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他克莫司与其它药物相互作用致肾移植受者高钾血症1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邱春燕 隋雨荧 +4 位作者 于立新 邓文锋 苗芸 刘如敏 叶桂荣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7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用药导致他克莫司(FK506)血药浓度过高引起高钾血症的处理方法。方法对肾移植术后服用抗真菌药物致FK506血药浓度过高而引起的高钾血症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 10例患者术后1~2个月内出现肺部感染或...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用药导致他克莫司(FK506)血药浓度过高引起高钾血症的处理方法。方法对肾移植术后服用抗真菌药物致FK506血药浓度过高而引起的高钾血症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 10例患者术后1~2个月内出现肺部感染或肺炎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等,对症选用相应剂量的复方磺胺甲唑、米卡芬净、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和莫西沙星等药物进行抗真菌感染治疗。经过降钾治疗及停用抗真菌药物、调整FK506剂量(部分病例更换为环孢素)后,10例患者血钾下降并维持在正常范围,同时FK506血药浓度也在正常范围,之后未采取任何降血钾措施,未再发生高血钾现象。结论肾移植术后用药易导致FK506血药浓度过高,引起高钾血症,治疗上应采用降钾、停用相关药物、调整免疫抑制剂,避免产生有害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克莫司 相互作用 高钾血症 术后 肾移植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验光方法对中年患者屈光状态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胡源 贾卉 +2 位作者 姜瑞 李京 刘涛涛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63-366,共4页
目的:通过散瞳验光检测40~49岁门诊患者屈光状态并加以矫正,探讨改善患者视疲劳和干眼症状的方法。方法:选择门诊主诉为眼痛、干涩、视物模糊等视疲劳患者30例(60只眼),年龄40~49岁,平均年龄44.43岁,其中男性11例,女性19例,经过眼科... 目的:通过散瞳验光检测40~49岁门诊患者屈光状态并加以矫正,探讨改善患者视疲劳和干眼症状的方法。方法:选择门诊主诉为眼痛、干涩、视物模糊等视疲劳患者30例(60只眼),年龄40~49岁,平均年龄44.43岁,其中男性11例,女性19例,经过眼科常规检查排除青光眼、白内障和眼底病等疾病。患者均无手术史和配戴近视、远视及散光镜史。常规验光后充分散瞳再次验光,同时检测泪液分泌情况、泪膜破裂时间(BUT)和角膜荧光染色情况。30例患者中视力0.8以上者43只眼,0.4~0.6者17只眼。结果:所有患者常规验光即散瞳前屈光度表现为-0.25DS~-1.25DS者37只眼,散瞳后表现为+0.50DS~+1.50DS者36只眼,散瞳前为0.00DS~+1.25DS者22只眼,散瞳后屈光度表现为+0.50DS~+1.50DS者21只眼。其中27只眼诊断为中度干眼,33只眼诊断为轻度干眼。30例(60只眼)患者经过验光和配镜后,眼痛、干涩和视物模糊等视疲劳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常规视力检查正常或接近正常的40~49岁患者仍存在较大调节力,出现视疲劳和干眼并伴有特殊面容(皱眉等)时可能存在远视或远视散光,小瞳下检查常存在误差易被忽视,在治疗干眼的同时应注意散瞳验光配镜是从根本上解决眼部不适症状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不正 视疲劳 调节力 干眼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中晚期产前超声评估外侧裂形态筛查胎儿大脑皮质发育异常
3
作者 陈亚岩 黄慧 +3 位作者 王可 魏英妮 廖佳音 李胜利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61-865,共5页
