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届全国药学专业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梳理及启示 被引量:5
1
作者 苏国琛 孙伟 +3 位作者 李玲 李珅 谢春锋 李月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35-238,共4页
全国医药院校药学专业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NCPES)自2009年举办第1届以来,已历经了5届,参赛的高校逐年增加,参赛人数逐年增多,竞赛的难度逐渐提高,在药学院校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已成为国内药学高教领域最权威、最具风向标意义的赛事,对... 全国医药院校药学专业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NCPES)自2009年举办第1届以来,已历经了5届,参赛的高校逐年增加,参赛人数逐年增多,竞赛的难度逐渐提高,在药学院校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已成为国内药学高教领域最权威、最具风向标意义的赛事,对规范高校药学专业实验教学内容、加强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对实验操作的兴趣、提升学生实验技能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经文献检索,相关资料少之又少,有必要对5届大赛进行梳理,使各相关高校能够有的放矢,多了解、多参赛,真正达到“以赛促建、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导学”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 实验技能 竞赛 实验教学 校际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皮酚通通过EZH2/NXPH4/CDKN2A轴抑制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2
作者 张亮 杨波 +4 位作者 肖婷 李晓平 王旭 张卫东 李明江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14-822,共9页
目的:探讨丹皮酚(Pae)通过调控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神经外营养蛋白4抗体/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2A(EZH2/NXPH4/CDKN2A)轴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以梯度浓度(0、6.25、12.5、25、50、100、200... 目的:探讨丹皮酚(Pae)通过调控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神经外营养蛋白4抗体/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2A(EZH2/NXPH4/CDKN2A)轴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以梯度浓度(0、6.25、12.5、25、50、100、200μg/mL)的Pae处理肺癌A549细胞,采用CCK-8法确定干预浓度;将A549细胞分为对照组(未经任何处理的A549细胞)、Pae组(12.5μg/mL Pae)、Pae+siEZH2组(转染siEZH2+12.5μg/mL Pae)、Pae+siNC组(转染siNC+12.5μg/mL Pae)、Pae+vector NC组(转染vectorNC+12.5μg/mL Pae)、Pae+vectorEZH2组(转染vector EZH2+12.5μg/mL Pae),予以相应的处理后,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B法检测EZH2、NXPH4、CDKN2A、Bcl-2和caspase-3蛋白表达量。在A549细胞中单独转染siEZH2或siNC,采用流式细胞仪测量细胞凋亡,WB法检测Bcl-2和caspase-3蛋白表达。建立A549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评估Pae的体内抗肿瘤作用及其对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选择12.5μg/mL为后续实验干预浓度。与对照组相比,Pae组细胞克隆数、S期细胞比例、迁移、侵袭能力以及EZH2、NXPH4和Bcl-2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G0/G1期细胞比例、细胞凋亡率以及CDKN2A和caspase-3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均P<0.05);与Pae+siNC组相比,Pae+siEZH2组细胞克隆数、S期细胞比例、迁移侵袭能力以及EZH2、NXPH4和Bcl-2蛋白表达量下降幅度更大,G0/G1期细胞比例、细胞凋亡率以及CDKN2A和caspase-3蛋白表达量升高幅度更大(P<0.05);与Pae+vectorNC组相比,Pae+vectorEZH2组细胞克隆数、S期细胞比例、迁移侵袭能力以及EZH2、NXPH4和Bcl-2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G0/G1期细胞比例、细胞凋亡率以及CDKN2A和caspase-3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敲低EZH2后A549细胞凋亡率和caspase-3表达明显上升,Bcl-2表达明显下降(P<0.05)。