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长度锁钉固定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生物力学比较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雄 吴卫东 +1 位作者 荀福兴 张美超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1-166,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长度锁定螺钉固定桡骨远端骨折的术后稳定性及不同时期骨痂和远端螺钉的应力分布情况,为桡骨远端骨折螺钉长度的选择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分别建立含骨折断面和骨痂的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用掌侧锁定钢... 目的比较不同长度锁定螺钉固定桡骨远端骨折的术后稳定性及不同时期骨痂和远端螺钉的应力分布情况,为桡骨远端骨折螺钉长度的选择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分别建立含骨折断面和骨痂的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用掌侧锁定钢板和不同长度锁钉固定,通过赋予骨痂不同材料属性来模拟骨折术后不同时期。分析术后不同时期骨痂和远端螺钉的应力分布情况,同时根据骨折断面最大轴向位移计算整个固定系统的压缩刚度。结果对于相同轴向载荷,75%长度以上单皮质螺钉固定时压缩刚度与双皮质螺钉固定相比基本无差异;术后早期骨痂处最大应力随着螺钉长度增加逐渐变小;术后中后期远端螺钉最大应力随着螺钉长度增加逐渐变大,远端双皮质螺钉应力最大。结论采用75%长度以上单皮质锁钉固定桡骨远端不仅可以达到早期稳定性,同时也避免伸肌腱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皮质螺钉 生物力学 有限元分析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退变对软骨终板生物力学特性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赵亮 闫广华 +3 位作者 瞿东滨 赵卫东 史占军 张美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55-460,共6页
目的研究腰椎终板不同位点的压应力分布规律,分析腰椎间盘退变对软骨终板压应力的影响。方法选取一青壮年男性新鲜尸体的腰椎运动节段标本,螺旋CT机对腰椎运动节段进行连续CT扫描,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L4/5运动节段有限元分析模型,... 目的研究腰椎终板不同位点的压应力分布规律,分析腰椎间盘退变对软骨终板压应力的影响。方法选取一青壮年男性新鲜尸体的腰椎运动节段标本,螺旋CT机对腰椎运动节段进行连续CT扫描,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L4/5运动节段有限元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椎间盘退变模型。模拟椎间盘正常状态和椎间盘退变状态,在L4、L5椎体终板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结点,分别代表椎体终板正中部、左右侧边缘、后中部和前中部,对上下软骨终板压应力分布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椎间盘退变组较正常组的终板压应力均显著增大,上下终板在轴向加载、前屈、后伸、左旋和右旋加载时椎间盘退变组较正常状态时应力分布均显著增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椎间盘退变因素对终板的应力分布有明显影响,随着椎间盘退变,椎间盘软骨终板应力显著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软骨终板 腰椎间盘退变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牙厚椎弓根螺钉的生物力学测试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斌 吴长福 +3 位作者 赵卫东 孙培栋 毕振宇 欧阳钧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98-701,共4页
