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行业伦理案例教学对应用心理系大学生伦理判断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赵静波 季建林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11-415,共5页
目的:了解行业伦理教育对应用心理系大学生伦理意识的影响。方法:对来自广州市和珠海市两所高校的101名应用心理系学生,实施进行6个案例教学,内容涉及心理咨询与治疗从业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伦理学方面的问题。采用自编"心理咨询和治... 目的:了解行业伦理教育对应用心理系大学生伦理意识的影响。方法:对来自广州市和珠海市两所高校的101名应用心理系学生,实施进行6个案例教学,内容涉及心理咨询与治疗从业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伦理学方面的问题。采用自编"心理咨询和治疗伦理问题调查问卷(学生版)"进行行业伦理知识的评估。结果:在心理咨询和治疗行业伦理的5个重要方面:专业能力和情感能力、知情同意和保密原则、治疗设置、双重关系、心理测验的使用,案例教育课前后应用心理系学生对于行业伦理问题的判断均发生明显的变化(P<0.05或P<0.01)。教学后学生认为各个条目"符合伦理"的比例降低,"不符合伦理"的比例升高,"不清楚"的比例降低(如"为自己的朋友咨询",教学前认为符合、不符合、不清楚的人数分别为26.7%、57.4%、15.8%,教学后分别为8.9%、86.1%、5.0%)。99%的学生认为与伦理道德规范不符合的条目由案例教育前的5条,变为教育后的17条。应用心理系学生判断有争议的条目从案例教育前的25条减为教育后12条。结论:心理咨询行业伦理教育能够改变应用心理系大学生的伦理意识,使他们的伦理意识更加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心理系大学生 伦理教育 伦理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的留守经历与心理韧性、心理病理症状 被引量:84
2
作者 杨雪岭 冯现刚 崔梓天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27-233,共7页
目的:考察大学生样本的留守经历与心理韧性、心理病理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某医科院校398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本文将留守经历定义为:在个体成长阶段(≤16周岁)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离开生源地外出务工,自己留守在家乡,由父或母单... 目的:考察大学生样本的留守经历与心理韧性、心理病理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某医科院校398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本文将留守经历定义为:在个体成长阶段(≤16周岁)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离开生源地外出务工,自己留守在家乡,由父或母单亲照顾或托付给其他人照顾。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RSCA)、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杀行为问卷修订版(SBQ-R)来测量心理韧性、心理病理症状和自杀风险,其中,SBQ-R总分≥7分,提示有较高的自杀风险。共回收有效问卷343份。结果:116(33.8%)人有一年以上的留守经历;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RSCA总均分低于无留守经历的大学生[(3.4±0.5)vs.(3.7±0.4),P<0.001],而SCL-90总均分和SBQ-R得分高于无留守经历的大学生[(1.1±0.7)vs.(0.7±0.4),(5.9±2.6)vs.(4.9±2.1),均P<0.001]。结构方程建模发现,心理韧性部分中介了留守经历与心理病理症状之间的关系(β=0.22,P<0.001)。结论: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心理韧性水平可能较低,并可能与个体出现心理病理症状和较高自杀风险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经历 心理韧性 心理病理症状 自杀风险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双重关系的实然现状与应然追求(综述) 被引量:16
3
作者 汤芳 赵静波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23-528,共6页
回顾我国大陆地区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双重关系的实然现状,发现双重关系问题发生率高且难以避免,而心理咨询与治疗师对双重关系的伦理判断上确信度不高且争议较大。探讨了心理咨询与治疗师在双重关系上伦理规范上所树立的应然追求应合情合... 回顾我国大陆地区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双重关系的实然现状,发现双重关系问题发生率高且难以避免,而心理咨询与治疗师对双重关系的伦理判断上确信度不高且争议较大。探讨了心理咨询与治疗师在双重关系上伦理规范上所树立的应然追求应合情合理,在处理双重关系议题时应兼顾专业要求与人情法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关系 心理咨询与治疗 伦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访者的文化程度与心理咨询或治疗师伦理行为的关系 被引量:7
4
作者 邢军 张小远 +7 位作者 程文红 张岚 孙丽华 周晓琴 杨海波 付深省 张柏芳 赵静波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9年第2期73-74,81,共3页
