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微生物组学大数据分析方法、挑战与机遇 被引量:16
1
作者 盛华芳 周宏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31-934,共4页
微生物组学是新兴学科,与肠道、代谢、生殖、神经等大量慢性疾病相关。通过测序分析微生物组,主要包括16S rRNA和宏基因组两大技术。16S rRNA数据分析主要包括序列处理、样品多样性分析及统计分析3个步骤。宏基因组数据分析主要包括序... 微生物组学是新兴学科,与肠道、代谢、生殖、神经等大量慢性疾病相关。通过测序分析微生物组,主要包括16S rRNA和宏基因组两大技术。16S rRNA数据分析主要包括序列处理、样品多样性分析及统计分析3个步骤。宏基因组数据分析主要包括序列处理、分类、注释及统计分析4个环节。随着测序技术的升级,测序成本将逐步降低,而大数据分析将成为核心内容。数据的标准化和可积累性、通过数据建模和预测疾病的发生发展是未来应用的基础,数据知识产权保护以及数据本身价值的开发与保护价值将日益显现,培养和基于培养的功能验证将是未来的重点之一。人体微生物组学将阐述并调整人与微生物组之间的关系,此领域相关研究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组学 大数据分析 宏基因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芳烃双加氧酶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周宏伟 周美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17-719,共3页
芳烃双加氧酶是多环芳烃在细菌中降解的起始关键酶。本研究通过基因组步移法从地杆菌(Terrabactersp.)中克隆出一种新的双加氧酶基因。采用pET17b载体表达该基因,在共表达电子传递链蛋白的条件下检测获得双加氧酶活性。通过高效液相色... 芳烃双加氧酶是多环芳烃在细菌中降解的起始关键酶。本研究通过基因组步移法从地杆菌(Terrabactersp.)中克隆出一种新的双加氧酶基因。采用pET17b载体表达该基因,在共表达电子传递链蛋白的条件下检测获得双加氧酶活性。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发现该基因产物可以催化菲、芘和荧蒽生成相应的顺式双羟基产物,表明该基因为一种新型高分子多环芳烃降解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双加氧酶 基因组步移法 质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令海和楚科奇海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降解微生物多样性 被引量:8
3
作者 张荣秋 董纯明 +6 位作者 盛华芳 白秀花 矫立萍 刘金禄 汪卫国 周宏伟 邵宗泽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2-61,共10页
为了研究白令海(海盆及陆架)至楚科奇海陆架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降解菌的多样性,并获得新的PAHs降解菌资源。在GC—MS分析沉积物中PAHs种类和含量的基础上,以萘、菲和芘的混合物为唯一碳源和能源对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富集... 为了研究白令海(海盆及陆架)至楚科奇海陆架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降解菌的多样性,并获得新的PAHs降解菌资源。在GC—MS分析沉积物中PAHs种类和含量的基础上,以萘、菲和芘的混合物为唯一碳源和能源对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富集,通过平板分离鉴定可培养菌株,并验证其降解能力;同时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和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降解菌群结构。GC—MS测定结果表明,14个表层沉积物中PAHs总干质量介于32.99~276.97ng/g。富集菌群中共分离获得51株可培养细菌,平板纯培养、PCR—DGGE及Illumina测序结果均表明,菌群中优势的降解菌是7Lproteobacteria的Marinobacter,Pseudoalteromonas,Pseudomonas和Actinobacteria门的Dietzia菌。此外,Illumina测序结果还表明14个降解菌群在菌群结构组成上,可分为海盆区和陆架区两种类群;同时检测到一些低丰度的海洋专属PAHs降解菌,如Cyclo—clasticus,Alteromonas和Neptunomonas等。本文结果将加深对白令海及楚科奇海表层沉积物中PAHS降解菌资源与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令海和楚科奇海 表层沉积物 多环芳烃 生物降解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