL抑制鼻咽癌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136例鼻咽癌和67例鼻咽非癌组织,采用免疫共沉淀(CO-IP)、质谱、Western blotting、免疫荧光和GST pull down实验在鼻咽癌细胞株中筛查并验证VILL相互作用丰度最高蛋白。采用转基因实验,在体外(鼻咽癌细胞株)和体内(裸鼠)验证VILL与靶蛋白对鼻咽癌增殖的调控作用。采用免疫组化实验在临床组织标本中验证VILL与靶蛋白表达水平与鼻咽癌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在鼻咽癌细胞(HONE1 EBV、S18)中,VILL与E3泛素连接酶LMO7相互作用的丰度最高,二者共定位于细胞浆,直接相互作用。过表达LMO7部分逆转VILL对鼻咽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与67例鼻咽非癌组织比较,VILL表达在136例鼻咽癌组织中下调(P<0.0001)且与临床T分期(P=0.04)、N分期(P=0.01)和M分期(P=0.013)显著相关,而LMO7在鼻咽癌普遍高表达。结论VILL可能通过抑制LMO7的促癌功能而抑制鼻咽癌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VILL蛋白 LMO7蛋白 蛋白相互作用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体软骨发育相关分子在先天性脊柱侧凸致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赵星辰 叶勇裕 +6 位作者 戴景兴 余涛 程星 尹东 欧阳钧 昌耘冰 陈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115,共4页
椎体起源于体节,是脊柱重要组成部分,其发育异常与先天性脊柱侧凸(Congenital scoliosis,CS)等多种疾病相关。在人类胚胎发育时期,体节来源的间充质细胞分化为软骨细胞进而骨化形成椎体,这一过程中椎体软骨的发育由多种信号分子协同调... 椎体起源于体节,是脊柱重要组成部分,其发育异常与先天性脊柱侧凸(Congenital scoliosis,CS)等多种疾病相关。在人类胚胎发育时期,体节来源的间充质细胞分化为软骨细胞进而骨化形成椎体,这一过程中椎体软骨的发育由多种信号分子协同调控。然而,有关椎体软骨发育过程与CS致病因素的关联尚无全面综述,因此本文旨在对椎体软骨发育和CS相关的分子机制进行总结,阐明CS致病因素背后的分子调控,以期为临床寻找更好的治疗CS的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 软骨发育 先天性脊柱侧凸 信号分子 致病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汉族人群12个Y-STR基因座多态性及法医学应用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刘超 陈玲 +2 位作者 陈晓辉 刘长晖 王慧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99-601,共3页
目的研究广州地区汉族人群12个Y-STR基因座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单倍型遗传多样性及其法医学应用价值。方法采用PowerPlexYSystem荧光标记复合扩增系统检测401例广州汉族无关个体的12个Y-STR基因座,并用3100遗传分析仪进行基因分型。结... 目的研究广州地区汉族人群12个Y-STR基因座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单倍型遗传多样性及其法医学应用价值。方法采用PowerPlexYSystem荧光标记复合扩增系统检测401例广州汉族无关个体的12个Y-STR基因座,并用3100遗传分析仪进行基因分型。结果获得了广州地区汉族无关男性个体的12个Y-STR基因座的频率分布资料,观察到398个单倍型,其基因多样性为0.99997;检测13种动物血样,在特异性区域均无扩增产物;55个父系样本,未观察到突变基因;同一男性个体的不同组织基因分型相同且女性DNA成分不影响Y-STR的扩增分型。结论该12个Y-STR基因座检测系统具有很高的识别能力,在群体遗传学研究及法医学混合检材的个人识别和父系亲缘关系鉴定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染色体 STR 单倍型 遗传多态性 法医物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创学院的康复治疗学本科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被引量:12
8
作者 曾庆 梁嘉欣 +4 位作者 邹积华 陈淑萍 陈蓉 郑彭 黄国志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50-1154,共5页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作出重要批示:教育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索,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中,切实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作出重要批示:教育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索,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中,切实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智力支撑。创新创业教育是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媒介,对推动经济增长、社会就业具有重大意义[1]。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极为重要[2]。教育部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在全国高校实行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踊跃参与创业,是强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创业技能的主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教育工作者 双创 创业技能 创业意识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康复医学课程建设实践探索 被引量:13
