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0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特征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汪海燕 鲍春梅 +8 位作者 冯芷倩 王静 李亚群 李静 王红敏 唐莉莉 杨涛 徐若男 王福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1-518,共8页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B细胞)亚群的变化特征,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22年7-10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就诊的37例CHB未治疗患者的外周血标本,同时收集18名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健康人外周血标本作为健...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B细胞)亚群的变化特征,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22年7-10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就诊的37例CHB未治疗患者的外周血标本,同时收集18名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健康人外周血标本作为健康对照(HC),并收集研究对象的年龄、HBV DNA病毒载量、HBsAg定量、HBeAg半定量、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AST/ALT比值等临床指标。采用多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并比较两组外周血B细胞及各亚群的频率、表型及功能标志物的变化特征,并探究其与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B细胞各亚群频率分析显示,与HC组比较,CHB组整体B细胞、过渡B细胞及幼稚B细胞频率均降低(P<0.05),而成熟B细胞、记忆B细胞、非典型记忆B细胞及激活记忆B细胞频率均升高(P<0.01);两组静息记忆B细胞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细胞各亚群功能分析显示,与HC组比较,CHB组整体B细胞、成熟B细胞、记忆B细胞、幼稚B细胞、激活记忆B细胞、非典型记忆B细胞及静息记忆B细胞的CD79b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此外,CHB组非典型记忆B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表达水平也高于HC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HB组整体B细胞频率与年龄呈负相关(r=-0.39,P<0.05),且整体B细胞、成熟B细胞、过渡B细胞、记忆B细胞、幼稚B细胞的PD-1表达水平与年龄均呈正相关(r>0.36,P<0.05)。结论慢性HBV感染导致CHB患者外周血部分B细胞的频率及功能发生耗竭,而年龄是导致CHB患者体液免疫功能下降的潜在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 慢性 B-淋巴细胞 免疫 体液 外周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TA斑块特征联合冠周脂肪衰减指数与FFR CT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廖熙妍 邹佳妮 +4 位作者 孙茹 潘晶晶 吴倩 付婷婷 黄文才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55-1360,共6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无创血流储备分数(FFR CT)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斑块特征预测5年内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ACS发生前2个月至5年行CCTA检查的ACS患者(n=46),另选取同期...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无创血流储备分数(FFR CT)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斑块特征预测5年内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ACS发生前2个月至5年行CCTA检查的ACS患者(n=46),另选取同期接受检查CCTA检查的患者作为对照组(n=55),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参数,在血管水平分析相关参数对ACS的预测价值,并建立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结果:ACS组(n=60)的近端周围FAI、脂质斑块体积、狭窄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点状钙化和FFR CT阳性的频率更高(均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近端周围FAI、狭窄率、点状钙化、脂质斑块体积及FFR CT阳性是预测ACS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其他模型相比,结合斑块特征、近端周围FAI和FFR CT阳性的联合模型预测效能最高(AUC=0.87,P<0.05)。结论:斑块特征、FFR CT和FAI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未来发生ACS的预测能力,有助于指导患者的风险分层及临床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块 冠状动脉 脂肪组织 脂质沉积指数 血流储备分数 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LAG-3及其靶向药物研究现状和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周慧男 钦可为 周丽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07-1612,共6页
