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发角蛋白-胶原海绵-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复合生物敷料对大鼠烧伤创面修复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陈英华 董为人 +5 位作者 陈清元 赵冰雷 邹仲之 肖应庆 胡国栋 仇新霞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621-1626,共6页
目的以人发角蛋白-胶原海绵为敷料内层,复合包裹药物虎杖的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载体,制备一种双层复合生物材料,研究其对烧伤创面的促愈合作用,探讨将其作为烧伤敷料的可行性。方法(1)将在体内具有慢(Z)、中(B)、快(F)三种吸收速度的人... 目的以人发角蛋白-胶原海绵为敷料内层,复合包裹药物虎杖的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载体,制备一种双层复合生物材料,研究其对烧伤创面的促愈合作用,探讨将其作为烧伤敷料的可行性。方法(1)将在体内具有慢(Z)、中(B)、快(F)三种吸收速度的人发角蛋白组分材料编织成网孔为1mm×1mm的网格,与从牛跟腱中抽提I型胶原溶液混合后放入模具,经真空冷冻干燥后制成海绵状膜(作复合内层敷料),扫描电镜观察其结构。(2)用聚合法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再与药物虎杖一同成膜,制备药物缓释载体膜(作复合外层敷料),紫外光谱仪测定其释药度。(3)用SD大鼠制备深Ⅱ°烧伤动物模型,并于烧伤后2~5d内清除坏死组织,保留部分变性真皮组织。清创后将用与创面相同大小的人发角蛋白-胶原海绵-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复合敷料覆盖创面,已用于临床的戊二醛猪皮作为阳性对照组。术后以创面完全上皮化为标准,记录创面愈合时间并分别计算第7、14、21天愈合率。(4)分别于覆敷料后1、2、4、6、8周切取整个创面及其周围组织(每组每个时间点取6个标本),行光学显微镜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作3组的愈合时间及第7、14、21天的愈合率比较。结果胶原海绵膜为孔径为50~300μm的三维立体状结构。经测定在0~48h内药物虎杖从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膜内不断释出。深Ⅱ°烧伤治疗实验结果:实验组创面覆盖后渗出明显减少且保持一定湿度,而对照组创面较干燥;实验组及阳性对照组的创面愈合时间较阴性对照组提前;创面在第7、14、21天的愈合率均较阴性对照组高,且实验组在第14天的愈合率较阳性对照组高。结论人发角蛋白-胶原海绵-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虎杖复合生物敷料可促进深Ⅱo烧伤实验大鼠创面的愈合,起到在体内构建组织工程化皮肤的目的。通过控制合成工艺,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膜作为药物缓释载体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发角蛋白 胶原海绵 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烧伤 敷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药材指纹图谱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杨雪梅 刘旭 +1 位作者 严轶琛 徐江平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410-1411,共2页
目的研究三七药材指纹图谱。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方法(HPLC):C18(250.0mm×4.0mm,5μm)色谱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3nm。结果建立了三七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结论该方法简单,重现性好,具可操作性,能用于三七药... 目的研究三七药材指纹图谱。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方法(HPLC):C18(250.0mm×4.0mm,5μm)色谱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3nm。结果建立了三七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结论该方法简单,重现性好,具可操作性,能用于三七药材的鉴别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纹图谱 三七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二甲基丙烯酰胺偶氮苯的合成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清元 何蕴韶 游文玮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465-1466,共2页
