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蔬菜根际微生物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历 杨森 +2 位作者 魏惠军 杜胜利 杨文博 《天津农业科学》 CAS 1996年第4期16-18,共3页
不同作物的根际有其特定的微生物群落,这一点已有论述。研究不同作物的根际微生物群落特点及其规律,对于探讨作物连作障碍的微生物机理,以及用微生态控制方法来克服连作障碍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7种蔬菜根际微生物的组成和变化进... 不同作物的根际有其特定的微生物群落,这一点已有论述。研究不同作物的根际微生物群落特点及其规律,对于探讨作物连作障碍的微生物机理,以及用微生态控制方法来克服连作障碍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7种蔬菜根际微生物的组成和变化进行了分析,并着重对黄瓜、大蒜根际优势菌进行了分析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微生物 连作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利用微生物生产抗癌药紫杉醇的技术优势 被引量:2
2
作者 朱旭东 周全 《生物产业技术》 2011年第2期33-35,共3页
一紫杉醇的发现和应用 紫杉烷(Taxanes)是一类具有三环二萜基本结构的天然代谢产物,在植物和微生物中,已经发现300多种紫杉烷分子.丰度较高的组分有十余种,大多具有很强的生物学活性.是开发新药的良好药源,在国际上受到广泛重视。
关键词 微生物生产 紫杉醇 抗癌药 优势 技术 利用 生物学活性 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文大藏经金色经文成分及纸张微生物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马燕莹 张凤玉 潘皎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8-86,共9页
藏文大藏经是翻译成藏文的印度佛教原典和佛教著述的总集,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本工作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扫描电子显微镜与能谱法、显微激光拉曼光谱法、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微生物分离纯化培养技术、分子生物... 藏文大藏经是翻译成藏文的印度佛教原典和佛教著述的总集,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本工作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扫描电子显微镜与能谱法、显微激光拉曼光谱法、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微生物分离纯化培养技术、分子生物学鉴定技术和高通量测序等方法分析了一件甘肃武威市博物馆藏书写金色经文的明清时期藏文大藏经样品和两件表面附有微生物的大藏经样品。分析结果表明:金色书写材料为金银铜合金颗粒,其中金(Au)含量72.8%~75.6%,银(Ag)含量22.8%~26.0%,铜(Cu)含量1.2%~1.6%,使用的金泥纯度不高;大藏经纸张用靛青染色,并以石墨涂覆表面;纸张的pH值在7.0~7.5之间,未酸化;纸张纤维间散布有大量真菌孢子,保存期间微生物繁殖生长的分泌物是纸张粘连的主要原因之一。纯化培养及分子鉴定结果表明大藏经表面绿色霉斑为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附着在大藏经表面的微生物种类包括毛壳菌属(Chaetomium sp.)、曲霉属(Aspergillus sp.)、毛霉属(Mucor sp.)和白僵菌属(Beauveria sp.)等。研究结果可为大藏经保护材料和修复技术的选择提供信息与依据,也为其揭展和防霉材料筛选提供评估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文大藏经 金泥 靛青 微生物 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聚β-羟基丁酸
4
作者 李会良 张雪松 +1 位作者 邢来君 张义科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8年第1期49-51,67,共4页
真养产碱菌(Alicaligeneseutrophus)M405可以利用葡萄糖生产聚β-羟基丁酸(PHB)。对真养产碱菌M405的营养性能以及PHB的定性、定量检测进行了研究,并对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PHB经... 真养产碱菌(Alicaligeneseutrophus)M405可以利用葡萄糖生产聚β-羟基丁酸(PHB)。对真养产碱菌M405的营养性能以及PHB的定性、定量检测进行了研究,并对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PHB经苏丹黑B梁色呈蓝黑色,它可以用氯仿抽提法提纯,在235nm分光光度计检测。真养产碱菌M405在氮源((NH4)2SO4)达2g·L-1时,经补料式一步培养后,葡萄糖转化率达到269%,此时PHB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Β-羟基丁酸 真养产碱菌M405 微生物发酵法
全文增补中
黄伞园艺一号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侯军 杜爱玲 石立三 《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17,共3页
