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医科大学开设《生活方式与健康》选修课的体会 被引量:2
1
作者 王起 谢晓利 刘云岗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74-575,共2页
随着我国疾病谱与死因构成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转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成为日益重要的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改善生活方式是预防这些疾病的最为经济和有效的方法。医科大学的学生(包括医学类与非医学类),由于某些文化传统根源,他们对生... 随着我国疾病谱与死因构成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转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成为日益重要的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改善生活方式是预防这些疾病的最为经济和有效的方法。医科大学的学生(包括医学类与非医学类),由于某些文化传统根源,他们对生活方式的认识仍存在误区,仍不同程度地存在违反现代健康理念的行为。本课程着眼于饮食结构、人格和情绪特征、文体活动、环境有害物的接触以及自我保健能力的差异等方面,阐述生活方式与健康的密切关系,期望弥补医学院校大学生知识结构的盲点,提高其健康认知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以利于科学有效的预防疾病的意识和方法向家庭和社会广泛辐射。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本课程触动了大部分学生的既有观念,并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方式 健康 医学院校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素质模型与应急型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建勇 林周孟 姚朗 《医学与哲学(A)》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4-75,共2页
关键词 公共卫生人才 专业培养 急型 模型 素质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公共卫生事业 个性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固定液对小鼠视网膜固定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5
3
作者 高洪彬 林英 +4 位作者 宋向荣 陆丰荣 蔡婷峰 严茂盛 刘云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2-353,共2页
眼球内各种组织软硬度相差较大,各层次之间连接性较差,视网膜在受到震动或外力作刖下尤其易发生脱落断裂或细胞层次紊乱。
关键词 固定液 视网膜 HE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种固定液对小鼠角膜固定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3
4
作者 高洪彬 林英 +3 位作者 宋向荣 蔡婷峰 陆丰荣 刘秋英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9-52,共4页
目的观察6种不同固定液固定下,小鼠角膜的组织形态学特征并筛选出适合角膜固定的固定液。方法取60只NIH小鼠眼球,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固定于6种固定液中,即95%乙醇、10%中性甲醛、Bouin’s液、甲醛-乙酸固定液和Davidson’s液。... 目的观察6种不同固定液固定下,小鼠角膜的组织形态学特征并筛选出适合角膜固定的固定液。方法取60只NIH小鼠眼球,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固定于6种固定液中,即95%乙醇、10%中性甲醛、Bouin’s液、甲醛-乙酸固定液和Davidson’s液。固定完成后,标本经80%、95%、100%梯度酒精脱水,TO型生物制片透明剂透明,石蜡浸泡,最后石蜡包埋。石蜡切片厚度均为4μm,分别做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形态学特征并对角膜各区域厚度进行测量分析。结果不同固定液固定的小鼠角膜组织形态及厚度各具特征,而甲醛-乙酸液固定后的角膜组织细胞形态改变小。结论甲醛-乙酸液固定后组织细胞形态改变小,是比较合适的小鼠角膜固定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角膜 固定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抑制剂对V79-hCYP2E1-SULT1A1细胞酶依赖性化学诱变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刘云岗 胡克歧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29-1032,共4页
