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胆管癌脾酪氨酸激酶表达增高对肿瘤微环境巨噬细胞M2型极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袁辉 林泽龙 +4 位作者 胡敏 蒋煜川 刘珂 曲辰 洪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61-968,共8页
目的:研究脾酪氨酸激酶(SYK)在大鼠和小鼠胆管癌演变进程和人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表达对肿瘤巨噬细胞M2型极化的影响。方法:分别构建大鼠和小鼠的胆管癌模型(SD大鼠:日常饮用水中加入硫代乙酰胺;BALB/c小鼠:左中位胆管结扎... 目的:研究脾酪氨酸激酶(SYK)在大鼠和小鼠胆管癌演变进程和人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表达对肿瘤巨噬细胞M2型极化的影响。方法:分别构建大鼠和小鼠的胆管癌模型(SD大鼠:日常饮用水中加入硫代乙酰胺;BALB/c小鼠:左中位胆管结扎联合二乙基亚硝胺给药),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胆管癌演变进程中肝脏胆管病变组织和人胆管癌标本的SYK表达及M2型巨噬细胞(CD163)的浸润情况,并分析相关性;将10只持续24周饮用含硫代乙酰胺饮用水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5)和SYK抑制剂组(n=5),治疗4周后处死大鼠,观察SYK抑制剂对肿瘤生长及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结果:大鼠和小鼠发生肝脏胆管增生、胆管异型增生(或胆管瘤)和胆管癌病变的时间窗不同(大鼠分别于第9、12和24周时出现;小鼠分别于第12、16和28周时出现)。在大鼠和小鼠的肝脏胆管病变组织中,均随着胆管癌的演变进展,SYK表达逐渐升高(P<0. 01),伴有M2型巨噬细胞浸润数量增多,而M1型巨噬细胞数量减少(P<0. 01);在人胆管癌组织中,SYK表达与CD163阳性细胞数(M2型巨噬细胞浸润数量)均显著升高(P<0. 01),二者呈正相关(r=0. 57,P<0. 01)。在大鼠胆管癌模型中,与对照组相比,SYK抑制剂组肿瘤数量减少(P<0. 01),M2型巨噬细胞数量减少(P<0. 01)。结论:大/小鼠胆管癌模型中SYK异常表达随着胆管癌的发生发展逐渐升高,可能通过影响巨噬细胞M2型极化促进肿瘤进展;SYK抑制剂可以抑制大鼠胆管癌的肿瘤生长和巨噬细胞M2型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癌 脾酪氨酸激酶 M2型巨噬细胞极化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臭氧油防治索拉非尼所致手足皮肤反应:91例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晓薇 江一越 +6 位作者 张颖 戴文聪 樊蓉 翁勰 贺鹏 晏菲菲 郭亚兵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88-1492,共5页
目的对比医用臭氧油和尿素软膏在预防和治疗索拉非尼治疗肝细胞癌(HCC)所导致手足皮肤反应(HFSR)的效果。方法于2018年4月~2020年1月共入组99例依据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NCCN)指南诊断标准确诊为晚期原发性肝癌并且首次接受索拉非尼治疗... 目的对比医用臭氧油和尿素软膏在预防和治疗索拉非尼治疗肝细胞癌(HCC)所导致手足皮肤反应(HFSR)的效果。方法于2018年4月~2020年1月共入组99例依据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NCCN)指南诊断标准确诊为晚期原发性肝癌并且首次接受索拉非尼治疗的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医用臭氧油组)49例,对照组(尿素软膏组)50例。在开始服用索拉非尼治疗时,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给予医用臭氧油和10%尿素软膏外涂,均匀涂抹手掌和足底皮肤,包括指缝、关节处。试验组采用医用臭氧油涂抹手足,1 mL/次,3次/d;对照组采用10%尿素软膏涂抹手足,2 g/次,3次/d。两组皆护理干预12周,随访14周,每2周观察HFSR发生情况。结果在排除8例因依从性不佳或方案违背的患者后,共计91例被纳入分析,其中试验组44例,对照组47例。在随访过程中,试验组累积16例(36.4%)发生HFSR,显著低于对照组27例(57.4%),(P<0.05);2/3级HFSR占15.9%(7/44),低于对照组27.7%(13/47)。结论相较于尿素软膏组,医用臭氧油可显著降低HCC患者使用索拉非尼治疗时HFSR发生率,减轻HFSR严重程度,从而改善索拉非尼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医用臭氧油 索拉非尼 手足皮肤反应 晚期肝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340通过下调CCND1表达增加结直肠癌细胞对5-Fu的耐药 被引量:7
3