对黄伞园艺一号菌株,在碳源、氮源、温度、pH值、抗杂水平、液体培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丝生长适温为24~30℃,最适温度为26℃;适宜pH为5~7,最适为6;最佳碳源为玉米粉,最佳氮源为牛肉膏;培养基(棉子壳)最适含水量为1∶1.3;... 对黄伞园艺一号菌株,在碳源、氮源、温度、pH值、抗杂水平、液体培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丝生长适温为24~30℃,最适温度为26℃;适宜pH为5~7,最适为6;最佳碳源为玉米粉,最佳氮源为牛肉膏;培养基(棉子壳)最适含水量为1∶1.3;出菇温度3~36℃,最适为13~25℃;该菌株抗杂和现蕾能力强,并具备液体培养出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伞 生长条件 抗杂 液体培养 子实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壁画菌害主要种群之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 被引量:16
6
作者 葛琴雅 李哲敏 +3 位作者 孙延忠 潘皎 文华安 郭宏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21,共8页
微生物是影响古代壁画安全保存与展示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检测是壁画保护研究的重要环节。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直接分析微生物遗传物质确定种属,可以避免传统检测技术必需的微生物培养过程,不仅快速、全面,更重要的是能够确定主要致病菌。... 微生物是影响古代壁画安全保存与展示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检测是壁画保护研究的重要环节。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直接分析微生物遗传物质确定种属,可以避免传统检测技术必需的微生物培养过程,不仅快速、全面,更重要的是能够确定主要致病菌。本研究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中国北方两个5世纪壁画墓,确定导致壁画菌害的主要种群为假诺卡氏菌(Pseudonocardia sp.),为微生物病害治理和预防提供了基本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画 致病微生物 分子生物学技术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细菌阿特拉津氯水解酶基因的转基因烟草对土壤中阿特拉津的生物降解 被引量:6
7
作者 斯华敏 朱丽 +6 位作者 牟仁祥 刘文真 胡国成 付亚萍 陈铭学 蔡宝立 孙宗修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96-601,共6页
植物修复(Phytoremediation)技术是消除或减少土壤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采用植物转基因技术对土壤中除草剂阿特拉津的降解进行了探索。通过农杆菌介导将阿特拉津氯水解酶基因AD1-atzA转入烟草中,获得了转基因植株。T1代植... 植物修复(Phytoremediation)技术是消除或减少土壤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采用植物转基因技术对土壤中除草剂阿特拉津的降解进行了探索。通过农杆菌介导将阿特拉津氯水解酶基因AD1-atzA转入烟草中,获得了转基因植株。T1代植株在浇灌了20mg·L-1阿特拉津溶液的模拟污染土壤条件下生长45d,抗性植株的RT-PCR结果证实叶片中阿特拉津氯水解酶基因得到正常转录,液相色谱质谱分析在叶片中检出阿特拉津的水解产物羟基阿特拉津。结果表明,用转基因植物修复阿特拉津污染土壤是值得进一步探索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特拉津 生物降解 阿特拉津氯水解酶基因 转基因烟草 植物修复 环境生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P生物发光法在文物抑菌剂效力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葛琴雅 潘晓轩 +2 位作者 李强 潘皎 郭宏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9-46,共8页
抑菌剂的筛选是文物微生物病害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传统的效力检测方法依赖培养,因而不能用于人工培养条件下生长状态不佳的微生物,更无法用于文物现场的快速检测。近年兴起的一些活菌快速检测技术,由于不依赖培养,为筛选文物保护抑菌... 抑菌剂的筛选是文物微生物病害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传统的效力检测方法依赖培养,因而不能用于人工培养条件下生长状态不佳的微生物,更无法用于文物现场的快速检测。近年兴起的一些活菌快速检测技术,由于不依赖培养,为筛选文物保护抑菌剂提供了新的思路。本工作总结了传统方法以及当前常用的活菌快速检测技术,通过实验室及现场实验,实现了用ATP生物发光检测文物抑菌剂效力,弥补了传统技术的不足,为筛选文物保护抑菌剂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微生物 抑菌剂 活菌检测 ATP生物发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菌来源的抗氧化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9
