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介入治疗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及近期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3
1
作者 朱冰冰 程训民 王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72-1175,共4页
目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可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的缺血症状和预后,降低近期死亡率,但针对PCI应用于高龄AMI患者的研究较少。文中评价... 目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可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的缺血症状和预后,降低近期死亡率,但针对PCI应用于高龄AMI患者的研究较少。文中评价高龄(≥75岁)AMI患者急诊PCI的有效性与近期安全性。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连续入住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行急诊PCI的AMI患者213例,按年龄分为高龄组(≥75岁,n=57)与非高龄组(<75岁,n=156)。对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介入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非高龄组比较,高龄组患者以呼吸困难和疲乏等心功能不全为首发症状者多见(21.1%vs 3.2%,P<0.01)、女性比例高(47.4%vs 16.7%,P<0.01),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者比例高。2组急诊PCI治疗即刻成功率高(均达100%),高龄组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3.5%)、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8.8%)及院内死亡率(5.3%)分别与非高龄组的2.6%、6.4%和2.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AMI患者的不典型临床症状多见,急诊PCI治疗高龄AMI可有效地使梗死相关动脉再通,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近期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高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顽固性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射频导管消融术 被引量:6
2
作者 李萍 蔡辉 +3 位作者 张启高 陈锐华 江时森 刘保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139-142,共4页
目的:比较分析68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与9例顽固性AVNRT的心电生理特性及临床特点,探讨治疗顽固性AVNRT安全、有效的消融策略。方法:对AVNRT患者,常规取下位法消融,若无效,可逐渐将大头消融电极上移,选择在希氏(His... 目的:比较分析68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与9例顽固性AVNRT的心电生理特性及临床特点,探讨治疗顽固性AVNRT安全、有效的消融策略。方法:对AVNRT患者,常规取下位法消融,若无效,可逐渐将大头消融电极上移,选择在希氏(His)束与冠状静脉窦口(CSO)中点或稍上方,甚至带小H波放电,消融中在X线下严密观察大头电极是否移动,以防误蚀His束;对房室结双径路(AVNDP)合并房室旁路(AVAP)者。我们均先消融AVAP后再消融AVNDP。结果:普通组68例为单一慢-快型AVNRT,顽固组9例AVNRT中,2例分别合并隐匿性左后间隔AVAP和右侧隐匿性AVAP,1例房室结三径路。结论1对顽固性AVNRT的射频导管消融术(RFCA),应特别强调将X线解剖部位与腔内局部心内膜电图结合起来判断,选择安全有效的靶点图应为小心房(A)波大心室(V)波,A波碎裂,且A波宽度≥68ms,A/V比为0.1—0.25,无H波或H波≤(0.02±0.03)mV。若采用下位法、中位法消融无效,可采用在Koch三角基底部线性消融方法,以避免在上位法消融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射频导管消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