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蚊虫的组学研究:媒介生物学和传播疾病的大数据分析平台 被引量:2
1
作者 吴恙 谢李华 +3 位作者 刘培文 李小聪 闫桂云 陈晓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25-630,共6页
近年来随着二代测序等生物技术的的快速发展,蚊虫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小RNA组学等领域的研究也得到了迅速提升。迄今为止,已有多种重要蚊媒包括冈比亚按蚊、致倦库蚊、埃及伊蚊等的基因组获得解析;不同蚊种的基因组大小差异很大,且与... 近年来随着二代测序等生物技术的的快速发展,蚊虫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小RNA组学等领域的研究也得到了迅速提升。迄今为止,已有多种重要蚊媒包括冈比亚按蚊、致倦库蚊、埃及伊蚊等的基因组获得解析;不同蚊种的基因组大小差异很大,且与基因组中的重复序列的多少呈正相关;基因组序列为嗅觉相关基因、性别决定基因等蚊虫基因的克隆鉴定提供了便利。转录组研究则给蚊虫基因的功能分析带来了有效手段,吸血蚊虫的分子基础、唾液腺蛋白的分类构成以及滞育的发生机制等都借此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小RNA组研究则揭示mi RNA和pi RNA对蚊虫的卵巢发育和吸血消化具有调节作用,而且在蚊媒抗病毒免疫中起重要作用。总之,蚊虫的组学研究为其媒介生物学和传播疾病的防治,提供了广阔的、实用的大数据分析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 基因组学 转录组学 小RNA组学 蚊媒传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苯唑西林及红霉素耐药基因多重PCR快速检测 被引量:9
2
作者 黄革 周晓红 +2 位作者 蒋文玲 荣卡彬 赵莹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33-536,共4页
目的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苯唑西林和红霉素耐药基因的多重PCR快速检测体系,并进行临床应用评价,以了解耐药基因mecA、ermA、ermC在广州地区的流行分布,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全自动仪器鉴定菌株及药敏试验,克林霉素耐药试验检测... 目的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苯唑西林和红霉素耐药基因的多重PCR快速检测体系,并进行临床应用评价,以了解耐药基因mecA、ermA、ermC在广州地区的流行分布,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全自动仪器鉴定菌株及药敏试验,克林霉素耐药试验检测克林霉素诱导耐药,通过优化PCR反应体系建立多重PCR反应并应用于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基因:mecA、ermA和ermC。结果成功构建四重PCR快速检测体系,临床评价所分离的12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ecA、ermA、ermC检出率分别为59.7%、50%、33.9%;克林霉素诱导耐药菌株主要是ermC基因;苯唑西林耐药菌株中均能检测出mecA,红霉素耐药菌株中97.7%携带耐药基因ermA或/及ermC。结论所构建的多重PCR检测体系为临床实验室提供快速而有效的菌株耐药基因检测手段。mecA、ermA、ermC是本地区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和红霉素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多重PCR 耐药基因 克林霉素诱导耐药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蝇幼虫淋巴液的抑菌作用及其SDS-PAGE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郑学礼 廖奕佶 +3 位作者 胡佳林 温文星 张文炳 徐燕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06-409,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诱导家蝇幼虫血淋巴抗菌物质抑菌作用与抗菌分子。方法室内饲养的家蝇三龄幼虫,经针刺体壁处理后48h,提取其血淋巴,观察单独使用血淋巴和血淋巴与氨苄青霉素混合对9种应试细菌的抑菌效果,血淋巴与抗真菌药氟康唑混合对酵母... 目的观察针刺诱导家蝇幼虫血淋巴抗菌物质抑菌作用与抗菌分子。方法室内饲养的家蝇三龄幼虫,经针刺体壁处理后48h,提取其血淋巴,观察单独使用血淋巴和血淋巴与氨苄青霉素混合对9种应试细菌的抑菌效果,血淋巴与抗真菌药氟康唑混合对酵母真菌抑菌效果,应用SDS-PAGE分析血淋巴抗菌分子表达。