目的评价不同变牙厚椎弓根螺钉(transitional thread pedicle screw,TTPS)对螺钉拔出力的影响。方法取新鲜小牛胸腰椎标本(T11~L4)5具,共30个椎体(60侧椎弓根),剔除周围肌肉、筋膜,注意保持骨结构完整,解离成单个椎骨。平均骨密... 目的评价不同变牙厚椎弓根螺钉(transitional thread pedicle screw,TTPS)对螺钉拔出力的影响。方法取新鲜小牛胸腰椎标本(T11~L4)5具,共30个椎体(60侧椎弓根),剔除周围肌肉、筋膜,注意保持骨结构完整,解离成单个椎骨。平均骨密度为(1.186±0.182)g/cm2。TTPS规格有6种:A0(牙厚保持不变)、A1(逐牙加厚0.01mm)、A2(逐牙加厚0.02 mm)、A3(逐牙加厚0.03 mm)、A4(逐牙加厚0.04mm)、A5(逐牙加厚0.05 mm)。每种螺钉随机置入10侧椎弓根,将标本包埋好并用夹具固定在材料试验机上,设置椎弓根螺钉长轴与拔出力轴线方向重合。设置材料试验机加载速率为0.08 mm/s进行拔出实验,结果输出拔出力-位移曲线、最大轴向拔出力(Fmax)。计算拔出刚度。结果 A0至A5 6种螺钉的最大轴向拔出力分别为(983.99±324.19)、(1119.84±362.47)、(1067.67±398.00)、(900.04±255.89)、(799.07±406.79)、(850.71±408.11)N。6种不同规格TTPS轴向拔出力间无显著差异(组间差异P=0.216)。6种不同规格的TTPS的拔出刚度间无显著差异(组间差异P=0.07)。结论小范围增加螺纹牙厚,对椎弓根螺钉抗拔出力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螺钉 拔出力 螺纹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状肌及耻骨前韧带的解剖学观测
4
作者 袁嘉杰 袁志荣 +7 位作者 陈小妹 苏明浩 李泽霖 贺善礼 刘畅 李泽宇 欧阳钧 戴景兴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15-518,共4页
目的探究锥状肌及耻骨前韧带的毗邻关系,为进一步了解维持耻骨联合稳定的机制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用24具标本(男19具,女5具),观测锥状肌的长、宽、厚及其与邻近的腹直肌、长收肌和耻骨前韧带之间的毗邻关系。结果95.8%大体标本双侧... 目的探究锥状肌及耻骨前韧带的毗邻关系,为进一步了解维持耻骨联合稳定的机制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用24具标本(男19具,女5具),观测锥状肌的长、宽、厚及其与邻近的腹直肌、长收肌和耻骨前韧带之间的毗邻关系。结果95.8%大体标本双侧存在锥状肌(23/24,男性19例,女性4例),4.2%右侧缺如(1/24,女性1例)。测得锥状肌长度,右侧:男(70.64±13.48)mm,女(71.81±11.27)mm,左侧:男(69.60±12.01)mm,女(64.25±19.79)mm;宽度,右侧:男(20.68±4.12)mm,女(20.65±2.04)mm,左侧:男(20.02±2.99)mm,女(18.23±4.77)mm;厚度,右侧:男(2.50±1.61)mm,女(1.49±0.40)mm,左侧:男(2.19±1.06)mm,女(1.50±0.56)mm,左、右侧锥状肌的长、宽和厚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测得耻骨前韧带宽度,右侧:男(5.96±1.55)mm,女(6.60±1.10)mm,左侧:男(6.35±1.58)mm,女(6.16±0.69)mm。锥状肌以腱性纤维起于耻骨前面及耻骨联合前的纤维性韧带;腹直肌肌腱、长收肌肌腱、腹股沟韧带以及锥状肌起点在耻骨嵴处交织毗邻,形成层次鲜明的耻骨前韧带。结论锥状肌起于耻骨前韧带,与腹股沟韧带和长收肌肌腱一同构成耻骨前韧带;同时以耻骨前韧带为中心,毗邻结构共同构成一个复合体,为耻骨联合的稳定提供重要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状肌 耻骨前韧带 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颈椎前路椎弓根皮质骨螺钉的解剖学研究
5
作者 彭鹏 黄刚 +1 位作者 朱美松 李鉴轶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05-510,共6页
