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遂配伍甘草对大鼠肝脏CYP2E1表达及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0
1
作者 代方国 罗仁 +5 位作者 王宇光 夏成云 谭洪玲 肖成荣 赵永红 高月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42-744,共3页
目的 通过检测细胞色素氧化酶CYP2E1的表达和活性变化,从分子水平探讨中药配伍禁忌“十八反”理论中甘遂配伍甘草的药理机制。方法 利用RT PCR检测大鼠肝脏CYP2E1mRNA水平;通过Westernblot检测大鼠肝脏CYP2E1蛋白表达;采用高效液相色... 目的 通过检测细胞色素氧化酶CYP2E1的表达和活性变化,从分子水平探讨中药配伍禁忌“十八反”理论中甘遂配伍甘草的药理机制。方法 利用RT PCR检测大鼠肝脏CYP2E1mRNA水平;通过Westernblot检测大鼠肝脏CYP2E1蛋白表达;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CYP2E1酶活性。结果 甘遂组、甘草组和甘遂甘草配伍组均明显诱导大鼠肝脏CYP2E1的表达与活性上升,并发现甘草组和甘遂甘草配伍组对CYP2E1活性的诱导作用显著高于甘遂组。结论 甘遂可能通过诱导肝脏CYP2E1的表达与活性上升,促使其所含的前致癌物质和前毒物转化成为致癌物和毒物,导致对机体的毒性作用;甘遂甘草配伍使用时,甘草对CYP2E1活性的诱导能力更强,故而甘草可促进甘遂所含前致癌物质和前毒物转化成为致癌物和毒物的过程,并导致对机体毒性作用的增强,从而表现出“十八反”中药物配伍禁忌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遂 甘草 十八反 CYP2E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坐位旋转手法时退变腰椎间盘内在应力和位移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0
2
作者 徐海涛 徐达传 +3 位作者 李云贵 张美超 李义凯 王国林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69-771,I0001,共4页
目的:探讨进行坐位旋转手法时退变腰椎间盘的内在应力及位移分布的特点,以分析手法的机制、安全性与合理性。方法:使用腰椎CT片,以Mimics软件系统逐层重建L4-5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设定结构的参数完成退变腰椎间盘模型。将向右侧旋转的... 目的:探讨进行坐位旋转手法时退变腰椎间盘的内在应力及位移分布的特点,以分析手法的机制、安全性与合理性。方法:使用腰椎CT片,以Mimics软件系统逐层重建L4-5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设定结构的参数完成退变腰椎间盘模型。将向右侧旋转的坐位腰椎旋转手法进行分解,把各项力学参数代入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即时显示手法作用时退变腰椎间盘的内在应力和位移的变化。结果:椎间盘的应力、应变及位移都不断增加。应力从腰椎间盘右前侧的外缘呈弧形向左后侧的外缘递减。椎间盘右后侧外缘的压应力较大。位移从右前侧向左后侧呈层状递减。位移方向与应力方向大致相同。相应位置椎间盘右后侧位移大于左后侧位移。最终应变:右后角中下部有明显的变形,向后内侧突出,左后侧部变形最小。结论:手法增加了旋转侧椎间盘的位移,有利于解除神经根的粘连,但同时增加了对神经根的压迫。向突出椎间盘的对侧旋转较为安全。腰椎椎管狭窄患者不宜用本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有限元 旋转手法 腰椎间盘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坐位旋转手法对正常腰椎间盘内在应力和位移的实时监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徐海涛 张美超 +2 位作者 李义凯 王国林 邱桂春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63-565,i0001,共4页
目的:了解坐位旋转手法对正常腰椎间盘的内在应力及位移分布的特点。方法:使用正常L4—5腰椎CT片,以Mimics软件系统逐层重建,建立L4—5三维有限元模型。根据手法原理,将坐位腰椎旋转手法进行分解,把各项力学参数代入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 目的:了解坐位旋转手法对正常腰椎间盘的内在应力及位移分布的特点。方法:使用正常L4—5腰椎CT片,以Mimics软件系统逐层重建,建立L4—5三维有限元模型。根据手法原理,将坐位腰椎旋转手法进行分解,把各项力学参数代入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即时显示手法作用时腰椎间盘的位移和内在应力的变化。结果:纤维环旋转侧的前部所受压力和旋转对侧的后部受到张力都逐渐增加;旋转侧的前部出现明显垂直压缩,并向前、向外侧膨出移位;纤维环旋转对侧的后部出现拉伸变形,并向前、向内侧回缩移位。结论:模拟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时,椎间盘在旋转侧的前部为压力主要集中区,同时在旋转对侧的后部为张力集中区。椎间盘的最大位移在旋转侧的前部上缘;旋转对侧的后部受到张力也相应出现拉伸。髓核内的应力和位移变化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有限元 腰椎旋转手法 椎间盘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郁证辨证与相关蛋白关系初步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谭秦湘 吕志平 +1 位作者 钟小兰 张晓刚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7-158,共2页
