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5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资料情报中心简介
1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81-81,共1页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资料情报中心是1986年建立的一个规模较大的专业资料情报机构,其建筑面积近3000平方米,现有专业工作人员27人。全部馆藏以经济类文献为主,其中中外文图书50000多册,中外文期刊、资料1600多种。
关键词 情报中心 南开大学 经济类文献 外文图书 情报机构 中外文期刊 经济学 专业工作 主要任务 建筑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留英经济学会“构建和谐社会:全球化·转型·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征集通知
2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9-59,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博弈背景下数字经济与新比较优势构建 被引量:3
3
作者 佟家栋 于博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171,共22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技术创新步伐不断加快,在全球价值链和国际分工中的参与程度逐步加深,国家比较优势逐渐和美国“趋同”,这被美国视为对其战略利益的重大威胁。在中美战略博弈背景下,美国通过设置关税壁垒、实施科技封锁等手段,对我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技术创新步伐不断加快,在全球价值链和国际分工中的参与程度逐步加深,国家比较优势逐渐和美国“趋同”,这被美国视为对其战略利益的重大威胁。在中美战略博弈背景下,美国通过设置关税壁垒、实施科技封锁等手段,对我国经济结构和供应链产生了较大冲击,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比较优势升级的进程。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推动了产业升级转型与要素禀赋结构的调整,有利于我国构建新比较优势。一方面,从参与生产过程的生产要素的数量看,数据要素作为新要素,与劳动力、资本等传统要素一同被纳入生产函数,改变了我国要素禀赋结构,催生出新的生产方式。另一方面,数智技术提高了各生产要素的流动性,有利于资源有效配置和产业路径升级,降低了生产、消费、流通等环节的各项成本,又颠覆性地创造了新的产品和服务,并促进其规模效应的形成,从而构建了产品的新比较优势和生产能力的新比较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优势 新比较优势 数字经济 数据要素 数智技术 中美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经济政策及中美经贸关系的前景展望 被引量:2
4
作者 蒋殿春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0-102,共13页
长期以来,对华经济贸易政策始终是特朗普外交政策的核心关切。准确研判特朗普未来对华经济贸易政策的方向及可能的发展轨迹,关乎我国经济在未来四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的走向。综合来看,特朗普不会改变美国对华“脱钩”的政策基调,但其单... 长期以来,对华经济贸易政策始终是特朗普外交政策的核心关切。准确研判特朗普未来对华经济贸易政策的方向及可能的发展轨迹,关乎我国经济在未来四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的走向。综合来看,特朗普不会改变美国对华“脱钩”的政策基调,但其单边主义政策在冲击中美贸易关系的同时,客观上也为中国企业创造了新的国际发展空间。中美经济的互补性决定了两国间竞争和合作的长期性。我国应保持定力、处变不惊,在竞争中寻求合作;制定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有效化解外部冲击;大力发展同欧盟、东盟、拉美和非洲等经济体的经贸联系,维护多边贸易体系;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积极参与国际规则、规制、标准的制定;积极培育国内消费市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国内产业链的自主可控能力,为中美关系和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朗普 单边主义 中美贸易 竞争合作 经贸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技术创新、产业集聚和绿色经济发展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玉茹 王昭婷 王盈霏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110,共10页
新质生产力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其本质是绿色生产力,核心是创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要求绿色经济的发展,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发展都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以我国279个地级市为样本,将新质生产力纳入分析框架,实... 新质生产力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其本质是绿色生产力,核心是创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要求绿色经济的发展,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发展都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以我国279个地级市为样本,将新质生产力纳入分析框架,实证检验了绿色技术创新、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和路径机制。结果显示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发展都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其中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集聚都可以通过培育新质生产力促进绿色经济发展,同时产业集聚也可以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助力绿色经济发展。这要求我国建立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绿色低碳技术体系,推动产业集聚和结构优化升级,并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扶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经济 新质生产力 技术创新 产业集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中的高质量就业——基于劳动力商品理论的内涵解构与路径探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孔艳芳 冯楚蕙 +1 位作者 李宵旭 王枫 《当代经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80,共15页
