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PET-CT技术诊断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 1
-
-
作者
李钦宗
田明波
汪青春
谢秋萍
-
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骨伤系
-
出处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401-404,共4页
-
文摘
目的应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PETCT)对18FNaF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探讨18FNaF对骨质疏松模型动物的摄取机理,为诊断骨质疏松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切除卵巢法制作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对动物模型注射18FNaF,利用PETCT对各组大鼠进行全身显像,测定各骨骼对18FNaF的摄取值。对比切卵巢实验组与对照组大鼠摄取18FNaF的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切卵巢实验组主要骨骼对18FNaF的摄取值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8FNaF是理想的骨血流和代谢显像剂,以18FNaF作为显像剂的PETCT技术对诊断骨质疏松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关键词
^18F-NaF
生物分布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CT
骨质疏松症
动物模型
-
Keywords
[Fluorine-18] sodium fluoride
Bio-distribution
PET-CT
Osteoporosis
Animal model
-
分类号
R471
[医药卫生—护理学]
R681
[医药卫生—骨科学]
-
-
题名PET显像剂^18F-NaF骨骼分布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 2
-
-
作者
王鹏
李钦宗
王明芳
-
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心内科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骨伤系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PET中心
-
出处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6-78,共3页
-
基金
广东科技计划项目(2003C34301)~~
-
文摘
目的探讨18F-NaF在骨质疏松症实验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过量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法制作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对动物模型注射18F-NaF,进行生物分布研究,测定大鼠各器官对18F-NaF的摄取值。对8例健康志愿者进行胸部动态及全身PET显像,测定骨骼对18F-NaF的摄取。结果骨质疏松大鼠骨骼对18F-NaF的摄取值低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股骨颈、腰椎、第七肋骨及胫骨对18F-NaF的摄取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健康志愿者胸部动态PET显像发现,在注射后20s,脊柱骨、肱骨、肋骨有明显的18F-NaF摄取,随着时间的延长,骨骼对18F-NaF的摄取逐渐增加,60min摄取达峰值。60min行全身PET显像发现,全身骨骼明显摄取18F-NaF,骨骼/肌肉比值高,平均为8.12。结论18F-NaF是理想的骨血流和代谢显像剂,18F-NaF在正常骨和实验性骨质疏松症骨骼中的分布有明显差异,提示18F-NaF在骨质疏松症的研究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
关键词
^18F-NaF
生物分布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骨质疏松症
-
Keywords
[Fluorine-18]sodium fluoride
biodistribution
position emission tomography
osteoporosis
-
分类号
R817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