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动酶联荧光免疫分析系统检测冻肉中李斯特氏菌 被引量:9
1
作者 孙素霞 陈思强 罗海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325-1326,共2页
目的评价自动酶联荧光免疫分析系统(VIDAS)检测冻肉中李斯特氏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方法采用VIDAS法和常规细菌培养法(GB4789.30-2003)平行检测148份进境冻肉样品中李斯特氏菌,以常规细菌培养法作为参照,对VIDAS法进行评价。结果148份... 目的评价自动酶联荧光免疫分析系统(VIDAS)检测冻肉中李斯特氏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方法采用VIDAS法和常规细菌培养法(GB4789.30-2003)平行检测148份进境冻肉样品中李斯特氏菌,以常规细菌培养法作为参照,对VIDAS法进行评价。结果148份样品中VIDAS法检测李斯特氏菌阳性28份;常规细菌培养法检测阳性16份,这16份皆是VIDAS法检测阳性的样品。VIDAS法用于冻肉李斯特氏菌检测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0.9%。结论VIDAS法检测冻肉中李斯特氏菌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较高的特异度,用于进境冻肉的检测,既可有效把关,又大大缩短检验时间,加快通关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斯持氏菌 自动酶联荧光免疫分析系统 冻肉 细菌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难治性营养不良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2
作者 容敏 贤邓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063-2065,共3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炎症性疾病,常常合并有营养不良,营养不良的发病率为24%~71%[1-2]。营养不良是COPD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因素,对COPD营养不良患者给予营养支持并改善其预后尤为重要,但部分COP...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炎症性疾病,常常合并有营养不良,营养不良的发病率为24%~71%[1-2]。营养不良是COPD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因素,对COPD营养不良患者给予营养支持并改善其预后尤为重要,但部分COPD患者对营养支持无反应,成为难治性营养不良,出现负氮平衡、肌肉萎缩、体重减轻以及免疫力低下等,导致预后不良。近年来有关COPD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机制研究主要有能量代谢、细胞因子/炎症因子、缺氧等,其中,细胞因子/炎症因子及其转导通路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阐明COPD患者难治性营养不良的信号转导机制,对开展营养干预、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延长其生存期和提高其生存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细胞因子/炎症因子及其通路在 COPD 患者发生难治性营养不良的机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营养不良 难治性 COPD患者 信号转导机制 慢性炎症性疾病 预后不良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呼吸道疾病患者早期营养支持及理疗对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作用
3
作者 张源源 邓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5-247,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在住院期间给予营养支持及合理物理治疗后对其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某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住院,年龄>78岁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常规治疗组(各50例),干预组在标准住院...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在住院期间给予营养支持及合理物理治疗后对其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某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住院,年龄>78岁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常规治疗组(各50例),干预组在标准住院饮食基础上予早期营养支持,即每天给予额外650 kcal能量和25 g蛋白质,同时予合理的物理治疗,常规治疗组只给予标准住院饮食,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1年内的进食量、生活自理能力及营养状况。结果:住院期间干预组和常规治疗组标准住院餐消耗量无显著差异,但干预组额外能量和蛋白质摄入量显著增加;干预组瘦体重一直保持相对稳定水平,且生活自理能力显著高于同期的常规治疗组;干预组老人出院后体重恢复速度较快,出院后6个月体重已恢复至发病前,而常规治疗组体重恢复较慢,至出院12个月后才恢复至发病前体重。结论:老年急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的早期营养支持及理疗可防止肌肉萎缩及帮助其维持生活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道疾病 营养支持 理疗 自理能力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梗阻性黄疸模型的建立及动态观察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守华 廖彩仙 +4 位作者 张春兴 邓红 朱航 雷蕾 药晨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579-1581,共3页
目的建立小鼠梗阻性黄疸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动态观察。方法选取Balb/c小鼠64只,随机等分为模型组(56只)和正常对照组(8只),实验组开腹后游离出胆总管,双重结扎,然后关腹。于实验的第12 h,1、2、3、4、5、7 d动态观察胆总管直径及白细... 目的建立小鼠梗阻性黄疸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动态观察。方法选取Balb/c小鼠64只,随机等分为模型组(56只)和正常对照组(8只),实验组开腹后游离出胆总管,双重结扎,然后关腹。于实验的第12 h,1、2、3、4、5、7 d动态观察胆总管直径及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总数、中间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总数百分数和中间细胞总数百分数,测血清总胆固醇、丙氨酸氨基转氨酶、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值。取动物肝脏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小鼠随着胆总管结扎时间的延长,其胆总管的直径、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总数、中间细胞总数及百分数、肝功能相关酶指标等,都存在一定的曲线变化。结论Balb/c小鼠在通过结扎胆总管造成阻塞性黄疸时,其变化的规律与人类相似,并且造模时间短(只需2 d),是研究梗阻性黄疸病理生理机制和治疗的可靠实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黄疸 模型 小鼠 动态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co-2细胞体外吸收模型的建立及评估 被引量:7
