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镁基储氢合金改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
作者 袁华堂 冯艳 +1 位作者 宋赫男 王一菁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54-458,共5页
介绍了镁基合金的合成方法及主要的镁基合金的性能改善方法 。
关键词 镁基储氢合金 改性 研究进展 性能 储氢 元素取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A/PEG/PLA三嵌段共聚物载药纳米胶囊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2
2
作者 牛文强 傅国旗 +3 位作者 吴俊丽 石可瑜 袁直 何炳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369-1371,M010,共4页
Biodegradable triblock copolymer PLA/PEG/PLA was synthesized by ring-opening bulk polymerization of D,L-lactide in the presence of poly(ethylene glycol) (PEG), in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of which, the length of PEG an... Biodegradable triblock copolymer PLA/PEG/PLA was synthesized by ring-opening bulk polymerization of D,L-lactide in the presence of poly(ethylene glycol) (PEG), in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of which, the length of PEG and PLA chain segments was made to be quite different. Nanoparticles were prepared by using the copolymer via a double emulsion-evaporation technique. The paticles tended to form the configuration like capsules, i.e., the nanocapsules, because of the great size difference in PEG and PLA segments of the copolymer. Insulin, chosen as a model drug, was encapsulated into nanocapsules. The effect of preparation conditions on the size, insulin encapsulation efficiency, and in vitro drug release behavour of the nanoparticl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nanocapsules had a smooth spherical surface and the mean diameter was in the range from 180 nm to 350 nm, and the entrapment of insulin achieved up to 78.4. The drug-loaded nanocapsules released their content continuously, remarkably different from the corresponding micelles which gave a significant initial burst release followed by a slow rel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PEG/PLA三嵌段共聚物 双乳化溶剂蒸发法 纳米微胶囊 胰岛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组合工艺对微污染原水中有机污染物和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的去除 被引量:6
3
作者 季民 刘卫华 +1 位作者 任智勇 孙丽娜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33-337,共5页
本文采用中试试验装置研究了生物陶粒过滤-微絮凝砂滤-活性炭吸附组合工艺,对微污染原水中有机污染物和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的去除效果。在原水UV_(254)为0.047~0.065cm^(-1),DOC为2.70~4.10mg/L,TOC为3.50~5.00mg/L的条件下,组... 本文采用中试试验装置研究了生物陶粒过滤-微絮凝砂滤-活性炭吸附组合工艺,对微污染原水中有机污染物和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的去除效果。在原水UV_(254)为0.047~0.065cm^(-1),DOC为2.70~4.10mg/L,TOC为3.50~5.00mg/L的条件下,组合工艺对UV_(254)、DOC、TOC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8.4%、74.1%、69.2%。色-质联机分析结果表明,经组合工艺处理水中有机物由54种降至25种。组合工艺出水中三卤甲烷总含量不及常规工艺出水中该物质含量的五分之一。组合工艺能有效控制和消除水中有机物的污染,提供安全的优质饮用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工艺 有机污染物 微污染原水 去除率 有机物 砂滤 活性炭吸附 消毒副产物 UV254 前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序一维三元光子晶体的带隙展宽(英文) 被引量:9
4
作者 张玉萍 姚建铨 +2 位作者 张会云 郑义 王鹏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094-1098,共5页
采用光学传输矩阵法首次研究了无序一维三元光子晶体的带隙特性.研究发现,无序结构光子晶体与周期结构光子晶体相比其带隙显著加宽.取无序的介质元数越多,得到的禁带越宽.论文还计算和讨论了无序度和高低折射率之差值对光子晶体带隙的影响.