目的了解心理咨询与治疗中来访者的文化程度与心理咨询或治疗师伦理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自编"心理咨询或治疗伦理问题调查问卷(来访者版)",对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共986名来访者进行调查(其中有效问卷715份)。... 目的了解心理咨询与治疗中来访者的文化程度与心理咨询或治疗师伦理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自编"心理咨询或治疗伦理问题调查问卷(来访者版)",对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共986名来访者进行调查(其中有效问卷715份)。结果不同文化程度的来访者在知情同意、保密原则、广告宣传等方面,对心理咨询或治疗师伦理行为的评价存在显著差异(p<0.01或p<0.05),高文化程度的来访者对心理咨询或治疗师遵守伦理行为的评价高于低文化程度的来访者。不同文化程度的来访者在个人情感体验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1或p<0.05),高文化程度的来访者更容易被心理咨询或治疗师的魅力所吸引。结论来访者的文化程度与心理咨询或治疗师的伦理行为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访者 文化程度 心理咨询师 心理治疗师 伦理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业伦理教育对报考心理咨询师人员双重关系伦理意识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高娟 赵静波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9年第2期95-97,100,共4页
目的了解行业伦理培训对参加心理咨询培训人员在双重关系伦理意识方面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验干预的办法,以自编"心理咨询和治疗伦理问题调查问卷(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人员版)"作为评价工具,对广东范围内368名参加... 目的了解行业伦理培训对参加心理咨询培训人员在双重关系伦理意识方面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验干预的办法,以自编"心理咨询和治疗伦理问题调查问卷(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人员版)"作为评价工具,对广东范围内368名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人员进行调查,其中203人没有接受行业伦理培训的课程,在本研究中设为1组;161人接受了行业伦理教育的课程,在本研究中设为2组。结果两组人员相比较,在涉及双重关系伦理意识的判定上,第2组选择"不清楚"人数比例与第1组相比,大部分条目上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两组人员在有关双重关系伦理意识的判断上共有10个条目一致度(选择"不符合"者)分别都达到了80%及以上。两组人员在9个有关非性的双重关系的条目上在作出伦理意识的判断时都表现出了很大的争议;两组人员在5个关于非性的双重关系伦理意识条目的判断上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的人员进行行业伦理教育,能够帮助他们在双重关系方面树立起比较清晰的行业伦理意识;在对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人员进行有关双重关系的行业伦理教育时,要注意有关非性双重关系伦理意识的本土特点;本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参加心理咨询培训人员应该接受系统全面的行业伦理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教育 报考心理咨询师人员 双重关系 伦理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伦理教育对医学生心理咨询与治疗伦理意识的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杨珍芝 赵静波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17,共7页
目的:评估将心理咨询与治疗伦理学教育融入医学心理学课程对医学生伦理意识的影响,探索有效提高医学生伦理意识水平的伦理教育方案。方法:选取广州某医科院校学习《医学心理学》课程的临床医学专业大二两个班级的学生,共183人,按其自然... 目的:评估将心理咨询与治疗伦理学教育融入医学心理学课程对医学生伦理意识的影响,探索有效提高医学生伦理意识水平的伦理教育方案。方法:选取广州某医科院校学习《医学心理学》课程的临床医学专业大二两个班级的学生,共183人,按其自然班级对一组班的学生增加心理咨询和治疗伦理学教育(伦理教育组),另一组班的学生仅接受传统的课程内容(对照组)。采用自编心理咨询相关问题调查问卷为评估工具,对伦理教育组学生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伦理意识进行授课前后比较。结果:伦理教育组学生除了条目"如果来访者无能力付费就终止咨询"、"向来访者介绍自己的学历、资历和专业地位"外,在其他30个条目的前后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对照组前后测仅在专业能力与情感能力、费用和设置等方面的13个条目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伦理教育后学生选择"完全不符合"和"不大符合"的比例升高,选择"比较符合"、"完全符合"的比例降低,除条目"应邀到来访者的家里做心理咨询或治疗"外,选择"不确定"的比例均下降(如条目"提供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服务",伦理教育组认为完全不符合、不大符合、不确定、比较符合和完全符合者所占比率分别为20.7%、58.6%、16.1%、4.6%和0.0%,而后测为64.7%、30.6%、2.4%、2.4%和0.0%)。授课后对照组学生对5个前后测有显著差异的条目表现出更"不确定"。结论:本研究提示,将心理咨询与治疗伦理教育融人医学心理学课程能够提高医学生的伦理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咨询与治疗 伦理教育 医学生 伦理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咨询和治疗师的专业能力和情感能力的多中心调查 被引量:24