目的测量正常成人下颈椎椎弓根的解剖学参数,探讨下颈椎前路椎弓根皮质骨螺钉内固定技术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80例正常成人颈椎CT影像资料,将扫描数据导入MIMICS 19.0软件。测量C_(3)~C_(7)椎体的椎弓根宽度(OPW)、椎弓根高度(OPH)、... 目的测量正常成人下颈椎椎弓根的解剖学参数,探讨下颈椎前路椎弓根皮质骨螺钉内固定技术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80例正常成人颈椎CT影像资料,将扫描数据导入MIMICS 19.0软件。测量C_(3)~C_(7)椎体的椎弓根宽度(OPW)、椎弓根高度(OPH)、内侧皮质骨厚度(MCT)以及颈前路椎弓根皮质骨螺钉置钉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节段左右两侧OPH和MCT参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测量男性的OPH和OPW参数均大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_(3)~C_(4)进钉点位于椎体正中矢状面椎弓根的对侧1.0~3.0 mm,距椎体上终板平面1.0~3.5 mm;C_(5)进钉点位于椎体正中矢状面椎弓根同侧或对侧1.0~2.0 mm,距椎体上终板平面3.0~4.0 mm;C_(6)~C_(7)进钉点位于椎体正中矢状面椎弓根的同侧2.0~4.5 mm,距椎体上终板平面4.5~7.0 mm。C_(3)~C_(7)的皮质骨螺钉总体内倾角平均值分别是:39.13°、41.00°、40.91°、37.28°、31.84°,总体矢状角是:90.85°、97.23°、108.97°、111.60°、104.83°。螺钉的直径为3.5 mm,长度选择30 mm,32 mm较为适宜。结论下颈椎前路椎弓根皮质骨螺钉内固定技术在理论上具有可行性,并总结出置钉规律,为其下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骨螺钉 下颈椎 解剖学 椎弓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赞”形态前臂动脉铸型制作及原形透明包埋方法
6
作者 肖钊明 马梓玮 +6 位作者 李泽宇 刘畅 许广威 梁海彬 周贤熙 戴景兴 欧阳钧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3-485,共3页
目的 制作“点赞”的前臂及手掌动脉铸型以及为其原型包埋,为临床诊治,解剖学的教学、科研及科普提供直观的血管原型包埋模型,为其他不同形态的铸型标本的原型包埋提供经验及依据。方法 以带造型手掌为模,以硅胶及石膏为材料,制作阴阳... 目的 制作“点赞”的前臂及手掌动脉铸型以及为其原型包埋,为临床诊治,解剖学的教学、科研及科普提供直观的血管原型包埋模型,为其他不同形态的铸型标本的原型包埋提供经验及依据。方法 以带造型手掌为模,以硅胶及石膏为材料,制作阴阳面硅胶包埋模具,然后把标本灌注,腐蚀,最后把铸型放进硅胶模具内,使用水晶AB胶浇注。结果 水晶模型透明度高,无气泡,造型与设计一致,能够清晰地观察内部的血管铸型的管道走行及分布,清晰的观察到血管铸型与表皮及关节之间的空间比邻关系。结论 制作成本低廉,性价比高;血管铸型真实、精细,本方法可体现血管在不同姿势下,与表皮及关节之间的空间比邻关系,为临床诊治,解剖学的教学、科研及科普提供直观的血管原型包埋模型,可为其他不同形态的铸型标本的原型包埋提供经验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型 包埋 硅胶 水晶AB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元分析中软组织力学参数的设定及验证 被引量:17
7
作者 孙培栋 陈春 +3 位作者 吴长福 赵卫东 张明 欧阳钧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提供软组织超弹性材料参数并探讨优化方法,为有限元分析(finite element analysis,FEA)冲击研究中软组织显式求解的准确模拟提供参考。方法测定6具足底软组织标本抗压性能,以实验数据计算FEA材料参数,利用泊松比对材料参数进行优化... 目的提供软组织超弹性材料参数并探讨优化方法,为有限元分析(finite element analysis,FEA)冲击研究中软组织显式求解的准确模拟提供参考。方法测定6具足底软组织标本抗压性能,以实验数据计算FEA材料参数,利用泊松比对材料参数进行优化。设置与体外实验相同工况的FEA模型进行模拟。利用实验及文献报道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软组织体外实验中力-位移曲线呈指数增长。FEA模拟与实验结果相比,压缩率≤45%时,结果相一致;在压缩率>45%时,材料泊松比愈接近0.5,FEA模拟的准确性越高。泊松比为0.497时,FEA模拟与体外实验结果有较强线性相关关系(R2=0.9923)。结论本研究中材料参数模拟效果良好。