作者 姜靖雯 陈学武 +1 位作者 方唯意 罗荣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67-471,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编码基因CCND1 miR-340介导的逆转结直肠癌细胞对5-氟尿嘧啶(5-Fu)耐药的机制。方法:采用瞬时转染技术将结直肠癌细胞HCT116、SW480株分别转染si-CCND1和miR340-mimic。应用MTT法检测转染后的结直...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编码基因CCND1 miR-340介导的逆转结直肠癌细胞对5-氟尿嘧啶(5-Fu)耐药的机制。方法:采用瞬时转染技术将结直肠癌细胞HCT116、SW480株分别转染si-CCND1和miR340-mimic。应用MTT法检测转染后的结直肠癌细胞对5-Fu敏感性的变化,应用双荧光素酶试验验证CCND1对miR340参与的影响结直肠癌细胞对5-Fu敏感性的影响。结果:瞬时转染si CCND1和过表达miR-340后,结直肠癌HCT116和SW480细胞的IC50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0,10 vs 20μmol/L和20,20 vs 40μmol/L,均P<0.05)。共转染CCND1 3'UTR野生质粒和miR-340 inhibitor的结直肠癌HCT116和SW48细胞荧光素酶的活性显著高于共转染空载体和mimic细胞(P<0.01)。结论:CCND1作为不良因子通过抑制miR340的表达进而发挥增加结直肠癌细胞对5-Fu耐药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蛋白D1 CCND1基因 miR-340 结直肠癌 5-氟尿嘧啶 化疗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酶体抑制剂对前列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与雄激素受体的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利平 罗荣城 +2 位作者 符鹏程 黄朝刚 罗迪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3741-3744,共4页
目的:研究蛋白酶体抑制剂epoxomicin(EPO)对前列腺癌细胞的影响及其与雄激素受体(AR)的关系。方法:采用MTS法检测不同浓度EPO在不同时间对前列腺癌细胞DU145及LAPC4的抑制作用以及沉默基因AR后对LAPC4细胞的抑制作用。转染AR沉默LAPC4细... 目的:研究蛋白酶体抑制剂epoxomicin(EPO)对前列腺癌细胞的影响及其与雄激素受体(AR)的关系。方法:采用MTS法检测不同浓度EPO在不同时间对前列腺癌细胞DU145及LAPC4的抑制作用以及沉默基因AR后对LAPC4细胞的抑制作用。转染AR沉默LAPC4细胞AR基因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中AR m RNA的含量;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中AR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蛋白酶体抑制剂EPO对前列腺癌两组不同细胞系LAPC4及DU145的抑制作用呈现浓度依赖及时间依赖。LAPC4细胞沉默基因AR后发现AR m RNA及AR蛋白的表达均明显下降;但沉默AR基因后EPO对于LAPC4的细胞抑制作用并没有明显变化。结论:蛋白酶体抑制剂EPO对前列腺癌细胞株DU145及LAPC4细胞均具有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并不受AR受体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蛋白酶体抑制剂 EPOXOMICIN ARsi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神解毒汤对非小细胞肺癌伴骨转移患者失眠焦虑及疼痛状态影响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张甫婷 郭惠兰 +2 位作者 阮健 柳好 罗宇玲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2343-2346,共4页
目的:探讨安神解毒汤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伴骨转移患者失眠焦虑及疼痛状态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入组2015年11月—2018年1月本科收治的120例NSCLC伴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均接受化疗、支持治疗的综合治疗。对照组... 目的:探讨安神解毒汤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伴骨转移患者失眠焦虑及疼痛状态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入组2015年11月—2018年1月本科收治的120例NSCLC伴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均接受化疗、支持治疗的综合治疗。对照组在化疗间歇期予唑来磷酸治疗,观察组加服中药汤剂安神解毒汤治疗,均持续治疗4个周期。评估心理状态(焦虑、抑郁、睡眠)、生活质量(生活质量核心量表、肺癌特异子量表),比较疼痛疗效,统计骨相关性事件(SREs)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降低(P<0.01),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维度评分升高(P<0.05),气促、咳嗽、咯血症状评分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SDS、SAS、PSQI评分较低(P<0.01),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维度评分较高(P<0.05),气促、咳嗽、咯血症状评分较低(P<0.01),疼痛缓解有效率较高(P<0.05),SREs发生率较低(P<0.01)。结论:安神解毒汤治疗NSCLC伴骨转移患者失眠焦虑及疼痛方面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骨转移 安神解毒汤 焦虑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表达miR-3682-3p是肝细胞癌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 被引量:3
