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丁酸钠与索拉非尼可能通过YAP诱导铁死亡协同抑制肝癌细胞增殖 被引量:3
1
作者 何华星 刘璐琳 +2 位作者 刘颖茵 陈纳川 孙素霞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25-1430,共6页
目的探讨丁酸钠(NaB)联合索拉非尼(Sora)是否协同诱导铁死亡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及其机制。方法CCK8、平板克隆实验和倒置光学显微镜观察探讨NaB或(和)Sora对HepG2肝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GSH法和C11-BODIPY 581/591检测NaB或(和)Sora是否... 目的探讨丁酸钠(NaB)联合索拉非尼(Sora)是否协同诱导铁死亡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及其机制。方法CCK8、平板克隆实验和倒置光学显微镜观察探讨NaB或(和)Sora对HepG2肝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GSH法和C11-BODIPY 581/591检测NaB或(和)Sora是否诱导HepG2细胞发生铁死亡;公共数据库TCGA分析肝癌组织与正常组织中YAP基因表达差异;Western blotting检测NaB或(和)Sora对HepG2细胞中YAP蛋白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CCK8结果显示,2 mmol/L NaB联合Sora可显著降低HepG2肝癌细胞对Sora的IC50(P<0.001),联合指数法证实Sora与NaB联合具有协同作用(CI<1),铁死亡抑制剂(Fer-1)和YAP激活剂(XMU)则可逆转NaB联合Sora对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P<0.001、P<0.001);平板克隆实验结果显示,相较NaB或Sora单独处理,NaB联合Sora可显著抑制HepG2细胞克隆球形成(P<0.01,P<0.01);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NaB或Sora单独处理均可使HepG2细胞分散,形态皱缩且数量减少,而两者联合处理可加剧这一现象;GSH法和C11-BODIPY 581/591检测结果显示,较NaB或Sora单独处理,NaB联合Sora可进一步降低细胞内GSH水平(P<0.001,P<0.05)和脂质ROS水平(P<0.05,P<0.01),Fer-1和XMU可逆转NaB联合Sora对HepG2细胞内GSH水平的下调作用(P<0.001,P<0.01)和脂质ROS水平的上调作用(P<0.01,P<0.05);TCGA分析结果显示,肝癌组织与正常组织相比YAP mRNA高表达(P<0.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较NaB或Sora单独处理,NaB联合Sora进一步下调HepG2细胞YAP蛋白表达水平(P<0.05,P<0.05),上调YAP蛋白磷酸化水平(P<0.05,P<0.01)。结论NaB联合Sora可能通过抑制YAP诱导铁死亡,进而协同抑制肝癌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钠 索拉非尼 肝癌 铁死亡 YAP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地区市售腊肠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检测 被引量:2
2
作者 王佩 邱月升 +1 位作者 余卫军 邓红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3-128,共6页
目的:了解广东地区市售腊肠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为消费者提供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并为相关部门的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广东省6个不同地区的超市及农贸市场采集腊肠共84份,按照GB 5009.33-2010《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 目的:了解广东地区市售腊肠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为消费者提供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并为相关部门的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广东省6个不同地区的超市及农贸市场采集腊肠共84份,按照GB 5009.33-2010《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中的分光光度法进行检测。结果84份腊肠样本中硝酸盐含量的合格率为59.5%,亚硝酸盐含量的合格率为98.8%;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最高含量分别为99.73 mg/kg和44.64 mg/kg。6个不同地区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业化生产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高于小作坊家庭自制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东地区市售腊肠中亚硝酸盐含量合格率比较理想,而硝酸盐残留相对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腊肠 硝酸盐 亚硝酸盐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杨梅素的体外护肝作用:基于脂噬介导的LO2细胞脂质蓄积及HepG2细胞增殖 被引量:2
3
作者 廖晓珊 郝宇婷 +5 位作者 伍梦婷 刘会平 蒋亮 叶子充 廖文镇 邓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18-527,共10页