高质量就业是具有中国特色和丰富时代内涵的社会主义新就业体系。以马克思劳动力商品理论为逻辑起点,按照“共建—共享—共富—人的发展”脉络,对高质量就业的科学内涵进行系统解构。研究发现,高质量就业的根本路径在于发展。数字经济... 高质量就业是具有中国特色和丰富时代内涵的社会主义新就业体系。以马克思劳动力商品理论为逻辑起点,按照“共建—共享—共富—人的发展”脉络,对高质量就业的科学内涵进行系统解构。研究发现,高质量就业的根本路径在于发展。数字经济代表生产力的发展和跃迁,为高质量就业注入新动力。数字经济发展助推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和资本深化,重塑劳动力流通机制和生产方式,为实现高质量就业的高效共建和人的发展内涵提供了契机,但对共享共富内涵的实现带来负面冲击。数字经济负面效应的矫正,有赖于国有企业发展、政府法治化建设和工会力量等多元路径的协同,为高质量就业提供外部屏障。据此提出强化就业优先理念,统筹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力量,引导经济包容性发展,促进高质量就业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劳动力商品 高质量就业 劳动生产率 劳动力市场效应 共享共富 社会主义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价、集聚经济与工业企业区位选择的实证研究
7
作者 周京奎 王一迪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3-149,共7页
本文基于中国2011~2022年的城市级别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和调节效应检验房价与产业集聚对中国工业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房价能够对工业企业选址产生拉力作用,房价是可以部分代表产业集聚经济效益的正常信号因子,当... 本文基于中国2011~2022年的城市级别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和调节效应检验房价与产业集聚对中国工业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房价能够对工业企业选址产生拉力作用,房价是可以部分代表产业集聚经济效益的正常信号因子,当集聚效益足够大时,地区高房价对于工业企业选址具有正向吸引力。在产业集聚程度较高的城市,房价对工业企业选址的拉力作用大于推力作用,形成对企业区位选择的正向影响;在产业集聚程度低的城市,房价对工业企业选址没有显著的影响,即房价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效力与产业集聚水平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价 企业区位选择 产业集聚 工业企业 稳健性 产业经济 房地产 区域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创新环境与区域创新效率
8
作者 薄文广 严梁轲 刘佳丽 《当代经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65,共16页
数字经济的崛起成为驱动中国经济迈向创新发展的“新引擎”。基于2014—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及异质性、非线性及空间溢出等特征,并在创新测算数据资产价值的基础上,对数据资产和人力资本的调... 数字经济的崛起成为驱动中国经济迈向创新发展的“新引擎”。基于2014—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及异质性、非线性及空间溢出等特征,并在创新测算数据资产价值的基础上,对数据资产和人力资本的调节效应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中国数字经济水平和区域创新效率均呈现增长态势,且东高西低的梯度分布特征明显;数字经济发展能显著提升中国区域创新效率,并呈现东部更为明显的地区异质性、边际影响递增的门槛效应以及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创新环境在数字经济与区域创新效率之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即在数据资产价值和人力资本水平较高的地区,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效率提升作用更为明显。据此提出应进一步强化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实施差异化的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积极搭建区域间创新交流与合作平台,并将发展数据资产和提升人力资本作为促进数字经济赋能区域创新的重要抓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创新环境 区域创新效率 数据资产 人力资本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握手通道对缩小京津冀城市间经济差距的作用:基于新闻大数据的分析
9
作者 周密 刘力燔 +1 位作者 王道平 沈欣燕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74,共20页
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以来,三地不断提升协同水平、缩小经济差距,开启了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本文对2004—2022年220万条新闻数据进行筛选,使用文本挖掘方法测算京津冀城市间握手通道,重点考察握手通道在缩小城市间经济差距中的作... 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以来,三地不断提升协同水平、缩小经济差距,开启了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本文对2004—2022年220万条新闻数据进行筛选,使用文本挖掘方法测算京津冀城市间握手通道,重点考察握手通道在缩小城市间经济差距中的作用。研究发现,握手通道显著缩小了京津冀城市间经济差距。纵向上,程度更深的握手通道具有更大的边际影响与更长的作用时效。横向上,以首都为核心,京津双城引领的握手通道具有更强的作用效果。过小或过大的城市间距离下的握手通道效应都较弱。高校、中央企业及地方机构参与的握手通道更有效。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城市间异地投资越强,握手通道缩小城际经济差距的作用越强。城际握手通道存在正向锦标赛效应和负向挤占效应。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深入解读握手通道促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制,为助推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区和示范区提供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握手通道 共现分析 经济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经济分化的生产网络根源