结果针刺家蝇幼虫后48h的血淋巴,作用于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变形杆菌、枯草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黄色小球菌,结果显示:针刺家蝇幼虫后48h的血淋巴对试验9个标准株细菌,均产生明显抑菌环,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各抑菌试验组的抑菌效果,皆有显著差异(P<0.001)。其中对黄色小球菌抑菌活力最强。1μ1氨苄青酶素与7μ1针刺诱导家蝇幼虫淋巴液混合对白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呈现最好的加强抑菌作用。针刺诱导家蝇幼虫血淋巴与抗真菌药物氟康唑混合对酵母真菌抑菌效果呈现明显协同增强作用。SDS-PAGE分析结果显示:针刺幼虫后发育的成蝇和针刺幼虫血淋巴的电泳条带与未针刺者相比,针刺幼虫后发育的成蝇,在24000 ̄97000范围内表达尤为增强,在12000附近有一条特异性条带。针刺家蝇3龄幼虫血淋巴SDS-PAGE分析显示,在24000、35000、40000 ̄96000范围内表达明显增强,其中35000、12000条带较为特异。结论本研究进一步验证了家蝇血淋巴的抑菌活性,发现针刺诱导家蝇幼虫血淋巴对黄色小球菌抑菌活力最强,氨苄青霉素与家蝇幼虫淋巴液混合对白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呈现最好的加强抑菌作用,针刺诱导家蝇幼虫血淋巴与抗真菌药物氟康唑混合对酵母真菌抑菌效果呈现明显增强作用,上述发现在国内外报道较少,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发这类抗菌物质,提供了实验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蝇幼虫 血淋巴 抑菌作用 抗菌物质 SDS-P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番茄及其核酸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顾晓敏 黎事伦 +3 位作者 胡良勇 麦荣嘉 周伦彬 周晓红 《中国测试》 CAS 2009年第6期81-87,共7页
番茄作为重要的GMCs/GMF(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food,转基因作物/食品)之一,在我国已被列入第一批实施标识管理的农业GMOs(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转基因生物)目录。通过对全球转基因番茄及其核酸检测技术研究现状的分析... 番茄作为重要的GMCs/GMF(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food,转基因作物/食品)之一,在我国已被列入第一批实施标识管理的农业GMOs(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转基因生物)目录。通过对全球转基因番茄及其核酸检测技术研究现状的分析,阐述了转基因番茄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研发具有延熟、抗虫等优良性能的番茄新品系,应用于疫苗以及其他药用性蛋白的生物反应器研究;总结了全球已获准上市和在研的重要转基因番茄品系的基因表达盒信息及其核酸检测研究数据;剖析了在转基因番茄核酸检测技术研究中尚存在的如关键性技术标准化以及标准物质缺乏等问题,并提出研究展望。希望为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转基因番茄量值溯源传递关键技术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工程 转基因番茄 综述 核酸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妇弓形虫感染相关诱因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魏海霞 李雪兰 +1 位作者 张浩 彭鸿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77-1180,共4页
目的分析宠物接触和吃生肉习惯与孕妇感染弓形虫的相关性。方法从多个文献数据库中搜索关于孕妇弓形虫感染与宠物接触和吃生肉习惯的文献(无语言限制),运用StataSE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宠物接触组中弓形虫感染率高于无接触组,比... 目的分析宠物接触和吃生肉习惯与孕妇感染弓形虫的相关性。方法从多个文献数据库中搜索关于孕妇弓形虫感染与宠物接触和吃生肉习惯的文献(无语言限制),运用StataSE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宠物接触组中弓形虫感染率高于无接触组,比值比(OddsRatios,OR)为2.35(95%置信区间:1.68~3.28),有吃生肉习惯组中弓形虫感染率也高于对照组,OR值为1.68(95%置信区间:1.40~2.01)。结论接触宠物和吃生肉习惯是与孕妇弓形虫感染显著相关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感染 妊娠 宠物接触 生肉习惯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室条件下广州管圆线虫生活史的建立 被引量:7