目的观察孕中晚期产前超声评估外侧裂(SF)形态对于筛查胎儿大脑皮质发育异常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876胎孕中晚期胎儿,基于产前超声评估SF形态是否正常,观察有无大脑皮质及其他结构发育异常;之后定期复查产前超声,随访妊娠结局及出生... 目的观察孕中晚期产前超声评估外侧裂(SF)形态对于筛查胎儿大脑皮质发育异常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876胎孕中晚期胎儿,基于产前超声评估SF形态是否正常,观察有无大脑皮质及其他结构发育异常;之后定期复查产前超声,随访妊娠结局及出生后生长发育情况。结果876胎中,861胎(861/876,98.29%)SF形态正常;11胎(11/876,1.26%)SF发育迟缓(SF形态正常,但与孕周不符)、4胎(4/876,0.46%)SF形态异常,均合并大脑皮层发育异常和/或颅内外结构畸形,随访显示其中4胎SF形态与孕周相符、4胎SF形态仍与孕周不符、2胎SF形态仍异常。上述15胎中,6胎顺利出生且随访至10~15月龄均发育良好、4胎引产;其余5胎中,3胎SF发育迟缓、1胎SF形态异常,均合并其他严重畸形,1胎SF形态异常,均未接受超声复查而予引产或失访。结论孕中晚期产前超声评估SF形态对筛查胎儿大脑皮层发育异常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超声检查 产前 大脑皮质 外侧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M160A2功能缺失性突变可能诱发心房颤动
4
作者 彭钊 张梓铭 +3 位作者 陈松生 叶嘉豪 王鹏珍 张少衡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21-730,共10页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对AF致病基因的研究,有助于AF早期筛查。本文旨在家族性AF人群和散发性AF人群中筛选具有潜在发病意义的易感基因,并对其在AF发生机制进行初步探讨。首先对4名家族性AF进行全外...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对AF致病基因的研究,有助于AF早期筛查。本文旨在家族性AF人群和散发性AF人群中筛选具有潜在发病意义的易感基因,并对其在AF发生机制进行初步探讨。首先对4名家族性AF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WES),鉴定AF相关基因。然后用Sanger测序在非家族性AF人群和健康人群中证实易感基因突变情况,应用Western印迹分析其蛋白质表达情况,利用膜片钳技术分析突变基因对外向钾离子电流的影响。家族共有39人,其中有4人发生AF,这4名AF患者存在2个共有的突变基因FAM160A 2(纯合突变,rs77726581 c.1375C>T)和MUC5B(杂合突变,rs199736618 c.12272C>T)。在52例非家族性AF患者中,有5例存在FAM160A2相同位点杂合突变,在健康人群中未发现此突变;而MUC5B在非家族性AF人群和健康人群中均发生杂合突变。FAM160A2蛋白在非家族性AF散发人群和健康人群中表达水平并无显著性差异。FAM160A 2基因突变明显降低外向钾离子电流(与野生型比较,P<0.001)。由此可见,FAM160A 2基因功能缺失性突变可能是AF发生的新分子生物学机制,可用于AF早期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基因突变 FAM160A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纤维素构建组织工程角膜基质的方法及其评价 被引量:4
5
作者 贾卉 贾原媛 +4 位作者 王娇 胡源 张媛 周余来 王苹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03-307,I0003,共6页
目的:探讨以细菌纤维素(BC)为支架构建组织工程角膜基质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兔和人角膜基质细胞,种植到BC膜中,构建完成后进行兔和人角膜基质细胞-BC复合膜的生物检测,并将兔角膜细胞生物复合物进行同种异体移植。术后1、4和8... 目的:探讨以细菌纤维素(BC)为支架构建组织工程角膜基质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兔和人角膜基质细胞,种植到BC膜中,构建完成后进行兔和人角膜基质细胞-BC复合膜的生物检测,并将兔角膜细胞生物复合物进行同种异体移植。术后1、4和8周时分别活体行前节OCT、角膜共焦显微镜检查,离体后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人和兔角膜基质细胞长入BC的网架结构,细胞生长状态良好。移植术后1周兔眼无炎症反应及新生血管,4周后植片边缘出现新生血管,表面无水肿及溃疡形成。术后8周角膜共焦显微镜显示:移植片周围基质细胞增生活跃,邻近的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和形态正常。前节OCT显示:移植后复合膜逐渐降解,4周时复合膜边界模糊,8周时密度接近正常角膜组织。离体组织学检查显示:BC复合膜与正常角膜基质相似,有炎细胞浸润和血管形成,角膜组织无坏死和溶解。结论:BC无细胞毒性,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可作为构建组织工程角膜基质的生物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基质细胞 细菌纤维素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的摄入与肾癌发病风险关系的Meta分析
6
