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医科大学学生甲型H1N1流感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 被引量:3
1
作者 李美青 叶菊风 张琼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4067-4068,共2页
目的:了解医科大学学生关于甲型H1N1流感(甲流)的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学校开展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广州市某医科大学在校大学生,以无记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生对甲流知识的知晓程度较低,平... 目的:了解医科大学学生关于甲型H1N1流感(甲流)的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学校开展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广州市某医科大学在校大学生,以无记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生对甲流知识的知晓程度较低,平均得分7.64分(总分12分);医学专业学生甲流知晓率高于非医学专业,女生高于男生;学生获取甲流知识主要途径是网络,占84.2%,其次是电视广播,占49.1%,课堂获知的仅占15.2%。结论:医学生对甲流知识的知晓情况较差,学校应加强以课堂为主渠道,通过上好健康教育课或者知识讲座切实做好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A型 H1N1亚型 医学生 知识 态度 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心理压力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23
2
作者 王乐然 陈立明 +1 位作者 罗仁 王松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51-852,共2页
学习、就业压力、考研竞争、抑郁倾向,交际恐慌、上网成瘾、睡眠障碍、攀比心理和物质缺乏、家庭不和造成的自闭、悲观等问题已成为倍受社会关注的心理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这种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原因,提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参加群... 学习、就业压力、考研竞争、抑郁倾向,交际恐慌、上网成瘾、睡眠障碍、攀比心理和物质缺乏、家庭不和造成的自闭、悲观等问题已成为倍受社会关注的心理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这种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原因,提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参加群体性活动、积极开展科学的心理支持和救助等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保护措施,尽量降低其危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大学生 保护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C2基因表达对益生菌调节肠屏障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余晶仪 郝小燕 +6 位作者 龙敏 王勤 屈娅荣 温扬明 张文炳 罗军 曹虹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7-201,共5页
目的观察益生菌诱导的乳鼠结肠MUC2基因的表达及其对益生菌抑制E.coli K1株E44黏附侵袭肠屏障作用的影响。方法 SD乳鼠分别用益生菌、E44株和益生菌+E44株三组灌胃7 d后,RT-PCR法观察益生菌和E44株诱导结肠MUC2基因的表达;靶向MUC2基因... 目的观察益生菌诱导的乳鼠结肠MUC2基因的表达及其对益生菌抑制E.coli K1株E44黏附侵袭肠屏障作用的影响。方法 SD乳鼠分别用益生菌、E44株和益生菌+E44株三组灌胃7 d后,RT-PCR法观察益生菌和E44株诱导结肠MUC2基因的表达;靶向MUC2基因的shRNA真核质粒表达载体(shRNA MUC2)和阴性对照shRNA NC转染人结肠癌Lovo细胞,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其表达水平,并通过竞争性排斥方法检测MUC2基因对益生菌拮抗致病菌E44粘附侵袭的影响。结果灌胃益生菌组SD乳鼠肠道MUC2基因明显上调,而E44组则显著降低。用shRNA MUC2转染Lovo细胞后,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其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干扰率为66.7%;益生菌对E44株粘附侵袭抑制作用明显低于未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E44相对粘附率为56.64%,相对侵袭率为66.64%。结论益生菌诱导的MUC2基因表达上调可能成为拮抗致病菌易位的保护机制之一;MUC2基因沉默后,益生菌对E44粘附侵袭肠上皮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C2 SHRNA 益生菌 E.COLI K1(E44) 粘附与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氮胁迫对拟穴青蟹组织器官中SOD及GPX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曾媛媛 蒋云霞 艾春香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0-215,共6页