6
作者 顾金保 刘敏 +4 位作者 李华 罗宇利 李晓旭 陈晓光 詹希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51-554,共4页
目的人工建立一套规范的实验室条件下的广州管圆线虫生活史过程,探索广州管圆线虫人工繁殖的技术和方法,为深入研究广州管圆线虫病,提供充足、有效的试验材料。方法从广州管圆线虫疫区采集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宿主褐云玛瑙螺,解剖分离三期... 目的人工建立一套规范的实验室条件下的广州管圆线虫生活史过程,探索广州管圆线虫人工繁殖的技术和方法,为深入研究广州管圆线虫病,提供充足、有效的试验材料。方法从广州管圆线虫疫区采集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宿主褐云玛瑙螺,解剖分离三期幼虫,经口感染SD大鼠。6周后采集镜检鼠粪,贝尔曼漏斗法分离粪便内一期幼虫感染实验室养殖的二代褐云玛瑙螺白化种白玉蜗牛25只,3周后解剖螺镜检三期幼虫并计数。将阳性螺直接喂食饥饿SD大鼠10只,感染2周后检测血清,6周后镜检鼠粪,并分别于3、5、8周时解剖大鼠观察虫体。结果感染3周后解剖白玉蜗牛镜检可见三期幼虫,大鼠感染2周后检测血清特异性抗体阳性,6周后镜检鼠粪可见一期幼虫,3周后脑部解剖可见四期幼虫,5周、8周后心肺部解剖可见成虫与虫卵。结论利用SD大鼠与白玉蜗牛为宿主在实验室条件下成功建立广州管圆线虫生活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管圆线虫 生活史 实验室 白玉蜗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番茄Zeneca B,Da,F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4
7
作者 麦荣嘉 陈敏芳 +7 位作者 莫倩珍 胡良勇 黎事伦 唐敏然 顾晓敏 蔡永洪 周伦彬 周晓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87-593,共7页
目的构建转基因番茄Zeneca B,Da,F品系的质粒标准分子及其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体系。方法基于反向遗传学原理构建分别含有番茄内标准基因apx检测序列(ERG-apx),转基因番茄B,Da,F品系pg基因的基因特异性序列(GS-pg)及其构建特异性... 目的构建转基因番茄Zeneca B,Da,F品系的质粒标准分子及其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体系。方法基于反向遗传学原理构建分别含有番茄内标准基因apx检测序列(ERG-apx),转基因番茄B,Da,F品系pg基因的基因特异性序列(GS-pg)及其构建特异性序列(CS-16S、CS-16A)的番茄内参质粒标准分子pEasy-T3-APX,转基因番茄B,Da,F品系的构建特异性质粒标准分子pEasy-T3-16A、pEasy-T3-16S;以Beacon Designer 7.5设计用于定性PCR和qPCR检测的引物对和Taqman探针;基于质粒标准分子建立了定性PCR和qPCR检测体系,对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检测下限等指标进行评估;使用PicoGreen试剂盒对质粒标准分子进行定量,以质粒pEasy-T3-APX为背景DNA定量混有pEasy-T3-16A或pEasy-T3-16S制备成含量为1%和0.1%(w/w)的两组核酸标准物质,进行所构建qPCR检测体系的定量性能评价。结果锚定qPCR检测靶序列:ERG-apx 108 bp,GS-pg 108 bp,CS-16S 109 bp、CS-16A 102 bp;酶切鉴定所构建的质粒标准分子均可得到预期大小的插入子片段;所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体系,重复性的相对标准差(RSD)0.2%~1.5%,检测下限25 copies,标准曲线方程线性关系R2值在0.994~0.998,效率在93.3%~102.4%。经换算系数Cf换算,对PicoGreen定量的样品进行验证,其实测值与真值的偏差是-9.7%~17.3%。结论成功构建了转基因番茄Zene-ca B,Da,F品系的质粒标准分子及其qPCR检测体系,为转基因番茄Zeneca B,Da,F品系转基因成分的监测建立了可行的可供使用的定性与定量检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粒标准分子 转基因番茄 核酸检测技术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偏爱密码子优化HPV18L1全长基因的重叠PCR合成 被引量:6