9
作者 赵一瑾 郑彭 +3 位作者 陈蓉 廖政文 路鹏程 黄国志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89-593,共5页
康复医学是实践性强的应用型临床学科。通过《康复医学》课程建设,旨在培养临床医学生的综合康复诊疗实践能力,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按照国家"金课""两性一度"的标准,以南方医科大学2016级临床卓越班春季学期开展... 康复医学是实践性强的应用型临床学科。通过《康复医学》课程建设,旨在培养临床医学生的综合康复诊疗实践能力,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按照国家"金课""两性一度"的标准,以南方医科大学2016级临床卓越班春季学期开展的《康复医学》线上教学为例,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反馈等四方面进行总结,探讨《康复医学》课程的"金课"建设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反馈 线上教学 康复医学 南方医科大学 教学实施 实践探索 临床医学生 综合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推进力度,促进转化医学发展 被引量:41
10
作者 蔡红兵 李欣 +4 位作者 孙学刚 方唯意 张龙城 杨明会 姚开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41-743,共3页
介绍了转化医学的概念和国内外发展状况。根据2010年"香山会议(S13)"精神,对照政府提出的"十二五"期间防治重大疾病、控制健康危险因素的目标,结合目前国内转化医学发展现状,提出应该从推广转化医学理念、搭建平台... 介绍了转化医学的概念和国内外发展状况。根据2010年"香山会议(S13)"精神,对照政府提出的"十二五"期间防治重大疾病、控制健康危险因素的目标,结合目前国内转化医学发展现状,提出应该从推广转化医学理念、搭建平台、建设专业人才队伍和运行机制、促进研究成果向卫生政策转化、注重"创新"理念的贯穿和原创性中医药理论和药物的研究等方面加强推进力度,以促进转化医学在国内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医学 转化研究 卫生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学科培养生物医学研究生 被引量:12
11
作者 何沐蓉 朱浩 常军武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16,共6页
分析了制约生物医学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的主要因素,提出了跨学科培养生物医学研究生的若干举措,包括实行双导师与导师组、改革招生与学位授予、完善弹性学制以及创新评估与激励机制等。
关键词 生物医学 研究生培养 跨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拉伸载荷调控肺癌细胞行为的分子机制
12
作者 李祥天 温小晖 +5 位作者 王若琳 成云水 刘钊汝 吕英 樊庭宇 宫凤英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4-449,共6页
目的本研究拟揭示周期性应力刺激与肺癌发生发展的潜在机制。方法本研究通过重分析GEO数据库中的数据集GSE272292,初步探讨了硬基质环境下周期性拉伸应力(15%应变,0.2 Hz,持续7 d)对肺腺癌细胞A549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结果功能富集分... 目的本研究拟揭示周期性应力刺激与肺癌发生发展的潜在机制。方法本研究通过重分析GEO数据库中的数据集GSE272292,初步探讨了硬基质环境下周期性拉伸应力(15%应变,0.2 Hz,持续7 d)对肺腺癌细胞A549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结果功能富集分析显示,差异基因显著富集于能量代谢的重要场所“线粒体内膜”和“含胶原的细胞外基质”,并筛选出线粒体核糖体蛋白(MRPL13)和V型胶原蛋白(COL5A1)作为调控该双表型的关键候选基因。GSEA分析进一步揭示了“CD22介导的B细胞受体信号调控”通路激活。结论机械信号可能通过调控MRPL13和COL5A1分子介导肺癌细胞的线粒体能量代谢与细胞外基质重塑等表型改变,为肺癌机械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拉伸 肺癌 线粒体代谢 细胞外基质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甲基化水平与氯胺酮治疗难治性抑郁障碍疗效的关系
13
作者 蓝玉婷 周燕玲 +4 位作者 刘冠希 黎伟城 蓝晓凤 赵存友 宁玉萍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2-239,共8页