运用血清蛋白质组技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不同疾病组肝郁证病人和正常人的血清为样本,通过二维凝胶电泳分离蛋白质组分制备蛋白质图谱,分析比较正常组与肝郁证组血清蛋白质图谱,发现差异蛋白群。建立重复稳定的血清蛋白质技术,以期为... 运用血清蛋白质组技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不同疾病组肝郁证病人和正常人的血清为样本,通过二维凝胶电泳分离蛋白质组分制备蛋白质图谱,分析比较正常组与肝郁证组血清蛋白质图谱,发现差异蛋白群。建立重复稳定的血清蛋白质技术,以期为进一步生物质谱技术及生物信息学技术鉴定与肝郁证相关的蛋白质;从整体上探讨肝郁证特有蛋白质的表达,研究揭示肝郁证候的重要相关蛋白质特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郁证 血清蛋白质组 二维凝胶电泳分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芩连汤配伍对实验性菌痢药效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余林中 伍杰勇 +2 位作者 罗佳波 陈育尧 林慧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132-1134,共3页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各配伍对菌痢模型药效,探讨其配伍规律。方法兔盲肠分流术后直接结肠内接种,制作菌痢兔模型。按正交设计方法,观察葛根芩连汤各配伍组合对菌痢模型的肠内容物细菌计数及肠组织内细菌计数,结肠炎指数的影响。结果葛根...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各配伍对菌痢模型药效,探讨其配伍规律。方法兔盲肠分流术后直接结肠内接种,制作菌痢兔模型。按正交设计方法,观察葛根芩连汤各配伍组合对菌痢模型的肠内容物细菌计数及肠组织内细菌计数,结肠炎指数的影响。结果葛根芩连汤各配伍对结肠内细菌计数及结肠组织内细菌计数,以黄连、黄芩作用为主,黄连与黄芩相互拮抗,其最佳组合为单味黄连,结肠炎指数为炙甘草。结论在葛根芩连汤各种配伍对实验性细菌性痢疾的作用上,对细菌的影响,以黄连为优;对病理学损害的改善,以炙甘草为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芩连汤 配伍规律 正交设计 细菌性痢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脾虚证bcl-2基因表达与健脾康复汤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7
6
作者 杨传标 薛军 +2 位作者 殷平善 左建生 徐克成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268-1269,共2页
目的探讨大肠癌脾虚证与bcl-2基因表达的相关性及中药健脾康复汤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中晚期大肠癌脾虚证患者4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健脾康复汤,每日1剂,同时给予西医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西医对症支持治疗。疗... 目的探讨大肠癌脾虚证与bcl-2基因表达的相关性及中药健脾康复汤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中晚期大肠癌脾虚证患者4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健脾康复汤,每日1剂,同时给予西医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西医对症支持治疗。疗程为2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唾液淀粉酶活性及组织标本bcl-2基因表达。结果大肠癌脾虚证患者酸刺激后的唾液淀粉酶活性显著下降,组织标本bcl-2基因表达阳性率明显升高。治疗组酸刺激前后唾液淀粉酶活性差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t=7.822,P<0.01);治疗组组织标本bcl-2基因表达阳性率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χ2=4.286,P<0.05),对照组bcl-2基因表达阳性率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结论中药健脾康复汤对大肠癌脾虚证患者酸刺激后唾液淀粉酶活性下降的趋势有抑制作用,对bcl-2基因表达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中药 健脾康复汤 脾虚证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旋转手法所致咔哒声与拇指最大推扳力的量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义凯 王国林 +1 位作者 徐海涛 邱桂春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58-660,共3页
