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经济、要素配置与出口韧性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兵 宋超凡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1-174,共14页
数字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动力,赋能创新要素等新型要素与出口贸易产业链相融合,为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的背景下实现我国出口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契机。基于2011—2021年中国28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使用熵值法... 数字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动力,赋能创新要素等新型要素与出口贸易产业链相融合,为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的背景下实现我国出口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契机。基于2011—2021年中国28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使用熵值法、SFA法、DEA法测度了城市数字经济和创新要素配置指标,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出口韧性的影响机制及作用途径。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正向影响城市出口韧性,线性正向促进效应主要发生在高外资、低开放度、低风险敞口区和出口市场主要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城市;机制检验发现,创新要素配置在数字经济增强出口韧性中起中介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是调节效应发挥作用的关键,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城市的正向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更显著。研究结论为明晰城市数字经济发展路径及数字经济的创新要素配置效应、研判未来出口贸易政策的调整方向提供了经验证据和路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出口韧性 创新要素配置 出口技术复杂度 出口市场多样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黄渤海地区国际经济合作的前景 被引量:2
2
作者 陈钺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3-8,共6页
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重心正由大西洋沿岸转移到太平洋沿岸。可以预言,21世纪将是太平洋世纪的时代。而近年以来,东北亚地区成为太平洋西岸经济热点之一。所谓东北亚地区,一般指中国的华北、东北,日本,南北朝鲜,苏联的西伯利亚、远东地... 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重心正由大西洋沿岸转移到太平洋沿岸。可以预言,21世纪将是太平洋世纪的时代。而近年以来,东北亚地区成为太平洋西岸经济热点之一。所谓东北亚地区,一般指中国的华北、东北,日本,南北朝鲜,苏联的西伯利亚、远东地区,蒙古。当前,世界经济进一步向区域化发展,东北亚地区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资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经济 经济合作 环黄渤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规模与贸易政策制定的新政治经济学——基于多代理人保护待售模型的分析
3
作者 王永进 《国际商务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1-26,共6页
近期学者对贸易保护待售模型的经验研究均显示,政府赋予社会福利的相对权重a相对较高,而标准的贸易保护待售模型无法对此进行解释。本文通过将"多代理人共同代理"模型引入到Grossman和Helpman(1994)的分析框架,考察了多数制... 近期学者对贸易保护待售模型的经验研究均显示,政府赋予社会福利的相对权重a相对较高,而标准的贸易保护待售模型无法对此进行解释。本文通过将"多代理人共同代理"模型引入到Grossman和Helpman(1994)的分析框架,考察了多数制下政府规模对均衡贸易保护水平的影响,并解决了上述问题。分析表明:由于利益集团需要把政治捐资在多个代理人之间进行分配,政策制定机构规模越大,单个代理人平均获得的政治捐资也就越少,因此贸易保护水平与政策制定机构的规模呈反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代理人 共同代理 多数制 贸易保护代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太地区国际经济环境变化与中国的对外开放战略
4
作者 陈钺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22-26,共5页
近一、二十年来,世界经济重心正由大西洋沿岸东移到大平洋沿岸。亚太地区经济的崛起将对世界经济的格局及环太平洋沿岸各国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是太平洋西岸的一个大国。亚太地区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中国的对外开放战略有... 近一、二十年来,世界经济重心正由大西洋沿岸东移到大平洋沿岸。亚太地区经济的崛起将对世界经济的格局及环太平洋沿岸各国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是太平洋西岸的一个大国。亚太地区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中国的对外开放战略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经济关系 中国 国际经济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企业的国际化及其对国内外经济影响
5
作者 姜春明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0-17,82,共9页