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ymphocyte-activation gene 3,LAG-3)是一种抑制性免疫检查点受体,能负向调控T细胞的功能,避免免疫系统过度激活损伤机体。当肿瘤和慢性感染存在时,持续的抗原刺激诱导效应T细胞的LAG-3表达上调进而导致T细胞功能耗... 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ymphocyte-activation gene 3,LAG-3)是一种抑制性免疫检查点受体,能负向调控T细胞的功能,避免免疫系统过度激活损伤机体。当肿瘤和慢性感染存在时,持续的抗原刺激诱导效应T细胞的LAG-3表达上调进而导致T细胞功能耗竭和肿瘤免疫逃逸。靶向LAG-3药物通过特异性阻断LAG-3的信号通路,能重新激活T细胞的抗肿瘤功能,在多种实体瘤、血液系统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均有很好的疗效。本文总结了当前关于LAG-3的结构,配体和调控功能机制的研究进展,对当前的靶向LAG-3药物临床试验现状进行综述,讨论了LAG-3靶向药物的临床应用策略和发展方向,以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LAG-3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 免疫检查点 肿瘤 治疗性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重视下丘脑垂体功能障碍对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
4
作者 邱炳辉 杜佳澍 +2 位作者 钟晴蕾 卓杰 何山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79-783,共5页
重型颅脑创伤患者下丘脑垂体功能障碍发生率高达40%,但易被重型颅脑创伤相似临床表现所掩盖,导致漏诊或误诊,影响患者长期预后及生活质量,因此需纳入多模态神经重症监护。急性期(伤后72 h内)有15%~20%患者并发低钠血症,亦发生肾上腺皮... 重型颅脑创伤患者下丘脑垂体功能障碍发生率高达40%,但易被重型颅脑创伤相似临床表现所掩盖,导致漏诊或误诊,影响患者长期预后及生活质量,因此需纳入多模态神经重症监护。急性期(伤后72 h内)有15%~20%患者并发低钠血症,亦发生肾上腺皮质功能障碍,游离皮质醇测定更具诊断价值;慢性期(伤后3个月后)有18%~37%患者生长激素缺乏、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障碍,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与认知功能相关但易误诊,平均诊断延误14个月。临床管理应实现三大转变,即从急性期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向注重患者预后和功能转变,从激素替代治疗向神经修复转变,从单纯神经外科向神经外科、神经重症科、内分泌科、康复医学科等多学科整合转变,以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创伤性 下丘脑-垂体系统 低钠血症 肾上腺功能减退 生长激素 预后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ID1B基因缺失促进NSCL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研究
5
作者 朱琳琳 张绪超 《中国肺癌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5-175,共11页
背景与目的SWI/SNF染色质重塑复合物(switch/sucrose nonfermentable chromatin-remodeling complex)的异常与多种癌症密切相关,ARID1B(AT-rich interaction domain 1B)是SWI/SNF复合物的核心亚基之一。ARID1B基因突变或拷贝数缺失与DN... 背景与目的SWI/SNF染色质重塑复合物(switch/sucrose nonfermentable chromatin-remodeling complex)的异常与多种癌症密切相关,ARID1B(AT-rich interaction domain 1B)是SWI/SNF复合物的核心亚基之一。ARID1B基因突变或拷贝数缺失与DNA损伤反应受损、染色质可及性改变有关。然而,ARID1B缺失是否影响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及其分子机制仍缺乏系统研究。本研究旨在揭示ARID1B基因缺失对NSCLC细胞恶性表型的调控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公共数据库分析ARID1B基因与肺癌患者预后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其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CRISPR/Cas9(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技术构建ARID1B基因稳定敲除(knockout,KO)的细胞株。采用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细胞迁移、侵袭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变化。RNA-Seq进行差异基因的表达、富集分析。利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WB)验证ARID1B基因敲除效果,检测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标志物、促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变化。构建裸鼠成瘤模型,并比较对照和ARID1B缺失细胞的成瘤能力。结果低ARID1B表达与肺癌患者不良预后有显著关联,其总生存期较短。ARID1B在肺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较正常细胞显著降低。ARID1B缺失型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强。