目的:V79-hCYP2E1-hSULT1A1是一个表达人细胞色素P450(CYP)2E1和硫酸基转移酶(Sulfotransferase,SULT)1A1的重组中国地鼠V79[Chinese hamster lung(V79)cells]细胞系,它对于需有关代谢酶活化的间接诱变剂有基因突变反应;为观察单个酶的... 目的:V79-hCYP2E1-hSULT1A1是一个表达人细胞色素P450(CYP)2E1和硫酸基转移酶(Sulfotransferase,SULT)1A1的重组中国地鼠V79[Chinese hamster lung(V79)cells]细胞系,它对于需有关代谢酶活化的间接诱变剂有基因突变反应;为观察单个酶的作用,需要建立对细胞中任一酶特异抑制的模型。方法:以细胞Hprt位点的正向突变为试验终点,N-二甲基亚硝胺(N-Nitrosodimethylamine,NDMA)和2-硝基丙烷(2-Nitropropane,2-NP)为依赖CYP2E1和SULT1A1的间接诱变剂,观察CYP抑制剂反式二氯乙烯(Trans-1,2-dichloroethylene,DCE)和1-氨基苯并三唑(1-Aminobenzotriazole,ABT)、SULT1抑制剂槲皮素和五氯酚(Pentachlorophenol,PCP)对上述间接诱变剂作用的影响。结果:在一定浓度下,ABT抑制NDMA的诱变率达99%而不影响2-NP的作用,DCE对其抑制仅达55%且对2-NP的细胞毒性有明显加强作用。槲皮素和PCP抑制2-NP的诱变率达63%和98%,且都对NDMA的作用无影响。结论:ABT和PCP可完全且特异地抑制该细胞中CYP2E1和SULT1A1依赖的诱变反应,此模型对于探讨遗传毒物的代谢活化有可靠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重组细胞 CYP2E1 Hprt位点 酶抑制剂 转硫酸基酶(SULT)1A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多氯联苯与人和大鼠羟基固醇类硫酸基转移酶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云岗 屠鸿薇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00-804,共5页
目的: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是一类持久性环境污染物,对人类健康有潜在危害。羟基多氯联苯(Hydroxylated PCBs,OH-PCBs)是PCBs在体内的生物活性形式;已有报道OH-PCBs是多种亚型的酚类硫酸基转移酶(Sulfo-transferase... 目的: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是一类持久性环境污染物,对人类健康有潜在危害。羟基多氯联苯(Hydroxylated PCBs,OH-PCBs)是PCBs在体内的生物活性形式;已有报道OH-PCBs是多种亚型的酚类硫酸基转移酶(Sulfo-transferases,SULTs)抑制剂和底物,本研究拟观察OH-PCBs与人和大鼠羟基固醇类SULT有无相互作用。方法:采用重组表达人羟基固醇类SULT(SULT2A1)和其大鼠同源酶SULT2A3的大肠杆菌菌株,分离纯化所表达的酶蛋白;分析3种OH-PCBs的酶促硫酸基结合或抑制生理性底物结合反应的活性;以辅酶转化产物3’,5’-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3’,5’-diphosphate,PAP)形成反映酶促硫酸基结合的水平。结果:4-OH PCB 34和4’-OH PCB 68一定浓度(1~200μmol/L)对人SULT2A1具有底物活性;二者都存在底物抑制(在50μmol/L以上抑制明显)。4’-OH PCB 9对此酶不具底物活性,但对去氢表雄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DHEA)和1-甲醇基芘的酶促硫酸基结合有抑制作用,且呈竞争性抑制。不同的是3种OH-PCBs对大鼠SULT2A3都不具底物活性,且对该酶作用下以DHEA为底物的反应仅微弱抑制。结论:人和大鼠两个种属的羟基固醇类SULT对OH-PCBs的底物特异性及亲和力存在显著差异,OH-PCBs与人SULT2A1具有比与大鼠SULT2A3活跃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大肠杆菌 硫酸基转移酶 多氯联苯 羟基多氯联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琥酯对小鼠骨髓造血干/祖细胞分化的抑制与毒性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天星 姚朗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1365-1369,共5页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artesunate,AS)对小鼠骨髓造血干/祖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取小鼠骨髓干细胞进行体外液体或半固体定向培养并加入不同浓度的AS,光镜下计数半固体培养的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FU-E)与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BFU-E)数量,流...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artesunate,AS)对小鼠骨髓造血干/祖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取小鼠骨髓干细胞进行体外液体或半固体定向培养并加入不同浓度的AS,光镜下计数半固体培养的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FU-E)与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BFU-E)数量,流式细胞术检测液体定向培养的细胞凋亡和线粒体膜电位变化,同时进行DNAladder凝胶电泳实验。结果:AS可显著抑制CFU-E与BFU-E集落的生成(P<0.05)并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DNAladder凝胶电泳结果显示0.01~1.30mmol/L的AS可明显诱导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晚期凋亡/死亡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粒体膜电位的下降程度也与AS浓度正相关(r=0.546,P=0.018)。结论:AS对小鼠骨髓造血干/祖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小剂量AS可诱导小鼠骨髓造血干/祖细胞发生凋亡,大剂量可直接引起细胞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琥酯 造血干/祖细胞 青蒿素 血液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FDDRT-PCR技术研究低剂量过氧化氢诱导细胞适应性反应的基因差异表达