最近十多年间,世界经济相互依赖关系不断加深,几乎所有经济交换都以全球规模扩大着。从事这种交换活动的企业也在走向多国际乃至无国际的道路,国境对企业来说变得日益次要。这种变化虽然是发达国家的共同现象,但就企业体质的变化和在世... 最近十多年间,世界经济相互依赖关系不断加深,几乎所有经济交换都以全球规模扩大着。从事这种交换活动的企业也在走向多国际乃至无国际的道路,国境对企业来说变得日益次要。这种变化虽然是发达国家的共同现象,但就企业体质的变化和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变化来说,日本比任何国家都更为突出和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 亚洲地区 国际化 世界经济 日本企业 日元升值 经济影响 发达国家 日本经济 海外直接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发区对区外母城经济增长溢出效应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刘重力 刘安军 邵敏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0-34,共15页
本文利用2002—2006年的城市数据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数据,分析了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增长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其区外母城经济发展的贡献是勿庸置疑的。但将开发区按不同标准划分后发现,开发区建设初期其增长溢出... 本文利用2002—2006年的城市数据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数据,分析了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增长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其区外母城经济发展的贡献是勿庸置疑的。但将开发区按不同标准划分后发现,开发区建设初期其增长溢出效应显著为负,而且吸收能力较差城市中开发区的增长溢出效应也显著为负,而这种负向作用并不存在于开发区成熟建设期及吸收能力较好的城市中。因此,检验开发区的增长溢出效应是否存在显著的时间动态特征?其增长溢出效应是否与区内地区的技术创新活动相关?同时,开发区的增长溢出效应是否与区外地区的吸收能力相关?这将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技术开发区 经济增长 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易斯拐点”、开放经济与中国二元经济转型 被引量:24
7
作者 周燕 佟家栋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17,共15页
"民工荒"和工资上涨现象引起较多关于"刘易斯拐点"的争议。本文从开放经济与二元经济关系的视角出发,指出中国的二元经济转型是城镇化、工业化和经济开放过程的并存。同时,中国的刘易斯拐点仍未到来,工资差距仍在... "民工荒"和工资上涨现象引起较多关于"刘易斯拐点"的争议。本文从开放经济与二元经济关系的视角出发,指出中国的二元经济转型是城镇化、工业化和经济开放过程的并存。同时,中国的刘易斯拐点仍未到来,工资差距仍在行业和地区间存在,并吸引剩余劳动力向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服务业转移。而外部冲击、城镇化和工业化不匹配等现象的存在,是造成剩余劳动力与"民工荒"现象并存的主要原因。基于284个地级市宏观层面数据的实证分析支持上述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易斯拐点 剩余劳动力 工资差距 二元经济 开放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创新是促进还是阻碍了经济增长——基于技术进步视角的面板分析 被引量:39
8
作者 孙浦阳 张蕊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34,125,共9页
金融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方向一直是不明确的,本文旨在解释清楚金融创新影响经济增长的内部机制,并对其进行验证。包括金融创新对微观技术的支持,以及进一步扩展到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通过应用工具变量法对全球的面板数据进行处理,建立... 金融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方向一直是不明确的,本文旨在解释清楚金融创新影响经济增长的内部机制,并对其进行验证。包括金融创新对微观技术的支持,以及进一步扩展到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通过应用工具变量法对全球的面板数据进行处理,建立以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为基础的计量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考虑金融创新在经济增长模型中存在内生性的情况下:与金融发展不同,金融创新单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方向是不确定的,甚至可能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而金融创新通过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显著的,并且这种作用更多地通过企业的技术进步来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创新 内生性 经济增长 技术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开发区、辐射效应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被引量:6
9
作者 包群 张扬 唐诗 《国际商务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9-32,53,共15页
作为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制度创新,开发区不仅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而且也预期能够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即存在开发区对周边城市经济的辐射效应。本文基于1994~2006年的中国城市面板数据,通过构造本省外市和相邻城市的开... 作为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制度创新,开发区不仅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而且也预期能够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即存在开发区对周边城市经济的辐射效应。本文基于1994~2006年的中国城市面板数据,通过构造本省外市和相邻城市的开发区外溢指标,细致地考察了开发区对周边地区经济增长、外资水平和劳动就业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证明了开发区能够显著促进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周边地区自身吸收能力对开发区外溢效果具有关键影响。本文结论在考虑到不同地理区位和开发区类型时都较为稳健。本文研究意味着开发区建设对缩小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区 周边地区 辐射效应 吸收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经济长周期波动的特殊性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兵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5-85,共11页