作者 侯军 刘方 +2 位作者 李乐 林晓民 杜爱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48-653,共6页
本文综述了食用菌、野生大型真菌、海洋真菌、植物内生真菌、虫生真菌、酵母等不同真菌产生抗氧化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提出真菌来源的抗氧化活性物质研究建议,展望从真菌中提取抗氧化活性物质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野生大型真菌 海洋真菌 植物内生真菌 虫生真菌 酵母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产几丁质酶、抑真菌的侧孢芽孢杆菌 被引量:19
10
作者 赵秋敏 陈月华 +1 位作者 蔡峻 卢伟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42-46,共5页
从524株芽孢杆菌中筛选出一株几丁质酶活力高的侧孢芽孢杆菌1.864菌株。研究表明该菌对小麦赤霉菌等6种病原真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通过几丁质酶抑制剂以及酶活力变化对抑制真菌活性的相关研究,初步认为该菌株的抑菌物质为几丁质酶。... 从524株芽孢杆菌中筛选出一株几丁质酶活力高的侧孢芽孢杆菌1.864菌株。研究表明该菌对小麦赤霉菌等6种病原真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通过几丁质酶抑制剂以及酶活力变化对抑制真菌活性的相关研究,初步认为该菌株的抑菌物质为几丁质酶。生物测定表明1.864的几丁质酶粗酶对蚊幼具有较高的活性,同时对Bt制剂杀虫活性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孢芽孢杆菌 几丁质酶 抑真菌 杀虫活性 增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种子特异性启动子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财音青格乐 李明春 +2 位作者 蔡易 陶然 邢来君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17,共7页
通过PCR技术从大豆品种吉林 4 3基因组DNA中分离到大豆β 伴球蛋白α 亚基基因启动子片段 (BCSP4 89) ,对此片段采用TAILPCR技术进一步延伸 ,获得了启动子片段BCSP6 6 6。序列分析表明 ,在启动子片段BCSP6 6 6中含有多种种子特异性启动... 通过PCR技术从大豆品种吉林 4 3基因组DNA中分离到大豆β 伴球蛋白α 亚基基因启动子片段 (BCSP4 89) ,对此片段采用TAILPCR技术进一步延伸 ,获得了启动子片段BCSP6 6 6。序列分析表明 ,在启动子片段BCSP6 6 6中含有多种种子特异性启动子所特有的序列元件 ,如A T富含序列元件、RY重复序列元件、AGCCCA序列元件、TACACAT序列元件、ACGT序列元件、E盒等。据此推测该启动子片段具有种子特异性启动子活性。以该片段构建种子特异性表达载体pBI12 1 6 6 6 ,以FloralDip方法转化拟南芥 ,转基因拟南芥中的GUS酶荧光光度分析和组织化学检测均表明 ,GUS基因在启动子片段BCSP6 6 6调控下获得了种子特异性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特异性启动子 序列元件 TAIL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TS序列分析对疑似白羊肚菌株的分子鉴定 被引量:16
12
作者 侯军 林晓民 +4 位作者 江芸 牛洪江 刘峰 王常容 刘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1-144,共4页
通过提取疑似白羊肚菌株基因组DNA,采用通用引物ITS1和ITS4扩增ITS序列,利用GenBank中的BLAST软件搜索同源序列进行比对,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对疑似菌株白羊肚进行了初步分子鉴定。结果表明,在GenBank数据库中登录的有26个菌株与白羊肚IT... 通过提取疑似白羊肚菌株基因组DNA,采用通用引物ITS1和ITS4扩增ITS序列,利用GenBank中的BLAST软件搜索同源序列进行比对,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对疑似菌株白羊肚进行了初步分子鉴定。结果表明,在GenBank数据库中登录的有26个菌株与白羊肚ITS序列相似度为99%,其中Pleurotus eryngii(杏鲍菇)15个,P.nebrodensis(白灵菇)11个。根据rDNAITS区序列分析准则和白羊肚菌褶呈网格状,菌盖为白色的形态特征,确定疑似白羊肚菌株为与白灵菇(P.nebrodensis)和杏鲍菇(P.eryngii)高度近缘的一个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羊肚 ITS 白灵菇 杏鲍菇 分子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球菌肽(NISIN)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3
作者 李明春 田睿 邢来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10-12,共3页
对Nisin的分子结构、Nisin的抑菌作用的分子基础以及Nisin生物合成的遗传学研究的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试图较全面地论述Nisin研究的现状和前景。
关键词 乳球菌肽 抑菌作用 进展 NISIN 食品防腐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著PHA合成菌回注法提高活性污泥积累聚羟基脂肪酸酯能力 被引量:6