8
作者 卫秦芝 庄志雄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60-765,共6页
目的用荧光差异显示RT-PCR(FDDRT-PCR)技术寻找低剂量的过氧化氢(H2O2)诱导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适应性反应差异表达的基因,为进一步研究低剂量的环境化学污染物(ECPs)诱导机体的生物学效应及其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H2O2对MRC-... 目的用荧光差异显示RT-PCR(FDDRT-PCR)技术寻找低剂量的过氧化氢(H2O2)诱导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适应性反应差异表达的基因,为进一步研究低剂量的环境化学污染物(ECPs)诱导机体的生物学效应及其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H2O2对MRC-5毒性的剂量反应关系,选择低剂量和高剂量,并建立低剂量H2O2诱导MRC-5的适应性反应模型。用乳酸脱氢酶漏出率(LDH%)、Annexin V/PI检测细胞凋亡验证适应性反应模型。然后用FDDRT-PCR寻找不同方式刺激下差异表达的基因,鉴定和验证部分差异表达的基因。结果MTT获得适应性反应的模型,乳酸脱氢酶漏出率和Annexin V/PI检测细胞凋亡的结果都验证了适应性反应的模型。对不同方式处理的细胞RNA进行FDDRT-PCR,找到60个差异条带。对其中的5个差异条带进行鉴定,发现其中4个已知基因(bcl-2、EIF3S5、NDUFS4、RPS10),1个新基因。荧光定量PCR技术证实5个基因在不同处理组中的表达与荧光差异显示PCR图谱上一致。结论低剂量H2O2可以诱导MRC-5的适应性反应过程,其中bcl-2、EIF3S5、NDUFS4、RPS10在该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差异显示 PCR 过氧化氢 适应性反应 基因差异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型谷胱甘肽对大鼠硫酸基转移酶1A1与羟基多氯联苯作用的影响
9
作者 刘云岗 姜浩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61-1165,共5页
目的:探讨大鼠硫酸基转移酶(Sulfotransferase,SULT)1A1在巯基部分氧化的状态下对某些羟基多氯联苯(Hydroxy-lated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OH-PCBs)的特异性及酶促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大鼠肝胞液作为大鼠SULT的天然来源,大鼠SULT1A... 目的:探讨大鼠硫酸基转移酶(Sulfotransferase,SULT)1A1在巯基部分氧化的状态下对某些羟基多氯联苯(Hydroxy-lated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OH-PCBs)的特异性及酶促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大鼠肝胞液作为大鼠SULT的天然来源,大鼠SULT1A1则从重组表达的大肠杆菌分离纯化;硫酸基结合速率以辅酶转化产物3’,5’-二磷酸腺苷的形成来测定;酶蛋白巯基氧化还原状态以氧化型/还原型谷胱甘肽(Oxidized/reduced glutathione,GSSG/GSH)对酶预处理来获得。结果:6’-OH PCB 35、4’-OH PCB 9及4’-OH PCB 12均可在大鼠肝胞液作用下形成硫酸基结合产物;4’-OH PCB 9和2-萘酚在用GSSG预处理的大鼠SULT1A1作用下的硫酸基结合速率降低而底物抑制消除;4’-OH PCB 6在该酶经GSSG预处理后由抑制剂转变为底物,且反应速率随预处理时GSH/GSSG中GSSG的比例增高而增高;4-OH PCB 14则仅在该酶经GSSG预处理后由抑制剂变为底物。结论:大鼠SULT1A1在巯基氧化后可降低OH-PCBs等底物的最大反应速度(Maximal velocity,Vmax),同时消除底物抑制;酶的巯基氧化状态使某些作为抑制剂的OH-PCBs转变为底物,其反应速率与GSSG/GSH相对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重组硫酸基转移酶 羟基多氯联苯 氧化型谷胱甘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酸适配体的内毒素液相及固-液相检测方法研究
10
作者 欧艺 姚朗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40-1041,共2页
关键词 核酸类 内毒素类 脂多糖类 色谱法 色谱法 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的氢醌诱导细胞损伤耐受差异表达基因的研究
11