作者 万沛 李妍 +6 位作者 李飞 马天骏 蓝开健 陈炜 陈三三 何成武 谭万龙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72-775,共4页
目的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各项研究进行系统分析以研究鱼的摄入与肾癌发病风险关系。方法在PubMed,Embase,CNKI,CA中检索有关鱼及其产品的摄入与肾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以及队列研究的文献。通过meta分析方法研究鱼的摄入与肾癌的关系... 目的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各项研究进行系统分析以研究鱼的摄入与肾癌发病风险关系。方法在PubMed,Embase,CNKI,CA中检索有关鱼及其产品的摄入与肾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以及队列研究的文献。通过meta分析方法研究鱼的摄入与肾癌的关系。运用I^2检验各项研究的异质性,并使用漏斗图检验发表偏倚。结果共纳入17篇文献,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分析后的结果未发现鱼的摄入与肾癌的发病风险相关(RR=0.90;95%CI,0.78~1.02)且异质性明显(P=0.003,I^2=52.3%),针对研究类型、研究地区以及发表时间进行亚组分析,同样没有明显的证据证明两者相关,但在性别亚组的分析中发现,男性增加鱼的摄入可降低肾癌的发病率,而在女性中则没有关系。结论 meta分析结果提示增加鱼的摄入未发现有预防肾癌发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诱导免疫耐受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邱春燕 苗芸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4年第6期338-342,共5页
传统的免疫抑制剂导致机体非特异性免疫抑制,长期使用可引起感染、肿瘤等并发症,严重时危及生命,且目前的免疫抑制方案并不能解决慢性排斥反应导致的移植物功能进行性丧失。因此临床上最有希望的解困之道是,诱导受体建立对移植物持久的... 传统的免疫抑制剂导致机体非特异性免疫抑制,长期使用可引起感染、肿瘤等并发症,严重时危及生命,且目前的免疫抑制方案并不能解决慢性排斥反应导致的移植物功能进行性丧失。因此临床上最有希望的解困之道是,诱导受体建立对移植物持久的特异性免疫耐受,使受体免疫系统对同种异体移植物特异性无应答,而对其它抗原的应答保持正常,并最终停用免疫抑制剂,从而避免长期使用引起的严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耐受 肾移植 造血干细胞移植 骨髓移植 嵌合体 细胞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势大鼠下切牙拔除后牙槽骨吸收曲线的绘制
8
作者 兰泽栋 郑雅心 吴琳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6期508-511,共4页
目的:研究去势大鼠下切牙拔除后牙槽骨吸收曲线。方法:6组雄性Wistar大鼠在全麻下去势并拔除右下切牙,分别于0、1、2、4、8、12周处死。用软X线拍摄大鼠下颌骨,测量并计算出颊侧、舌侧牙槽骨高度和宽度的吸收值绘制曲线。结果:0~12周... 目的:研究去势大鼠下切牙拔除后牙槽骨吸收曲线。方法:6组雄性Wistar大鼠在全麻下去势并拔除右下切牙,分别于0、1、2、4、8、12周处死。用软X线拍摄大鼠下颌骨,测量并计算出颊侧、舌侧牙槽骨高度和宽度的吸收值绘制曲线。结果:0~12周颊、舌侧牙槽骨高度吸收值表现为先快速增加后快速下降的曲线;而宽度吸收值未见明显变化。结论:该曲线可作为预防牙槽骨吸收的基础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骨吸收 去势 拔牙 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胆汁酸血症影响兔呼吸功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斐 赵丛 +1 位作者 田映红 尹艳茹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81-1184,共4页