6
作者 刘绍华 温莹浩 +4 位作者 全兵 蔺军 朱泽文 汤江林 韩思源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885-1891,共7页
目的分析miR-3682-3p在HC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参数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生物信息学分析miR-3682-3p在HCC中的表达以及与生存相关性;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原位杂交分别检测miR-3682-3p(miR-3682)在18对HCC与癌旁新鲜肝组织以及90对石蜡包埋... 目的分析miR-3682-3p在HC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参数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生物信息学分析miR-3682-3p在HCC中的表达以及与生存相关性;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原位杂交分别检测miR-3682-3p(miR-3682)在18对HCC与癌旁新鲜肝组织以及90对石蜡包埋HCC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统计分析miR-3682-3p在HCC中的表达与患者临床参数和预后之间的关系。利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miR-3682-3p表达作为肝细胞癌预后独立因素的可能性。结果生物信息分析显示,miR-3682-3p在HCC组织中高表达,且与HCC患者综合生存时间有统计学关联(χ^(2)=8.793,P<0.001)。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18组配对的HCC和癌旁肝组织显示,miR-3682-3p在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上调(t=3.073,P=0.007)。原位杂交分析90组配对的HCC和癌旁组织中miR-3682-3p的表达,显示其在癌与癌旁组织的细胞浆中表达,并且在癌组织中表达上调(t=2.659,P=0.009)。miR-3682-3p表达的高低在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第八版分期(χ^(2)=4.272,P=0.039)、HBV表面抗原状态(χ^(2)=5.143,P=0.023)、复发(χ^(2)=4.593,P=0.032)、肿瘤大小(χ^(2)=4.580,P=0.032)和Edmondson-Steiner分级(χ^(2)=4.068,P=0.044)方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Kaplan-Meier分析显示,miR-3682-3p表达越高,患者总生存时间(Log rankχ^(2)=4.169,P=0.041)和无病生存时间(Log rankχ^(2)=4.078,P=0.043)越短。多变量分析显示,miR-3682-3p表达是评估HCC患者预后独立因子。结论miR-3682-3p在HCC组织中表达上调,是促进HCC发病和预后不良的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miR-3682-3p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oxomicin可诱发前列腺癌细胞内质网应激蛋白GADD153促进细胞凋亡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利平 罗荣城 +1 位作者 符鹏程 黄朝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2367-2371,共5页
目的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epoxomicin,EPO)诱导前列腺癌DU145细胞凋亡及其与GADD153/CHOP的关系。方法不同浓度的EPO处理DU145不同时间,MTS检测细胞生长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情况;Real-time PCR检测内质网应激的相关分子GADD153... 目的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epoxomicin,EPO)诱导前列腺癌DU145细胞凋亡及其与GADD153/CHOP的关系。