5
作者 查龙应 罗海吉 +1 位作者 邓红 楚心唯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48-550,共3页
目的建立Caco-2细胞体外吸收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估。方法将细胞接种在Snapwell转运培养槽的微孔滤膜上,进行体外培养。采用细胞形态学、跨膜电阻值、甘露醇透过率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等指标对细胞模型进行检测。结果培养21d后,细胞间形成紧... 目的建立Caco-2细胞体外吸收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估。方法将细胞接种在Snapwell转运培养槽的微孔滤膜上,进行体外培养。采用细胞形态学、跨膜电阻值、甘露醇透过率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等指标对细胞模型进行检测。结果培养21d后,细胞间形成紧密连接;跨膜电阻值达到恒定值,为(620±47)Ω·cm2;甘露醇透过率低于0.3%h-1·cm-2;肠腔侧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基底侧酶活性。结论在本实验室条件下构建的Caco-2细胞模型在形态上与小肠上皮细胞相似,细胞已产生极性,可作为小肠吸收的体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CO-2细胞 吸收 跨膜电阻 甘露醇透过率 碱性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酸钠对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细胞凋亡及基质相互作用分子和Orai1蛋白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孙素霞 李文军 +4 位作者 陈思强 张贺 余少珍 张敏红 邹飞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9-192,共4页
目的研究丁酸钠诱导结肠癌细胞株HCT-116细胞凋亡机制。方法 hoechst 33342和AnnexinV+PI检测丁酸钠诱导结肠癌细胞HCT-116的凋亡作用;免疫荧光法检测丁酸钠对基质相互作用分子(STIMl)和钙离子通道Orail蛋白在细胞内定位的影响;免疫印... 目的研究丁酸钠诱导结肠癌细胞株HCT-116细胞凋亡机制。方法 hoechst 33342和AnnexinV+PI检测丁酸钠诱导结肠癌细胞HCT-116的凋亡作用;免疫荧光法检测丁酸钠对基质相互作用分子(STIMl)和钙离子通道Orail蛋白在细胞内定位的影响;免疫印迹法检测STIMl和Orail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丁酸钠可诱导结肠癌细胞HCT-116凋亡、STIMl移位并与Orail具有共定位现象。结论丁酸钠可通过调节STIM1和Orail在结肠癌细胞中的定位而促发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钠 人结肠癌细胞 细胞凋亡 STIM1 Orai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法检测市售腊肠中9种挥发性亚硝胺 被引量:14
7
作者 余卫军 王佩 +2 位作者 邱月升 容敏贤 邓红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19-723,共5页
采用QuEChERS方法对市售腊肠中的N-亚硝基二甲胺(NDMA)、N-亚硝基二乙胺(NDEA)、N-亚硝基甲乙胺(NMEA)、N-亚硝基二丙胺(NDPA)、N-亚硝基吡咯烷(NPYR)、N-亚硝基哌啶烷(NPIP)、N-亚硝基二丁胺(NDBA)、N-亚硝基吗啉(NMOR... 采用QuEChERS方法对市售腊肠中的N-亚硝基二甲胺(NDMA)、N-亚硝基二乙胺(NDEA)、N-亚硝基甲乙胺(NMEA)、N-亚硝基二丙胺(NDPA)、N-亚硝基吡咯烷(NPYR)、N-亚硝基哌啶烷(NPIP)、N-亚硝基二丁胺(NDBA)、N-亚硝基吗啉(NMOR)、N-亚硝基二苯胺(NDPhA)9种对人体有致癌活性的挥发性亚硝胺进行分离净化,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法(GC-MS/MS)检测。最佳实验条件下,9种挥发性亚硝胺的线性范围为0.25~200μg/L,检出限为0.01~0.10μg/kg,加标回收率为90.7%~116.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8%~14.0%。市售腊肠样品中NDMA,NMOR,NPYR,NDPA,NPIP,NDBA,NDPhA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总挥发性亚硝胺的含量为1.85~13.44μg/kg。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单,适合批量样品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亚硝胺 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 腊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皂甙抗癌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8
作者 查龙应 陈兰兰 罗海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9年第6期1076-1079,共4页
本文就大豆皂甙的抗癌活性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大豆皂甙 抗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工作介入重性精神病个案管理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32
9
作者 黄永梅 梁润娣 +5 位作者 柯咏坚 苏秀兰 谭素瑶 徐遇安 王小液 欧阳彩群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876-1878,共3页
目的探讨重性精神病患者社区康复中社会工作介入个案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2月经佛山市顺德区伍仲珮纪念医院精神病科确诊的重性精神病患者18例,通过实施个案管理与社会工作分工合作,对其进行18个月的个案监管治疗。... 目的探讨重性精神病患者社区康复中社会工作介入个案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2月经佛山市顺德区伍仲珮纪念医院精神病科确诊的重性精神病患者18例,通过实施个案管理与社会工作分工合作,对其进行18个月的个案监管治疗。社会工作者采取不同于医生的工作方式,在关注精神病患者药物治疗情况、配合药物治疗的同时,重点帮助痊愈或病情稳定的精神病患者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康复。采用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PSP)、社会支持量表(SSRS)、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对患者入组时及入组后9、18个月的个人与社会关系、社会支持及社会功能进行评定。结果 18例患者社会工作介入个案管理后PSP、SSRS评分逐渐升高,SDSS评分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入组后9、18个月与入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入组后18个月与入组后9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会工作介入个案管理后患者的能力缺陷得到明显改善,社会支持进一步提升,社会功能逐渐好转。社会工作介入重性精神病个案管理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 个案管理 社会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