目的基于一项针对重复氯胺酮注射治疗难治性抑郁障碍(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TRD)的临床队列研究,检测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甲基化在不同疗效反应中的差异,以探索其在疗效预测中的... 目的基于一项针对重复氯胺酮注射治疗难治性抑郁障碍(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TRD)的临床队列研究,检测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甲基化在不同疗效反应中的差异,以探索其在疗效预测中的潜在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TRD患者在接受为期2周、共6次氯胺酮注射治疗前后的外周血浆BDNF水平,用蒙哥马利-艾森贝格抑郁评定量表(Montgomery-Asberg depression rating scale,MADRS)评价疗效,比较治疗有效组与无效组之间的BDNF甲基化水平,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验证目标CpG位点的甲基化对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TRD患者在完成6次重复氯胺酮输注后,治疗有效组与治疗前的基线水平相比,MADRS评分[(25.20±7.54)分vs.(8.10±5.32)分]和血浆BDNF浓度[8.74(5.26,13.46)ng/mL vs.16.59(7.41,24.46)ng/mL]均显著改善(P<0.01)。基线水平时,BDNF上有35个CpG位点甲基化程度在不同疗效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中,有2个位于BDNF启动子区域的CpG位点(rs1240718851和cg06260077)呈现出高甲基化低表达的关系,其中一个CpG位点经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其可能影响BDNF的表达。结论TRD患者血浆BDNF浓度随着抑郁症状的缓解而上升,BDNF甲基化对基因表达的调控可预测重复静脉注射氯胺酮抗抑郁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性抑郁障碍 难治性抑郁 氯胺酮 抗抑郁治疗 治疗效果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DNA甲基 表观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培养人胸腺组织切片残余细胞类型、分子表达谱与质量评估的研究
14
作者 关万青 罗贵华 +6 位作者 撖菁萱 向群 安云飞 赵录 糜建红 冯泽清 吴玉章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93-903,共11页
目的拟通过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scRNA-seq)解析移植前体外培养人胸腺组织切片的残余细胞类型和功能,并利用培养上清液分子标志物的水平特征建立胸腺组织切片质量评估方法。方法收集2023年5月至2024年1月... 目的拟通过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scRNA-seq)解析移植前体外培养人胸腺组织切片的残余细胞类型和功能,并利用培养上清液分子标志物的水平特征建立胸腺组织切片质量评估方法。方法收集2023年5月至2024年1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胸外科接受心脏外科手术的18例先天心脏病患者废弃的胸腺制备成胸腺组织切片。体外培养14 d后,通过scRNA-seq鉴定残余的细胞类型,联合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残余细胞的功能,并查阅胸腺组织切片培养的相关文献筛选出指示胸腺细胞功能的分子标志物。采用ELISA检测上清液分子标志物的蛋白水平变化,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以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判定上清液分子标志物对胸腺组织切片质量的评估价值。将分子标志物判定为质量检测合格与质量检测不合格的胸腺组织切片移植至6~8周龄Balb/c-nude雄性小鼠(体质量14~17 g)皮下(对照组不移植胸腺组织切片),通过流式细胞术和组织学检测分析移植后免疫重建效果。结果(1)scRNA-seq数据显示,胸腺组织切片中含有11种细胞,主要细胞为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T细胞。GO和KEGG富集分析显示,上皮细胞与趋化作用、上皮细胞发育、细胞基质粘附、紧密连接等条目相关;成纤维细胞主要与细胞外基质组织、上皮细胞增殖、负向调控细胞迁移、肌动蛋白细胞骨架调节等条目相关;T细胞主要与T细胞分化、T细胞活化的调控、T细胞凋亡、T细胞受体信号等条目相关。(2)筛选出CCL19、CCL21、CXCL12、CXCL16、IL16、SELL作为指示胸腺细胞功能的分子标志物,与第1天相比,CCL19、CCL21、CXCL12和CXCL16蛋白分泌量伴随体外培养显著增加(P<0.05),IL16和L-selectin(SELL表达分泌的蛋白)蛋白分泌量伴随体外培养显著下降(P<0.05)。联合IL16和L-selectin生成预测因子Pre1评估体外培养1 d的胸腺组织切片质量的价值最高,ROC曲线下面积为0.883。联合CCL19、CCL21、CXCL12、CXCL16生成预测因子Pre2评估体外培养14 d的胸腺组织切片质量的价值最高,ROC曲线下面积为0.948。(3)裸鼠移植实验证实:与对照组相比,质量检测合格的胸腺组织切片能在体内发育成胸腺结构,并有效提升裸鼠外周血中T细胞的比例(P<0.01),而质量检测不合格的胸腺组织切片移植到裸鼠体内无法重建裸鼠的T细胞发育。