体内实验表明Pae可显著降低肿瘤体积和质量且抑制EZH2/NXPH4/CDKN2A通路的活性。结论:Pae通过抑制EZH2/NXPH4/CDKN2A通路抑制A54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皮酚 肺癌 A549细胞 增殖 迁移 侵袭 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神经外营养蛋白4抗体/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2A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学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特色解析 被引量:7
3
作者 苏国琛 刘瑞华 李弟灶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7-119,共3页
通过对3个国家级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教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情况的实地考察,并与国内其他药学院校的横向比较,结合当前药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归纳出各个中心的显著特色,总结出若干具有广泛借鉴、推广意义的先进做法,启迪今后深... 通过对3个国家级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教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情况的实地考察,并与国内其他药学院校的横向比较,结合当前药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归纳出各个中心的显著特色,总结出若干具有广泛借鉴、推广意义的先进做法,启迪今后深层次药学实验教学改革中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特色 实验室建设 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奈哌齐与莫西沙星联合用药的药物相互作用
4
作者 孙雪梅 赵振营 +4 位作者 王玉喜 陈佩佩 李紫璇 张敏 于飞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17-522,共6页
目的通过体外肝微粒体代谢与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变化,探讨盐酸多奈哌齐与盐酸莫西沙星联合用药时的药物相互作用。方法构建并优化大鼠肝微粒体孵育体系,建立盐酸多奈哌齐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分析方法和盐酸莫西沙星的高... 目的通过体外肝微粒体代谢与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变化,探讨盐酸多奈哌齐与盐酸莫西沙星联合用药时的药物相互作用。方法构建并优化大鼠肝微粒体孵育体系,建立盐酸多奈哌齐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分析方法和盐酸莫西沙星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比较体外大鼠肝微粒体和大鼠体内两药单用及联合用药的药代动力学代谢特征。结果在体外肝微粒体系中,与盐酸多奈哌齐组相比,联合给药1组盐酸多奈哌齐半衰期(T_(1/2))延长了29.892%(P<0.01),内在清除率(CL_(int))降低了23.194%(P<0.01)。与盐酸莫西沙星组相比,联合给药2组盐酸莫西沙星的代谢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内研究结果显示,与盐酸多奈哌齐组相比,联合给药1组盐酸多奈哌齐AUC_(0~t)和AUC_(0~∞)分别升高了44.259%、44.496%,最大血药浓度(C_(max))升高了117.723%,T1/2延长了98.063%,CL_(int)降低了35.2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体外研究结果一致。结论盐酸莫西沙星与盐酸多奈哌齐联用存在药物相互作用。盐酸莫西沙星可促进盐酸多奈哌齐吸收,抑制其代谢,减缓其CL_(int),增加了多奈哌齐在体内的暴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奈哌齐 莫西沙星 联合用药 药物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药学实验教学中心网站的建设及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昱 朱司宇 +1 位作者 史宝旭 朱元元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6-118,143,共4页