动物实验中,ARID1B基因缺失组成瘤速度加快。RNA-Seq结果进行富集分析可见差异基因主要在MAPK、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等信号通路富集。WB证明ARID1B基因缺失细胞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表达发生变化,MAPK、p-MAPK表达增加。结论成功建立A549-ARID1B KO和PC9-ARID1B KO细胞株,ARID1B缺失细胞株在体外、体内生物学行为水平和转录组测序水平均提示具有高迁移、侵袭、增殖潜能。EMT标志物表达的变化、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提示ARID1B缺失型NSCLC可能的转移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ID1B 肺肿瘤 增殖 迁移 MAPK 转录组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与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陈钡钡 李佳 谭文彬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2082-2091,2112,共11页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SOP)与各种内分泌代谢疾病有关。骨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内分泌系统的调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性腺功能减退症、高泌乳素血症等内分泌代谢疾病可打破骨吸收和骨形成的平衡,增加OP及骨折风险。为有效管理内分泌代谢病所致的...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SOP)与各种内分泌代谢疾病有关。骨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内分泌系统的调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性腺功能减退症、高泌乳素血症等内分泌代谢疾病可打破骨吸收和骨形成的平衡,增加OP及骨折风险。为有效管理内分泌代谢病所致的SOP,有必要深入探讨其发病机制、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案。本文从SOP在不同内分泌代谢疾病群体中的流行病学特征、激素失衡及细胞信号通路异常等发病机制、骨代谢指标与骨密度等骨损害特点,以及诊疗进展4个方面进行论述,为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患者防治SOP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高泌乳素血症 性腺功能减退症 发病机制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防治困境与对策探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佳 谭文彬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2075-2081,共7页
目前我国面临着骨质疏松症高患病率、低知晓率、低治疗率、诊治及随访管理仍缺乏规范性的难题。骨质疏松症可继发于多个系统疾病,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疾病,需要多学科的医务工作者紧密协作、发挥各自优势、制订完备的疾病管理方案。本文... 目前我国面临着骨质疏松症高患病率、低知晓率、低治疗率、诊治及随访管理仍缺乏规范性的难题。骨质疏松症可继发于多个系统疾病,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疾病,需要多学科的医务工作者紧密协作、发挥各自优势、制订完备的疾病管理方案。本文分析了继发性骨质疏松症(SOP)诊治现状、困境及防治对策,以期为临床医务工作者提供SOP规范化诊疗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 流行病学 筛查 治疗 多学科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组临床试验目标值法的精确样本含量估计及统计推断 被引量:16
8
作者 成琪 刘玉秀 +1 位作者 陈林 刘丽霞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1年第5期517-522,共6页
目的:针对结局为二分类变量以率作为终点评价指标的单组临床试验,探讨基于二项分布原理进行单组目标值法样本含量估计及统计推断的精确方法。方法:系统综合和全面论述了单组临床试验目标值法所涉及到的样本含量计算、可信区间估计和假... 目的:针对结局为二分类变量以率作为终点评价指标的单组临床试验,探讨基于二项分布原理进行单组目标值法样本含量估计及统计推断的精确方法。方法:系统综合和全面论述了单组临床试验目标值法所涉及到的样本含量计算、可信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的精确方法。结果:按目标值起点为75%,间隔1%增加,给出预期事件发生率起点为76%,间隔1%增加,与目标值对应的精确样本含量结果,并列表给出β在0.20条件下,α分别取单侧和双侧0.05水平下的两套结果,可供直接查用。提供了可信区间估计及假设检验的精确计算公式。结论:为单组临床试验目标值法的样本含量计算、可信区间估计及假设检验提供了系统、实用的方法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组临床试验 目标值 精确法 样本含量 可信区间 假设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系膜淋巴管瘤的临床、影像及病理学特征 被引量:6
9
作者 李杨 涂频 +3 位作者 余波 章如松 周晓军 沈勤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56-1258,1262,共4页