结论移植前胸腺组织切片残留的组成细胞主要为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T细胞;IL16和L-selectin可作为判定胸腺原料质量的潜在指标。CCL19、CCL21、CXCL12和CXCL16可有效评估胸腺组织切片成品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胸腺组织切片 残余细胞类型 分子标志物 质量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方汉族人群20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的多态性分析(英文)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玲 陆慧洁 +2 位作者 杜蔚安 邱平明 刘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1-149,共9页
目的评估Power Plex~?21系统所含基因座的等位基因频率、法医学常用遗传学参数和系统效能。方法对Power Plex~?21系统包含的20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D3S1358、D1S1656、D6S1043、D13S317、Penta E、D16S539、D18S51、D2S1338、CSF1PO、Pe... 目的评估Power Plex~?21系统所含基因座的等位基因频率、法医学常用遗传学参数和系统效能。方法对Power Plex~?21系统包含的20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D3S1358、D1S1656、D6S1043、D13S317、Penta E、D16S539、D18S51、D2S1338、CSF1PO、Penta D、TH01、vWA、D21S11、D7S820、D5S818、TPOX、D8S1179、D12S391、D19S433、FGA)进行基因分型。统计2367个南方汉族无关个体中上述20个基因座的等位基因频率和遗传学参数,并将本研究人群的等位基因频率与文献报道的其他人群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该系统各基因座的个体识别率为0.7839~0.9852,非父排除率为0.2974~0.8099。除D5S818基因座外,其余基因座均符合哈-温平衡。该系统的累积非父排除率和累积个体识别率均超过0.999 999 999 999 999 999 999 999999 999。南方汉族人群与8个少数民族(广西彝族、广西回族、广西苗族、贵州侗族、贵州苗族、青海土家族、青海回族、云南彝族)相比,等位基因频率有显著性差异。中国南方汉族人群和日本、菲律宾、韩国、北意大利和阿根廷等人群相比,在8-20个STR基因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南方汉族人群与上述5组国外人群以及及3组文献报道的国内人群(北京汉族、浙江汉族、福建汉族)在D1S1656基因座上的等位基因频率均有显著性差异。Neighbor-joining系统发生树显示所有亚洲人群聚类为一个分支,意大利北部和阿根廷人群聚集成另一个独立的分支,南方汉族人群和云南彝族人群遗传距离较近。结论 Power Plex?21系统的20个STR基因座在中国南方汉族人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可满足亲子鉴定、个体识别以及人类学研究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串联重复序列 群体遗传学 中国南方汉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医学对临床解剖学的启迪 被引量:12
16
作者 钟世镇 徐达传 欧阳钧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共2页
转化性研究(Translational Research)和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是医学研究领域近年炙手可热的前沿性新名词。什么是转化医学?概括地讲。
关键词 医学研究 转化性 临床解剖学 前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骼肌纤维NLRP3炎症小体激活、亚细胞定位及3D重建
17
作者 厉洋洋 菅晓婷 +6 位作者 黄静雯 王琪森 桂炜超 张小龙 赵子炜 胡稷杰 廖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8-174,共7页
目的探讨体外炎性环境中肌纤维内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亚细胞定位及其3D重建。方法C2C12细胞体外培养、马血清分化;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及尼日利亚菌素(Nigericin/Nig)刺激C2C12肌管内NLRP3炎症小体激活;qPCR及Western blo... 目的探讨体外炎性环境中肌纤维内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亚细胞定位及其3D重建。方法C2C12细胞体外培养、马血清分化;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及尼日利亚菌素(Nigericin/Nig)刺激C2C12肌管内NLRP3炎症小体激活;qPCR及Western blot分析NLRP3、ASC、Caspase-1基因及蛋白水平;免疫荧光分析NLRP3、ASC的聚集与共定位;共聚焦观察、Imaris软件重建显示聚合态NLRP3、ASC与特定细胞器(高尔基体、线粒体、内质网)的关联。结果体外条件下,LPS/Nig联合刺激可致肌纤维内NLRP3、ASC、Caspase-1基因、蛋白水平上调,胞浆内可见NLRP3、ASC聚集;肌纤维内线粒体功能分子TOM20、高尔基体分子TGN38显著上调,聚集态NLRP3、ASC与线粒体、高尔基体存在共定位。结论LPS/Nig刺激可诱导骨骼肌纤维内NLRP3炎症小体激活。活化的NLRP3炎症小体组分与线粒体及高尔基体密切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LRP3炎症小体 C2C12细胞 Imaris 3D重建 细胞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医学:从基础研究走向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湘民 袁慧军 杨正林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5-176,共2页