本文的分析表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长波运行的主要动力。中国经济长波存在超长的上升期,这一特殊性源自我国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不断进展。我们应继续以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来推动我国经济长波的高位平稳运行。
关键词 经济长波 技术创新 制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现状与提升对策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武力超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2008年第1期96-100,共5页
通过选取贸易竞争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等指标对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展开深入的比较和分析,表明中国现阶段只是一个服务贸易大国而非服务贸易强国。在此基础上,可以就如何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提出对... 通过选取贸易竞争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等指标对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展开深入的比较和分析,表明中国现阶段只是一个服务贸易大国而非服务贸易强国。在此基础上,可以就如何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贸易 中国 国际竞争力 提升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对外开放14年(1979-1992)——进程、特点、政策、成就
12
作者 陈钺 贾志伟 +2 位作者 王宏 梁宇新 郑焱焱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55-67,共13页
本刊从1988年起在每年第4期(8月下旬出版)上发表一篇关于上一年度的世界经济形势综述,至今已有5年。每年综述的内容和规格保持连续性,要求是以较精练的篇幅(每篇约2万字)对上一年世界经济的全局,包括一切重大事件、主要特点和完整的数... 本刊从1988年起在每年第4期(8月下旬出版)上发表一篇关于上一年度的世界经济形势综述,至今已有5年。每年综述的内容和规格保持连续性,要求是以较精练的篇幅(每篇约2万字)对上一年世界经济的全局,包括一切重大事件、主要特点和完整的数据作一记述,以供读者在教学、科研和工作中使用。在这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和为了同样的目的,本刊决定从今年起将综述扩大到5种:我国经济对外开放;我国经济改革;世界经济情况;国际金融情况和国际投资情况,分别定期在本刊第2、3、4、5、6期上发表。今年是这多种综述开始发表的第一年,因此5个专题都将所属领域内的前一阶段的情况作一多年的追溯性的补述,以新的为开端。栏目初创,热诚地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开放 经济特区 沿海地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 发展中国家 国务院 外向型经济 沿海开放城市 进出口贸易 国际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经济十年(1983—1992)——回顾与展望
13
作者 李平 李慧娟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49-62,共14页
二战后,世界经济经过迅速的恢复和发展,于50年代初步入高速增长时期;以1973年底的能源危机和1974—1975的周期性经济危机为标志,进入滞胀阶段。1979—1982年经济危机以后,西方各国扼制了较高的通货膨胀,摆脱了滞胀,实现了较长时期的低... 二战后,世界经济经过迅速的恢复和发展,于50年代初步入高速增长时期;以1973年底的能源危机和1974—1975的周期性经济危机为标志,进入滞胀阶段。1979—1982年经济危机以后,西方各国扼制了较高的通货膨胀,摆脱了滞胀,实现了较长时期的低速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经济 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周期的历史与现状(下)
14
作者 薛敬孝 刘沛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3-10,共8页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经济周期 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然而由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未变,经济仍不能摆脱波动和危机的袭扰。在这一部分中,论述以美国经济周期为代表。
关键词 资本主义国家 经济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经济关系的现在与未来
15
作者 薛敬孝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0-20,共11页
自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后,特别是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日两国的经济往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其主要表现为: 第一,中日两国之间的贸易依存度大幅度提高。 解放以后中日两国之间一直保持着贸易关系。虽因种种原因几经伸缩,... 自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后,特别是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日两国的经济往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其主要表现为: 第一,中日两国之间的贸易依存度大幅度提高。 解放以后中日两国之间一直保持着贸易关系。虽因种种原因几经伸缩,但进入70年代以来却基本上保持着迅速增长的势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对外经济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第—克拉克定律与日本经济结构性增长 被引量:4