目的探讨肠系膜淋巴管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14例肠系膜淋巴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像学表现。结果 14例肠系膜淋巴管瘤临床症状多样化,以腹部胀痛不适多见。术前影像学检查:2例CT... 目的探讨肠系膜淋巴管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14例肠系膜淋巴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像学表现。结果 14例肠系膜淋巴管瘤临床症状多样化,以腹部胀痛不适多见。术前影像学检查:2例CT示淋巴管瘤,5例仅提示囊性占位,2例诊断为其他肿瘤,3例肠梗阻或肠扭转或肠套叠,2例未见明显病变。病变主体多位于肠系膜并累及肠壁,镜下呈多房囊腔,内衬单层扁平细胞,管腔内可见淋巴液及淋巴细胞。免疫组化标记瘤细胞均表达D2-40。结论肠系膜淋巴管瘤属良性肿瘤,应警惕并发症,术前影像学检查可提示诊断,明确诊断依赖病理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瘤 肠系膜 临床表现 影像学 病理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白血病细胞CD34和CD38抗原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0
作者 魏姗姗 周茂华 +6 位作者 李劲高 陈景 陈少贤 李倩 夏平方 彭琪 佘妙容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62-368,共7页
目的:探讨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白血病细胞CD34和CD38抗原表达与预后的关系,阐明CD34和CD38抗原表达在预测AML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初诊AML患者94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ML患者白血病细胞CD34和CD38抗原的表达,依据CD38... 目的:探讨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白血病细胞CD34和CD38抗原表达与预后的关系,阐明CD34和CD38抗原表达在预测AML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初诊AML患者94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ML患者白血病细胞CD34和CD38抗原的表达,依据CD38抗原表达将患者分为CD34+CD38-组(n=36)和CD34+CD38+组(n=58)。2组患者诱导方案均为IA方案。比较2组患者完全缓解率(CRR)、复发率、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中位无病生存时间(DFS)和生存率。结果:CD34+CD38-组患者CRR为77.8%,CD34+CD38+组为86.2%,2组患者诱导治疗后C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34+CD38-组患者总复发率和1年内复发率(53.8%和36.0%)均高于CD34+CD38+组(27.9%和14.3%)(P<0.05);CD34+CD38-组患者中位OS(13.60个月)小于CD34+CD38+组(20.33个月)(P<0.05);CD34+CD38-组患者中位DFS(12.87个月)小于CD34+CD38+组(33.93个月)(P<0.05)。CD34+CD38-组患者1年和2年生存率(52.8%和38.9%)低于CD34+CD38+组(75.9%和48.3%)(P<0.05)。结论:白血病细胞CD34+CD38-抗原的表达为初诊AML患者提供一个新的预后指标,表达CD34+CD38-抗原患者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4+CD38- CD34+CD38+ 急性髓系白血病 预后 去甲氧柔红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拉伸载荷调控肺癌细胞行为的分子机制
11
作者 李祥天 温小晖 +5 位作者 王若琳 成云水 刘钊汝 吕英 樊庭宇 宫凤英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4-449,共6页
目的本研究拟揭示周期性应力刺激与肺癌发生发展的潜在机制。方法本研究通过重分析GEO数据库中的数据集GSE272292,初步探讨了硬基质环境下周期性拉伸应力(15%应变,0.2 Hz,持续7 d)对肺腺癌细胞A549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结果功能富集分... 目的本研究拟揭示周期性应力刺激与肺癌发生发展的潜在机制。方法本研究通过重分析GEO数据库中的数据集GSE272292,初步探讨了硬基质环境下周期性拉伸应力(15%应变,0.2 Hz,持续7 d)对肺腺癌细胞A549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结果功能富集分析显示,差异基因显著富集于能量代谢的重要场所“线粒体内膜”和“含胶原的细胞外基质”,并筛选出线粒体核糖体蛋白(MRPL13)和V型胶原蛋白(COL5A1)作为调控该双表型的关键候选基因。GSEA分析进一步揭示了“CD22介导的B细胞受体信号调控”通路激活。结论机械信号可能通过调控MRPL13和COL5A1分子介导肺癌细胞的线粒体能量代谢与细胞外基质重塑等表型改变,为肺癌机械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拉伸 肺癌 线粒体代谢 细胞外基质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11
12
作者 熊梦辉 耿红梅 +1 位作者 夏琼 迟德彪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8年第8期93-95,共3页
文章总结该校实验教学改革的成果。论述该校在基础医学本科实验教学的师资、实验教学条件、实验课程体系、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其目的在于探讨创建培养高素质创新性医学人才的本科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模式。
关键词 实验教学 医学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样弱凋亡诱导因子在关节松动假体周围界膜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志强 方永超 +4 位作者 曹丽 王强 袁涛 王北岳 赵建宁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6-169,共4页