目的:研究腰椎定点旋转手法作用时咔哒声响与拇指最大推扳力的量效关系,为推拿手法的量化提供定量化依据。方法:应用压力传感器检测系统,检测并记录旋转手法作用时出现咔哒声响时术者拇指推扳腰椎棘突的最大推扳力。结果:以出现咔哒声... 目的:研究腰椎定点旋转手法作用时咔哒声响与拇指最大推扳力的量效关系,为推拿手法的量化提供定量化依据。方法:应用压力传感器检测系统,检测并记录旋转手法作用时出现咔哒声响时术者拇指推扳腰椎棘突的最大推扳力。结果:以出现咔哒声响作为腰椎旋转手法成功的标志,此刻术者左右手拇指的最大平均推扳力分别为5.1±1.3kg和6.6±1.5kg。结论:利手对拇指的推扳力有显著的影响(P<0.001),咔哒声响的发生与拇指推扳力的大小无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 旋转手法 咔哒声响 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莪术、哈蟆油对去势后大鼠雌激素水平及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吴朝霞 王晓华 +1 位作者 刘桦 邓虹珠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46-749,共4页
目的检测莪术、哈蟆油对去势后大鼠血清雌激素水平、脾脏雌激素受体表达,探讨其对生殖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成年SD雌性大鼠去势后制成更年期综合征模型,给药12周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性激素(E2、FSH、LH、T... 目的检测莪术、哈蟆油对去势后大鼠血清雌激素水平、脾脏雌激素受体表达,探讨其对生殖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成年SD雌性大鼠去势后制成更年期综合征模型,给药12周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性激素(E2、FSH、LH、T、P)和白介素-2含量。取脾脏用免疫荧光法检测雌激素受体表达。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大剂量莪术、哈蟆油能升高去势大鼠血清E2、T、P水平(P<0.01),明显提高IL-2含量(P<0.01),有降低FSH、LH含量趋势(P>0.05),并能显著升高脾脏ER表达水平(P<0.01)。结论莪术、哈蟆油可提高去势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增强脾脏ER表达,为临床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 哈蟆油 雌激素受体 免疫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定点旋转手法“点”的三维空间解剖位置的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万磊 陈静 李义凯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48-550,554,共4页
目的从颈椎定点旋转手法旋转中心点的角度探讨旋转手法的作用机制。方法取枢椎棘突偏歪尸体标本,通过计算机重建三维模型,模拟颈椎定点旋转手法,对图形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做定点手法旋转时其中心并非是施术者利手作用的枢椎棘突顶点,而... 目的从颈椎定点旋转手法旋转中心点的角度探讨旋转手法的作用机制。方法取枢椎棘突偏歪尸体标本,通过计算机重建三维模型,模拟颈椎定点旋转手法,对图形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做定点手法旋转时其中心并非是施术者利手作用的枢椎棘突顶点,而是枢椎齿突垂直轴心;实际轴心旋转角大于术者观察角。结论应建立颈椎定轴旋转的新概念,并掌握颈椎定轴旋转手法的原则,以指导临床正确应用脊柱旋转类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轴旋转 手法 颈椎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百会、水沟、神门穴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豆状核葡萄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黄泳 陈静 +2 位作者 赖新生 唐安戊 李东江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405-1407,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后百会、水沟、神门血管性痴呆(VD)患者豆状核葡萄糖代谢的变化,探讨该穴组对豆状核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例VD病人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治以针对偏瘫的常规穴位(手足三阳经为主),治疗组加用百会、水沟、神门。治疗前后所... 目的观察针刺后百会、水沟、神门血管性痴呆(VD)患者豆状核葡萄糖代谢的变化,探讨该穴组对豆状核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例VD病人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治以针对偏瘫的常规穴位(手足三阳经为主),治疗组加用百会、水沟、神门。治疗前后所有病人均接受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检测葡萄糖代谢水平。以VD患者双侧豆状核为感兴趣区,检测其治疗前后葡萄糖代谢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健脑豆状核葡萄糖代谢有显著提高;对照组双侧豆状核葡萄糖代谢均无明显变化。结论针刺百会、水沟、神门治疗VD的机制与其提高豆状核葡萄糖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针刺 豆状核 葡萄糖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皂甙对癫痫大鼠脑电的影响 被引量:24
11
作者 黄运生 谢炜 陈宝田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379-1381,共3页