在较低压缩率下,计算结果与体外实验的结果相一致;在较高压缩率下,提高材料泊松比可增加FEA模拟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 超弹性 材料参数 抗压性能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碱性蛋白酶去除人体骨骼标本软组织的技术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肖钊明 李泽宇 +10 位作者 刘畅 马梓玮 吴坤成 许广威 梁海彬 骆宝华 骆世文 骆建恒 李忠华 戴景兴 欧阳钧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63-465,共3页
未防腐的人体骨骼标本的常用制备方法包括自然腐蚀法、水煮法和药液浸泡法[1],1989年开始有动物解剖学者尝试使用蛋白酶分解蛋白的方式来去除(仓鼠和家兔)肌肉组织来获取骨骼标本,他们使用蛋白酶的浓度为0.3%~0.5%[2-4]。
关键词 碱性蛋白酶 骨骼标本 软组织 自然腐蚀法 制备方法 肌肉组织 浸泡法 水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安全性的下颈椎后路经椎弓根固定的个性化导航模板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宋柯 付茂庆 +5 位作者 孔祥雪 梁栋柱 林荔军 黄志平 李鉴轶 欧阳钧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09-512,共4页
目的设计制作生物安全性的下颈椎个性化导航模板,并评价其精度。方法选取4具下颈椎防腐标本,CT扫描后,利用三维重建及快速成型技术设计制作生物安全性的后路经椎弓根个性化导航模板,在标本上辅助克氏针置入。再次CT扫描并三维重建,计算... 目的设计制作生物安全性的下颈椎个性化导航模板,并评价其精度。方法选取4具下颈椎防腐标本,CT扫描后,利用三维重建及快速成型技术设计制作生物安全性的后路经椎弓根个性化导航模板,在标本上辅助克氏针置入。再次CT扫描并三维重建,计算实际克氏针与虚拟克氏针的位置参数,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检测两者之间的差异;并计算虚拟克氏针与实际克氏针的位置偏差。结果虚拟和实际克氏针在X、Y、Z轴的位移和旋转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际克氏针与虚拟克氏针之间的偏差,X、Y、Z轴的位移偏差分别为(1.58±0.66)、(1.96±0.84)、(2.33±1.15)mm;X、Y、Z轴的旋转偏差分别为(1.43±1.18)°、(2.43±1.67)°、(1.14±0.50)°。结论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可行的新型生物安全的导航模板的制作方法,其造型及精度尚需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颈椎 导航模板 椎弓根固定 生物安全性 快速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机床金属导板辅助无牙颌种植的实验研究
10
作者 徐楚 吴补领 +4 位作者 李鉴轶 白宇哲 宋颖 马立超 唐雷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89-292,共4页
目的探讨利用数控机床(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CNC)制造个性化下颌无牙颌金属种植导板的新方法。方法 8具下颌无牙颌标本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运用CNC技术加工出金属导板、运用快速成型(rapid prototyping,RP)技术加工出树脂导板并测... 目的探讨利用数控机床(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CNC)制造个性化下颌无牙颌金属种植导板的新方法。方法 8具下颌无牙颌标本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运用CNC技术加工出金属导板、运用快速成型(rapid prototyping,RP)技术加工出树脂导板并测量其在体外实验中辅助置钉的精确性。结果CNC与RP导板在下颌骨中部水平面上的绝对偏差分别为(0.23±0.14)mm、(1.01±0.2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在矢状面上分别为(0.30±0.24)mm、(0.95±0.2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在体外实验中,CNC金属下颌无牙颌种植导板辅助种植精确性高于RP树脂导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下颌无牙颌 种植导板 计算机辅助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变肌动蛋白聚合状态调控人成纤维细胞成骨分化的线粒体动力学 被引量:2
