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重视对青年学生模仿行为的诱导和利用
1
作者 程喜中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94年第6期50-52,共3页
心理学研究表明,模仿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一种行为方式。人们的知识技能、行为习惯以及思维定势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模仿获得和建立的。青年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模仿行为表现得尤为突出。这种行为... 心理学研究表明,模仿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一种行为方式。人们的知识技能、行为习惯以及思维定势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模仿获得和建立的。青年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模仿行为表现得尤为突出。这种行为不是通过命令强制发生的,而是由榜样的力量所引起的。 模仿分为无意识模仿和有意识模仿两种,无意识模枋是不知不觉地模仿他人的动作、表情、行为的一种无意识心理活动;有意识模仿是人们有目的地模仿别人的思想与行为的一种有意识的心理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学生 模仿行为 后进青年 无意识心理活动 团干部 心理学研究 青年大学生 模仿者 社会主义 无产阶级革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类改革:摆脱我国公共教育困境的有效途径 被引量:1
2
作者 周小金 何小陆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4年第10期62-64,共3页
公共教育是以提供具有纯公共产品性质的教育服务为目标的教育,具有三个鲜明的特征:免费性、平等性和全民性。针对我国公共教育的困境,政府应该放弃大包大揽的做法,依据教育产品或服务的属性及类型,进行分类改革。
关键词 分类改革 公共教育 教育服务 全民性 中国 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