7
作者 赵静波 季建林 +7 位作者 程文红 张岚 王玲 孙丽华 周晓琴 杨海波 付深省 宋鸽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29-233,241,共6页
目的:了解心理咨询和治疗师的专业能力和情感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以自编心理咨询和治疗伦理问题调查问卷(咨询师版)为评价工具,对全国范围内1000名心理咨询和治疗师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601份,有效率为60.1%。... 目的:了解心理咨询和治疗师的专业能力和情感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以自编心理咨询和治疗伦理问题调查问卷(咨询师版)为评价工具,对全国范围内1000名心理咨询和治疗师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601份,有效率为60.1%。结果:76.2%的被调查者有难以胜任专业工作的感觉,超过一半以上的被调查者在执业过程中会有悲伤、害怕等负性情绪体验,66.2%的人曾接受过心理治疗或督导的帮助,少部分人有过极端抑郁的情绪(24.6%),14.8%的人有过被虐待的经历。对于专业能力和情感能力的伦理判断,较有争议的条目是"用自我暴露或现身说法来作为治疗技术"和"告诉来访者自己生他(她)的气了"。职称、从业年限、平均每周咨询实践的时间等是影响心理咨询和治疗师专业能力的主要因素(P<0.05或P<0.01),每周心理咨询和治疗时间越短、从业年限越短、职称越低的被调查者,难以胜任自己的专业的比例越大。结论:国内目前心理咨询和治疗从业者较多存在胜任专业工作困难的感受,以及负性情绪体验,对于咨询过程中的某些伦理问题概念判断比较模糊。提示在今后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师培训中有必要增加专业训练、统一伦理规范,定期接受督导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咨询师 心理治疗师 专业能力 情感能力 横断面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死亡教育干预对医学生死亡态度影响的准实验性研究 被引量:29
8
作者 高钰琳 冯现刚 +1 位作者 陈佩云 龚艳艳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8-140,151,共4页
目的分析死亡教育干预措施对于学生死亡焦虑以及医学生对临终病人交谈及谈论死亡态度的影响。方法 2010年10—11月,以选修《人的优逝》课程的120名医学生为试验组,以试验组学生的同班同学中未参加本课程学生120人为对照组,采用死亡焦虑... 目的分析死亡教育干预措施对于学生死亡焦虑以及医学生对临终病人交谈及谈论死亡态度的影响。方法 2010年10—11月,以选修《人的优逝》课程的120名医学生为试验组,以试验组学生的同班同学中未参加本课程学生120人为对照组,采用死亡焦虑量表及自编问卷分别在开课前及课程结束后1周内进行调查。结果试验组学生干预前后的死亡焦虑得分分别为(8.25±2.58)分和(7.49±2.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3,P=0.026);与临终病人谈论死亡的态度得分在干预前后分别为(2.79±1.08)分和(3.31±1.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38,P<0.001);在干预结束后,试验组死亡焦虑得分低于对照组(7.82±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99,P=0.013),与临终病人谈论交谈态度得分试验组(4.02±0.82)高于对照组(3.78±0.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38,P<0.001);谈论死亡态度得分(3.31±1.09)高于对照组(2.94±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9,P=0.011)。结论生死教育有助于降低医学生的死亡焦虑,有助于减少学生对临终病人讨论死亡的顾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死教育 死亡焦虑 死亡态度 医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访者对心理咨询或治疗师的伦理行为评价 被引量:15
9
作者 赵静波 季建林 +5 位作者 程文红 付深省 杨海波 孙丽华 周晓琴 张岚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了解来访者对心理咨询/治疗师伦理行为的评价状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以自编心理咨询和治疗伦理问题调查问卷(来访者版)为评价工具,在全国范围内选取12个城市的1100名来访者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807份。结果:84.5%的来访者对... 目的:了解来访者对心理咨询/治疗师伦理行为的评价状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以自编心理咨询和治疗伦理问题调查问卷(来访者版)为评价工具,在全国范围内选取12个城市的1100名来访者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807份。