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私立大学与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被引量:7
1
作者 宋秋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3-79,108,共7页
20世纪上半叶 ,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转型为私立大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反之 ,私立大学的存在与发展 ,动摇了中国高度政治化的社会传统 ,壮大了市民社会的力量 ,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关键词 私立大学 中国 社会转型 近代教育史 教育主权 民主政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制约私立大学发展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宋秋蓉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5期78-83,共6页
民国时期,私立大学在高等教育发展中发挥了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为社会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但是,毋庸讳言,该时期的私立大学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与缺陷。除个别学校外,私立大学的办学层次与水平相对地低于同时期的公立大学和教会大学,... 民国时期,私立大学在高等教育发展中发挥了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为社会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但是,毋庸讳言,该时期的私立大学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与缺陷。除个别学校外,私立大学的办学层次与水平相对地低于同时期的公立大学和教会大学,呈现出迥异于美、英私立大学的弱势发展状态。这种发展状态与中国的君主专制社会历史文化传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君主专制社会历史文化传统是中国私立大学呈现弱势发展状态的总根源,也是中国私立大学迥异于美、英私立大学的基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文化传统 私立大学 制约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中国私立大学的地位与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宋秋蓉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6-119,共4页
在近代中国 ,私立大学提供了更多的高等教育、发展了特色学科、扩大了中外教育交流、张扬了高等教育个性、开创了高等教育风气之先、促进了公立高等教育的完善 ;与此同时 ,在改造政教合一的社会传统上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并在一定程... 在近代中国 ,私立大学提供了更多的高等教育、发展了特色学科、扩大了中外教育交流、张扬了高等教育个性、开创了高等教育风气之先、促进了公立高等教育的完善 ;与此同时 ,在改造政教合一的社会传统上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并在一定程度上壮大了近代中国新生的市民社会的力量。明确上述历史事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中国 私立大学 地位与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招生联考大学亟需加强招生评价研究职能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清华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2011年第3期83-85,共3页
高考改革一直以来备受全社会关注。自2001年教育部在江苏省三所高校试行自主招生录取至今,有关自主招生的讨论不绝于耳,尤其是自主招生联考"四大同盟"的相继组建,更使得自主招生联考成为高教界和社会媒体竞相热议的焦点,甚至... 高考改革一直以来备受全社会关注。自2001年教育部在江苏省三所高校试行自主招生录取至今,有关自主招生的讨论不绝于耳,尤其是自主招生联考"四大同盟"的相继组建,更使得自主招生联考成为高教界和社会媒体竞相热议的焦点,甚至成为了"两会"的热门话题。那么,自主招生联考究竟利弊何在?联考方式是否科学合理?联考本身的走向如何?将把高考改革引向何方?本刊精心筛选、组织了四篇论文,分别从不同角度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现予刊发,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试评价体系 自主招生 重点大学 研究职能 联考 自愿合作 联盟 价值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私立大学与近代中国萌芽中的市民社会
5
作者 宋秋蓉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8-51,共4页
本文中的“近代”,囊括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历史时段,此间,中国在从传统农业宗法社会向现代工商社会转型过程当中,萌芽中的市民社会已经出现。私立大学与上述萌芽市民社会具有同一性,并与其形成良性互动。近代中国私立大学的发展,得... 本文中的“近代”,囊括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历史时段,此间,中国在从传统农业宗法社会向现代工商社会转型过程当中,萌芽中的市民社会已经出现。私立大学与上述萌芽市民社会具有同一性,并与其形成良性互动。近代中国私立大学的发展,得益于并促进了萌芽市民社会的发展。与此同时,主要由于中国长期的君主专制政治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使得近代中国市民社会发展极为不成熟并由此决定了私立大学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立大学 近代中国 萌芽中的市民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过渡性制度安排 被引量:9
6
作者 周冰 黄卫华 商晨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4-78,共15页
过渡性制度安排是指内在不稳定的、具有尝试性和特定演化方向的制度安排,具体可以分为搜寻型、目标型、阶段型和策略型4种类型。从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是政府主导下的公共选择,因此转型研究应当围绕着政府的决策行为,即改... 过渡性制度安排是指内在不稳定的、具有尝试性和特定演化方向的制度安排,具体可以分为搜寻型、目标型、阶段型和策略型4种类型。从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是政府主导下的公共选择,因此转型研究应当围绕着政府的决策行为,即改革的策略选择这一主线来展开。过渡性制度安排是作为降低改革成本、减小阻力的一种风险控制机制被决策者所采用的。转型在本质上是由利益驱动下的权利结构调整过程,改革决策者的有限理性和风险控制策略是过渡性制度安排产生的主观原因,转型过程中权利结构的非均衡则是更深层次的客观原因。只有以效率为导向的生产型改革才能推动过渡性制度安排向着建立和完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持续不断地演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性制度安排 权利结构调整 改革策略 改革风险 新制度知识的来源 生产性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满意视阈下教育治理能力提升途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沈亚平 陈良雨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6-161,共6页
教育治理能力既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教育治理效果的必要条件,对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至关重要。然而,我国教育治理能力相比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整体上还处于低度发展水平,并面临着诸多困境,例如教育治理主体间决策贡献不... 教育治理能力既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教育治理效果的必要条件,对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至关重要。然而,我国教育治理能力相比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整体上还处于低度发展水平,并面临着诸多困境,例如教育治理主体间决策贡献不够均衡,教育治理主体对环境适应迟缓,教育治理主体的资源吸纳能力不强,多元主体教育治理力量差异消解教育治理合力。在人民满意的视角下,通过政府职能的转型、教育决策的民主化、制度供给的顶层设计以及教育治理的学习变革,可以促进我国教育治理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满意 教育治理能力 教育决策 制度供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末企业的教育性——以官办企业为例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忠 闫广芬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3-88,共6页
在创办新式企业而缺乏相应人才的情况下,洋务企业开始设立教育设施,一批校企一体的企业得以建成,企业担负起培养人才的教育职责,教育型企业开始出现;不仅如此,工艺局开始大规模地招收工徒加以培养,使得学徒教育非常发达。清末企业中教... 在创办新式企业而缺乏相应人才的情况下,洋务企业开始设立教育设施,一批校企一体的企业得以建成,企业担负起培养人才的教育职责,教育型企业开始出现;不仅如此,工艺局开始大规模地招收工徒加以培养,使得学徒教育非常发达。清末企业中教育活动在培养大批急需人才的同时,对新式教育的本土化与中国固有工商教育的现代改造做出可贵的探索,并推动了民营企业中教育活动的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 洋务企业 工艺局 教育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女教师的角色冲突与协调发展 被引量:19