14
作者 邓飞 曾猛 +4 位作者 刘娜 王聪 孙村民 王淑芳 宋存江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19,共6页
在活性污泥驯化之初加入少量土著聚羟基脂肪酸酯(PHA)合成菌(0.10-0.25g/L),通过10 d厌氧-好氧或好氧-沉淀方式进行污泥驯化后, 以葡萄糖或乙酸钠为碳源进行PHA发酵. 研究了驯化前后土著PHA合成菌回注组和对照组驯化过程中的总菌数... 在活性污泥驯化之初加入少量土著聚羟基脂肪酸酯(PHA)合成菌(0.10-0.25g/L),通过10 d厌氧-好氧或好氧-沉淀方式进行污泥驯化后, 以葡萄糖或乙酸钠为碳源进行PHA发酵. 研究了驯化前后土著PHA合成菌回注组和对照组驯化过程中的总菌数,PHA合成菌数的变化,以及对PHA发酵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回注组污泥中PHA合成菌的增长速率和增长量均高于对照组,各种污泥积累PHA占挥发性悬浮固体的比例提高了21.44%-43.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活性污泥 土著PHA合成菌 厌氧-好氧驯化 好氧-沉淀驯化 聚羟基脂肪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大豆导入深黄被孢霉△^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卜云萍 李明春 +2 位作者 胡国武 王广科 邢来君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17,共7页
通过农杆菌介导法 ,将深黄被孢霉△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导入到栽培大豆吉育 4 3、黑农36、黑农 37等品种。采用多种外植体和感染方法 ,从子叶节和胚轴诱导出丛生芽与再生植株。经过在含 5 0mg L卡那霉素的筛选培养基中连续筛选 ,获得一... 通过农杆菌介导法 ,将深黄被孢霉△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导入到栽培大豆吉育 4 3、黑农36、黑农 37等品种。采用多种外植体和感染方法 ,从子叶节和胚轴诱导出丛生芽与再生植株。经过在含 5 0mg L卡那霉素的筛选培养基中连续筛选 ,获得一批转基因植株。经PCR检测和DNA分子杂交分析 ,初步证明外源基因已导入并整合到大豆基因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深黄被孢霉 △^6-脂肪酸脱氢酶 农杆菌介导法 转基因植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烟草表达高山被孢霉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明春 刘莉 +2 位作者 胡国武 财音青格乐 邢来君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18-621,共4页
将高山被孢霉ATCC16 2 6 6Δ6 脂肪酸脱氢酶 (D6D)基因亚克隆到植物表达载体pBI12 1中 ,构建了CaMV35S启动子驱动的植物表达载体pBMACL6。经根癌农杆菌LBA4 4 0 4的介导 ,采用叶盘法转化烟草Xanthi,得到一批转基因烟草植株。转基因植株... 将高山被孢霉ATCC16 2 6 6Δ6 脂肪酸脱氢酶 (D6D)基因亚克隆到植物表达载体pBI12 1中 ,构建了CaMV35S启动子驱动的植物表达载体pBMACL6。经根癌农杆菌LBA4 4 0 4的介导 ,采用叶盘法转化烟草Xanthi,得到一批转基因烟草植株。转基因植株的PCR和Southernblot分析表明 ,D6D基因已经整合到烟草基因组中。脂肪酸GC分析表明 ,与未转基因的烟草苗对照相比 ,转基因植株有D6D基因目标产物γ 亚麻酸的产生 ,说明高山被孢霉的D6D基因在烟草中得到了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被孢霉△^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 转基因烟草 Γ-亚麻酸 品质改良 油料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杆菌AD26的分离鉴定及其与假单胞菌ADP对阿特拉津的联合降解 被引量:10
17
作者 朱希坤 李清艳 蔡宝立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27-632,共6页
用富集培养法,从农药厂的工业废水中分离到高效降解除草剂阿特拉津的AD26菌株,通过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该菌株被鉴定为节杆菌(Arthrobacter sp.)。降解基因的PCR分析表明,AD26含有阿特拉津降解基因trzN和atzBC,它能以阿特拉津为唯一氮... 用富集培养法,从农药厂的工业废水中分离到高效降解除草剂阿特拉津的AD26菌株,通过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该菌株被鉴定为节杆菌(Arthrobacter sp.)。降解基因的PCR分析表明,AD26含有阿特拉津降解基因trzN和atzBC,它能以阿特拉津为唯一氮源、蔗糖或柠檬酸钠为碳源生长,将阿特拉津降解成氰尿酸,降解速度快但降解不完全。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ADP是Wackett实验室分离的阿特拉津降解菌株,含有阿特拉津降解基因atzABCDEF,能以阿特拉津为唯一氮源、柠檬酸钠为碳源(不能以蔗糖为碳源)生长,将阿特拉津降解成NH3和CO2,降解完全但降解速度慢。