结果:84.5%的来访者对正在进行的治疗有信心,89.2%的来访者认为自己的心理咨询/治疗师能够胜任工作。15.9%的来访者评价,心理咨询/治疗师有时会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或向来访者倾诉自己的压力。59.1%的来访者了解心理咨询或治疗的性质、作用和局限性,53.4%的来访者知道心理咨询/治疗师的专业背景。91.3%的来访者认为自己的隐私和治疗内容能够得到保密。来访者与心理咨询/治疗师发生亲密关系的占7%,发生性关系的占1.5%,在生活中是朋友关系的占18.3%。79%的来访者所接受的心理咨询或治疗能够按时开始和结束。结论:从来访者评价的角度,绝大多数的心理咨询/治疗师在工作胜任能力、保密、遵守时间设置方面做得较好,但在知情同意、双重关系方面存在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访者 心理咨询师 心理治疗师 伦理行为 横断面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心理咨询和治疗师的知情同意与保密状况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赵静波 季建林 +1 位作者 程文红 杨海波 《医学与哲学(A)》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1-53,共3页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自编"心理咨询和治疗伦理问题调查问卷(咨询师版)"对全国范围内1 000名心理咨询和治疗师进行调查,以了解心理咨询和治疗师的知情同意和保密情况。结果发现目前国内的心理咨询和治疗从业者知情同意和...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自编"心理咨询和治疗伦理问题调查问卷(咨询师版)"对全国范围内1 000名心理咨询和治疗师进行调查,以了解心理咨询和治疗师的知情同意和保密情况。结果发现目前国内的心理咨询和治疗从业者知情同意和保密原则的伦理意识和行为比较欠缺,需要增加专业的训练、进行统一伦理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咨询师 心理治疗师 知情同意 保密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督导师的从业基本状况及其伦理行为 被引量:8
11
作者 赵静波 季建林 +7 位作者 程文红 张岚 张柏芳 周晓琴 杨海波 付深省 王玲 孙丽华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90-694,705,共6页
目的:了解心理督导师从业基本状况及其伦理行为的现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以自编"心理咨询和治疗伦理问题调查问卷(咨询师版)"作为评价工具。按同行推荐线索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601份有效问卷,其中回答"在为其他心理... 目的:了解心理督导师从业基本状况及其伦理行为的现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以自编"心理咨询和治疗伦理问题调查问卷(咨询师版)"作为评价工具。按同行推荐线索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601份有效问卷,其中回答"在为其他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人员作督导"167人,列为心理督导师组;根据督导组的性别比例在余下的434份问卷中随机分层抽取178人为对照组。结果:(1)心理督导师组的中、高职称比例(72.5%)高于对照组(51.4%);督导师组咨询实践从业年限6年以上者占46.4%,平均每周工作时间6小时以上者67.7%,而对照组分别为20.0%和39.1%;与对照组相比,心理督导师对每一个来访者平均的治疗次数多、遵守咨询时间更好、收费更高(督导师组每例来访者平均治疗次数6次以上、咨询时间在50分钟/次、收费>50元/次,分别为62%、74.9%和78.5%,而对照组分别为37.1%、57.6%和60%);督导师组接受3个月以上脱产培训或连续2年正规心理治疗培训者(78.2%)多于对照组(54.4%)。以上两组间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在心理咨询和治疗的过程中,督导师组较对照组较少有力不从心、难以胜任之感(67.7%vs.79.7%),较少有害怕、担心等负性情绪体验(46.3%vs.67%),更多的人接受过心理治疗或督导(78.8%vs.63.5%),能更好地遵守时间设置(76.5%vs.62.3%),知情同意方面交代得更清楚(87.8%vs.78.2%,Ps<0.05)。结论:国内目前心理督导师的从业基本状况较好,较心理咨询和治疗师有较高的资质,行业伦理行为(如专业能力、知情同意、遵守治疗设置方面)多数较好,有些方面(如双重关系、隐私保密方面)尚需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督导师 伦理行为 横断面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职业背景心理咨询和治疗从业者的伦理行为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勉 赵静波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19-825,共7页
