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7篇文章
< 1 2 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命科学学院公共实验平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0
1
作者 周颖 田在宁 陈凌懿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36-238,246,共4页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公共实验平台在建设中秉承开放共享、有偿使用、统筹管理、促进科研发展的理念,整合院内公用仪器资源,在管理委员会的监督下把握前进方向,通过制度化管理规范平台运行,利用网络化手段使平台建设更加完善,发掘一切...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公共实验平台在建设中秉承开放共享、有偿使用、统筹管理、促进科研发展的理念,整合院内公用仪器资源,在管理委员会的监督下把握前进方向,通过制度化管理规范平台运行,利用网络化手段使平台建设更加完善,发掘一切可用力量扩充仪器管理队伍,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便捷稳定的仪器使用环境,促进了生物学科领域研究的飞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实验平台建设 开放共享 有偿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开大学馆藏天牛总科昆虫名录 被引量:8
2
作者 王文凯 郑乐怡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1-8,共8页
从南开大学昆虫标本室收藏的 12 0 0余号天牛标本中鉴定出 2 2 6种,归属于 2科 6亚科 12 0属。
关键词 南开大学 天牛总科 昆虫名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17届摇蚊学国际会议在南开大学召开
3
作者 王新华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067-,共1页
关键词 摇蚊 南开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韭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
4
作者 魏远 吉思雨 陈成彬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6-58,共3页
选取常见蔬菜韭菜花序为实验材料,以压片法制备花粉母细胞临时装片观察减数分裂过程。结果显示,韭菜的染色体较大,着色力强,图像清晰,易于找到减数分裂不同发育时期的细胞,尤其是减数分裂前期Ⅰ染色体的形态典型且清晰。韭菜花序取材容... 选取常见蔬菜韭菜花序为实验材料,以压片法制备花粉母细胞临时装片观察减数分裂过程。结果显示,韭菜的染色体较大,着色力强,图像清晰,易于找到减数分裂不同发育时期的细胞,尤其是减数分裂前期Ⅰ染色体的形态典型且清晰。韭菜花序取材容易,实验方法简捷,制片效果好,成功率高,适用于中学生物学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数分裂 韭菜花序 花粉母细胞 生物学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哺乳动物卵泡发育阶段颗粒细胞增殖与分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郭妍岩 张羽欣 +7 位作者 陆瑞 李玉鹏 陈龙宾 张金龙 姚大为 阮维斌 张效生 郭晓飞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84-1493,共10页
在哺乳动物的繁殖过程中,精子和卵子的发生以及受精卵的发育都至关重要。目前,有关哺乳动物卵母细胞成熟发育的研究不在少数,但对其保卫细胞-颗粒细胞是如何对卵母细胞发育产生作用的还有待深入探索。在雌性哺乳动物中,早期卵巢颗粒细... 在哺乳动物的繁殖过程中,精子和卵子的发生以及受精卵的发育都至关重要。目前,有关哺乳动物卵母细胞成熟发育的研究不在少数,但对其保卫细胞-颗粒细胞是如何对卵母细胞发育产生作用的还有待深入探索。在雌性哺乳动物中,早期卵巢颗粒细胞是由卵巢网和卵巢表皮细胞发育而来的;此后的前体颗粒细胞阶段就围绕于卵母细胞周围,通过间隙连接方式为卵母细胞提供营养物质并进行信息交流,并依赖繁殖激素(如AMH、FSH、LH)调节作用进而对卵母细胞成熟进行调控。本文通过综述哺乳动物卵巢颗粒细胞的来源、颗粒细胞在卵泡各发育阶段的分化及其在卵母细胞成熟过程的功能机制,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哺乳动物卵巢颗粒细胞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帮助,并为体外卵母细胞成熟培养体系提供优化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 颗粒细胞 卵母细胞 哺乳动物 增殖与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免疫应激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陆瑞 盛辉 +5 位作者 郭妍岩 张羽欣 姚大为 郭晓飞 阮维斌 张效生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46-958,共13页