自"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以来,人们对基因组变异信息与个体差异关系的认识在不断地加深,对疾病的发生机制、药物反应性,以及患者预后的预测等等生命健康密切相关的重要问题的研究,更是以空前的速度在不断完善和拓宽人们的认识。特别是... 自"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以来,人们对基因组变异信息与个体差异关系的认识在不断地加深,对疾病的发生机制、药物反应性,以及患者预后的预测等等生命健康密切相关的重要问题的研究,更是以空前的速度在不断完善和拓宽人们的认识。特别是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科研人员得以累积多种疾病的基于大量病例的基因组、转录组、代谢组等多组学海量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基因组计划 测序技术 研究走向 药物反应 个体差异 科研人员 临床应用 遗传性耳聋 非小细胞肺癌 Β-地中海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单核苷酸多态性复合扩增体系在疑难检材中的法医学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何琼 刘超 +1 位作者 刘长晖 王慧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9-83,共5页
目的应用线粒体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的复合PCR扩增体系应用于法医检验案件中的陈旧血痕、脱落细胞检材、腐败降解检材及骨组织等疑难检材,为解决法医学检验疑难检材的难题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方法用IdentifilerTM试剂盒进行目前使用的ST... 目的应用线粒体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的复合PCR扩增体系应用于法医检验案件中的陈旧血痕、脱落细胞检材、腐败降解检材及骨组织等疑难检材,为解决法医学检验疑难检材的难题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方法用IdentifilerTM试剂盒进行目前使用的STR分型及已建立的18个线粒体SNPs(16个位于编码区和2个控制区)位点复合扩增毛细管电泳荧光检测体系,并行对照检验案件中的陈旧血痕、脱落细胞、腐败肌肉、软骨以及牙齿、骨等各种疑难检材。结果对于上述检材,STR与线粒体SNPs的检验成功率均达到80%以上,线粒体SNPs高于STR。对于高度腐败的肌肉及软骨、骨骼检材,线粒体SNPs的检验成功率明显高于STR。结论所建立的线粒体SNPs复合PCR扩增体系在疑难检材检验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苷酸多态性 线粒体 复合扩增 毛细管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骨性关节炎大鼠前交叉韧带的生物力学性能研究
20
作者 杨昊霖 王勉 +3 位作者 李子涛 邓羽平 赵东良 黄文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2-350,共9页
目的前交叉韧带在力学响应中表现出典型的非线性特性及黏弹性。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与前交叉韧带的生物力学特性息息相关,但早期KOA对前交叉韧带的力学性能的影响尚不明确。多方法探讨KOA大鼠前交叉韧带生物力学性能... 目的前交叉韧带在力学响应中表现出典型的非线性特性及黏弹性。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与前交叉韧带的生物力学特性息息相关,但早期KOA对前交叉韧带的力学性能的影响尚不明确。多方法探讨KOA大鼠前交叉韧带生物力学性能的改变。方法三周左后肢伸直位固定法构建KOA大鼠模型。番红O-固绿染色并结合改良Mankin's关节软骨病理评分法对模型进行评估,后取下正常组与模型组前交叉韧带。通过微型力学加载系统对正常及关节炎前交叉韧带进行宏观力学测试。组织学染色法表征细观韧带组织成分变化。双光子显微镜对细观组织进行结构观测。结果番红O-固绿染色结果表明,三周固定后左肢出现早期KOA软骨病理改变,证实模型构建成功;HE染色结果显示,早期KOA前交叉韧带出现炎症细胞浸润,韧带处在炎性环境中;宏观力学结果表明,早期KOA前交叉韧带的刚度、低张模量、高张模量均增高;代偿侧初始斜率较正常组右侧前交叉韧带升高;微观结构结果表明,KOA前交叉韧带结构紊乱,胶原纤维排列方向混乱。结论以上结果表明,关节制动诱导下的早期KOA前交叉韧带力学性质的改变以组织刚度上升为主,而这可能与韧带组织炎性浸润及其微观胶原纤维结构改变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前交叉韧带 生物力学 黏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