11
作者 江鑫 樊庭宇 +3 位作者 孙冰 戴景兴 欧阳钧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63-269,共7页
目的检测在人成纤维细胞成骨分化过程中肌动蛋白的改变及其介导的线粒体动力学改变。方法诱导人成纤维细胞成骨分化,检测肌动蛋白和线粒体动力学的改变。在人成纤维细胞中打断(细胞松弛素D,Cyto D)或者促进(Jasplakinolide,JAS)肌动蛋... 目的检测在人成纤维细胞成骨分化过程中肌动蛋白的改变及其介导的线粒体动力学改变。方法诱导人成纤维细胞成骨分化,检测肌动蛋白和线粒体动力学的改变。在人成纤维细胞中打断(细胞松弛素D,Cyto D)或者促进(Jasplakinolide,JAS)肌动蛋白的聚合,于处理的第1、4、7 d分别进行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等实验检测细胞性能及线粒体动力学相关指标。结果Cyto D减弱成骨诱导液效果,JAS增强成骨诱导液效果。JAS增强线粒体动力学效果比Cyto D更加显著。结论肌动蛋白的聚合促进细胞成骨分化;肌动蛋白的聚合或解聚影响细胞成骨分化过程中线粒体与细胞骨架肌动蛋白的共定位比率。Cyto D和JAS引起的对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和线粒体动力学的改变,可为研究细胞线粒体以及成骨分化机制提供生物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成骨分化 细胞松弛素D 细胞骨架稳定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向跌倒过程中脊柱胸腰段受力的实验及有限元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霄翔 孙培栋 +5 位作者 王哲 吴彦超 吴晓宇 余星亮 艾子政 董谢平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27-832,共6页
目的:以动力学仿真软件获取志愿者后向跌倒过程中胸腰段受力状况的运动、动力学数据,作为有限元加载条件,评估跌倒过程中脊柱局部应力情况。方法:选取1名健康志愿者(男性,27岁,175cm,70kg),随后对志愿者躯干进行CT扫描。然后,在Anybody... 目的:以动力学仿真软件获取志愿者后向跌倒过程中胸腰段受力状况的运动、动力学数据,作为有限元加载条件,评估跌倒过程中脊柱局部应力情况。方法:选取1名健康志愿者(男性,27岁,175cm,70kg),随后对志愿者躯干进行CT扫描。然后,在Anybody人体建模仿真系统软件中建立骨骼肌肉模型,志愿者站立并后向倾斜30°,在无防备状态下后向摔倒构建跌倒过程中人体骨骼肌模型。根据志愿者CT数据建立并优化有限元模型,模型在施加7.5N·m力矩模拟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及旋转范围,验证模型有效性后,将获取后向跌倒状态下着力点、应力传导方向及受力区应力值作为加载条件并赋予人体胸腰段有限元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Anybody人体建模仿真系统软件模拟后向跌倒实验中,志愿者呈无意识后向跌倒姿态,骶尾部最先着地;臀部与测力台冲击的总时间为1.14s,最大冲击力达4056N;模型以坐骨结节为力加载点,由骶尾部沿脊柱长轴向头部进行力学加载。有限元结果显示,应力经传导主要集中于T11~L2节段;在该节段中,椎体前缘平均应力达16.6MPa;上下关节突平均载荷达25.4MPa,椎板及椎弓根与椎体连接处也出现明显的应力集中,平均应力为26.2MPa。结论:后向跌倒时胸腰段所受应力较大,骨折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向跌倒 有限元分析 胸腰椎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腰椎融合术后路单、双侧椎弓根固定的有限元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鹏 王健 +3 位作者 胡勇 陈海峰 焦培峰 张美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31-337,共7页