目的:了解不同职业背景心理咨询和治疗从业者的伦理行为,加强心理咨询和治疗职业伦理教育。方法:以前期编制的心理咨询或治疗伦理问题调查问卷(咨询师版),对全国西北、华北、华东、中南、东北、西南每个行政区的3~4个城市共690名心理... 目的:了解不同职业背景心理咨询和治疗从业者的伦理行为,加强心理咨询和治疗职业伦理教育。方法:以前期编制的心理咨询或治疗伦理问题调查问卷(咨询师版),对全国西北、华北、华东、中南、东北、西南每个行政区的3~4个城市共690名心理咨询和治疗从业者进行调查,并分析精神科医师、临床心理治疗师、学校心理咨询师三种职业背景从业者的伦理行为状况。结果:三种职业背景的从业人员中,以精神科医师的从业年限最长(>10年的占16.7%),对于每一个来访者平均的治疗次数最多(>10占20.1%),平均每次咨询时长最短(≤30分钟的占3.4%)。伦理行为调查中,在胜任力方面,三组人员各有70%都"感到力不从心、难以胜任";67.7%的精神科医师和62.5%的学校心理咨询师害怕自己不能够满足患者的需要;在知情同意和保密方面,17.4%的精神科医师"在走廊、电梯等公共场所与同事讨论来访者治疗方案";84.5%的临床心理治疗师"在治疗前向来访者讲明收费标准和规定";双重关系条目中,超过30%的精神科医师、临床心理治疗师和学校心理咨询师"特别喜欢某些来访者";14.1%的精神科医师对某些来访者产生性幻想;在咨询设置方面,有31.4%的精神科医师、25.0%的临床心理治疗师和20.1%的学校心理咨询师在咨询期间接听电话。不同性别、从业年限的心理咨询和治疗从业者"害怕不能满足患者需要"等部分条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显示,不同职业背景心理咨询和治疗从业者都存在一定比例的违背伦理要求的行为,精神科医师出现违背伦理行为的比例较高。提示需要根据不同职业不同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伦理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咨询与治疗 从业者 不同职业背景 伦理行为 横断面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咨询和治疗行业相关人员的伦理意识 被引量:9
13
作者 侯艳飞 赵静波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04-909,共6页
目的:了解我国当前心理咨询与治疗行业心理咨询和治疗师、应用心理系学生、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人员的伦理意识现状。方法:对全国范围内601名心理咨询和治疗师,广州、珠海市344名应用心理系学生,以及广州201名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人员,以... 目的:了解我国当前心理咨询与治疗行业心理咨询和治疗师、应用心理系学生、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人员的伦理意识现状。方法:对全国范围内601名心理咨询和治疗师,广州、珠海市344名应用心理系学生,以及广州201名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人员,以自编"心理咨询或治疗伦理问题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三组人员伦理判断有统计学差异的26个条目中,应用心理系学生认同比例较高的有19条,参加培训人员认同比例较高的有4条,心理咨询师认同比例较高的有3条。43.9%的心理咨询师认同"告诉来访者自己生他(她)气了",远高于心理系学生的19.8%及参加培训人员的21.9%。同时,14.5%认可"因对来访者愤怒而提高嗓音对其说话",远高于心理系学生的6.4%及参加培训人员的6.5%。三组人员中均有超过30%认可"和朋友不提名字地讨论来访者的事","向自己的学生或被督导者、雇员提供咨询"及"与以前的来访者成为生活中的朋友",约80%赞成"在来访者可能自杀或杀害他人时突破保密原则",约50%赞成"因为自己的某些突发事件,更改固定的治疗时间"。52.5%心理系学生、37.3%心理咨询师及34.3%培训人员认同"使用计算机化的测验解释报告"。结论:在心理咨询与治疗行业内部,咨询师、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人员及应用心理系学生的伦理判断有一定差异。其中,心理系学生的伦理意识与其他两组人员相差较大,在多个条目中的伦理判断较差,需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咨询和治疗师 应用心理系学生 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人员 伦理意识 横断面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宗教与健康关系的研究述评 被引量:8
14
作者 梁挺 张小远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3-35,56,共4页
国外对宗教与健康之间的关系研究从20世纪中期开始;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宗教与寿命、宗教与癌症、宗教与心理健康等;宗教对健康的影响机制主要有行为模式假说、心理因素假说以及神秘因素假说;存在的问题是研究不够细化、跨文化研究少以... 国外对宗教与健康之间的关系研究从20世纪中期开始;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宗教与寿命、宗教与癌症、宗教与心理健康等;宗教对健康的影响机制主要有行为模式假说、心理因素假说以及神秘因素假说;存在的问题是研究不够细化、跨文化研究少以及采用何种研究方法仍然存在分歧;将来的研究趋势集中于宗教对健康影响机制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外 宗教 健康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保密原则 被引量:8
15
作者 赵静波 季建林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7年第4期78-80,共3页
心理咨询和治疗中常常会涉及患者的隐私,因此,保密原则在临床实践中显得尤为重要,是从业者应遵循的一项基本伦理学原则。首先提出心理咨询和治疗过程中实际遇到的保密问题。接着介绍从业者在实际工作中应遵循的保密原则、治疗中可能泄... 心理咨询和治疗中常常会涉及患者的隐私,因此,保密原则在临床实践中显得尤为重要,是从业者应遵循的一项基本伦理学原则。首先提出心理咨询和治疗过程中实际遇到的保密问题。接着介绍从业者在实际工作中应遵循的保密原则、治疗中可能泄露保密资料的情况、心理治疗病历的保存和处理以及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保密问题等,旨在引起从业者的重视并自觉地遵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密原则 心理咨询 心理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达国家心理咨询与治疗伦理问题研究的历史发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高娟 赵静波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9年第3期133-136,共4页