8
作者 赵莹 张丽仪 +1 位作者 刘昌政 周晓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87-392,共6页
目的以重叠PCR方法合成植物偏爱密码子优化后的人乳头瘤病毒18L1全长基因。方法自GenBank获取国内外所发布的HPV18L1全长基因序列,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后选定目标序列,经Synthetic Gene Designer及JCat(JavaCodon Adaptation Tool)分析软... 目的以重叠PCR方法合成植物偏爱密码子优化后的人乳头瘤病毒18L1全长基因。方法自GenBank获取国内外所发布的HPV18L1全长基因序列,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后选定目标序列,经Synthetic Gene Designer及JCat(JavaCodon Adaptation Tool)分析软件将此序列原始密码子改造为植物偏爱密码子,在C端加入蛋白纯化标签His-tag,获得改造后的HPV18L1全长序列(mHPV18L1)。结合酶切位点分析将mHPV18L1设计为204~477bp的五个大片段LS1-LS5,再将每个大片段分割成57~59bp的5~11个寡聚核苷酸短链,设计合成5对内引物和1对外引物,经重叠PCR扩增获得mHPV18L1全长基因,纯化后将其克隆入pMD18T载体,酶切、测序鉴定插入子。结果以重叠PCR成功扩增获得mHPV18L1全长,pMD18T-mHPV18L1重组质粒经酶切、PCR鉴定均得到预期1749bp大小的片段,并经测序验证。结论获得以植物偏爱密码子进行序列优化的mHPV18L1全长基因及其重组质粒pMD18T-mHPV18L1,为后续mHPV18L1的植物转化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工作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V18L1 重叠PCR 密码子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管圆线虫病疗效考核抗原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5
9
作者 赵醒村 顾金保 +3 位作者 李华 刘敏 沈浩贤 陈晓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4-286,289,共4页
目的从广州管圆线虫抗原中筛选广州管圆线虫病疗效考核抗原。方法用治疗前后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的大鼠血清与广州管圆线虫可溶性抗原进行免疫印迹试验,用ELISA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期感染大鼠血清中的AC-IgG和AC32-IgG抗体。结果Mr 38... 目的从广州管圆线虫抗原中筛选广州管圆线虫病疗效考核抗原。方法用治疗前后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的大鼠血清与广州管圆线虫可溶性抗原进行免疫印迹试验,用ELISA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期感染大鼠血清中的AC-IgG和AC32-IgG抗体。结果Mr 38 000 ̄78 000区间的抗原分子与治疗前后的感染大鼠血清的反应带无明显差别,Mr 190 000和Mr 17 000抗原与治疗前大鼠血清出现较强的反应,与治疗后血清未出现反应带,Mr 32 000和Mr 24 000抗原与治疗前大鼠血清出现较强的反应,与治疗后大鼠血清的反应带明显变弱;AC32-IgG抗体出现的高峰期较早,而且在治疗后消失较快,治疗后17周的阴转率为60%(6/10)。结论广州管圆线虫Mr 190 000,17 000,32 000,24 000,16 000抗原具有潜在的疗效考核价值,ELISA检测AC32-IgG抗体可以用于感染大鼠的疗效考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圆线虫病/治疗 抗原 免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PCR快速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基因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革 周晓红 +4 位作者 蒋文玲 李运雄 荣卡彬 罗宪玲 赵莹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244-247,共4页