目的建立正常人L4~5节段椎间盘切除后单/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融合的有限元模型,对两者在不同运动载荷下的稳定性和应力分布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通过正常人L4~5节段CT扫描获取断层图像,然后利用mimics软件重建人体L4~5三维模型,再通... 目的建立正常人L4~5节段椎间盘切除后单/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融合的有限元模型,对两者在不同运动载荷下的稳定性和应力分布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通过正常人L4~5节段CT扫描获取断层图像,然后利用mimics软件重建人体L4~5三维模型,再通过Ansys软件前处理功能建立有限元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椎间盘切除后单侧(A)、双侧(B)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Cage融合模型,对两组模型分别施加5 N·m的前屈、后伸、左/右屈曲和左/右旋转载荷,比较分析椎体及植入物在不同工况下的位移及应力峰值。结果各种工况下,A组在固定侧侧屈时椎体间位移及椎弓根螺钉应力峰值最大,在后伸时椎体应力峰值最大。B组在后伸时椎体间位移峰值最大,在旋转时螺钉及椎体应力峰值最大。在后伸和固定侧侧屈工况下A组椎体间位移峰值、螺钉及椎体应力峰值较B组相差最大。结论与双侧固定相比,单侧固定融合术后在固定侧侧屈及后伸工况下发生不稳及螺钉松动、断钉的潜在风险最大。单侧固定融合术后的病人在椎间骨融合前应特别减少后伸及固定侧侧屈动作,以降低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双侧固定 单侧固定 应力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3D打印牙齿模型及其形态仿真性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宋颖 唐雷 +6 位作者 吴补领 李鉴轶 王文昊 徐楚 白宇哲 易思 徐迪威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8-302,307,共6页
目的应用3D打印技术构建出3D打印牙齿模型以替代离体牙,并通过形态仿真性研究来探讨3D打印牙齿模型在临床应用前景。方法选择合适的3D打印材料及设备并测试材料根管成型能力。用锥形束CT筛选出完整的单根管前牙、双根管前磨牙、双根管... 目的应用3D打印技术构建出3D打印牙齿模型以替代离体牙,并通过形态仿真性研究来探讨3D打印牙齿模型在临床应用前景。方法选择合适的3D打印材料及设备并测试材料根管成型能力。用锥形束CT筛选出完整的单根管前牙、双根管前磨牙、双根管磨牙、三根管磨牙,再行显微CT扫描并数字化三维重建,获得3D打印牙齿模型。对模型二次扫描并重建,利用Geomagic Qualify 11与原牙齿三维模型进行三维比较,通过检测模型与原牙齿的差异来分析不同材料3D打印牙齿模型的精确度。结果成功构建出3D打印牙齿模型。在表面形态上,Wic300a模型组绝对偏差值为(0.008121±0.0480)mm,E-Dent模型组为(0.009554±0.0526)mm;髓腔形态上,Wic300a模型组绝对偏差值为(0.045181±0.1022)mm,E-Dent模型组为(0.056953±0.1995)mm。结论 3D打印牙齿模型离体牙仿真度较高,3D打印牙齿模型可用于口内操作培训及术前模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三维重建 形态仿真性 术前模拟 技能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微血管铸型技术研究肝外胆管动脉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7
15
作者 肖钊明 李泽宇 +9 位作者 刘畅 马梓玮 吴坤成 许广威 梁海彬 骆宝华 骆世文 骆建恒 戴景兴 欧阳钧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01-605,共5页