通过对发达国家心理咨询与治疗行业伦理问题研究的历史发展进行综述,总结其研究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推动本行业相关伦理问题的研究。
关键词 心理咨询 心理治疗 伦理研究 发达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民众对社会心理咨询的态度和需求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晓秋 张秀芬 白志军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26,共4页
为探讨广州市民众对社会心理咨询服务的认知状况,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提示,民众对社会心理咨询的接纳程度较低,需求也较低。民众在遇到物质滥用及上瘾、自我认识、人际交往等问题时对社会心理咨询的需求度较高;在... 为探讨广州市民众对社会心理咨询服务的认知状况,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提示,民众对社会心理咨询的接纳程度较低,需求也较低。民众在遇到物质滥用及上瘾、自我认识、人际交往等问题时对社会心理咨询的需求度较高;在遇到考试焦虑、体重控制、职业定位等方面需求较低。未婚与离异的民众相对于已婚民众更有得到社会心理咨询帮助的需求;收入较高、文化程度越高、有咨询经历的民众也有较强需求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心理咨询 态度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自组织看心理咨询 被引量:3
18
作者 郑志 张小远 《医学与哲学(A)》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8-40,共3页
阐述了心理系统的自组织性,并从自组织的角度论述了心理问题的产生和解决。从根本上来说都是心理系统自组织的结果。心理咨询的作用仅在于提供一个能让患者心理产生良性自组织循环的环境,而且具有间接性、隐蔽性的特点。依据自组织理论... 阐述了心理系统的自组织性,并从自组织的角度论述了心理问题的产生和解决。从根本上来说都是心理系统自组织的结果。心理咨询的作用仅在于提供一个能让患者心理产生良性自组织循环的环境,而且具有间接性、隐蔽性的特点。依据自组织理论树立对心理咨询过程、地位及作用的正确认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咨询 自组织 心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心理咨询与治疗中法律问题评介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演善 张小远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4-87,共4页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精神卫生立法的国家之一,对心理咨询与治疗行业相关法律问题的研究广泛而深入。协议的制定与履行既能保护双方权益,亦能保障心理咨询(治疗)顺利开展。隐私保密是最基本的法律责任,但在特定条件下责任豁免。心理咨询...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精神卫生立法的国家之一,对心理咨询与治疗行业相关法律问题的研究广泛而深入。协议的制定与履行既能保护双方权益,亦能保障心理咨询(治疗)顺利开展。隐私保密是最基本的法律责任,但在特定条件下责任豁免。心理咨询(治疗)记录保存有较高风险性,要求从业者具有相当的法律素养。心理咨询与治疗关系的不当利用从伦理问题上升为法律责任。记忆修复问题涉及法律关系复杂,技术的高度专业性与修复后记忆的真实性是其焦点。通过中英法律问题的对比,呼吁加强重视,不断完善心理咨询与治疗行业法律规范体系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咨询 心理治疗 精神卫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业认同影响从业意愿路径的实证分析--以社会工作专业为例 被引量:50
20
作者 林诚彦 张兴杰 曾细花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3-138,共6页
高校专业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为国家培养相关职业人才,然而学生的对口从业意愿不高常导致专业人才流失,因此提升学生的对口从业意愿是必要和重要的。基于专业认同视角,以广东八所本科院校276名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开展实证研究,发... 高校专业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为国家培养相关职业人才,然而学生的对口从业意愿不高常导致专业人才流失,因此提升学生的对口从业意愿是必要和重要的。基于专业认同视角,以广东八所本科院校276名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开展实证研究,发现认知性认同、情感认同对从业意愿有显著预测作用。分析认为,专业认同是联系学生主体行为意愿与客体环境因素的桥梁,外在环境因素通过影响专业认同,进而影响学生从业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认同 从业意愿 社会认同理论 社会工作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