为解决高校实验教学普遍面临的授课面广、学时有限、师资不足、仪器设备场地紧张等问题,基于互联网技术设计并建设了药学实验教学中心网站,突破了课堂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营造了师生互动的实验教学网络平台,实现了实验室的信息公... 为解决高校实验教学普遍面临的授课面广、学时有限、师资不足、仪器设备场地紧张等问题,基于互联网技术设计并建设了药学实验教学中心网站,突破了课堂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营造了师生互动的实验教学网络平台,实现了实验室的信息公开和资源共享,提高了实验教学水平和信息化管理水平。该网站包括药学实验教学资源、实验设备电子档案两个网络信息库,并通过网络构建实现了实验课堂与网络课堂的协作,文章还就中心网站管理及服务于教学和科研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网络平台 信息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药物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薛浩宇 金洪真 赵炜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4-512,共9页
糖参与了细胞识别、细菌感染、信号转导和免疫应答等许多生命过程,由于其相关的生物学作用,天然存在的糖及其衍生物已被广泛研究。糖也是药物开发的重要先导物,与糖相关的药物在多种疾病如抗感染、抗癌和心血管疾病中表现出很好的治疗性... 糖参与了细胞识别、细菌感染、信号转导和免疫应答等许多生命过程,由于其相关的生物学作用,天然存在的糖及其衍生物已被广泛研究。糖也是药物开发的重要先导物,与糖相关的药物在多种疾病如抗感染、抗癌和心血管疾病中表现出很好的治疗性,核糖和脱氧核糖是构成核苷药物的主要支架,小分子核苷类似物能够抑制病毒在受感染细胞中的复制来预防或治疗病毒感染;含糖结构的大环内酯抗生素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分别作用于细菌核糖体的50S亚基和30S亚基来阻止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杀死细菌;肝素作为一种高度硫酸化的糖胺聚糖,能够与抗凝血酶Ⅲ结合,增强抗凝血酶Ⅲ与凝血酶的亲和力,使凝血酶失活达到抗凝血效果;拟糖类药物可以和糖苷酶结合来阻止低聚糖水解,从而控制血糖水平;糖疫苗对于癌症的治疗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等,糖药物几乎涉及了所有疾病领域。此外,糖化学的迅速发展,不断提高了科学家们对糖的认识,糖越来越多的被药物化学家们用于新药设计。本文从含糖结构的药物出发,对糖药物在各类疾病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水化合物 糖药物 疾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OGA^(D298N)与核心链霉亲和素Stv13融合表达用于检测蛋白质O⁃GlcNAc修饰
7
作者 黎先感 杨明 +4 位作者 鲁莹 李玲 马骞 李静 张连文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3-519,共7页
氧连接的β-N-乙酰葡萄糖胺修饰(O-GlcNAc修饰)是一种发生在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羟基上的一种动态、可逆的翻译后修饰。O-GlcNAc修饰在细胞的许多关键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也是研究阿尔茨海默病和糖尿病等的重要途径,但是常用于O-GlcNA... 氧连接的β-N-乙酰葡萄糖胺修饰(O-GlcNAc修饰)是一种发生在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羟基上的一种动态、可逆的翻译后修饰。O-GlcNAc修饰在细胞的许多关键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也是研究阿尔茨海默病和糖尿病等的重要途径,但是常用于O-GlcNAc蛋白检测的抗体特异性或者检测分子量范围仍存在问题且耗时(~36 h)过长,对后续研究造成困扰。在本研究中,我们设计构建了产气荚膜梭菌OGA(O-GlcNAcase)突变体(CpOGA^(D298N))与核心链霉亲和素Stv13融合表达质粒pET28a-CpOGA^(D298N)-Stv13。将质粒pET28a-CpOGA^(D298N)-Stv13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获得了融合蛋白质CpOGA^(D298N)-Stv13。通过CpOGA^(D298N)特异性结合O-GlcNAc的能力及生物素-亲和素特异性亲和作用,设计了Far-Western blot(Far-WB)用于检测蛋白质O-GlcNAc修饰,利用sOGT(short form O-GlcNAc transferase)、去O-GlcNAc修饰sOGT、细胞裂解液样本及人肝细胞核因子1A(hepatocyte fuclear factor 1A,HNF1A)对该方法进行验证。本研究成功构建了一种蛋白质O-GlcNAc修饰检测方法,耗时相对O-GlcNAc特异性抗体缩短至5~7 h,丰富了蛋白质O-GlcNAc修饰的检测方法,为其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连接的β-N-乙酰葡萄糖胺修饰 CpOGA^(D298N)-Stv13 生物素 Far-Western blo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剂与乳清蛋白包埋壁材对透明质酸微胶囊溶解性的影响
8
作者 王菲 车思彤 赵晓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8-44,共7页