目的建立金葡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基因的多重PCR快速检测体系,了解耐药基因acc(6′)-Ie+aph(2″)、aph(3′)-Ⅲat ant(4′)-Ia在广州地区的流行分布。方法采用VITEK-60或PHOENIX-100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鉴定菌株及药敏试验,利用琼脂... 目的建立金葡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基因的多重PCR快速检测体系,了解耐药基因acc(6′)-Ie+aph(2″)、aph(3′)-Ⅲat ant(4′)-Ia在广州地区的流行分布。方法采用VITEK-60或PHOENIX-100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鉴定菌株及药敏试验,利用琼脂扩散法检测4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表型。通过优化PCR体系建立多重PCR并应用于检测金葡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基因。结果构建了四重PCR快速检测体系,124株金葡菌临床分离株中,acc(6′)-Ie+aph(2″)、aph(3′)-Ⅲa和ant(4′)-Ia的检出率分别为62.1%、32.3%和1.6%;所有庆大霉素、奈替米星以及阿米卡星耐药的金葡菌菌株均检测到上述3个耐药基因中的1个或1个以上基因;74株mecA阳性菌株中72株(97.3%)检测到acc(6′)-Ie+aph(2″)基因。结论所构建的多重PCR检测体系为临床实验室提供快速而有效的菌株耐药基因检测手段。编码AAC(6′)-APH(2″)双功能酶的acc(6′)-Ie+aph(2″)基因是金葡菌最重要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基因,其次为aph(3′)-Ⅲa,ant(4′)-Ia则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葡菌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登革Ⅱ型病毒E蛋白第三结构域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纯化及免疫反应性鉴定 被引量:7
11
作者 雷子庆 苏裕心 郑学礼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496-1500,共5页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登革Ⅱ型病毒包膜糖蛋白(E)的第三结构域(DⅢ),并进行纯化及免疫反应性鉴定。方法登革Ⅱ型病毒接种乳鼠,提取总RNA,经RT-PCR扩增E蛋白全长基因片段,构建pMD18-T-DV2-E载体。以pMD18-T-DV2-E质粒为模板,PCR扩增E蛋白...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登革Ⅱ型病毒包膜糖蛋白(E)的第三结构域(DⅢ),并进行纯化及免疫反应性鉴定。方法登革Ⅱ型病毒接种乳鼠,提取总RNA,经RT-PCR扩增E蛋白全长基因片段,构建pMD18-T-DV2-E载体。以pMD18-T-DV2-E质粒为模板,PCR扩增E蛋白DⅢ基因片段并纯化。用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纯化产物和表达质粒pET-32a(+)并连接构建重组质粒。筛选的阳性质粒转化至E.coli BL21(DE3)感受态细胞,IPTG诱导表达,表达蛋白经SDS-PAGE分析和Ni-NTA树脂纯化,Western blot鉴定。结果 RT-PCR扩增获得1.5kb的E蛋白全长基因片段,构建pMD18-T-DV2-E质粒;以pMD18-T-DV2-E质粒为模板,PCR扩增获得320bp的E蛋白DⅢ基因片段,构建pET-32a(+)-DV2-E-DⅢ表达质粒;IPTG诱导后经SDS-PAGE分析,表达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9000的可溶性重组蛋白,其表达量占细菌裂解液中总蛋白量的52.50%;Western blot鉴定显示重组蛋白与His·Tag单抗和登革病毒(Ⅰ-Ⅳ)单抗均发生反应。结论重组质粒pET-32a(+)-DV2-E-DⅢ在大肠杆菌中可溶性表达登革Ⅱ型病毒E蛋白第三结构域,重组蛋白能被登革病毒(Ⅰ-Ⅳ)单抗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病毒 E蛋白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纹伊蚊C6/36细胞登革Ⅱ型病毒结合分子的筛选 被引量:4
12
作者 郑学礼 雷子庆 潘京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70-1273,共4页