9
作者 曹爱华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2-125,共4页
本文就作为现代职业知识女性代表的高校女教师角色冲突产生的原因和新时期高校女教师角色冲突的四个特征做了详细阐述后明确指出:高校女教师应理性地认识到,现代知识女性由角色冲突走向角色和谐发展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历程,应该大胆正... 本文就作为现代职业知识女性代表的高校女教师角色冲突产生的原因和新时期高校女教师角色冲突的四个特征做了详细阐述后明确指出:高校女教师应理性地认识到,现代知识女性由角色冲突走向角色和谐发展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历程,应该大胆正视冲突,作出合理选择,力争向优秀女学者女专家学习,为社会的协调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女教师 角色冲突 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女研究生成就价值观的扎根理论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曹爱华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6-49,共4页
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视角,采用扎根理论研究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当代女研究生的成就价值观进行了初步探索,对女研究生的成就价值观的概念、特征和结构等做了相应分析,得出一定结论。
关键词 女研究生 成就价值观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研究的思考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巴特尔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15,共3页
反思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存在着“三重三轻”的倾向 ,这与我国“多元一体”的多民族文化发展格局不相适应。高等教育属于文化的范畴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应该坚持文化研究的原则 ,避免文化偏见 ;高等教育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民族高等教育研... 反思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存在着“三重三轻”的倾向 ,这与我国“多元一体”的多民族文化发展格局不相适应。高等教育属于文化的范畴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应该坚持文化研究的原则 ,避免文化偏见 ;高等教育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应该重视多民族交往发生的文化变迁在各民族高等教育演变中的作用 ,用历史学的观点审视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历史 文化变迁 民族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考改革规划需要更实事求是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清华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2010年第4期20-22,共3页
高考作为联结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桥梁与纽带,对于基础教育的教育教学具有重大的导向功能,对于高等教育则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同时,高考又是一项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教育制度,其不仅是教育界的一个核心问题,而且也是全社会高度关注... 高考作为联结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桥梁与纽带,对于基础教育的教育教学具有重大的导向功能,对于高等教育则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同时,高考又是一项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教育制度,其不仅是教育界的一个核心问题,而且也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因此,对于高考进行的任何一项改革往往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近十多年来,高考改革进入了一个相对活跃期,在分省命题、自主招生、科目内容与形式等方面均展开了诸多积极而有益的探索。2009年,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高考改革仍是未来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总体方向被概括为"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那么,从理论研究的角度应该如何看待这一总体构想?高考改革究竟应该如何具体推进?自主招生应该如何进一步走向深入?高考究竟应否取消文理分科的模式?"中国高考应向何处去"是理论工作者必须直面、必须追问的一项重要教育改革议题。本刊为此组织了以下几篇高考改革研究专题的论文,分别从不同方面对于以上追问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事求是 改革规划 高考 招生制度改革 学校考试 征求意见稿 《纲要》 发展纲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学院发展过程中有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9
13
作者 宋秋蓉 《教育与现代化》 2004年第2期68-71,共4页
独立学院发展过程中 ,要明晰与母体高校的关系 ,恰当处理教育公益性与资本寻利性的关系 ,明确自身的定位与专业课程设置 ,构建独立的师资队伍与严格的教育管理体系 ,国家要通过立法规范并促进独立学院发展。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发展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趋势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秋蓉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3年第12期106-109,共4页
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的多元化,是美国高等教育独占世界鳌头的重要原因之一;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的多元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这一趋势对高等教育发展来说是一种机遇和挑战,迫使高等学校积极开展内部改革,主动地适应当前社会、经济、... 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的多元化,是美国高等教育独占世界鳌头的重要原因之一;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的多元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这一趋势对高等教育发展来说是一种机遇和挑战,迫使高等学校积极开展内部改革,主动地适应当前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促使学校决策层树立“名牌意识”、“特色意识”,创办高水平大学和有特色的大学,提升高等教育的整体实力和办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教育经费 经费来源 多元化 美国 产学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谐视域下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额尔敦吐 陈.巴特尔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0-184,共5页
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实现社会公平又是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和重要特征。在当今中国,最大的社会公平就是教育公平尤其是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因为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直接反映和影响社会公平,因此,保障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 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实现社会公平又是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和重要特征。在当今中国,最大的社会公平就是教育公平尤其是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因为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直接反映和影响社会公平,因此,保障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笔者阐述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意义并分析现状,提出保障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的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高等教育 入学机会均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