文章选用乳清蛋白作为包埋壁材,通过喷雾干燥制备乳清蛋白-透明质酸微胶囊,探究不同乳化剂(蔗糖酯、大豆卵磷脂)对微胶囊溶解性的影响。通过测定微胶囊的粒径、Zeta-电位、游离巯基含量、表面疏水性、溶解时间、水溶性指数及吸水性指数... 文章选用乳清蛋白作为包埋壁材,通过喷雾干燥制备乳清蛋白-透明质酸微胶囊,探究不同乳化剂(蔗糖酯、大豆卵磷脂)对微胶囊溶解性的影响。通过测定微胶囊的粒径、Zeta-电位、游离巯基含量、表面疏水性、溶解时间、水溶性指数及吸水性指数等指标对微胶囊理化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喷雾干燥能有效改善HA溶解性,添加不同乳化剂对微胶囊溶解性产生不同影响;蔗糖酯作用后微胶囊颗粒直径从27.3μm减小至15.3μm。扫描电镜结果表明蔗糖酯微胶囊颗粒大小均一、分散均匀,溶解时间从550 s缩短至246 s,吸水性指数最高为220%,扩散性及溶解稳定性较好。大豆卵磷脂作用后微胶囊表面疏水性显著降低,表面巯基含量从25.03μmol/g升高至73.02μmol/g,溶解时间最短为180 s,但溶解过程中粉末易结块且形成的溶液稳定性差,会产生分层现象。蔗糖酯对提升乳清蛋白-透明质酸微胶囊溶解性、解决透明质酸应用缺陷具有较强的潜力及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 浓缩乳清蛋白 乳化剂 微胶囊 溶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桔梗对甘草中抗炎成分提取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崔庆新 马芳 +2 位作者 李宁 张琦 陶瑾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5-38,共4页
通过对比甘草单煎以及与桔梗共煎后抗炎成分含量的变化探究甘草桔梗的配伍机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甘草提取液以及甘草-桔梗提取液中的抗炎成分主要是甘草酸以及甘草次酸进行定量分析;甘草酸在0.02~2 mg/m L浓度内保持较好的线性关系... 通过对比甘草单煎以及与桔梗共煎后抗炎成分含量的变化探究甘草桔梗的配伍机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甘草提取液以及甘草-桔梗提取液中的抗炎成分主要是甘草酸以及甘草次酸进行定量分析;甘草酸在0.02~2 mg/m L浓度内保持较好的线性关系;甘草次酸在0.02~1 mg/m L浓度内保持较好的线性关系。重复性实验甘草酸RSD为1.30%(n=4),甘草次酸RSD为1.41%(n=4);精密度实验甘草酸RSD为2.00%(n=5),甘草次酸RSD为1.73%(n=5);稳定性实验甘草酸RSD为1.32%(n=4),甘草次酸RSD为0.85%(n=4),供试液中的甘草酸以及甘草次酸能够在9 h内保持稳定;回收率实验中甘草酸回收率等于96.96%(n=3),甘草次酸回收率等于106.41%(n=3)。相比于甘草单煎,加入桔梗后,同数量的甘草通过煎煮,增加了抗炎物质的含量,从而提升了该方剂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汤 甘草次酸 甘草酸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心血瘀阻证和心肾阴虚证的蛋白组学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王刚 姜民 +4 位作者 朱明丹 崔佩佩 杜武勋 范应昌 罗国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05-407,共3页
目的:使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冠心病心血瘀阻证和心肾阴虚证这两种证候之间差异进行研究,以期找到两种证候间差异的物质基础并初步阐释两者差异的信号通路。方法:采集冠心病心血瘀阻证和心肾阴虚证病人的血浆,用荧光差异蛋白电泳(2D-DIGE... 目的:使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冠心病心血瘀阻证和心肾阴虚证这两种证候之间差异进行研究,以期找到两种证候间差异的物质基础并初步阐释两者差异的信号通路。方法:采集冠心病心血瘀阻证和心肾阴虚证病人的血浆,用荧光差异蛋白电泳(2D-DIGE)、质谱(MALDI-TOF)等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和鉴定两种证候间蛋白表达的变化,并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涉及的主要信号通路进行分析。结果:蛋白组学研究发现冠心病心血瘀阻证和心肾阴虚证相比共有10种差异表达蛋白,其中7种表达上调,3种表达下调。涉及的通路主要有补体和凝血级联通路及阿尔兹海默症信号通路。结论:补体和凝血级联通路及阿尔兹海默症信号通路与冠心病心血瘀阻证和心肾阴虚证的中医分型有关,但需要进一步验证和机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血瘀阻证 心肾阴虚证 蛋白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证候及证候物质基础研究的思考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杜武勋 朱明丹 +3 位作者 姜民 刘长玉 马朋 周莹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97-1499,共3页