目的观察柴胡皂甙对癫痫大鼠脑电的影响,探讨柴胡皂甙抗癫痫作用。方法用8周龄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A)、癫痫模型组(B)、拉莫三嗪组(C)、柴胡皂甙小剂量组(D)、柴胡皂甙中剂量组(E)和柴胡皂甙大剂量组(F),每组10只。后5... 目的观察柴胡皂甙对癫痫大鼠脑电的影响,探讨柴胡皂甙抗癫痫作用。方法用8周龄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A)、癫痫模型组(B)、拉莫三嗪组(C)、柴胡皂甙小剂量组(D)、柴胡皂甙中剂量组(E)和柴胡皂甙大剂量组(F),每组10只。后5组动物用青霉素致痫,在成功造模及用药物治疗后,分别检测脑电图和观察痫性发作行为。结果A组脑电图正常,B组脑电图显示明显癫痫放电,C组和F组癫痫大鼠脑电图恢复正常,D组大鼠脑电图有少量癫痫放电,E组大鼠脑电图基本恢复正常。C、D、E、F组与B组脑电图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柴胡皂甙对癫痫大鼠脑电图及痫性发作有明显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柴胡皂甙 托莫三嗪 脑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总皂甙增强人内皮源性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启动子活性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丽华 贾钰华 +4 位作者 孙学刚 邢飞跃 刘志锋 宋革 姜勇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113-1116,共4页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甙(tPNS)对人内皮源性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启动子转录活性的调控机制。方法以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人eNOS基因启动子区(-1~ -1 600 bp)驱动的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eNOS-Luc,采用脂质体介导的细胞基因共转染技术将...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甙(tPNS)对人内皮源性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启动子转录活性的调控机制。方法以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人eNOS基因启动子区(-1~ -1 600 bp)驱动的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eNOS-Luc,采用脂质体介导的细胞基因共转染技术将peNOS-Luc、空载体pGL2-Basic和β-半乳糖苷酶表达质粒pCMV-β共转染NIH3T3细胞,用细菌脂多糖(LPS)、tPNS和转移生长因子β1(TGFβ1)等因子分别刺激转染后的NIH3T3细胞,检测并比较荧光素酶/β-半乳糖苷酶活性,以确定LPS、tPNS和TGFβ1对人eNOS基因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1)酶切和测序结果均证实重组载体peNOS-Luc构建正确;(2)重组载体peNOS-Luc在NIH3T3细胞中有效表达;(3)在LPS刺激下,人eNOS启动子的转录活性降低,而在tPNS和TGFβ1刺激下,其启动子的转录活性增强,其中,TGFβ1较tPNS所致的转录活性更强。结论正确构建了人eNOS基因启动子区(-1^-1 600 bp)驱动的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eNOS-Luc;tPNS在NIH3T3细胞中增强人eNOS基因启动子的转录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甙 一氧化氮合酶 基因表达调控 酶学 共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宝宝乐对幼龄厌食大鼠脑肠肽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杜永平 谢炜 +5 位作者 陈宝田 王霞 郭姣 郭军 牛瑜 张月萍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93-595,615,共4页
目的研究运脾平肝复方宝宝乐口服液对小儿厌食症动物模型胃泌素、β-内啡肽(-βEP)及胆囊收缩素(CCK)的调节作用。方法病因模拟法制作幼龄厌食大鼠模型,用宝宝乐治疗,放射免疫检测技术测定下丘脑、胃窦部及外周血胃泌素、-βEP和CCK的含... 目的研究运脾平肝复方宝宝乐口服液对小儿厌食症动物模型胃泌素、β-内啡肽(-βEP)及胆囊收缩素(CCK)的调节作用。方法病因模拟法制作幼龄厌食大鼠模型,用宝宝乐治疗,放射免疫检测技术测定下丘脑、胃窦部及外周血胃泌素、-βEP和CCK的含量,与单纯运脾复方儿宝颗粒对照。结果模型组胃窦部胃泌素减少(P<0.05)、血清水平无明显变化;胃窦部及血浆中-βEP下降(P<0.01,P<0.05),下丘脑无明显变化;下丘脑和血浆CCK-8均增高(P<0.01);治疗组胃窦部胃泌素含量、胃窦部及血浆-βEP、下丘脑和血浆CCK-8均恢复正常,宝宝乐组下丘脑CCK-8回降较儿宝组明显(P<0.05)。结论宝宝乐能调节该模型中枢及外周胃泌素、-βEP和CCK的分泌与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食 胃泌素 Β-EP CCK 宝宝乐口服液 儿宝颗粒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膈散药物血清对脂多糖诱导体外培养巨噬细胞核转录因子-кB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江爱达 余林中 +2 位作者 龚小卫 邓鹏 马晓冬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19-622,共4页