目的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一直是关节外科的难题。文中通过探讨肿瘤坏死因子样弱凋亡诱导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like weak inducer of apoptosis,TWEAK)在松动假体周围界膜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进一步了解假体松动的发生机制。... 目的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一直是关节外科的难题。文中通过探讨肿瘤坏死因子样弱凋亡诱导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like weak inducer of apoptosis,TWEAK)在松动假体周围界膜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进一步了解假体松动的发生机制。方法收集7例髋关节翻修的界膜组织标本为界膜组,同时收集7例因股骨颈骨折行关节置换的髋关节滑膜组织标本为骨折滑膜组,7例因骨性关节炎行关节置换的髋关节滑膜组织标本为关节炎滑膜组。通过形态学观察并采用逆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PCR,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TWEAK mRNA及TWEAK蛋白在标本中的表达。结果界膜组HE染色可见细胞增生明显并伴有局灶性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染色见大量TWEAK染色阳性细胞。RT-PCR检测TWEAK mRNA的表达:骨折滑膜组为0.216±0.016,关节炎滑膜组为0.318±0.021,界膜组为0.437±0.008;Western blot检测TWEAK蛋白的表达:骨折滑膜组为0.298±0.014,关节炎滑膜组为0.537±0.033,界膜组为0.715±0.062;TWEAK mRNA和TWEAK蛋白表达,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WEAK可能是炎性骨溶解的启动因素之一,进一步探索TWEAK在骨溶解中的作用机制,对临床防治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样弱凋亡诱导因子 骨溶解 炎性因子 界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zrin和CD44v6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4
作者 祁静 朱人敏 +1 位作者 周航波 张敏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7期689-692,I0004,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骨架蛋白Ezrin及细胞黏附分子CD44v6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3例胃癌患者癌组织石蜡包埋标本及20例正常胃黏膜标本中Ezrin及CD44v6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①Ezrin在胃癌组... 目的:探讨细胞骨架蛋白Ezrin及细胞黏附分子CD44v6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3例胃癌患者癌组织石蜡包埋标本及20例正常胃黏膜标本中Ezrin及CD44v6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①Ezrin在胃癌组织及正常胃黏膜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6%和30.0%。CD44v6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58.5%,而在正常胃黏膜中无表达。②Ezrin的表达程度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有关(P<0.05),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显著相关(P<0.01)。CD44v6的表达程度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无关,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显著相关(P<0.01)。③胃癌组织中Ezrin及CD44v6的表达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s=0.740,P<0.01)。结论:胃癌组织中Ezrin及CD44v6的高表达与胃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有关,两者的联合检测有可能成为预测胃癌转移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EZRIN CD44V6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甲基化水平与氯胺酮治疗难治性抑郁障碍疗效的关系
15
作者 蓝玉婷 周燕玲 +4 位作者 刘冠希 黎伟城 蓝晓凤 赵存友 宁玉萍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2-239,共8页