方法不同浓度的EPO处理DU145不同时间,MTS检测细胞生长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情况;Real-time PCR检测内质网应激的相关分子GADD153、GRP78 mRNA以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GADD153、GRP78蛋白表达情况;转染GADD153siRNA从而沉默基因GADD153,通过基因转录水平及蛋白水平检测GADD153证实转染是否成功;转染GADD153后,通过MTS法及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及凋亡情况。结果 EPO抑制DU145细胞生长,并呈现剂量、时间依赖。处理组细胞凋亡率高于未处理组,高剂量组凋亡率高于低剂量组。EPO处理后GADD153,GRP78基因转录水平随时间逐渐升高,72 h最为明显。GADD153、GRP78蛋白在EPO处理后不断增加,均在72 h增加到最高,且低剂量与高剂量组在72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GADD153siRNA后,GADD153基因转录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其中GADD153siRNA 50 nmol/L最为明显。沉默基因GADD153后,EPO处理DU145细胞,其细胞数目的减少部分被阻断,细胞凋亡部分被阻断。结论蛋白酶体抑制剂epoxomicin能抑制DU145细胞生长,诱导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激活内质网应激,诱发内质网的相关分子GADD153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体抑制剂 GADD153/CHOP GRP78 内质网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区域伦理委员会的运行及挑战——以广东省区域伦理委员会为例 被引量:10
8
作者 胡兴媛 杨忠奇 +10 位作者 郑志华 李黎波 陈其奎 曾星 叶丽卡 李晓彦 白胜 张怡 李媛媛 时涛 许重远 《医学与哲学(A)》 2018年第12期15-18,共4页
从广东省区域伦理委员会的建立历程,探讨区域伦理委员筹建、委员资质要求和选取、审查分组考量、工作开展以及未来规划等问题,发现区域伦理委员会的试点也遇到很多困难,如缺少专职人员、区域伦理委员会的职责尚无清晰划分等。通过对存... 从广东省区域伦理委员会的建立历程,探讨区域伦理委员筹建、委员资质要求和选取、审查分组考量、工作开展以及未来规划等问题,发现区域伦理委员会的试点也遇到很多困难,如缺少专职人员、区域伦理委员会的职责尚无清晰划分等。通过对存在问题的分析,建议区域伦理委员会的组建单位应提供相应的成本支持,以保证区域伦理委员会的正常运行,规定审查的范围与职责,建立相关的制度、标准操作规程,申请国际、国内的相关伦理认证,最后在审查能力方面应达到一定的标准,提高公信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伦理委员会 伦理审查 制度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时发生肝细胞癌的风险:一项随访5年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唐淬蓉 胡承光 +8 位作者 周宇辰 宋杨达 李孟 廖敏君 孙家润 钟春秀 周琳 林志昭 周元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3-318,共6页
目的阐明乙型肝炎肝硬化(CHB-Cir)合并2型糖尿病(T2DM)时发生肝细胞癌(HCC)的风险及其协同因素。方法以2010年6月~2019年6月在南方医院肝病中心随访的CHB-Cir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性别、年龄、HBeAg状态、HBV DNA水平基本匹配后,构成CHB-Ci... 目的阐明乙型肝炎肝硬化(CHB-Cir)合并2型糖尿病(T2DM)时发生肝细胞癌(HCC)的风险及其协同因素。方法以2010年6月~2019年6月在南方医院肝病中心随访的CHB-Cir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性别、年龄、HBeAg状态、HBV DNA水平基本匹配后,构成CHB-Cir合并T2DM队列(观察组)和CHB-Cir无T2DM队列(对照组),半年随访1次。取已完成2年或以上随访且数据完整的病例纳入统计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两组HCC累积发生率;以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CHB-Cir合并T2DM时发生HCC的风险及其协同因素。结果纳入分析的467例研究对象平均随访时间为4.4±1.62年。观察组(n=203)和对照组(n=264)新发HCC病例分别为69例和48例,观察组HCC发病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HCC累积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相对危险度为2.096(P<0.01)。调整年龄(≥40岁)、肝癌家族史、既往抗病毒治疗、胆固醇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等因素后,T2DM仍是CHB-Cir患者发生HCC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0)。结论T2DM是HCC的独立危险因素;CHB-Cir患者合并T2DM时HCC的发生风险增加2倍左右,提示及早控制糖尿病对降低CHB-Cir患者发生HCC的风险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 肝细胞癌 2型糖尿病 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