目的观察凉膈散药物血清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体外培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核转录因子-кB(NF-кB)变化的影响,探讨凉膈散解毒作用的细胞信号转导调控机制。方法制备凉膈散药物血清;提取并体外培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以凉膈散药物血清及LP... 目的观察凉膈散药物血清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体外培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核转录因子-кB(NF-кB)变化的影响,探讨凉膈散解毒作用的细胞信号转导调控机制。方法制备凉膈散药物血清;提取并体外培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以凉膈散药物血清及LPS共同刺激已培养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巨噬细胞NF-кB亚基p65,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并测定各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核的p65的荧光表达情况。结果小鼠巨噬细胞经LPS刺激1h后,其核内的荧光强度(代表p65的表达量)显著增强。与LPS刺激组相比:抑制剂TLCK组、凉膈散药物血清不同剂量组的荧光强度值均较低,有显著性差异,以TLCK及凉膈散大剂量组强度值最低,中、小剂量组次之;空白血清不同剂量组则均无显著差异。药物血清不同剂量组之间有显著差异,呈剂量依赖性关系;空白血清不同剂量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不同剂量凉膈散药物血清均能抑制LPS所致的细胞核内p65升高,且呈剂量依赖性,这可能是凉膈散解毒作用的细胞信号转导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膈散 脂多糖 巨噬细胞核转录因子-κB 免疫荧光法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胫骨棘止点的形态学特征及其生物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高彦平 陈金荣 +3 位作者 吴宇峰 赵卫东 姜雪梅 李义凯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32-534,537,共4页
目的:研究前交叉韧带及其胫骨棘止点处的形态特征及其抗拉伸性能,为前交叉韧带胫骨棘撕脱骨折的临床治疗提供解剖和生物力学依据。方法:取正常成人新鲜的膝关节标本16例,游离出前交叉韧带,对其胫骨棘止点处的厚度、宽度及其在胫骨棘止... 目的:研究前交叉韧带及其胫骨棘止点处的形态特征及其抗拉伸性能,为前交叉韧带胫骨棘撕脱骨折的临床治疗提供解剖和生物力学依据。方法:取正常成人新鲜的膝关节标本16例,游离出前交叉韧带,对其胫骨棘止点处的厚度、宽度及其在胫骨棘止点处的分布特点等进行观察。新鲜的标本通过MTS-858材料试验机测试前交叉韧带附着端的抗拉伸性能。结果:前交叉韧带呈水平位附着于胫骨棘及其周围的骨面,其断面近似于三角形,底朝前,尖向后方。部分纤维附着于外侧半月板的前、后角及内侧半月板前方的骨面。附着端横径为(11.3±1.4)mm、前后长径为(17.6±2.6)mm、周径为(49.2±6.1)mm、前缘距胫骨平台前缘为(11.5±2.6)mm、后缘距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区的前缘为(14.1±1.7)mm、计算附着面积为(96.6±8.3)mm2。前交叉韧带的最大载荷为(2546±89)N,最大变形量为(4.3±0.5)mm。结论:前交叉韧带的纤维分布及其胫骨棘止点处的形态特征以及生物力学特性与临床上撕脱骨折的治疗有很大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撕脱骨折 生物力学 拉伸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缬草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6
作者 殷勇冠 朱全红 王彩云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3期230-231,共2页
缬草属于败酱科缬草属(ValerianaL.)植物,全世界对缬草的研究方兴未艾。西方缬草制剂中,只用Valeriana Officinalis作原料。主要被用来镇静催眠。在化学成分方面,研究最充分的是缬草所含有的挥发油类,含单萜和倍半萜两类,其中倍半萜有... 缬草属于败酱科缬草属(ValerianaL.)植物,全世界对缬草的研究方兴未艾。西方缬草制剂中,只用Valeriana Officinalis作原料。主要被用来镇静催眠。在化学成分方面,研究最充分的是缬草所含有的挥发油类,含单萜和倍半萜两类,其中倍半萜有镇静的生物活性。环烯醚萜类也研究得较多,其中缬草素被证明具有镇静活性。另外木脂素类、黄酮类、生物碱类也有报道。药理活性有:镇静,抗焦虑,神经保护作用,抗癫,调节循环系统,抗抑郁,细胞毒和抗肿瘤,抗菌和抗病毒,解痉和抗心律失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草 药理活性 镇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锁乳突肌扳机点与老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宇琦 徐海涛 +3 位作者 高彦平 曹庆阳 原林 李义凯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研究胸锁乳突肌乳突部的肌筋膜扳机点压痛与年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定量按压法,按乳突前、下、后三部分,对不同年龄段男女健康受试者胸锁乳突肌乳突部的扳机点进行检查,采取VAS压痛量化评分评定压痛程度。