目的筛选白纹伊蚊C6/36细胞表达连接登革Ⅱ型病毒分子。方法提取C6/36细胞的总蛋白和膜蛋白,收集和纯化登革Ⅱ型病毒,用12%SDS.PAGE分析C6/36细胞的总蛋白和膜蛋白,转于硝纤膜上,用病毒覆盖蛋白结合实验(VOPBA)筛选C6/36细... 目的筛选白纹伊蚊C6/36细胞表达连接登革Ⅱ型病毒分子。方法提取C6/36细胞的总蛋白和膜蛋白,收集和纯化登革Ⅱ型病毒,用12%SDS.PAGE分析C6/36细胞的总蛋白和膜蛋白,转于硝纤膜上,用病毒覆盖蛋白结合实验(VOPBA)筛选C6/36细胞表达连接登革Ⅱ型病毒分子。结果C6/36细胞的总蛋白和膜蛋白经12%SDS.PAGE分离后转膜,分别与纯化的病毒液和阴性对照液孵育,用抗登革病毒I~Ⅳ单克隆抗体检测,结果显示病毒孵育组在67000和30000的位置有特异性的条带出现,而阴性对照组无此条带。结论用VOPBA法初步从白纹伊蚊C6/36细胞中筛选67000和30000等登革Ⅱ型病毒结合分子,其功能的鉴定正在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纹伊蚊C6/36细胞 登革Ⅱ型病毒 结合分子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高效植物瞬时表达的实验室烟草无土栽培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3
13
作者 莫倩珍 麦荣嘉 +6 位作者 杨志晓 陈敏芳 杨铁钊 赖华芳 杨培梁 陈强 周晓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72-777,共6页
目的构建适用于快速高效植物瞬时表达系统的实验室烟草无土栽培体系。方法优化烟草的无土栽培条件,基于Geminivirus新型植物高效瞬时表达系统,观察烟草品种、侵染时机、侵染工程菌浓度、侵染后叶片采收时间对无土栽培烟草表达绿色荧光蛋... 目的构建适用于快速高效植物瞬时表达系统的实验室烟草无土栽培体系。方法优化烟草的无土栽培条件,基于Geminivirus新型植物高效瞬时表达系统,观察烟草品种、侵染时机、侵染工程菌浓度、侵染后叶片采收时间对无土栽培烟草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影响,以Western blot和ELISA分析GFP表达情况。结果烟草无土培育的最佳条件为:光照强度9000LX/层,光照时间16 h/d,日/夜温度28/21℃,相对湿度80%。侵染工程菌的最佳D600为0.8;叶片采收最佳时间为侵染后4 d;本明烟和豫烟5号最佳侵染时机分别为第6周和第5周;工程菌pBYGFPDsRed.R/LBA4404侵染的本明烟和豫烟5号均能高效表达GFP;豫烟5号的平均生物量高于本明烟。结论基于人工气候箱成功构建了实验室烟草无土栽培体系,并可实现GFP在本明烟和豫烟5号的快速高效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瞬时表达 无土栽培 绿色荧光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形虫SAG1的高密度发酵表达、纯化及免疫反应性鉴定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华 言慧 +2 位作者 陈白虹 刘敏 陈晓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80-1183,共4页
目的探讨弓形虫SAG1在大肠杆菌中的高密度发酵表达及其批量制备流程。方法利用高密度发酵大肠杆菌批量表达rSAG1,经Ni-NTA、SephadexG-75及切胶等纯化工艺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用Westernblotting鉴定其免疫反应性,ELISA验证rSAG1检测弓... 目的探讨弓形虫SAG1在大肠杆菌中的高密度发酵表达及其批量制备流程。方法利用高密度发酵大肠杆菌批量表达rSAG1,经Ni-NTA、SephadexG-75及切胶等纯化工艺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用Westernblotting鉴定其免疫反应性,ELISA验证rSAG1检测弓形虫抗体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高密度发酵诱导4h后工程菌液的OD600达到20.21;平均每升发酵液可收获工程菌26.10g;目标蛋白的表达量占菌体蛋白的25.82%;经Ni-NTA、Ni-NTA联合SephadexG-75及Ni-NTA联合切胶纯化的rSAG1蛋白纯度分别为72.36%、98.54%和97.39%;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联合纯化的rSAG1与弓形虫免疫兔血清呈单一反应条带,与正常兔血清未出现反应带;Ni-NTA联合Sephadex-G75纯化的rSAG1对25例感染小鼠血清和38例抗体阳性患者血清的检出率分别为96%和94.7%。结论利用高密度发酵技术高效表达、Ni-NTA联合SephadexG-75纯化的rSAG1具有较高纯度和良好的免疫反应性,该工艺可以用于rSAG1抗原的批量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SAG1 发酵 表达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小热休克蛋白Sjp40的RNA干扰效应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敏芳 麦荣嘉 +1 位作者 莫倩珍 周晓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56-461,共6页