10
作者 王群勇 杜梅慧 蔡露露 《南开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73,共19页
地区的产业分工使得产业关联表现为区域关联。本文将生产网络纳入到生产函数,构建了包含生产网络中心性等网络指标的区域生产函数,探讨了生产网络与区域经济分化的理论机制。本文利用CEADs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构建了区域间生产网络,验证了... 地区的产业分工使得产业关联表现为区域关联。本文将生产网络纳入到生产函数,构建了包含生产网络中心性等网络指标的区域生产函数,探讨了生产网络与区域经济分化的理论机制。本文利用CEADs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构建了区域间生产网络,验证了理论模型的结论,结果表明地区的生产网络中心性越高、后向关联越强,则经济也越发达;Shapley分解显示生产网络解释了区域经济分化的9%~22%,且生产网络的贡献度逐年递增。数字经济弱化了生产网络对区域经济分化的影响;本文利用反事实模拟考察了不同生产网络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与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网络结构呈现非均衡(偏度>0)、非极化(峰值<10)的特点。本文的结论为区域协调发展政策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分化 生产网络 Shapley分解 数字经济 反事实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价值自主运动的经济虚拟化探究——政治经济学视角
11
作者 王璐 李晨阳 《南开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1,共19页
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虚拟化现象表现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结构性变化。依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价值生产与价值实现的矛盾,进而决定价值自主运动倾向与价值自主运动能力之间的矛盾运动,这是决定虚拟化现... 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虚拟化现象表现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结构性变化。依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价值生产与价值实现的矛盾,进而决定价值自主运动倾向与价值自主运动能力之间的矛盾运动,这是决定虚拟化现象长期发展的根本原因;而由价值自主运动倾向与价值自主运动能力的统一所决定的价值自主运动,则构成了虚拟化现象的本质。基于美国经济的长期数据可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产业资本虚拟化和生息资本虚拟化这两大机制实现价值自主运动,并推动经济日益朝着虚拟化方向发展,由此表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虚拟化运动的本质正是价值自主运动。虚拟化运动的持续发展意味着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背离,我国应坚持以实体经济发展为根本目标,并通过金融部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控制虚拟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资本 价值自主运动 经济虚拟化 社会总资本双重积累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如何影响工业碳排放效率? 被引量:1
12
作者 夏帅 于翔 王煜昊 《经济经纬》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0-94,共15页
基于2006—2022年26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层面数据,从理论与实证双重视角探讨了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工业碳排放效率的作用及机理。研究发现:(1)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工业碳排放效率具有显著的倒U形影响;(2)机制检验结果表明,适度的经济增长目... 基于2006—2022年26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层面数据,从理论与实证双重视角探讨了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工业碳排放效率的作用及机理。研究发现:(1)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工业碳排放效率具有显著的倒U形影响;(2)机制检验结果表明,适度的经济增长目标将激励城市创新,提升第二产业占比和加强环境规制进而改善工业碳排放效率,过高的经济增长目标将阻碍城市创新,降低第二产业占比和放松环境规制进而抑制工业碳排放效率;(3)进一步分析发现,对于人均生产总值较高、创新能力较强、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城市,中西部城市、综合实力较弱的城市以及处于长三角城市群中的城市,二者之间的倒U形关系更为明显,“新常态”后及经济增长目标未能如期完成时,二者之间的倒U形曲线变得更加陡峭。研究为加速实现“双碳”目标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经济增长目标 城市创新 产业结构 环境规制 工业碳排放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与企业经济绩效:基于中国多重政策的实证研究
13
作者 段懿恒 周云波 张云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1-110,共20页
厘清环境规制政策对企业经济绩效的影响,有助于揭示绿色发展战略背景下政策推动与企业响应之间的互动机制。基于2012-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系统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 厘清环境规制政策对企业经济绩效的影响,有助于揭示绿色发展战略背景下政策推动与企业响应之间的互动机制。基于2012-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系统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三项政策对企业经济绩效的影响。通过构建多阶段双重差分模型,分析政策的多重叠加效应与单项边际效应,并利用单阶段双重差分模型估计政策总体效应,同时开展多种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环境规制政策的叠加效应呈现“初期抑制→中期恢复→后期强化”的动态演化趋势,总体上对企业经济绩效具有正向影响。机制分析表明,政策通过提升企业绿色生产能力和资本市场关注度,进而推动企业绩效提升。异质性分析进一步发现,政策对大型企业、短视型企业以及西部地区企业具有更显著的激励效应,但对国有企业的绩效有一定抑制作用。据此,建议强化政策协同与差异化管理,健全绿色金融支持体系,推动企业绿色转型与区域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政策 企业经济绩效 绿色生产能力 资本市场关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要素配置与出口韧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兵 宋超凡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1-174,共14页