目的基于一项针对重复氯胺酮注射治疗难治性抑郁障碍(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TRD)的临床队列研究,检测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甲基化在不同疗效反应中的差异,以探索其在疗效预测中的... 目的基于一项针对重复氯胺酮注射治疗难治性抑郁障碍(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TRD)的临床队列研究,检测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甲基化在不同疗效反应中的差异,以探索其在疗效预测中的潜在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TRD患者在接受为期2周、共6次氯胺酮注射治疗前后的外周血浆BDNF水平,用蒙哥马利-艾森贝格抑郁评定量表(Montgomery-Asberg depression rating scale,MADRS)评价疗效,比较治疗有效组与无效组之间的BDNF甲基化水平,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验证目标CpG位点的甲基化对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TRD患者在完成6次重复氯胺酮输注后,治疗有效组与治疗前的基线水平相比,MADRS评分[(25.20±7.54)分vs.(8.10±5.32)分]和血浆BDNF浓度[8.74(5.26,13.46)ng/mL vs.16.59(7.41,24.46)ng/mL]均显著改善(P<0.01)。基线水平时,BDNF上有35个CpG位点甲基化程度在不同疗效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中,有2个位于BDNF启动子区域的CpG位点(rs1240718851和cg06260077)呈现出高甲基化低表达的关系,其中一个CpG位点经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其可能影响BDNF的表达。结论TRD患者血浆BDNF浓度随着抑郁症状的缓解而上升,BDNF甲基化对基因表达的调控可预测重复静脉注射氯胺酮抗抑郁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性抑郁障碍 难治性抑郁 氯胺酮 抗抑郁治疗 治疗效果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DNA甲基 表观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疲劳综合征大学生不同中医体质下腧穴热敏化现象的观察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建国 黄泳 +1 位作者 万盈盈 钟正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33-236,共4页
目的观察慢性疲劳综合征大学生不同中医体质下腧穴热敏化现象的差异性及特征分析。方法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慢性疲劳综合征(CFS)志愿者,采用热敏灸疗法对风池(双侧)、命门(双侧)、百会进行干预,并基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各腧穴热... 目的观察慢性疲劳综合征大学生不同中医体质下腧穴热敏化现象的差异性及特征分析。方法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慢性疲劳综合征(CFS)志愿者,采用热敏灸疗法对风池(双侧)、命门(双侧)、百会进行干预,并基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各腧穴热敏化现象出现频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共纳入66例CFS大学生志愿者,其中阴虚质24例,阳虚质17例,湿热质17例。3组CFS志愿者腧穴热敏化出现频率为81.0%,阳虚质志愿者百会穴的热敏化现象出现率最高(P=0.046),而在风池和命门穴中3种体质间则无差异(P>0.05)。结论不同中医体质下慢性疲劳综合征大学生腧穴热敏化现象存在差异性,阳虚质者更容易诱发出热敏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疲劳 中医体质 腧穴热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灌注化疗及其综合治疗方案对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戴文聪 臧梦雅 +5 位作者 袁国盛 李祺 李榕 李文利 董书语 陈锦章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592-1599,共8页
目的 本研究旨在观察FOLFOX方案持续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及其综合治疗方案对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2018年9月-2021年11月行FOLFOX方案持续HAIC的66例中晚期肝细胞癌... 目的 本研究旨在观察FOLFOX方案持续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及其综合治疗方案对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2018年9月-2021年11月行FOLFOX方案持续HAIC的66例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治疗后患者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mPFS)和中位生存时间(mOS)并记录治疗相关不良反应。针对伴有门静脉癌栓的患者,评价治疗对门静脉癌栓的疗效。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按照RECIST1.1标准,FOLFOX-HAIC及其综合治疗方案治疗66例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33.3%(22/66)、86.4%(57/66),mPFS和mOS分别为8.2个月和22.1个月。其中39例合并门静脉癌栓的肝癌患者中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8例,稳定24例,进展5例。客观缓解率为25.6%(10/39),疾病控制率为87.2%(34/39)。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反应16.7%(11/66)、发热12.1%(8/66)、肝区疼痛10.6%(7/66)、骨髓抑制3.0%(2/66)和造影剂过敏3.0%(2/66)。无Ⅳ级以上的毒副反应。无并发症导致的死亡。Cox分析显示肝外转移(HR=2.668,95%CI:1.357~5.245)和凝血酶原时间(HR=1.282,95%CI:1.080~1.630)是影响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 AST水平(HR=1.008,95%CI:1.002~1.013)和凝血酶原时间(HR=1.303,95%CI:1.046~1.630)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 FOLFOX-HAIC及其综合治疗方案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有一定的疗效,不良反应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分子靶向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K4蛋白在胞浆中的表达与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月 周颖 +1 位作者 刘真 方唯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572-1575,共4页