目的研究日本血吸虫小热休克蛋白(sHSP)Sjp40基因的RNA干扰效应及其干扰后日本血吸虫HSP60、HSP70、HSP90基因在mRNA水平出现的协同效应,观察各期虫体Sjp40、SjHSP60、SjHSP70、SjHSP90基因mRNA表达水平。方法以双链RNA(dsRNA)实现RNA... 目的研究日本血吸虫小热休克蛋白(sHSP)Sjp40基因的RNA干扰效应及其干扰后日本血吸虫HSP60、HSP70、HSP90基因在mRNA水平出现的协同效应,观察各期虫体Sjp40、SjHSP60、SjHSP70、SjHSP90基因mRNA表达水平。方法以双链RNA(dsRNA)实现RNA干扰。体外转录合成dsRNA,将Sjp40的dsRNA(dsSjp40)及阴性对照GFP的dsRNA(dsGFP)通过浸泡法转染到日本血吸虫成虫中,体外培养7 d后用TRIZOL法提取其总RNA及总蛋白,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Sjp40基因及SjHSP60、SjHSP70、SjHSP90基因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jp40蛋白表达产物。提取各期虫体总RNA,qPCR检测Sjp40、SjHSP60、SjHSP70、SjHSP90基因的mRNA表达。结果转染后Sjp40 dsRNA转染组目的基因的转录水平较阴性对照GFP dsRNA转染组下降了80%左右;蛋白质水平较空白对照及阴性对照组(dsGFP)出现明显降低,qPCR结果显示在Sjp40基因RNA干扰后SjHSP60、SjHSP70、SjHSP90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未发现明显变化。此四种HSPs在日本血吸虫生活史不同时期mRNA表达存在明显差异,Sjp40基因在虫卵期mRAN水平表达相对其他HSPs基因高。结论 dsSjp40 RNAi可特异性抑制Sjp40的表达,但对SjHSP60、SjHSP70、SjHSP90基因mRNA的表达没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小热休克蛋白 RNA干扰 DS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多态性分子标记鉴定我国12个城市与地区常见嗜尸蝇类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佳林 郑学礼 +2 位作者 王倩 陈晓光 黄勇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24-528,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ISSR分子标记鉴定我国不同地区常见嗜尸蝇类,分析其亲源关系及基因差异。方法采集广州、深圳、阳江、南京、长春、宜昌、北京、武汉等12个城市与地区常见嗜尸蝇类:家蝇(Musca domestica),丝光绿蝇(Lucilia sericata),大头金... 目的探讨应用ISSR分子标记鉴定我国不同地区常见嗜尸蝇类,分析其亲源关系及基因差异。方法采集广州、深圳、阳江、南京、长春、宜昌、北京、武汉等12个城市与地区常见嗜尸蝇类:家蝇(Musca domestica),丝光绿蝇(Lucilia sericata),大头金蝇(Chrysomyia megacephala),黑尾麻蝇(Helicophagella melanura),棕尾别麻蝇(Boetthcherisca peregrina)。设计22个ISSR引物,对采集的蝇类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从中筛选出8个引物用于我国不同地区法医蝇类的鉴定,进行ISSR分析,用PAUP聚类分析软件绘制聚类图。结果8种ISSR引物鉴定我国部分城市与地区5种蝇类,总共扩增样品次数为121,可放大679个清晰和稳定的带,其中516个是多态性。结果表明我国不同城市与地区的家蝇、大头金蝇、丝光绿蝇、棕尾麻蝇、黑尾麻蝇分别呈现不同带谱,不同地区的家蝇呈现种内与地域多态性的遗传带谱,而5种腐尸性蝇种间呈现完全不同的带谱,发现种特异性的片段。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0个不同地区的家蝇聚类为一棵分枝树,细分为4个不同层次的类群,不同地区的大头金蝇、丝光绿蝇的绝大多数种类聚类在一起,亦存在种内基因型与地理株的基因组DNA差异。结论应用ISSR技术,首次对我国12个城市和地区的常见嗜尸蝇类做出鉴定,揭示我国10个城市与地区的家蝇种类存在种内基因型和遗传的差异;不同地区的大头金蝇、丝光绿蝇亦存在种内基因型与地理株基因组DNA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昆虫 中国不同地区 嗜尸蝇 分子标记 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活化杀虫剂K-01对白纹伊蚊幼虫的毒杀作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春梅 郑学礼 陈晓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31-434,共4页