作者 卫秦芝 庄志雄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092-1095,共4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氢醌(HQ)诱导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LF)损伤耐受差异表达的基因。方法参照本实验室用MTT法所得的HQ对HLF毒性的剂量效应关系,选择100pmol/L的HQ为低剂量,100μmol/L的HQ为高剂量,按以下方式对细胞进行染毒:空白对照、低剂量... 目的探讨低剂量氢醌(HQ)诱导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LF)损伤耐受差异表达的基因。方法参照本实验室用MTT法所得的HQ对HLF毒性的剂量效应关系,选择100pmol/L的HQ为低剂量,100μmol/L的HQ为高剂量,按以下方式对细胞进行染毒:空白对照、低剂量、高剂量、损伤耐受组(先用低剂量预刺激24h,再用高剂量刺激6h,然后用荧光差异显示PCR寻找不同方式刺激差异表达的基因,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克隆、鉴定同源性比较。结果按方法所示的方式处理细胞,处理完毕后提取各组细胞总RNA,进行荧光差异显示PCR,找到33个差异条带。对其中的8个差异条带进行克隆鉴定同源性比较,发现其中1个已知基因,7个未知基因。结论用荧光差异显示PCR方法寻找HQ诱导HLF损伤耐受过程差异表达的基因,通过鉴定基因,为进一步研究低剂量HQ诱导HLF损伤耐受的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醌 损伤耐受 荧光差异显示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与微米尺度氧化锌体外遗传毒作用特征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梁春柳 朱江波 +2 位作者 朱玉平 姚朗 张天宝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9-304,共6页
为揭示纳米氧化锌(ZnO)遗传毒作用特征,以便为纳米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利用胞质分裂阻滞微核细胞组学实验和碱性彗星实验比较了纳米和微米尺度ZnO的遗传毒性。结果显示:①微米尺度ZnO在0.02~2.5μg·mL-1剂量下对微核、... 为揭示纳米氧化锌(ZnO)遗传毒作用特征,以便为纳米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利用胞质分裂阻滞微核细胞组学实验和碱性彗星实验比较了纳米和微米尺度ZnO的遗传毒性。结果显示:①微米尺度ZnO在0.02~2.5μg·mL-1剂量下对微核、核质桥、核芽和核分裂指数(nucleus divided index,NDI)均无显著诱导作用(P>0.05);而纳米尺度ZnO在>0.5μg·mL-1剂量时可显著诱导细胞产生总微核、Ⅰ型微核和核芽(P<0.05),且均存在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剂量为2.5μg·mL-1时,细胞的Ⅱ型微核数、核质桥数和NDI与对照组相比,也呈现出显著差异(P<0.05)。②剂量为2.5μg·mL-1时,处理9、18和24h后,与对照组相比,微米ZnO处理组中细胞各项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纳米ZnO处理组中总微核数、Ⅰ型微核数和核质桥数具有时间-效应关系。③纳米ZnO在0.5μg·mL-1剂量时可诱导DNA损伤,而微米ZnO在2.5μg·mL-1剂量时才产生损伤效应。研究表明,纳米和微米尺度ZnO在遗传毒作用性质和毒性强弱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纳米ZnO会诱导Ⅰ型、Ⅱ型微核、核芽和核质桥的产生以及DNA损伤,而微米ZnO仅在高剂量时会诱导DNA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锌 微米氧化锌 彗星实验 微核 核质桥 核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氨醇激酶2与蛋白激酶D参与调控丁酸钠诱导的人肝癌细胞凋亡 被引量:5
13
作者 肖敏 李琛 +1 位作者 袁汉尧 刘云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62-266,共5页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D(PKD)与鞘氨醇激酶2(SphK2)参与调控丁酸钠诱导的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丁酸钠作用48 h后人肝癌HepG2细胞的凋亡率,以及干扰或过表达PKD或SphK2对丁酸钠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D(PKD)与鞘氨醇激酶2(SphK2)参与调控丁酸钠诱导的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丁酸钠作用48 h后人肝癌HepG2细胞的凋亡率,以及干扰或过表达PKD或SphK2对丁酸钠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率的影响;并且在分别干扰PKD或SphK2后以免疫印迹法检测其对丁酸钠诱导另一蛋白激活(磷酸化)的影响。结果丁酸钠能明显诱导HepG2细胞凋亡(P<0.01),且具有浓度依赖性;而在PKD或SphK2被干扰后,丁酸钠诱导细胞凋亡率比未干扰细胞明显增高(P<0.01),而过表达PKD或SphK2的细胞在丁酸钠作用下其凋亡率比空质粒对照组细胞明显下降(P<0.01),并且干扰PKD可阻断丁酸钠诱导的SphK2激活(P<0.01),而干扰SphK2则对PKD的激活无影响(P<0.01)。结论 PKD和SphK2均可负性调控丁酸钠诱导的HepG2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钠 HEPG2细胞 蛋白激酶D 鞘氨醇激酶2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