就中医证候概念,研究的目的及目前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认为证候物质基础研究建立的假说和研究思路,需要进一步思考。证候物质基础应该是信息,是规律,是联系,是功能,证候是机体这个复杂巨系统在内外因作用下机体结构和功能的整体生理病... 就中医证候概念,研究的目的及目前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认为证候物质基础研究建立的假说和研究思路,需要进一步思考。证候物质基础应该是信息,是规律,是联系,是功能,证候是机体这个复杂巨系统在内外因作用下机体结构和功能的整体生理病理的外在反应,一定去寻找证候物质基础的实体,这种研究的假说和思路值得我们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候 物质基础 基因组学 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质酸-量子点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曹美荣 侯洁 +2 位作者 张奇 白芳 白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37-441,共5页
基于量子点(QD)独特的光学成像特性,采用化学合成法制备了透明质酸(HA)修饰的水溶性纳米量子点(HA-QD),并将其应用于特异性受体CD44的识别研究中.体外细胞实验结果证实,在透明质酸受体的介导下,该纳米复合物可使小鼠肺腺癌细胞LA795显... 基于量子点(QD)独特的光学成像特性,采用化学合成法制备了透明质酸(HA)修饰的水溶性纳米量子点(HA-QD),并将其应用于特异性受体CD44的识别研究中.体外细胞实验结果证实,在透明质酸受体的介导下,该纳米复合物可使小鼠肺腺癌细胞LA795显示特异性的荧光成像.本研究为建立针对透明质酸受体的肿瘤活体检测及研究肿瘤的发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纳米靶向荧光探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 量子点 肿瘤细胞 荧光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精准医学”的中药质量认识与评价研究路径 被引量:16
13
作者 张铁军 白钢 +3 位作者 许浚 韩彦琪 龚苏晓 张洪兵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2017年第1期35-43,共9页
"精准医学"的提出为未来医药学指明了方向,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为中药质量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严峻的挑战。本文基于"精准医学"概念的核心内涵,结合中药自身特点,按照转化研究的思维模式和研... "精准医学"的提出为未来医药学指明了方向,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为中药质量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严峻的挑战。本文基于"精准医学"概念的核心内涵,结合中药自身特点,按照转化研究的思维模式和研究方法,阐述和剖析了基于中药的基本属性、临床运用方式和作用特点的中药质量的"精准"内涵;在对中药质量"精准认识"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实践,提出中药质量"科学评价"和"有效控制"的研究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医学 中药质量 精准认识 科学评价 有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不同证候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22
14
作者 朱明丹 杜武勋 +6 位作者 姜民 刘长玉 张建平 张红霞 刘岩 袁宏伟 曹旭焱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1296-1301,共6页
目的:中医的核心是辨证论治,辨证是基础,但中医"证"的内涵和规范化一直困扰着中医理论的发展。本研究运用蛋白组学的方法,旨在揭示冠心病病证结合的生物学基础,探索证候内涵研究的方法学。方法:采用荧光差异凝胶电泳和电喷雾... 目的:中医的核心是辨证论治,辨证是基础,但中医"证"的内涵和规范化一直困扰着中医理论的发展。本研究运用蛋白组学的方法,旨在揭示冠心病病证结合的生物学基础,探索证候内涵研究的方法学。方法:采用荧光差异凝胶电泳和电喷雾质谱法(ESI-MS)等蛋白组学技术对冠心病四个主要证型(心气虚弱、心肾阴虚、痰浊内阻、心血瘀阻)各9例患者进行蛋白组学研究,得到的差异蛋白结合生物信息学技术进行深入的体内通路功能分析,探索冠心病不同证型的蛋白质表达差异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发现的差异蛋白有凝血酶原、α2巨球蛋白、膜联蛋白A5、补体C3、甘露糖结合蛋白C、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E、载脂蛋白H、活化T细胞核因子5亚型b等,这些差异基因和蛋白涉及凝血系统、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补体系统、脂代谢系统,Wnt途径、凋亡系统。结论:这些差异蛋白与不同证候的形成有关,有望作为证候实质的标志性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证候实质 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uftsin衍生物TP影响肿瘤相关巨噬细胞MIP-1α分子表达 被引量:6