目的研究光活化杀虫剂K-01对白纹伊蚊幼虫的杀灭效果,并观察其作用后蚊幼虫组织器官病理学改变和组织内细胞凋亡。方法分别在实验室和户外,计数不同药物浓度、不同光源照射、不同处理时间的K-01作用后蚊幼虫的死亡数;对不同处理的蚊幼... 目的研究光活化杀虫剂K-01对白纹伊蚊幼虫的杀灭效果,并观察其作用后蚊幼虫组织器官病理学改变和组织内细胞凋亡。方法分别在实验室和户外,计数不同药物浓度、不同光源照射、不同处理时间的K-01作用后蚊幼虫的死亡数;对不同处理的蚊幼虫用组织化学的方法进行光镜观察;提取蚊幼虫基因组DNA,0.8%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目的带。结果户外自然光下,高浓度K-01可以快速杀灭白纹伊蚊幼虫,24 h后幼虫死亡率为100%;光镜下观察处理组蚊幼虫中肠细胞严重破坏,出现崩解、伸长;脂肪体细胞核被红染的小滴包围,脂肪空泡明显;基因组DNA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到细胞凋亡现象。结论 K-01是一种高效、实用的光活化杀虫剂,其主要作用的靶器官有中肠、脂肪体,其主要作用方式包括触杀、胃毒等,经K-01和自然光处理后的白纹伊蚊幼虫的死亡是由多个器官受损及细胞凋亡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活化杀虫剂K-01 白纹伊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蚊虫细胞表达登革病毒受体蛋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郑学礼 潘京 付宇姣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14-619,共6页
登革病毒(DENV)是登革热病原体,它经一个感染蚊于摄取血餐期间将病毒传播至人类。登革感染是世界范围内的一个严重公共卫生问题。一个病毒连接至一个宿主细胞是感染过程关键性第一阶段,其过程所涉及细胞蛋白鉴定与机制大部分仍然未知。... 登革病毒(DENV)是登革热病原体,它经一个感染蚊于摄取血餐期间将病毒传播至人类。登革感染是世界范围内的一个严重公共卫生问题。一个病毒连接至一个宿主细胞是感染过程关键性第一阶段,其过程所涉及细胞蛋白鉴定与机制大部分仍然未知。本文就蚊细胞表达登革病毒的连接分子研究概况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病毒 伊蚊 受体 媒介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形虫RH株体外培养及速殖子与缓殖子相互转化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焜 王琼 +2 位作者 郝丽 程璐 陈晓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12-615,620,共5页
目的建立弓形虫RH株体外培养及速殖子与缓殖子相互转化体系。方法纯化弓形虫RH株速殖子,接种于NIH3T3细胞单层,进行体外培养。接种4h后,换用pH8.1的碱性培养基进行速殖子向缓殖子的诱导转化培养,RT-PCR检测缓殖子蛋白1(BAG1)基因的表达... 目的建立弓形虫RH株体外培养及速殖子与缓殖子相互转化体系。方法纯化弓形虫RH株速殖子,接种于NIH3T3细胞单层,进行体外培养。接种4h后,换用pH8.1的碱性培养基进行速殖子向缓殖子的诱导转化培养,RT-PCR检测缓殖子蛋白1(BAG1)基因的表达。将诱导的缓殖子重新用pH7.2的培养基在常规环境下培养,诱导缓殖子向速殖子转化。为探索温度对速殖子向缓殖子转化的影响,将接种RH株速殖子的NIH3T3细胞分别放在37℃、39℃、41℃、43℃中诱导转化培养,RT-RCR检测BAG1基因的表达。结果弓形虫RH株能在NIH3T3细胞单层中生长增殖,更换高pH值碱性培养环境后,能诱导弓形虫速殖子转化为缓殖子,RT-PCR检测出缓殖子期特异蛋白BAG1基因的表达,并且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BAG1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逐渐提高,表明有更多的速殖子转化为缓殖子。恢复pH7.2的常规培养条件,碱性诱导的缓殖子能转化为速殖子。在41℃诱导条件下,能诱导RH株速殖子转化为缓殖子。结论成功构建弓形虫体外培养及速殖子与缓殖子相互转化体系,为转化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体外培养 速殖子 缓殖子 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蚊虫的杀虫剂代谢抗性分子基础 被引量:3
20
作者 郑学礼 胡佳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56-1159,共4页
关键词 化学杀虫剂 代谢抗性 分子基础 蚊虫 GABA受体基因 乙酰胆碱酯酶 杀虫剂抗性 靶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