采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探讨海水中分别添加氨氮(以氯化铵作为氨氮源)0(对照组,C0组)、10(C10组)、20(C20组)、30(C30组)、40 mg/dm3(C40组),胁迫24、48、72、96 h对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各组织器官中SOD、GPX活性的影响.结果表... 采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探讨海水中分别添加氨氮(以氯化铵作为氨氮源)0(对照组,C0组)、10(C10组)、20(C20组)、30(C30组)、40 mg/dm3(C40组),胁迫24、48、72、96 h对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各组织器官中SOD、GPX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拟穴青蟹鳃中SOD活性,除C40组外,其余各组在胁迫24、48 h随氨氮含量升高而升高,胁迫72、96 h则随氨氮含量升高而下降(p<0.05),C40组的则随胁迫时间延长而一直呈下降趋势;各组拟穴青蟹鳃、肝胰腺和肌肉的SOD活性变化趋势相同,鳃和肌肉SOD活性最高均出现在胁迫48 h,肝胰腺SOD活性最高则在胁迫72 h.各组拟穴青蟹鳃GPX活性在胁迫24、48和72 h随氨氮含量升高而下降,胁迫96 h随氨氮含量升高而增大;各组拟穴青蟹肝胰腺和肌肉GPX活性变化与肝胰腺SOD活性变化趋势相似,胁迫48 h,C40组拟穴青蟹肝胰腺GPX活性最高.氨氮胁迫显著影响拟穴青蟹生理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拟穴青蟹 氨氮胁迫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或铬胁迫对拟穴青蟹血细胞总数和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蒋云霞 徐华 艾春香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49-653,共5页
采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了Cd2+或Cr6+胁迫1d,3d,5d,7d,9d后对拟穴青蟹血细胞总数(THC)和血清酚氧化酶(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拟穴青蟹THC在Cd2+胁迫或Cr6+胁迫1d后即显著下降(P<0.05),Cd2+胁迫对拟穴青蟹THC的影响较Cr6+胁迫大... 采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了Cd2+或Cr6+胁迫1d,3d,5d,7d,9d后对拟穴青蟹血细胞总数(THC)和血清酚氧化酶(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拟穴青蟹THC在Cd2+胁迫或Cr6+胁迫1d后即显著下降(P<0.05),Cd2+胁迫对拟穴青蟹THC的影响较Cr6+胁迫大,持续时间长。随着胁迫时间延长至9d后,Cr6+胁迫下的拟穴青蟹THC可逐渐恢复至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状态(P>0.05),然而0.075mg·L-1、0.1mg·L-1Cd2+胁迫组的拟穴青蟹THC仍显著降低(P<0.05)。拟穴青蟹血清PO活性在Cd2+胁迫或Cr6+胁迫均被显著抑制(P<0.05),但剂量效应关系不明显。拟穴青蟹血清PO活性在Cr6+胁迫1d后即表现被抑制,但持续时间较短;在Cd2+胁迫组即在胁迫5d后才呈现出被抑制,但持续时间较长。由此可见,镉胁迫或铬胁迫对拟穴青蟹THC和血清PO活性的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穴青蟹 镉胁迫 铬胁迫 血细胞总数 酚氧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2003-2006年主要死因和寿命损失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欧春泉 赖玉红 陈平雁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80-382,共3页
目的分析广州市2003~2006年期间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及潜在寿命损失。方法由广州市卫生局提供2003~2006年期间的全部92658例死亡个案资料和相应年份的人口资料,按性别和年份分析前十位死因,并计算其潜在寿命损失。结果2003-2006年期间... 目的分析广州市2003~2006年期间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及潜在寿命损失。方法由广州市卫生局提供2003~2006年期间的全部92658例死亡个案资料和相应年份的人口资料,按性别和年份分析前十位死因,并计算其潜在寿命损失。结果2003-2006年期间广州市居民前五位死因分别为恶性肿瘤、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病以及损伤和中毒等外部原因。对寿命损失影响最大的前五位死因则是恶性肿瘤、外部原因、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和脑血管病。结论慢性病的防治仍然是广州市卫生工作的重点,尤其是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相对全国平均水平较为严重。降低寿命损失有待加强对意外事故的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 死因 寿命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泌体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张颖 郝帅 +1 位作者 周良 丁振华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65-270,共6页