目的比较研究经典血压下降反射性引起呼吸功能改变与高胆汁酸血症引起呼吸功能改变是否特性相同,为认识胆汁酸调节呼吸功能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70只新西兰雄性大白兔,20%乌拉坦以5 ml/kg体质量耳缘静脉注射麻醉,颈部正中切开,气管插管... 目的比较研究经典血压下降反射性引起呼吸功能改变与高胆汁酸血症引起呼吸功能改变是否特性相同,为认识胆汁酸调节呼吸功能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70只新西兰雄性大白兔,20%乌拉坦以5 ml/kg体质量耳缘静脉注射麻醉,颈部正中切开,气管插管、颈总动脉插管,与呼吸、血压换能器相连,生物信号通过BL-420生物信号采集系统采集,显示记录。观察刺激迷走神经、耳缘静脉注射稀释胆汁液、5种不同游离胆汁酸单品水溶液后血压、呼吸变化的特性。结果刺激迷走神经与注射稀释胆汁液均可降低血压,两者在血压总的反应时间方面差异不大,但呼吸反应时间RT(胆汁)远远长于自身血压总反应时间T(胆汁),有9~10倍的差异(P〈0.001),呼吸幅度峰峰值RR(胆汁)明显大于经典反射性活动引起的RR(迷走神经)变化(P〈0.001)。在RT1(胆汁)区间,RR(胆汁)值显著高于RT2(胆汁)区间的RR(胆汁)值(P〈0.001);熊脱氧胆酸对血压、呼吸没有明显影响(P〉0.05);其他4种游离胆汁酸单品对呼吸、血压有影响(P〈0.001)。结论高胆汁酸血症引起的呼吸功能变化有反射性的因素,也有对呼吸功能直接的调节作用;在我们的实验条件下,熊脱氧胆酸对血压、呼吸没有影响;其他4种单品均具有降低血压的能力,并且具有剂量依赖性;其他4种游离胆汁酸单品对呼吸功能都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反射 迷走神经 胆汁 游离胆汁酸 血压 呼吸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汁酸影响兔肺泡灌洗液的表面张力
10
作者 王斐 赵丛 +1 位作者 田映红 尹艳茹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65-1468,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高胆汁酸血症状态下家兔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表面张力的变化以及胆汁稀释液和5种不同游离胆汁酸在体外对家兔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表面张力的影响,为认识胆汁酸调节呼吸功能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30只新西兰雄性大白兔,使用0.9%生理... 目的通过观察高胆汁酸血症状态下家兔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表面张力的变化以及胆汁稀释液和5种不同游离胆汁酸在体外对家兔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表面张力的影响,为认识胆汁酸调节呼吸功能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30只新西兰雄性大白兔,使用0.9%生理盐水做支气管肺泡灌洗,肺泡灌洗液进行表面张力测定。实验一组测定高胆汁酸血症家兔动物模型肺泡灌洗液表面张力的变化;实验二组比较了生理盐水与不同稀释度胆汁液表面张力及对肺泡灌洗液表面张力的影响;实验三组比较了5种不同游离胆汁酸水溶液表面张力及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表面张力的影响。结果(1)高胆汁酸血症状态下家兔动物模型肺泡灌洗液表面张力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2)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加入不同稀释度(1∶15、1∶10、1∶5)的胆汁稀释液,肺泡灌洗液表面张力就增加了21.15%、26.09%、19.64%(P<0.001);(3)5种游离胆汁酸水溶液中UDCA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表面张力没有明显影响(P>0.05),其他4种游离胆汁酸都可以升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表面张力(P<0.001),CDCA增加了16.10%,CA增加了21.66%,LCA增加了14.21%,DCA增加了13.05%。结论体内实验发现高胆汁酸血症状态下,肺泡灌洗液表面张力明显升高。体外实验进一步证明胆汁稀释液可以增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表面张力;5种游离胆汁酸水溶液中除UDCA外其他4种游离胆汁酸都可以升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表面张力,说明这四种游离胆汁酸可能可以通过乳化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增加了肺泡表面张力,影响呼吸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 游离胆汁酸 肺泡灌洗液 表面活性物质 肺泡表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侧腋动脉分支变异1例
11
作者 赵丽瑛 熊军 史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02-502,共1页
腋动脉分支变异较多,我们在解剖1具成人男尸时发现其存在一罕见变异(图1),特此报道,以期为临床外科手术注意特例情况提供解剖学依据。
关键词 分支变异 腋动脉 解剖学依据 临床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