目的基于脂噬途径研究二氢杨梅素(DMY)对LO2细胞脂质蓄积的防治效果及其机制,并探索其对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方法FBS诱导LO2细胞建立脂肪变性模型,研究分别设置对照组:10%FBS-DMEM正常培养;模型组:50%FBS-DMEM;阳性对照组:100μg/mL D... 目的基于脂噬途径研究二氢杨梅素(DMY)对LO2细胞脂质蓄积的防治效果及其机制,并探索其对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方法FBS诱导LO2细胞建立脂肪变性模型,研究分别设置对照组:10%FBS-DMEM正常培养;模型组:50%FBS-DMEM;阳性对照组:100μg/mL DMY+10%FBS-DMEM;处理组(L-DMY组:50μg/mL DMY+50%FBS-DMEM;M-DMY组:100μg/mL DMY+50%FBS-DMEM;H-DMY组:200μg/mL DMY+50%FBS-DMEM)及恢复对照组:先50%FBS-DMEM培养,后10%FBS-DMEM培养。油红O染色测定脂滴累积。试剂盒测定TC、TG、LDL水平和AST、ALT和LDH酶活性。AO染色观察自噬溶酶体数量,透射电镜观察自噬体数量。Western blot检测自噬蛋白LC3表达量。MDC染色观察自噬体形成情况,q-PCR测定LC3、ATG7、AMPK、mTOR、p62和Beclin1的mRNA表达水平。细胞周期阻滞实验分析HepG2细胞周期比例,流式细胞术检测HepG2细胞凋亡情况,细胞DNA断裂实验检测HepG2细胞DNA的完整情况。结果DMY干预和预处理可抑制LO2细胞的脂质蓄积,并且降低TC、TG、LDL水平和AST、ALT和LDH酶活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MY可促进LO2细胞的自噬体和自噬溶酶体的形成,并促进自噬蛋白LC3的表达;DMY可减轻高FBS诱导的LO2细胞自噬体形成抑制,并上调LC3(P<0.01)、ATG7(P<0.01)、Beclin1(P<0.05)和AMPK(P<0.001)的mRNA水平,下调p62(P<0.001)和mTOR(P<0.001)的mRNA水平。DMY可阻滞HepG2细胞的有丝分裂和细胞增殖(53.90%vs 14.62%;32.31%vs 70.17%),诱导HepG2细胞的晚期凋亡(4.74%vs 57.86%)和DNA断裂。结论DMY通过调节AMPK/mTOR介导的脂噬途径减少LO2细胞的脂质累积,通过阻滞细胞周期和促进凋亡抑制HepG2增殖,发挥体外护肝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杨梅素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脂噬 AMPK/mTOR 增殖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薯花青素稳定性分析及其复配饮品的配伍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何娜 蒋亮 +2 位作者 邓玉娣 廖文镇 刘会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20期172-175,179,共5页
[目的]研究食品原料的种类及其添加量对紫薯花青素热处理时其稳定性的影响及紫薯花青素复配饮品的配方。[方法]以紫薯冻干粉为试验材料,采用热水法提取紫薯花青素,用比色法测定花青素吸光值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胶原蛋白、益生元、... [目的]研究食品原料的种类及其添加量对紫薯花青素热处理时其稳定性的影响及紫薯花青素复配饮品的配方。[方法]以紫薯冻干粉为试验材料,采用热水法提取紫薯花青素,用比色法测定花青素吸光值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胶原蛋白、益生元、甜味剂、水溶性膳食纤维、增稠剂种类及其添加量对紫薯花青素稳定性的影响,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紫薯花青素复配饮品的配方。[结果]食品原料中,日本胶原蛋白适宜添加量为4%~12%;菊粉适宜添加量为小于6%;木糖醇适宜添加量为1%~10%;抗性糊精适宜添加量为小于4%;阿拉伯胶适宜添加量为0.1%~0.2%或0.8%~1.0%。正交试验和验证试验得出2组较好的饮品配比,分别为日本胶原蛋白、菊粉、木糖醇、抗性糊精、阿拉伯胶的添加量依次为6%、2%、1%、6%、0.8%和6%、1%、2%、4%、1.0%。[结论]该研究可为紫薯花青素类饮料研制中原料配伍、用量配比提供理论参考和配方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薯花青素 稳定性 食品原料 配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攀登鱼藤异黄酮脂质体有较好的物理性能及抗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活性
5
作者 毛联智 刘会平 +4 位作者 刘华缓 卞中博 张秋玉 廖文镇 孙素霞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76-883,共8页
目的制备和鉴定攀登鱼藤异黄酮温敏脂质体并研究其抗乳腺癌作用。方法MTT法检测攀登鱼藤异黄酮、大豆异黄酮和金雀异黄酮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MCF7、SKBR3)增殖活性影响;克隆形成实验探讨攀登鱼藤异黄酮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 目的制备和鉴定攀登鱼藤异黄酮温敏脂质体并研究其抗乳腺癌作用。方法MTT法检测攀登鱼藤异黄酮、大豆异黄酮和金雀异黄酮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MCF7、SKBR3)增殖活性影响;克隆形成实验探讨攀登鱼藤异黄酮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克隆形成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检测MDA-MB-231细胞迁移;蛋白印迹法检测MDA-MB-231细胞迁移和侵袭蛋白MMP2,MMP9表达量;薄膜水化法制备温敏脂质体及攀登鱼藤异黄酮温敏脂质体;透射电子显微镜、动态光散射扫描仪以及紫外分光光度计分别鉴定攀登鱼藤异黄酮温敏脂质体形貌、粒径、包封率及稳定性,并用MTT法检测攀登鱼藤异黄酮温敏脂质体抗小鼠乳腺癌细胞(4T1)增殖活性。结果攀登鱼藤异黄酮可显著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MCF7、SKBR3)增殖,且效果优于大豆异黄酮和金雀异黄酮;攀登鱼藤异黄酮显著减少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克隆形成量,降低其划痕面积的愈合速度,并下调MMP2和MMP9的表达。薄膜水化法制备得到的温敏脂质体呈均质不规则球形,其粒径为56.23±0.61 nm、聚合物分散指数为0.241±0.014、Zeta电位为-40.40±0.46 mV、包封率为(87.68±2.41)%、稳定性较好,且抗小鼠乳腺癌增殖活性增强。结论攀登鱼藤异黄酮通过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转移和侵袭发挥其抗癌活性,攀登鱼藤异黄酮温敏脂质体具有较好的物理性能及抗乳腺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攀登鱼藤异黄酮 乳腺癌 细胞增殖 细胞转移 细胞侵袭 温敏脂质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