目的评估CDK4蛋白在胞浆中表达与肺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和统计学方法分析CDK4蛋白在胞浆中表达以及与肺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肺组织相比,CDK4蛋白在肺癌胞浆中的表达并没有明显增... 目的评估CDK4蛋白在胞浆中表达与肺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和统计学方法分析CDK4蛋白在胞浆中表达以及与肺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肺组织相比,CDK4蛋白在肺癌胞浆中的表达并没有明显增高(P=1.000)。然而,在肺癌组织中,CDK4表达上调正向相关于患者的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P=0.001,P=0.00 1)。预后分析表明,CDK4蛋白在胞浆表达越高,患者生存时间越短。多变量分析显示,CDK4在胞浆中过表达是预测肺癌患者预后不利因素(P<0.001)。结论 CDK4蛋白在细胞胞浆中过表达也促进肺癌的发病过程,且其是预测肺癌患者预后的不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K4蛋白 肺癌 胞浆过表达 预后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糖尿病性巨大儿的相关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林锦芬 吴元赭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性巨大儿发生的相关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选择足月出生的巨大儿149例,同时随机选择同期出生的足月正常体质量儿166例作为对照,分析新生儿母亲的年龄、孕次、产次、孕周、孕期增长体质量及孕末期体质指数(BMI)等。结果...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性巨大儿发生的相关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选择足月出生的巨大儿149例,同时随机选择同期出生的足月正常体质量儿166例作为对照,分析新生儿母亲的年龄、孕次、产次、孕周、孕期增长体质量及孕末期体质指数(BMI)等。结果:非糖尿病性巨大儿的发生以男婴居多,其平均身长、体质量、股骨长、双顶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非糖尿病性巨大儿母亲的平均身高、孕期增长体质量、孕末期BMI及围产期发病率、剖宫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糖尿病性巨大儿是有别于糖尿病性巨大儿的一种正常儿,其发生除了与遗传因素有关外,与其母亲的营养过量摄入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儿 非糖尿病性 孕期营养 产科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病综合征合并脑静脉窦血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露露 程震 +6 位作者 黄显军 陈茂刚 王启章 徐盎然 徐格林 刘新峰 朱武生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357-361,共5页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NS)并发脑静脉窦血栓(CVST)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1年1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及肾脏病科住院的14例NS并发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实验室检查、治疗及...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NS)并发脑静脉窦血栓(CVST)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1年1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及肾脏病科住院的14例NS并发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患者年龄为13~62岁,平均为(31±16)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运动功能障碍、癫痫发作。②CT/MRI/MRV提示CVST阳性比为13/14,1例患者在MR不能确诊的情况下,行DSA检查确诊。病变部位主要为上矢状窦,其次为横窦。③有12例患者的血清白蛋白<25g/L,8例血浆纤维蛋白原>4 g/L,8例D-二聚体>500mg/L。经抗凝治疗后,FIB和D-二聚体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对14例患者随访12~60个月,平均(29±14)个月。对8例患者复查头部MRI/MRV,有6例显示闭塞的静脉或静脉窦再通。临床痊愈13例,改良Rankin评分(mRS)均为0分;遗留头痛的患者1例,mRS为1分。无一例CVST复发。结论 NS患者若出现头痛、运动功能障碍、癫痫发作,应及时行影像学检查明确是否为CVST。对于并发CVST,早期诊断及抗凝治疗,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窦血栓形成 颅内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