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汉代墓葬内出土瓦当的位置及功用 被引量:8
1
作者 刘尊志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5-93,共9页
较多汉代墓葬内出土有陶瓦当,相关墓葬时代跨度长,分布地域广,等级和形制较为多样,出土的瓦当多残,装饰不完全相同。汉代墓葬内瓦当的出土位置存在多种形式,与之有关的遗迹、遗物及埋藏情况等也有差异,体现出墓内出土瓦当的具体功能、... 较多汉代墓葬内出土有陶瓦当,相关墓葬时代跨度长,分布地域广,等级和形制较为多样,出土的瓦当多残,装饰不完全相同。汉代墓葬内瓦当的出土位置存在多种形式,与之有关的遗迹、遗物及埋藏情况等也有差异,体现出墓内出土瓦当的具体功能、作用较为多样,既有墓地设施的建筑材料,也有与墓穴、墓室、葬具、墓主尸身等有关的保护、装饰、砌建、陪葬、敛葬等多方面内容,同时还反映出相应的丧葬需求、程序、思想及其内容、内涵等。综合考察瓦当的出土位置,分析其功能和作用,对正确判断汉墓内出土瓦当的属性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墓葬 瓦当 位置 功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汉宦者侯墓葬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尊志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0-108,共9页
东汉时期,宦者势力得到发展,部分被封为侯。截至目前,已发现、发掘4座可推定为宦者侯的墓葬,4座墓葬所属墓地多有其他墓葬。宦者侯墓葬规模较大,主体墓室均为前中后三室,另有不同数量的侧室,多数墓葬有壁画,敛葬器物与陪葬物品丰富,一... 东汉时期,宦者势力得到发展,部分被封为侯。截至目前,已发现、发掘4座可推定为宦者侯的墓葬,4座墓葬所属墓地多有其他墓葬。宦者侯墓葬规模较大,主体墓室均为前中后三室,另有不同数量的侧室,多数墓葬有壁画,敛葬器物与陪葬物品丰富,一些可明显体现宦者侯的身份等级。东汉宦者侯墓葬及所属墓地体现的丧葬内容较为丰富,反映出较多与东汉宦者侯家庭人员、第宅庭院等有关的内容,对认识东汉宦者侯及其丧葬、家庭等内容提供了相应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 宦者侯 墓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地区汉代屈肢葬初步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尊志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4-95,共12页
京津冀地区发现发掘较多汉代屈肢葬墓,这些墓葬在分布、合葬形式、形制、陪葬品及墓主身份地位等方面均体现出自身的一些特点。就葬式而言,主要包括仰身和侧身屈肢葬两大类,每一类中又包含不同形式,既反映了相应的时代特点,又体现出汉... 京津冀地区发现发掘较多汉代屈肢葬墓,这些墓葬在分布、合葬形式、形制、陪葬品及墓主身份地位等方面均体现出自身的一些特点。就葬式而言,主要包括仰身和侧身屈肢葬两大类,每一类中又包含不同形式,既反映了相应的时代特点,又体现出汉代屈肢葬由屈肢较甚向屈肢较轻,并逐渐接近直肢葬的发展趋势。这一地区的汉代屈肢葬对本地区东周屈肢葬及秦墓屈肢葬的内容及特征均有继承,同时又有结合自身特点的发展,并在西汉末至东汉初期走向消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地区 汉代 屈肢葬 墓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两汉随葬车马明器 被引量:4
4
作者 赵丹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0-59,共10页
车马明器随葬在商周时期即已有较多出现,是真实车马埋葬的一种表现形式,随着车马埋葬制度与丧葬观念的变化而有所发展。两汉时期,根据墓主人等级的不同,车马明器在组合形式、数量、规模等方面不尽相同。受当时社会政治、丧葬思想、价值... 车马明器随葬在商周时期即已有较多出现,是真实车马埋葬的一种表现形式,随着车马埋葬制度与丧葬观念的变化而有所发展。两汉时期,根据墓主人等级的不同,车马明器在组合形式、数量、规模等方面不尽相同。受当时社会政治、丧葬思想、价值观念等多方面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车马明器 等级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岩村墓地发掘简报
5
作者 柴怡 刘尊志 +15 位作者 赵兆(执笔/摄影) 张广占 楚展鹏 黄佳豪 李彬(绘图) 王景宏(绘图) 柯宇航(绘图) 张轩华(绘图) 张仪(绘图) 邹翔宇(绘图) 郭紫烨(绘图) 崔潇瑜(绘图) 王紫玉(绘图) 范西雨(绘图) 王若萱(绘图) 杨永岗(摄影) 《文博》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34,47,共24页
为配合西安北至机场西城际铁路建设,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于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岩村墓地清理墓葬76座,共出土陶、铜、铁、玉石等质地文物119件(组)。根据墓葬形制及随葬品的特征,初步判断该墓地主体应为战国晚期至秦代的秦人平民墓地... 为配合西安北至机场西城际铁路建设,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于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岩村墓地清理墓葬76座,共出土陶、铜、铁、玉石等质地文物119件(组)。根据墓葬形制及随葬品的特征,初步判断该墓地主体应为战国晚期至秦代的秦人平民墓地。这批墓葬的发掘,为研究咸阳都城附近居民的丧葬文化、物质文化以及秦国在统一过程中与其他地区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提供了新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咸新区空港新城 岩村 秦墓 战国晚期至秦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代舌振式铜铃研究
6
作者 邓玲玲 田苗 张蕾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7-86,共10页
本文以商文化都邑性遗址出土的舌振式铜铃为主要研究对象,对铃的器型、出土背景、功能、性质及使用主体进行讨论。铜铃少见于早商和中商时期,殷墟二期后开始大规模出现于殷墟及商王朝势力辐射区内的众多大型遗址。晚商铜铃的使用者多为... 本文以商文化都邑性遗址出土的舌振式铜铃为主要研究对象,对铃的器型、出土背景、功能、性质及使用主体进行讨论。铜铃少见于早商和中商时期,殷墟二期后开始大规模出现于殷墟及商王朝势力辐射区内的众多大型遗址。晚商铜铃的使用者多为全部或部分参与军事活动的男性贵族及平民,虽然部分殉犬与殉马也是铜铃的使用主体,但反映的是所有者的社会等级与职能。铜铃在晚商军事系统中的广泛使用及其器用制度的普遍推广,证明了以商王为中心的权力体系在军事上的强势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文化 殷墟 铜铃 军事职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布里村战国秦汉墓地浅析
7
作者 刘尊志 苗楷琳 《文博》 2025年第4期64-69,98,共7页
空港新城布里村战国秦汉墓地是一处战国晚期至西汉晚期的中下阶层墓地。该墓地经过有序规划布局,包含四组既相对独立又具密切联系的家族墓葬群。在墓葬结构、随葬器物组合、家族葬俗以及墓位排列等方面所呈现的演变趋势与同期关中地区... 空港新城布里村战国秦汉墓地是一处战国晚期至西汉晚期的中下阶层墓地。该墓地经过有序规划布局,包含四组既相对独立又具密切联系的家族墓葬群。在墓葬结构、随葬器物组合、家族葬俗以及墓位排列等方面所呈现的演变趋势与同期关中地区墓地制度的演变相吻合。空港新城布里村墓地作为关中地区战国至西汉时期综合性墓地的一个实例,为研究这一时期墓地制度的演变提供了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咸新区 战国秦汉 家族墓地 中下阶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