15
作者 安映红 贾娜 +3 位作者 李琳娜 韩苏 杨德宣 袁守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57-1361,共5页
目的探讨TP对肿瘤相关的趋化因子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表达的影响。方法使用RT-PCR的试验方法,检测小鼠巨噬细胞Ana-1细胞和肿瘤组织中提取的巨噬细胞中MIP-1α的表达;建立小鼠S180肉瘤细胞皮下移植瘤双瘤模型,待肿瘤体积生长... 目的探讨TP对肿瘤相关的趋化因子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表达的影响。方法使用RT-PCR的试验方法,检测小鼠巨噬细胞Ana-1细胞和肿瘤组织中提取的巨噬细胞中MIP-1α的表达;建立小鼠S180肉瘤细胞皮下移植瘤双瘤模型,待肿瘤体积生长至约250 mm3时,将其中一侧建立术后残瘤模型,并开始以8 mg·kg-1剂量的TP给药,隔天1次,给药4次后,分离肿瘤组织,免疫组化检测MIP-1α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TP对小鼠TAMs的MIP-1α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减少,并呈剂量依赖性;体内试验中,TP处理组的荷瘤小鼠的肿瘤组织MIP-1α与对照组相比表达明显降低,接近于阳性药环磷酰胺组;但是MIP-1α在小鼠Ana-1细胞和TAMs中的mRNA表达量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浓度TP对小鼠Ana-1细胞的MIP-1α表达差异也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P不能影响小鼠Ana-1细胞系的MIP-1α表达,但TP对肿瘤组织中的巨噬细胞MIP-1α的表达有明显影响;MIP-1α有可能是TP抗癌作用机制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增强剂 T肽(TP) 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 术后残瘤模型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 双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肺主治节”与植物神经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13
16
作者 白钢 姜民 +3 位作者 侯媛媛 高洁 张艳军 罗国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451-1457,共7页
本文以中医"肺主治节"理论为切入点,在吸收和融合现代生命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肺主治节"的内涵与植物神经节后纤维所支配的效应器的生理功能相关,并进一步通过肾上腺素能受体和胆碱能受体的功能探讨,受体... 本文以中医"肺主治节"理论为切入点,在吸收和融合现代生命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肺主治节"的内涵与植物神经节后纤维所支配的效应器的生理功能相关,并进一步通过肾上腺素能受体和胆碱能受体的功能探讨,受体激动剂/拮抗剂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用药情况分析,以及治肺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解析等方式,来诠释"肺气"的运行与交感及副交感神经功能的相关性。希望通过深入解读"肺主治节"相关理论,旨在发展符合中西医协同创新思想的整合医学,充分发挥中医藏象理论对现代药物研发以及临床疑难疾患治疗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主治节 中医理论 植物神经 肾上腺素能受体 胆碱能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氨酸酶转化生产D-精氨酸和L-鸟氨酸 被引量:3
17
作者 郭婷婷 彭佳敏 +2 位作者 侯媛媛 王利强 丁国钰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56-659,共4页
以L-精氨酸为原料,经水杨醛催化消旋反应得到DL-精氨酸,在精氨酸酶的作用下,定向地将L-精氨酸转化为L-鸟氨酸和尿素,并经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到D-精氨酸和L-鸟氨酸盐酸盐。该文通过水杨醛对L-精氨酸进行消旋化,反应2.5 h,消旋率可达74.5%;... 以L-精氨酸为原料,经水杨醛催化消旋反应得到DL-精氨酸,在精氨酸酶的作用下,定向地将L-精氨酸转化为L-鸟氨酸和尿素,并经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到D-精氨酸和L-鸟氨酸盐酸盐。该文通过水杨醛对L-精氨酸进行消旋化,反应2.5 h,消旋率可达74.5%;同时,对L-精氨酸酶促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37℃,pH=10,反应时间24 h,底物质量浓度40 g/L,酶质量浓度0.2 g/L,在该条件下转化率可达98.0%。经该法制备得到的产物D-精氨酸和L-鸟氨酸盐酸盐纯化后光学纯度可达9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精氨酸转化酶 D-精氨酸 L-鸟氨酸 酶法转化 化学消旋 生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白菊内酯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8