用过硫酸铵还原对硝基苯胺,得到对二硝基偶氮苯;对硝基偶氮苯再用硫化钠还原得到对二胺基偶氮苯;对二胺基偶氮苯和甲基丙烯酰氯进行酰化反应得到对二甲基丙烯酰胺偶氮苯。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元素分析确定其结构,用紫外光谱测其光... 用过硫酸铵还原对硝基苯胺,得到对二硝基偶氮苯;对硝基偶氮苯再用硫化钠还原得到对二胺基偶氮苯;对二胺基偶氮苯和甲基丙烯酰氯进行酰化反应得到对二甲基丙烯酰胺偶氮苯。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元素分析确定其结构,用紫外光谱测其光谱性质。合成路线优化,产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二甲基丙烯酰胺偶氮苯 还原偶联 光谱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羽根管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赵冰雷 陈英华 +3 位作者 肖应庆 仇欣霞 董为人 邹仲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13,共5页
目的了解鸡羽根的结构特点,观察其在活体组织内的降解情况及其对周围组织的影响,为其作为组织工程备选支架材料提供依据。方法健康鸡羽根,采用序贯的、不同程度(轻、中、重)理化处理程序,得到3种鸡羽根角蛋白(CCK-I、CCK-II、CCK-III),... 目的了解鸡羽根的结构特点,观察其在活体组织内的降解情况及其对周围组织的影响,为其作为组织工程备选支架材料提供依据。方法健康鸡羽根,采用序贯的、不同程度(轻、中、重)理化处理程序,得到3种鸡羽根角蛋白(CCK-I、CCK-II、CCK-III),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其形态结构。大鼠背部肌组织内植入鸡羽根角蛋白片(实验组)和未处理鸡羽根片(对照组),以及坐骨神经束间植入鸡羽根角蛋白丝(实验组)和未处理羽根丝(对照组),于不同时间点取材,观察其降解情况和组织相容性。结果(1)光镜:鸡羽根管壁从内到外依次为4个致密层:嗜碱性均质状粗线,3 ̄5层的嗜酸性角质层,60 ̄100层含大量色素颗粒的环行角蛋白束和10 ̄20层含少量色素颗粒的角蛋白束。扫描电镜:未处理的鸡羽根结构致密,管壁平整,无孔洞;处理后结构较疏松,可见大小、深浅不等的孔洞。(2)肌组织内植入:第8周材料呈细丝状或散在细颗粒状,部分被降解吸收,仍有少量炎性细胞,可见多核巨细胞;第12周材料降解为细小碎片。对照组各时间段材料结构完整。(3)神经束间植入:引起的组织反应与细胞类型同肌组织内植入组,神经组织无变性、坏死。结论未处理的鸡羽根由多层致密的角蛋白束构成,含色素颗粒和少量基质。处理后表面出现许多孔洞,结构疏松,且体内可降解,其降解产物不引起机体组织的变性、坏死。鸡羽根有可能成为组织工程化器官或组织构建的备用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羽根 形态学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ELSD法测定苦杏仁中苦杏仁苷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吴昭晖 游文玮 HE Feng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549-1551,共3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测定苦杏仁中苦杏仁苷含量的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ODS(4.0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30∶70),流速0.5ml/min;柱温25℃;利用ELSD检测器检测:漂移管温度98...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测定苦杏仁中苦杏仁苷含量的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ODS(4.0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30∶70),流速0.5ml/min;柱温25℃;利用ELSD检测器检测:漂移管温度98℃,载气流速3.2L/min。结果苦杏仁苷进样量在1.0 ̄15.1μg范围内,标准曲线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苦杏仁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9.0%,RSD为2.9%(n=5)。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为苦杏仁苷的含量测定提供了一个新方法,可用于苦杏仁药材及含苦杏仁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苦杏仁 苦杏仁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羽根角蛋白管毒性作用的研究(英文)
6
作者 董为人 赵冰雷 +3 位作者 肖应庆 仇欣霞 陈英华 邹仲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931-935,共5页
目的观察鸡羽根角蛋白管作为组织工程材料的毒性作用。方法分别制备不同处理强度的3种鸡羽根角蛋白管的浸提液并测定其化学成分。采用皮肤致敏实验(大鼠)、皮内刺激实验(家兔)、小鼠全身急性毒性实验以及体外细胞毒性实验观察鸡羽根角... 目的观察鸡羽根角蛋白管作为组织工程材料的毒性作用。方法分别制备不同处理强度的3种鸡羽根角蛋白管的浸提液并测定其化学成分。采用皮肤致敏实验(大鼠)、皮内刺激实验(家兔)、小鼠全身急性毒性实验以及体外细胞毒性实验观察鸡羽根角蛋白管浸提液的体内和体外毒性作用。结果鸡羽根在浸出液中释放的主要物质为中等分子量的肽类物质,大分子蛋白释放不多。皮肤致敏实验和皮内刺激实验显示对浸提液不引起皮肤及皮内红斑、水肿和坏死现象。小鼠全身急性毒性实验中,腹腔注射浸提液的小鼠未出现死亡、衰竭、发绀、震颤、严重的腹膜刺激、眼睑下垂及呼吸困难等毒性症状。体外细胞毒性实验示浸提液细胞毒性接近于0级。结论鸡羽根角蛋白管可被水解,释放一些肽类物质,其浸提液对皮肤无致敏作用,皮内刺激反应弱,不引起全身急性毒性症状,无细胞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羽根角蛋白 组织工程 毒性作用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