在阿特拉津浓度为200mg·L-1的无机盐培养基中进行的AD26和ADP混合培养表明,它们对阿特拉津的降解发生了互补和增强作用,两个菌株能在以阿特拉津为唯一氮源、蔗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而且生长和降解速率都好于单个菌株,培养72h后阿特拉津去除率达到99.9%,其中76.7%的阿特拉津被降解成NH3和CO2。这表明由节杆菌AD26和假单胞菌ADP组成的混合菌株在阿特拉津废水处理和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中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杆菌AD26 假单胞菌ADP 阿特拉津 联合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海藻糖合酶工程菌高密度发酵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颖 杨丽维 +4 位作者 齐欣 陈晓云 李明春 唐柳 张峻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154-158,共5页
目的:通过对前期构建的海藻糖合酶基因工程菌进行高密度发酵的研究,获得了其高密度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摇瓶发酵和10L自控罐高密度发酵研究了培养基、pH、发酵方式对工程菌生长及目的蛋白表达的影响,并考察了工程菌中重组质粒的遗传稳... 目的:通过对前期构建的海藻糖合酶基因工程菌进行高密度发酵的研究,获得了其高密度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摇瓶发酵和10L自控罐高密度发酵研究了培养基、pH、发酵方式对工程菌生长及目的蛋白表达的影响,并考察了工程菌中重组质粒的遗传稳定性。结果:海藻糖合酶基因工程菌高密度发酵的培养基为2YT+0.2%葡萄糖,最适pH为7.0,发酵方式为分批补料,通过10L自控罐高密度发酵最终得到的工程菌细胞密度达到了50.78g/L,酶活达到了3.197U/mL。所构建的重组质粒在宿主中得到了稳定遗传。结论:优化了海藻糖合酶基因工程菌高密度发酵的条件,为海藻糖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糖合酶 基因工程菌 高密度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营养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剑 高年发 +1 位作者 刘伟 杨枫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7-30,共4页
研究了L delbrueckiiYJS 2 1的营养要求 ,结果表明 ,L delbrueckiiYJS 2 1缺乏合成L 谷氨酸、L 天冬氨酸、L 色氨酸、L 异亮氨酸的能力 ;生物素、对氨基苯甲酸、硫胺素对L delbrueckiiYJS 2 1生长及产酸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利用... 研究了L delbrueckiiYJS 2 1的营养要求 ,结果表明 ,L delbrueckiiYJS 2 1缺乏合成L 谷氨酸、L 天冬氨酸、L 色氨酸、L 异亮氨酸的能力 ;生物素、对氨基苯甲酸、硫胺素对L delbrueckiiYJS 2 1生长及产酸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利用正交设计优化得到了最佳生长因子 :L 谷氨酸 30mg/L、L 天冬氨酸 8mg/L、L 色氨酸 1 2mg/L、L 异亮氨酸 6mg/L、生物素 180 μg/L、对氨基苯甲酸 4mg/L、硫胺素 2 0mg/L。在最适发酵条件下 ,乳酸产量、对糖转化率、乳酸生产率分别为 14 0 3g/L、93 5 %、1 95 g/ (L·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ctobacillus-delbrueckii 营养条件 生长因子 乳酸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博物馆文物库房部分文物与囊匣中霉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艳红 刘自军 +3 位作者 刘根亮 李彬 潘皎 马清林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1-67,共7页
馆藏文物中的书画、古籍、档案、纺织品和竹木漆器等有机质文物,常常受到霉菌的破坏。为了解文物库房有机质文物中霉菌病害现状,寻找适合的防治方法,利用显微形态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四个库房内文物材料与囊匣上滋生的霉菌进行采样... 馆藏文物中的书画、古籍、档案、纺织品和竹木漆器等有机质文物,常常受到霉菌的破坏。为了解文物库房有机质文物中霉菌病害现状,寻找适合的防治方法,利用显微形态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四个库房内文物材料与囊匣上滋生的霉菌进行采样、培养、分离和鉴定。实验分离出的14株菌株通过形态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6个属,包括毛壳菌属(Chaetomium)、畸枝霉属(Malbranchea)、曲霉属(Aspergillus)、派伦霉属(Peyronellaea)和枝孢属(Cladosporium)等,其中毛壳菌属数量最多,曲霉属次之,多数为能对文物产生危害的常见菌种,亟待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实验结果可为今后霉菌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库房 有机质文物 霉菌鉴定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