数字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动力,赋能创新要素等新型要素与出口贸易产业链相融合,为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的背景下实现我国出口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契机。基于2011—2021年中国28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使用熵值法... 数字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动力,赋能创新要素等新型要素与出口贸易产业链相融合,为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的背景下实现我国出口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契机。基于2011—2021年中国28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使用熵值法、SFA法、DEA法测度了城市数字经济和创新要素配置指标,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出口韧性的影响机制及作用途径。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正向影响城市出口韧性,线性正向促进效应主要发生在高外资、低开放度、低风险敞口区和出口市场主要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城市;机制检验发现,创新要素配置在数字经济增强出口韧性中起中介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是调节效应发挥作用的关键,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城市的正向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更显著。研究结论为明晰城市数字经济发展路径及数字经济的创新要素配置效应、研判未来出口贸易政策的调整方向提供了经验证据和路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出口韧性 创新要素配置 出口技术复杂度 出口市场多样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开发与经济增长新动能——基于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设立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泳昌 林迎蕾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8-78,共11页
通过匹配合并2013-2020年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试点数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以及夜间卫星灯光数据等,实证研究了数据要素开发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以大数据综试区设立为表现形式的数据要素开发会... 通过匹配合并2013-2020年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试点数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以及夜间卫星灯光数据等,实证研究了数据要素开发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以大数据综试区设立为表现形式的数据要素开发会显著促进各城市的经济增长,且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显著成立。影响机制分析发现,数据要素开发主要是通过创新驱动和数字基建双重路径来为地区经济增长构筑新动能。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服务供给能力越强、政府对数字经济关注度越高的地区越能实现经济增长,在新冠疫情冲击后数据要素开发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更突出。拓展性分析表明,相对于“先富”地区而言,数据要素开发主要促进了“后富”地区的经济增长,且数据要素开发还将有效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开发 经济增长 创新驱动 数字基建 收入差距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效率模式重塑:中国经济从结构性减速到高质量服务化
16
作者 宋培 王欣悦 +1 位作者 陈晓英 白雪洁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27,共13页
服务化阶段是经济增长分化的关键时期,推动中国经济结构向高质量服务化转型是成功跨越增长阵痛期的必经之路。从全国层面和省份层面揭示中国经济结构性减速的特征事实;基于生产率视角构建一般均衡模型,阐述中国经济结构性加速和结构性... 服务化阶段是经济增长分化的关键时期,推动中国经济结构向高质量服务化转型是成功跨越增长阵痛期的必经之路。从全国层面和省份层面揭示中国经济结构性减速的特征事实;基于生产率视角构建一般均衡模型,阐述中国经济结构性加速和结构性减速的发生机理;指明中国经济结构向高质量服务化转型的未来方向;依据效率模式重塑的理论逻辑,剖析中国产业结构向高质量服务化转型的政策着力点。研究发现:第一,中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服务化转型并未产生结构红利,也未能摆脱结构性减速的发展规律,促使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第二,部门间的生产率差异是结构性减速的直接原因,未能实现效率模式重塑是结构性减速的根本原因;第三,效率模式重塑需要不断优化生产结构和需求结构,并发挥供需双侧的联动效应,推动经济增长由供给侧主导向需求侧主导转变,从而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螺旋式上升。未来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在要素层面应该以知识要素培养为核心、产业层面需要以优化服务业结构为核心、宏观层面则需要以公共品支出和收入分配改善为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服务化 经济结构 生产要素配置 结构性减速 结构性加速 效率模式重塑 产业结构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的污染减排效应研究——来自277个地级市的经验证据
