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年轻糖尿病前期、2型糖尿病患者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多指标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龚莉雅 高明璇 +4 位作者 闻俊彦 吴子琪 罗靖雯 靖林林 文戈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80,共7页
目的通过多种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指标探索年轻糖尿病前期(pre-diabetes mellitus,PDM)、2型糖尿病(type 2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的自发神经活动改变,并探讨这种变化是否与临床指标及认知水平相关。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34名T2DM... 目的通过多种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指标探索年轻糖尿病前期(pre-diabetes mellitus,PDM)、2型糖尿病(type 2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的自发神经活动改变,并探讨这种变化是否与临床指标及认知水平相关。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34名T2DM患者和35名PDM患者以及34名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年龄均小于40岁。所有被试者进行详细的实验室检查并行3.0 T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图像数据经预处理后,分别计算低频振幅指数、局部一致性指数、度中心性指标。采用两样本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并将性别、年龄和受教育年限作为协变量进行控制。并分析静息态指标与临床指标及认知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与NC组相比,PDM组在多个脑区的自发神经活动增强,例如左侧额叶下回(t=4.710,GRF校正,体素水平P<0.005,簇水平P<0.05),同时也在多个脑区的自发神经活动减弱,例如右侧下顶小叶(t=-4.097,GRF校正,体素水平P<0.005,簇水平P<0.05);T2DM组在多个脑区的自发神经活动增强,例如左侧额叶下回(t=6.348,GRF校正,体素水平P<0.005,簇水平P<0.05),同时也在多个脑区的自发神经活动减弱,例如右侧下顶小叶(t=-5.141,GRF校正,体素水平P<0.005,簇水平P<0.05)。此外,部分静息态指标与临床指标及认知评分存在显著相关性,例如在PDM组中,右侧额叶中回的ALFF值与MoCA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410,P=0.014)。结论年轻的PDM、T2DM患者的脑功能指标与临床指标如血糖特征指标、甘油三酯-血糖指数及认知水平相关。本研究增强了我们对糖尿病性脑损伤病理生理学的理解,并为其早期诊断提供了一些潜在的生物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前期 2型糖尿病 磁共振成像 低频振幅 局部一致性 度中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样小鼠额叶体积的减少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下降有关 被引量:5
2
作者 崔维维 龚莉雅 +5 位作者 陈纯辉 唐佳渝 金欣 李紫欣 靖林林 文戈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41-1046,共6页
目的研究抑郁样小鼠灰质体积的变化及其可能的内在机制。方法将24只6周龄C57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2)与造模组(n=12),利用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CUMS)对小鼠进行35 d的抑郁造模。通过小动物磁共振对两组小鼠进行成像,观察抑郁小鼠较对... 目的研究抑郁样小鼠灰质体积的变化及其可能的内在机制。方法将24只6周龄C57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2)与造模组(n=12),利用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CUMS)对小鼠进行35 d的抑郁造模。通过小动物磁共振对两组小鼠进行成像,观察抑郁小鼠较对照组小鼠灰质体积的结构变化。利用免疫印迹与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观察小鼠相应皮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情况。结果造模组小鼠较对照组小鼠在矿场实验中在中央位置的行走距离下降(P<0.05),在强迫游泳实验中不动时间增加(P<0.05)。小动物磁共振成像结果显示,造模组小鼠的额叶皮质体积下降(P<0.001,当团块水平≥10756时,过P=0.05的FDRc矫正)。在蛋白印迹实验中,额叶皮质内成熟BDNF的表达下降(P<0.05);免疫荧光染色显示,BDNF在造模后表达下降,并且VBM分析得到的差异团块的体积大小与蛋白印迹实验中成熟BDNF表达水平的高低存在相关(P<0.05)。结论抑郁造模后小鼠额叶皮质体积的下降与额叶皮质内成熟BDNF表达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 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方法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小鼠内侧前额叶的能量代谢障碍及功能磁共振成像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竞予 刘恺 +4 位作者 曾善美 陈纯辉 邓燕佳 靖林林 文戈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21-528,共8页
目的研究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CUMS)小鼠活体状态下内侧前额叶灰质体积和自发活动的变化,及其与mTORC1能量信号通路的关联及机制。方法4周龄健康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6,未予处理)和抑郁模型组(n=16,CUMS方法造模8周)。旷... 目的研究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CUMS)小鼠活体状态下内侧前额叶灰质体积和自发活动的变化,及其与mTORC1能量信号通路的关联及机制。方法4周龄健康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6,未予处理)和抑郁模型组(n=16,CUMS方法造模8周)。旷场实验、强迫游泳实验、悬尾实验、糖水摄取实验检测小鼠抑郁倾向,利用结构功能磁共振探究小鼠脑灰质体积和低频振幅的改变。而后,将抑郁模型组的CUMS小鼠随机分成CUMS治疗组(n=8,氯胺酮活化mTORC1通路)和CUMS对照组(n=8,生理盐水)。取小鼠内侧前额叶组织,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并比较正常对照组、CUMS治疗组及CUMS对照组3组小鼠mTORC1相关蛋白的磷酸化水平,ELISA法检测ATP和NADP+/NADPH为代表的3组小鼠组织能量代谢情况。结果经过CUMS后小鼠出现明显抑郁行为倾向,CUMS小鼠的糖水偏爱百分比下降(P<0.05)、糖和水的总摄取量减低(P<0.01),旷场实验总运动距离(P<0.05)及中央区域运动距离(P<0.01)缩短,在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中CUMS小鼠不动时间增加(P>0.05),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磁共振检测发现CUMS小鼠内侧前额叶灰质体积增大,mALFF显著增高(P<0.01,Alphasim矫正);mTORC1相关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减低,ATP和NADP+/NADPH降低(P<0.05),经过氯胺酮治疗,mTORC1相关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升高,ATP显著升高(P<0.05)。结论CUMS小鼠内侧前额叶存在更高的自发活动以及更低的产能效率,这种自发活动与产能效率的不匹配提示内侧前额叶存在mTORC1磷酸化减低相关的能量代谢方面的障碍,且此障碍可以通过氯胺酮活化mTORC1通路得到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 功能磁共振 mTORC1 能量代谢 内侧前额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