16
作者 尹炳文 《南开经济研究》 1987年第6期57-59,67,共4页
产业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它反映一个国家的劳动力、资金、资源以及由这些所决定和所提供的价值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分配。十七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在其《政治算术》的... 产业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它反映一个国家的劳动力、资金、资源以及由这些所决定和所提供的价值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分配。十七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在其《政治算术》的著作中,对一个国家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结构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产业结构 第三产业 国内生产总值 国民经济各部门 经济发展水平 第二产业 结构性增长 克拉克 劳动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9年世界经济综述
17
作者 刘沛 高阳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58-67,共10页
1989年,世界经济继续增长,尽管速度明显放慢,但并没有出现衰退。在各主要经济领域中,都还没有出现较大的变化和进展。 一、各国经济概况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终报告:1989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为3%,这虽低于1988年的4.3%,但略高于1987年... 1989年,世界经济继续增长,尽管速度明显放慢,但并没有出现衰退。在各主要经济领域中,都还没有出现较大的变化和进展。 一、各国经济概况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终报告:1989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为3%,这虽低于1988年的4.3%,但略高于1987年的2.9%。各地区的发展速度都分别有所降低,但基本格局未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经济 经济 198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
18
作者 姜春明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63-71,共9页
战后日本经济发展迅速,在世界经济中所占地位日益重要。在未来世界经济格局中,日本的实力地位无疑还将增强。从日本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这个侧面,回溯它在战后、特别是在80年代以来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有助于展望它的未来。本文拟从如... 战后日本经济发展迅速,在世界经济中所占地位日益重要。在未来世界经济格局中,日本的实力地位无疑还将增强。从日本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这个侧面,回溯它在战后、特别是在80年代以来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有助于展望它的未来。本文拟从如下三方面来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关系 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战后日本 发展中 经济格局 80年代以来 未来世界 发展迅速 对外直接投资 对外援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出口会影响进口国企业在职培训吗?——来自转型经济体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昭玲 聂燕峰 《国际商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8-50,共13页
本文利用25个转型经济体的制造业企业数据,考察了中国出口对进口国企业在职培训的影响。研究发现:来自中国的进口不仅会提高当地企业的培训概率,而且会提高生产工人和非生产工人的培训比例。采用工具变量回归解决内生性问题后,结果稳健... 本文利用25个转型经济体的制造业企业数据,考察了中国出口对进口国企业在职培训的影响。研究发现:来自中国的进口不仅会提高当地企业的培训概率,而且会提高生产工人和非生产工人的培训比例。采用工具变量回归解决内生性问题后,结果稳健。考察人力资本密集度的差异性发现,当行业人力资本密集度更高时,来自中国的进口对当地企业培训的影响更大。考察影响机制发现,为了应对来自中国的进口竞争,企业在鼓励创新或采用新技术时,需要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因此会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在职培训是人力资本的重要来源,本文为中国出口效应的积极影响提供了新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出口效应 进口竞争 在职培训 转型经济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经济关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0
作者 姜春明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10,26,共9页
自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以来,由于两国政府和民间企业的长期不懈努力,使两国的经济和贸易关系得到不断发展。尤其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加快开放,苏联解体并走向市场经济,中俄和中韩关系的改善,围绕亚太地区政治经济环境的急剧变化,进... 自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以来,由于两国政府和民间企业的长期不懈努力,使两国的经济和贸易关系得到不断发展。尤其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加快开放,苏联解体并走向市场经济,中俄和中韩关系的改善,围绕亚太地区政治经济环境的急剧变化,进一步加快了这一地区的资本、商品、技术和劳动的流动,因而使中日经济关系又迎来了90年代的新时期。目前,两国在进出口贸易、日本对华投资以及日元贷款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关系 中国 日本 对外经济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