目的统计分析肝外胆管的血供来源和分布以及在十二指肠上段胆管的吻合动脉链之间的多环形血管网,为胆管外科手术提供临床解剖学理论依据。方法以丙烯酸树脂为动脉填充剂灌注6例肝外胆管动脉制备铸型标本,使用photoshop测量法测量微小血... 目的统计分析肝外胆管的血供来源和分布以及在十二指肠上段胆管的吻合动脉链之间的多环形血管网,为胆管外科手术提供临床解剖学理论依据。方法以丙烯酸树脂为动脉填充剂灌注6例肝外胆管动脉制备铸型标本,使用photoshop测量法测量微小血管内径,观测和分析肝外胆管的血供来源和分布情况。结果肝固有动脉左、右支在肝总管上方存在弓型交通支,十二指肠上段胆管左右边缘的吻合动脉链间有丰富的横向动脉,吻合动脉链的供血约53%来自下方,来自上方的约占46%,1%来自中段肝固有动脉。通过对每条横向动脉中部的内径和两侧起始部的内径测量,发现肝总管中段和上段的横向动脉较粗,中部的平均内径分别为(0.26±0.02)mm和(0.24±0.04)mm,与两侧的内径比也比较大,上段比值最大,为1.09,中段其次,为1,下段中部的平均内径为(0.14±0.03)mm;与两侧的内径比值为0.74。结论肝外胆管上、下方的血供来源比例相对均衡;肝外胆管手术应尽可能于动脉吻合相对较少的胆总管十二指肠上段和血管相对较细小肝总管下部做纵行小切口,以降低肝外胆管血供的损伤;肝总管段的血供丰富,支持现行原位肝移植离断部位在胆囊管汇合处上方的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外胆管 动脉 微血管铸型技术 临床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star大鼠口腔颌面部微血管铸型制作 被引量:5
16
作者 毕振宇 刘阳 +2 位作者 孙培栋 杨宇超 欧阳钧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04-607,共4页
目的通过Wistar大鼠头面部微血管铸型标本制作与扫描电镜观察,旨在建立毛细血管真实的三维空间显示方法,以便于毛细血管三维数字化重建。方法 8周龄Wistar大鼠从腹腔以下断除,从主动脉插管冲洗后,灌注树脂材料。恒温水浴箱放置24 h后,... 目的通过Wistar大鼠头面部微血管铸型标本制作与扫描电镜观察,旨在建立毛细血管真实的三维空间显示方法,以便于毛细血管三维数字化重建。方法 8周龄Wistar大鼠从腹腔以下断除,从主动脉插管冲洗后,灌注树脂材料。恒温水浴箱放置24 h后,解剖大鼠头颈部,形成皮肤标本、舌标本、下颌骨标本、上颌骨标本。将标本腐蚀、冲洗、干燥。用离子镀膜机进行喷镀金,在扫描电镜下观察血管铸型的解剖形态、走形、以及毗邻结构。结果成功制备了Wistar大鼠的皮肤标本、舌标本、下颌骨标本、上颌骨标本的毛细血管铸型,清晰显示局部毛细血管的形态与走形结构,扫描电镜下可显示微观毛细血管三维空间结构。结论建立了Wistar大鼠头面部的毛细血管铸型方法,为研究微血管的形态学三维重建提供了方法,也为毛细血管的3D打印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循环 WISTAR大鼠 微血管铸型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2D/3D配准技术开展直立位颈椎椎间孔形态学测量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叶强 李鉴轶 +2 位作者 李鹏 孔祥雪 李绍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8-290,294,共4页
目的探讨利用2D/3D配准技术开展直立位颈椎椎间孔形态学测量的可行性研究。方法采集7位健康成年志愿者颈椎的CT影像,对其进行三维重建获得颈椎三维模型,并采集同一志愿者保持同一姿势时的颈椎直立正侧位X线平片,在图像处理软件Mimics中... 目的探讨利用2D/3D配准技术开展直立位颈椎椎间孔形态学测量的可行性研究。方法采集7位健康成年志愿者颈椎的CT影像,对其进行三维重建获得颈椎三维模型,并采集同一志愿者保持同一姿势时的颈椎直立正侧位X线平片,在图像处理软件Mimics中建立虚拟X线场景,采用2D/3D图像配准还原摄平片时颈椎的位置,并利用Rapidform XOR3软件测量两种位置的椎间孔面积。结果利用2D/3D图像配准方法,可获得颈椎直立位的三维位置数据,共测得56个椎间孔卧位及直立位两位置椎间孔面积,卧位椎间孔面积为(50.9±14.2)mm2,直立位椎间孔面积为(83.6±23.5)m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107,P<0.05)。结论利用2D/3D配准技术可获得颈椎直立位椎间孔的形态学参数,直立位与卧位椎间孔有显著差异,但其准确性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椎间孔 2D/3D配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水平和冠状切的后半部颅骨表面包埋方法探讨 被引量:2
18
作者 肖钊明 许广威 +7 位作者 李泽宇 刘畅 吴坤成 骆宝华 梁海彬 马梓玮 骆世文 骆建恒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7-239,共3页