关键词 光子晶体 无序度 带隙展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周期性极化铌酸锂的波长可调谐光参量振荡器(英文) 被引量:5
5
作者 姚建铨 张百钢 +3 位作者 路洋 丁欣 徐德刚 王鹏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65-470,共6页
本文报导了基于周期性极化铌酸锂 (PPLN)波长调谐准相位匹配 (QPM)的光学参量振荡器 ,该光学振荡器是由一个声光Q开关连续二极管泵浦的Nd :YVO4激光器所泵浦。采用温度、角度和周期调谐就能获得宽的波长调谐输出。论文对这几种调谐方式... 本文报导了基于周期性极化铌酸锂 (PPLN)波长调谐准相位匹配 (QPM)的光学参量振荡器 ,该光学振荡器是由一个声光Q开关连续二极管泵浦的Nd :YVO4激光器所泵浦。采用温度、角度和周期调谐就能获得宽的波长调谐输出。论文对这几种调谐方式进行了分析比较 ,这对于实现宽波长、快速、连续调谐相干光源是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相位匹配 温度调谐 角度调谐 泵浦调谐 周期调谐 周期性极化铌酸锂 光学参量振荡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藻水中污染物氧化降解及卤代烃生成的控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卫华 季民 +1 位作者 杨洁 张楠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79-683,共5页
研究了O3、ClO2、Cl2 3 种氧化剂对高藻期原水中藻类、细菌、有机物的预处理效果,分析了不同氧化过程中卤代烃的形成原因及其前体物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O3杀藻灭菌作用明显强于 ClO2和 Cl2,对 UV254 表征的具有共轭结构或含有芳环结构... 研究了O3、ClO2、Cl2 3 种氧化剂对高藻期原水中藻类、细菌、有机物的预处理效果,分析了不同氧化过程中卤代烃的形成原因及其前体物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O3杀藻灭菌作用明显强于 ClO2和 Cl2,对 UV254 表征的具有共轭结构或含有芳环结构的不饱和有机物去除率较高.试验水中三氯甲烷(CHCl3)前体物含量高达 80μg/L .与Cl2相比,O3、 ClO2预氧化处理能显著地控制 CHCl3生成,并有效地降低 CHCl3、CCl4 前体物含量,二者对 CHCl3 生成量的影响不同.3 种预氧化方法均不会使水中 CCl4 含量增加.CHCl3 是原水预氧化后生成卤代烃的主要成分.3 种预氧化处理工艺适宜的浓度与反应时间分别为 O31.5mg/L、15min, ClO24.0mg/L、30min, Cl2 4.0mg/L、3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藻水 预氧化 除藻 卤代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块状碳/氧化镍复合物的合成及电容特征 被引量:2
7
作者 郭天瑛 朱经纬 +1 位作者 宋谋道 张邦华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94-397,共4页
应用离子交换法将N i2+离子引入酚醛凝胶并碳化,制备出块状的碳/氧化镍(C/N iO)复合物材料.原子吸收光谱(AAS)、X射线衍射(XRD)和循环伏安测试(CV)表明,样品中引入的N i含量可以达到5.9%(by m ass),其存在形式主要是N iO,伴有少量未被... 应用离子交换法将N i2+离子引入酚醛凝胶并碳化,制备出块状的碳/氧化镍(C/N iO)复合物材料.原子吸收光谱(AAS)、X射线衍射(XRD)和循环伏安测试(CV)表明,样品中引入的N i含量可以达到5.9%(by m ass),其存在形式主要是N iO,伴有少量未被氧化的金属N i,比电容和电容性能以N i含量为4.4%的表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电极 循环伏安 比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混合高渗制剂提高OCT的探测深度和清晰度
8
作者 安源 姚建铨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27-930,共4页
用高渗制剂可提高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的探测深度.然而单一高渗制剂由于个体敏感性差异而效果不够稳定,为此提出了使用混合高渗制剂涂敷在被测表面以增透并提高其稳定性.使用自行建立的OCT系统对涂敷100%丙三醇和饱和葡萄糖混合制剂、... 用高渗制剂可提高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的探测深度.然而单一高渗制剂由于个体敏感性差异而效果不够稳定,为此提出了使用混合高渗制剂涂敷在被测表面以增透并提高其稳定性.使用自行建立的OCT系统对涂敷100%丙三醇和饱和葡萄糖混合制剂、100%丙三醇和50%丙三醇前后的被测样本成像并记录参数.实验结果显示可降低表层组织散射强度,提高探测深度(约为原探测深度的2倍)和组织结构的可读性,并初步验证混合高渗剂(σ=0.038)较单一高渗制剂(σ=0.084)具有更均一的人体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 折射率 散射系数 探测深度 高渗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