结果:中老年组VA... 目的:研究胸锁乳突肌乳突部的肌筋膜扳机点压痛与年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定量按压法,按乳突前、下、后三部分,对不同年龄段男女健康受试者胸锁乳突肌乳突部的扳机点进行检查,采取VAS压痛量化评分评定压痛程度。结果:中老年组VAS疼痛评分为5.358±2.309,青年组VAS疼痛评分为3.357±1.95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胸锁乳突肌乳突部的肌筋膜扳机点压痛的发生率和疼痛程度与年龄因素有密切的关系,中老年组VAS压痛评分及压痛程度明显高于青年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锁乳突肌 扳机点 乳突 老化 压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怒 恐伤气大鼠血浆ACTH CORT IL-2 IL-8变化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晓伟 曲宏达 +7 位作者 张红梅 解亚宁 董秋安 许丽 许文学 邓虹珠 傅江南 李晓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9-240,共2页
目的:比较分析怒、恐伤气大鼠内分泌、免疫变化产生差异性的机理。方法:根据M egan E与Takash i方法制作怒、恐应激动物模型,采用放免方法,检测愤怒和恐惧应激后大鼠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血清皮质醇(CORT)、白细胞介素2(IL-2)... 目的:比较分析怒、恐伤气大鼠内分泌、免疫变化产生差异性的机理。方法:根据M egan E与Takash i方法制作怒、恐应激动物模型,采用放免方法,检测愤怒和恐惧应激后大鼠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血清皮质醇(CORT)、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含量。将实验组与实验组、实验组与正常组进行对照。结果:恐惧组、愤怒组与正常对照组ACTH、CORT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IL-2有显著性差异(P<0.01);恐惧组ACTH与IL-2明显高于愤怒组(P<0.01):IL-8水平各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愤怒、恐惧不同情志导致气机紊乱病机有别,对内分泌、免疫影响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愤怒 内分泌 免疫 对照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锁乳突肌扳机点疼痛部位及其性别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黄宇琦 高彦平 +3 位作者 徐海涛 曹庆阳 原林 李义凯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1-113,共3页
目的研究胸锁乳突肌乳突部扳机点疼痛分布特征及其性别因素。方法采用定量按压法,按其乳突附着部的前、中、后三部分,对不同年龄段男女健康受试者胸锁乳突肌乳突部的扳机点进行检查,采取VAS疼痛量化评分评定疼痛程度。结果(1)老年男性组... 目的研究胸锁乳突肌乳突部扳机点疼痛分布特征及其性别因素。方法采用定量按压法,按其乳突附着部的前、中、后三部分,对不同年龄段男女健康受试者胸锁乳突肌乳突部的扳机点进行检查,采取VAS疼痛量化评分评定疼痛程度。结果(1)老年男性组VAS疼痛评分为5.226±0.331,老年女性组VAS疼痛评分为5.531±0.379;组别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2)青年男性组VAS疼痛评分为2.940±0.331,青年女性组VAS疼痛评分为3.982±0.405;组别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3)胸锁乳突肌在乳突前与乳突中、乳突中与乳突后的疼痛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乳突前与乳突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胸锁乳突肌乳突部扳机压痛在性别间差异无显著性,胸锁乳突肌乳突部扳机点疼痛以乳突前和乳突后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锁乳突肌 扳机点 疼痛 性别 乳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鼎湖山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张宏伟 马骥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39-543,共5页
经调查,鼎湖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共有药用植物193科677属1 077种,含蕨类植物32科55属85种1 变种,裸子植物7科10属12种,被子植物154科612属979种;对其中具有特色的中草药作了重点介绍,并提 出合理开发利用及保护建议。
关键词 鼎湖山 药用植物 开发利用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