外泌体是细胞主动分泌的纳米级囊泡样小体。外泌体中含有蛋白质、DNA和RNA等,在细胞间物质和信息传递中起重要作用。肿瘤转移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调控的动态过程,而研究发现外泌体可以影响肿瘤的转移。外泌体不但可以作为预测肿瘤转移... 外泌体是细胞主动分泌的纳米级囊泡样小体。外泌体中含有蛋白质、DNA和RNA等,在细胞间物质和信息传递中起重要作用。肿瘤转移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调控的动态过程,而研究发现外泌体可以影响肿瘤的转移。外泌体不但可以作为预测肿瘤转移潜力的生物标志物,而且可以决定肿瘤转移的器官趋向性,参与肿瘤转移前微环境的形成,促进肿瘤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迁移,以及影响肿瘤转移后的增殖能力,促进肿瘤血管新生并且对肿瘤的免疫逃逸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近期外泌体在影响肿瘤转移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肿瘤 转移 器官趋向性 转移前 上皮间质转化 迁移 增殖 血管新生 免疫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ADC值诊断兔肝脏纤维化模型病理变化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绍林 张雪林 +3 位作者 朱幼芙 陈平雁 陈斌 曲华丽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72-775,777,共5页
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DWI)ADC值在诊断肝脏纤维化模型(Liver fibrosis model,LFM)病理变化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对4只正常和13只LFM兔进行MR-DWI检查,选择b值为200s·mm-2、500s·mm-2、300s·mm-2、600s·mm... 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DWI)ADC值在诊断肝脏纤维化模型(Liver fibrosis model,LFM)病理变化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对4只正常和13只LFM兔进行MR-DWI检查,选择b值为200s·mm-2、500s·mm-2、300s·mm-2、600s·mm-2,分别在肝脏左右侧获得4个ADC值。按照ISHAK肝脏病理组织学评分和纤维化分期标准,对全部兔肝脏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评分分级(1~6分为一级、7~12分为二级、13~18分为三级)和纤维化分期(Ⅰ期~Ⅵ期),以此为标准统计分析ADC值的变化情况。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采用单向方差分析方法(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兔LFM组中4个ADC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统计分析表明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不同病理评分分级和纤维化分期间ADC值差异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肝脏发生纤维化时,肝组织的ADC值明显降低,随着病理评分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的增加,ADC值降低越加显著。肝细胞变性、肿胀和炎细胞浸润,以及间质内胶原纤维沉积,使水份含量减少,水的自由运动受到限制,是导致ADC值降低的主要病理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弥散加权成像 肝脏纤维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铬胁迫对拟穴青蟹体内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蒋云霞 徐华 艾春香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74-578,共5页
采用生态毒理学方法,研究了水体中Cr6+(0.5,1.0,2.0,4.0,8.0 mg/L)胁迫1,3,5,7,9 d后对拟穴青蟹鳃、肌肉和肝胰腺中磷酸酶活性的影响,以未添加Cr6+的自然海水组为对照组.结果表明,Cr6+胁迫1 d后拟穴青蟹鳃中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显著升高... 采用生态毒理学方法,研究了水体中Cr6+(0.5,1.0,2.0,4.0,8.0 mg/L)胁迫1,3,5,7,9 d后对拟穴青蟹鳃、肌肉和肝胰腺中磷酸酶活性的影响,以未添加Cr6+的自然海水组为对照组.结果表明,Cr6+胁迫1 d后拟穴青蟹鳃中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显著升高(p<0.05),肝胰腺、肌肉中ACP活性升高不显著(p>0.05),Cr6+胁迫9 d后,2.0,4.0,8.0mg/L Cr6+浓度组拟穴青蟹肝胰腺中ACP活性显著降低(p<0.05).5 d后不同Cr6+浓度组拟穴青蟹鳃中碱性磷酸酶(AKP)活性一直显著升高(p<0.05),胁迫9 d后,0.5,1.0,2.0 mg/L Cr6+浓度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4.0,8.0 mg/L Cr6+浓度组鳃中AKP活性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0,4.0,8.0 mg/L Cr6+浓度组肝胰腺、肌肉中AKP活性在Cr6+胁迫1 d后显著升高(p<0.05).Cr6+胁迫显著影响拟穴青蟹生理生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穴青蟹 铬胁迫 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达国家心理咨询与治疗伦理问题研究的历史发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高娟 赵静波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9年第3期133-136,共4页