17
作者 安孟 张诚 朱冠平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4-29,共6页
发挥数字经济的污染减排作用是推动中国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2011—2022年中国277个地级市的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实证探究数字经济对污染减排的影响和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 发挥数字经济的污染减排作用是推动中国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2011—2022年中国277个地级市的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实证探究数字经济对污染减排的影响和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显著驱动污染减排,在克服内生性问题及经过更换核心解释变量的测度方法的稳健性检验后,核心结论依然成立;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是数字经济驱动污染减排的重要中介机制;数字经济对污染减排的驱动作用在西部地区和资源型城市中更强。因此,应借助数字经济发展契机,充分释放数字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红利,加快推动地区发展方式转变和绿色转型,实现智慧、生态、美丽中国建设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环境污染 节能减排 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TO视角下全球主要经济体绿色金融实践及对中国的启示
18
作者 唐克 黄若晨 林迎蕾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9-58,共10页
当下全球环境问题愈演愈烈,生态建设迫在眉睫。绿色金融不仅可以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同时也可为生态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因此其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备受青睐,世界贸易组织(WTO)也对绿色金融给予高度关注。论文试图探索绿... 当下全球环境问题愈演愈烈,生态建设迫在眉睫。绿色金融不仅可以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同时也可为生态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因此其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备受青睐,世界贸易组织(WTO)也对绿色金融给予高度关注。论文试图探索绿色金融、技术创新和生态建设的内在联系,并从WTO视角研究全球主要经济体绿色金融支持生态建设的现状,提出我国应建立健全绿色金融制度体系,提高金融机构绿色金融参与度,激发绿色金融产品和技术创新,深化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技术创新 生态建设 WT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劳动经济学的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大勇 贾楠 陈忞潇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7-100,共4页
大学生就业难题显现出职业指导机制的不足。教育的信号作用失真、企业与大学生之间的寻找成本与交易成本过高、劳动力市场的失信现象与人才结构性困境,都使得学生的求职需求与社会产业需要不一致、人才的流动意向与社会人才结构布局相... 大学生就业难题显现出职业指导机制的不足。教育的信号作用失真、企业与大学生之间的寻找成本与交易成本过高、劳动力市场的失信现象与人才结构性困境,都使得学生的求职需求与社会产业需要不一致、人才的流动意向与社会人才结构布局相违背。在大学生、高校进行更加科学规划的同时,社会服务体系的介入也成为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信号作用 职业规划 人才结构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跨学科专家笔谈 被引量:17
20
作者 原新 陈友华 +3 位作者 李志宏 李佳 金牛 范文清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5,共25页
202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印发,这是国家层面首次出台以“银发经济”为主题的专项政策,成为新时代推动银发经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发展银发经济,创造适合老年... 202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印发,这是国家层面首次出台以“银发经济”为主题的专项政策,成为新时代推动银发经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发展银发经济,创造适合老年人的多样化、个性化就业岗位”,为实现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基础性方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人口少子化、老龄化和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等人口发展新形势相交织,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和增长动力转换等经济发展新要求相叠加,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统筹人口新形势和经济新要求的时代课题,这决定了银发经济不仅涉及人口发展领域,更涉及经济发展领域,需要从跨学科视角进行全面解读。有鉴于此,《人口与经济》特别约请我国银发经济学术、政策和实践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就“实现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议题展开跨学科研讨,准确把握大力发展银发经济的环境基础和资源禀赋,科学认识银发经济的概念、特点和规模,旨在以银发经济为牵引不断深化经济领域的适老化改革,及时出台助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政策,全方位更新和扩展对银发经济的认知,探寻老龄社会下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性和全局性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发经济 人口老龄化 老龄社会 中国式现代化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