目的使用环氧树脂AB胶对最容易损坏的经水平切和冠状切的后半部分颅骨表面进行薄层包埋,使颅骨骨质薄的结构变得坚硬,且其孔、缝、管保存完好。方法将48个颅骨标本随机分成8组,每组按照不同时间段逐个浸没于有机玻璃盒的环氧树脂AB胶中... 目的使用环氧树脂AB胶对最容易损坏的经水平切和冠状切的后半部分颅骨表面进行薄层包埋,使颅骨骨质薄的结构变得坚硬,且其孔、缝、管保存完好。方法将48个颅骨标本随机分成8组,每组按照不同时间段逐个浸没于有机玻璃盒的环氧树脂AB胶中,每个浸泡时可看见有气体排出,约1 min左右,没有明显的大气泡产生,即用止血钳夹住较厚的颅骨壁边缘取出颅骨,在有机玻璃盒上方停留一会并轻轻晃动,待颅骨表面流动的胶基本流干后,将颅骨水平切面朝下放置于硅胶板上,静置24 h。结果标本透明度高,颅骨壁光滑,可清楚辨认标本结构,易碎部分骨骼受力明显增强,较容易脱落骨骼与颅骨整体连接更加紧密,搅拌充分后60 min内包埋的颅骨标本的各管、孔没有明显堵塞,表面没有出现结块现象。结论在室温下,环氧树脂AB胶搅拌充分后60 min以内为适宜的颅骨表面包埋时间。经表面包埋后的颅骨标本较好的解决了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不易损坏,要求不能触摸的两难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AB胶 包埋 颅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尿道、精囊腺和射精管联合铸型标本的制作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泽宇 肖钊明 +9 位作者 刘畅 吴坤成 许广威 骆宝华 骆世文 马梓玮 骆建恒 贺善礼 梁海彬 欧阳钧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50-351,共2页
以往显示男性膀胱、尿道、精囊腺和射精管等器官的教学标本为常规的防腐剥制标本,立体构筑情况显示不够清晰,尤其是射精管全程难以显示。应用铸型技术制作的标本,可显示器官内部管道的立体构筑及其形态特点,具有优势。然而,目前尚缺乏... 以往显示男性膀胱、尿道、精囊腺和射精管等器官的教学标本为常规的防腐剥制标本,立体构筑情况显示不够清晰,尤其是射精管全程难以显示。应用铸型技术制作的标本,可显示器官内部管道的立体构筑及其形态特点,具有优势。然而,目前尚缺乏膀胱及男性生殖管道联合铸型报道。我们选用过氯乙烯和自凝牙托材料的混合填充剂[1],成功制作出了膀胱、尿道、精囊腺和射精管联合铸型标本。现将具体方法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型标本 精囊腺 自凝牙托材料 过氯乙烯 玻璃插管 男性生殖 前列腺部 精阜 填充剂 形态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指山小型猪肝脏的三维数字化建模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立力 肖菊姣 +4 位作者 许广威 孔祥雪 付茂庆 王张林 李鉴轶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62-1365,共4页
目的建立五指山小型猪肝脏的三维数字化模型,并进行肝脏相关术式的虚拟设计,为肝切除术培训提供参考模型。方法用过氯乙烯乙酸乙酯材料混合氧化铅灌注胆总管、肝总动脉,牙托材料混合氧化铅灌注肝静脉、门静脉。对灌注后的肝脏标本进行C... 目的建立五指山小型猪肝脏的三维数字化模型,并进行肝脏相关术式的虚拟设计,为肝切除术培训提供参考模型。方法用过氯乙烯乙酸乙酯材料混合氧化铅灌注胆总管、肝总动脉,牙托材料混合氧化铅灌注肝静脉、门静脉。对灌注后的肝脏标本进行CT扫描,所获得的数据用mimics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并设计肝切除术的断层图像。用浓盐酸腐蚀灌注标本,制作小型猪肝内管道结构铸型标本。结果铸型标本轮廓较饱满,管道末梢细密,可显示门静脉、肝静脉的5~6级分支,肝动脉、胆管的3~4级分支。三维数字化模型立体感强,可清晰显示肝静脉、门静脉的3~4级分支,肝动脉、胆管的2~3级分支。三维数字化模型显示的分级数比铸型标本少,但能显示的管道结构分布走行情况与铸型标本相同。虚拟切割肝组织,可清晰显示肝断面的管道结构与肝脏软组织的空间位置关系。结论三维数字化模型可清晰立体地显示肝脏内部管道结构的分布走行,虚拟术式设计可提供大致的肝脏断面管道结构分布情况,为腹腔镜肝切除术培训提供数字化参考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培训 铸型标本 腹腔镜肝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