通过对发达国家心理咨询与治疗行业伦理问题研究的历史发展进行综述,总结其研究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推动本行业相关伦理问题的研究。
关键词 心理咨询 心理治疗 伦理研究 发达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感样疾病对门诊人数的影响
11
作者 欧春泉 邓卓晖 +1 位作者 杨琳 陈平雁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446-1448,1451,共4页
目的用流感样病例数(ILI)预测门诊就诊人数,以估计流感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方法资料来源于广州市两所流感监测医院的内科、儿科和急诊科的每周门诊人数和ILI病例数,时间从2002年第22周至2004年第53周,共137周。应用谱分析和时间序列方法... 目的用流感样病例数(ILI)预测门诊就诊人数,以估计流感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方法资料来源于广州市两所流感监测医院的内科、儿科和急诊科的每周门诊人数和ILI病例数,时间从2002年第22周至2004年第53周,共137周。应用谱分析和时间序列方法分析门诊人数的变化趋势。以ILI为自变量,门诊人数为因变量,建立预测模型,最优模型的选择依据于决定系数、池田信息准则(AIC)、残差分析及对模型的前瞻性考核。结果两年的门诊人数呈线性上升(P<0.001),并具备一定的周期性。门诊人数与ILI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568,P<0.001)。自回归模型的残差为白噪声序列,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75,前瞻性考核发现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56。结论可用自回归模型分析ILI与门诊人数的关系,进而用于评估流感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 门诊人数 自回归模型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MicroRNA及其生物学作用
12
作者 王颖慧 刘红霞 丁振华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95-298,共4页
microRNA(miRNA)是一类在生物体中广泛表达的非编码调节性小分子RNA,在细胞内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抑制靶mRNA的翻译,在转录后水平调控靶基因的表达。新近研究显示,生物体液中存在稳定的miRNA。细胞外miRNA与生物体的生理病理状况有... microRNA(miRNA)是一类在生物体中广泛表达的非编码调节性小分子RNA,在细胞内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抑制靶mRNA的翻译,在转录后水平调控靶基因的表达。新近研究显示,生物体液中存在稳定的miRNA。细胞外miRNA与生物体的生理病理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就miRNA的发现、生物体内的转运以及生物学功能方面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microRNA 细胞间通信 生物标记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症住院患者的情绪状况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周锐 肖蓉 +1 位作者 江丰收 胡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59-1062,共4页
目的探讨癌症住院患者的情绪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社会支持量表(SSRS)、正负情绪量表(PANAS)对74例癌症住院患者和88例健康人群进行调查。结果①癌症患者的正性情绪得分均值[(15.57±5.72)分]大于负性情绪[(8.89... 目的探讨癌症住院患者的情绪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社会支持量表(SSRS)、正负情绪量表(PANAS)对74例癌症住院患者和88例健康人群进行调查。结果①癌症患者的正性情绪得分均值[(15.57±5.72)分]大于负性情绪[(8.89±3.72)分],且主要集中在精神活力、心神不宁等共7个维度。②癌症患者与健康人群在客观支持分、对支持利用度得分、负性情绪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癌症患者的情绪总分与主观支持呈正相关;其正性情绪与社会支持总分和主观支持呈正相关(P<0.05)。④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在正性情绪方面,癌症患者的主观支持可解释总变异量的11%,回归方程为:正性情绪(PA)=4.80+0.45×主观支持;在负性情绪方面,癌症患者的年龄可解释总变异量的6%,回归方程为:负性情绪(NA)=13.29-0.08×年龄。结论社会支持是患者情绪状况的重要影响因素,提高患者的主观支持度可以提高患者的正性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情绪 社会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线对皮肤角质形成细胞DNA的损伤效应以及白藜芦醇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红霞 周良 丁振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3822-3825,共4页