作者 徐惠君 佟仲生 +1 位作者 贾勇圣 陈悦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985-1988,共4页
小白菊内酯是中药野生甘菊的主要提取成分,它是倍半萜烯内酯的主要成分,过去主要用来治疗偏头痛,发热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近年来研究发现,小白菊内酯在多种肿瘤中通过不同机制发挥抗癌作用,并且研究发现小白菊内酯可以增强化疗药物和... 小白菊内酯是中药野生甘菊的主要提取成分,它是倍半萜烯内酯的主要成分,过去主要用来治疗偏头痛,发热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近年来研究发现,小白菊内酯在多种肿瘤中通过不同机制发挥抗癌作用,并且研究发现小白菊内酯可以增强化疗药物和放疗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性。因此小白菊内酯成为抗肿瘤药物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从小白菊内酯的药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进一步推动小白菊内酯在抗肿瘤作用中的研究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白菊内酯 肿瘤 分子作用机制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波谱仪的管理实践与展望 被引量:8
19
作者 崔庆新 彭佳敏 +3 位作者 李岩君 陶瑾 高磊 孙经纬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61-264,288,共5页
核磁共振波谱仪(简称核磁)承担着药学院、医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药物化学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单位的核磁科研支撑和核磁实验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大型科学分析仪器,核磁的购买价格昂贵,维护和维修成本都比... 核磁共振波谱仪(简称核磁)承担着药学院、医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药物化学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单位的核磁科研支撑和核磁实验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大型科学分析仪器,核磁的购买价格昂贵,维护和维修成本都比较高。高效的维护和共享管理对于促进学校的"双一流"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简要概述了药学院核磁的特点,总结了核磁设备管理、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和技术服务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实践,并对其特色和前景进行了展望,期待着它在未来的跨学科科研领域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波谱仪 仪器平台 管理实践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东沿海地区野生大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桂兰 张悦 +4 位作者 乔亚科 武宝悦 王丹 蒲伟凤 张恒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86-390,共5页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33份冀东地区野生大豆及半野生大豆进行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冀东地区野生大豆POD酶谱类型十分丰富,三个时期共出现16种。随着植株的发育进程POD酶谱类型呈增长趋势。三个时期(苗期、分枝...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33份冀东地区野生大豆及半野生大豆进行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冀东地区野生大豆POD酶谱类型十分丰富,三个时期共出现16种。随着植株的发育进程POD酶谱类型呈增长趋势。三个时期(苗期、分枝期、始花期)各有13、14、15条带。同一时期不同材料之间酶带也有明显差异,每个时期都有特征带,Rf 0.59和Rf 0.61是苗期的特征带,Rf 0.58为分枝期材料共有特征带,花期的特征带为Rf 0.64。对164份野生大豆和半野生大豆POD电泳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地理位置相近且生境相似的材料其遗传距离较为接近,地理位置相近而生境不同的材料其遗传距离不一定相近。并且,在同一地点内不同年份收集的材料之间也存在遗传差异,说明对已搜集的地区继续补充搜集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大豆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