目的:研究紫外辐射对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DNA断裂损伤的影响和白藜芦醇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彗星电泳研究照射剂量为0~90mJ/cm。时,紫外辐射对DNA的损伤效应以及不同浓度(0.1、1.0、10.0μmol/L)白藜芦醇预处理... 目的:研究紫外辐射对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DNA断裂损伤的影响和白藜芦醇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彗星电泳研究照射剂量为0~90mJ/cm。时,紫外辐射对DNA的损伤效应以及不同浓度(0.1、1.0、10.0μmol/L)白藜芦醇预处理的保护作用。结果:在0~90mJ/cm2照射剂量范围内,未检测到UVA对DNA的损伤效应。UVB和UVC组,彗星电泳图和5个检测指标(TailDNA%、TailLength、CometLength、TailMoment、OliveTailMoment)均显示随照射剂量增加对DNA损伤加重的量效关系,且相同剂量UVC造成的损伤〉UVB。0.1μmol/L白藜芦醇预处理可明显减轻紫外辐射引起的DNA损伤。结论:在0~90mJ/cm2剂量范围内,紫外辐射可引起DNA断裂并存在量效关系。白藜芦醇可保护DNA免于紫外辐射所造成的DNA断裂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 人角质细胞 DNA损伤 彗星电泳 白藜芦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登革病毒感染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蔡俊荣 王裴 +1 位作者 周旋 赵卫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09-1114,共6页
登革病毒感染可以引起登革热、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是威胁人类生命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迫切需要构建出适宜的动物模型。登革病毒可以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体内相关的细胞内复制并引起免疫反应,但无明显症状。具免... 登革病毒感染可以引起登革热、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是威胁人类生命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迫切需要构建出适宜的动物模型。登革病毒可以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体内相关的细胞内复制并引起免疫反应,但无明显症状。具免疫活性的小鼠感染了登革病毒后一般不会出现症状,颅内接种病毒的小鼠可出现麻痹,使用高剂量病毒感染的新小鼠模型可以发生出血的症状。某些改良的免疫缺陷小鼠感染了登革病毒后可以表现出与人类登革出血热相似的症状。人源化小鼠模型支持登革病毒的复制并且可表现出登革热的部分症状。目前的模型各有优缺点,可分别为登革病毒感染的致病机理、免疫机制以及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的临床前研究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登革病毒 致病机理 免疫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登革2型病毒NS3蛋白具有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碧青 郑学礼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64-468,共5页
目的构建登革2型病毒非结构蛋白NS3及其结构域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鉴定重组蛋白在BHK-21细胞内对登革病毒复制的抑制作用。方法以登革2型病毒新几内亚毒株(NGC DENV-2)基因组RNA为模板,设计引物扩增获得编码NS3及其蛋白酶NS3P和解旋酶... 目的构建登革2型病毒非结构蛋白NS3及其结构域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鉴定重组蛋白在BHK-21细胞内对登革病毒复制的抑制作用。方法以登革2型病毒新几内亚毒株(NGC DENV-2)基因组RNA为模板,设计引物扩增获得编码NS3及其蛋白酶NS3P和解旋酶NS3H的基因,通过基因重组的方法分别将3段基因片段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获得重组表达载体pcDNA3.1-NS3、pcDNA3.1-NS3P和pcDNA3.1-NS3H;经脂质体法分别转染BHK-21细胞后,用RT-PCR、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印迹鉴定表达的蛋白。结果成功构建pcNS3、pcNS3P和pcNS3H重组质粒,转染进BHK-21细胞48h后,分别检测出相对分子量约为69kDa、50kDa及18kDa的特异蛋白;且转染pcNS3、pcNS3H组均与空白对照组及未转染组间的病毒载量存在着差异(P<0.05);转染pcNS3P组与未转染组及空白对照组的病毒载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DENV-2的非结构蛋白NS3能够抑制病毒的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病毒 非结构蛋白NS3 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