近年来,脂多糖(LPS)引发的免疫应激已经成为畜牧业生产中潜在的威胁。LPS作为一种常见的细菌内毒素,具有多种免疫活性,在免疫调节和细胞信号转导中扮演重要角色。LPS能够快速激活动物的免疫系统,引发多种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NF)和... 近年来,脂多糖(LPS)引发的免疫应激已经成为畜牧业生产中潜在的威胁。LPS作为一种常见的细菌内毒素,具有多种免疫活性,在免疫调节和细胞信号转导中扮演重要角色。LPS能够快速激活动物的免疫系统,引发多种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等的分泌。适度的LPS刺激可以提高动物的抗病能力,帮助其有效对抗感染和外界压力。然而,过量或长期的LPS暴露则可能导致动物的免疫系统过度激活,引起炎症性疾病的发生,甚至影响动物生产性能和健康状态。目前,LPS已被广泛应用于建立与免疫应激相关的动物模型,深入理解LPS对于不同动物免疫应激的影响对畜牧业的生产至关重要,也是兽医领域开发兽药的关键。笔者对LPS的结构和功能、不同动物经历LPS免疫应激的共性和差异、缓解LPS免疫应激的措施进行了综述,并对LPS免疫应激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其在疾病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对今后研究动物LPS免疫应激提出了建议和展望,以期为LPS的研究和畜牧业生产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LPS) 免疫应激 免疫调节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蹄疫病毒在宿主细胞增殖及免疫逃逸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海洋 高永宇 +8 位作者 李翰文 冯宏盛 鲜钰涵 杨思宇 桑辰君 曹玉蝶 唐越 李子彬 高凤山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50-1262,共13页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引起的一类偶蹄类动物感染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传播途径多,速度快,给全球畜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而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rld Organi...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引起的一类偶蹄类动物感染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传播途径多,速度快,给全球畜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而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rld Organization for Animal Health,WOAH)列为A类动物传染病之首。笔者综述了FMDV基因组结构、增殖及免疫逃逸机制等最新研究进展,揭示了FMDV通过整联蛋白受体和硫酸乙酰肝素受体以及目前尚未发现的第3种“受体”侵入细胞并在宿主中进行复制表达的机制,阐明了FMDV在与宿主的长期共同作用过程中进化出逃避宿主天然免疫的机制,并发现多个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参与了对天然免疫信号通路活化的抑制。通过对FMDV细胞增殖及免疫逃逸机制的研究,阐明FMDV的致病机制,可为今后提高口蹄疫的防控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FMDV) 增殖 免疫逃逸 致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豆响应盐胁迫的转录组分析
8
作者 于思佳 于太飞 +9 位作者 孙现军 王世佳 武书羽 姜雪敏 胡正 常玉洁 武晶 陈锐 张辉 姜奇彦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98-1415,共18页
菜豆是我国重要的可食用豆类,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广泛的使用价值。盐胁迫对菜豆的生长发育影响显著。本研究以菜豆F0006591为材料,用0.2 mol/L NaCl溶液对苗期菜豆进行盐胁迫处理。利用RNA-seq测序技术,对盐胁迫处理0 h、6 h、9 h、1... 菜豆是我国重要的可食用豆类,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广泛的使用价值。盐胁迫对菜豆的生长发育影响显著。本研究以菜豆F0006591为材料,用0.2 mol/L NaCl溶液对苗期菜豆进行盐胁迫处理。利用RNA-seq测序技术,对盐胁迫处理0 h、6 h、9 h、12 h、24 h的菜豆根系中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盐胁迫处理后,相较于对照组(0 h),不同盐胁迫处理时间的样本基因表达量都发生显著变化,其中盐胁迫处理不同时间点都差异表达的基因共3383个。对这些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发现,它们主要参与到盐胁迫响应、氧化应激、细胞防御等生物过程中,涉及植物激素信号传导、谷胱甘肽代谢、糖酵解等多种代谢途径。对盐胁迫下所有上调表达的关键基因进行共表达网络关联分析发现,脱落酸信号传导途径核心组分与抗氧化胁迫和能量代谢途径中的相关基因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经RT-qPCR验证,4个激素信号途径相关基因、6个能量代谢相关基因及2个抗氧化相关基因随盐胁迫处理时间的增加,其表达量的动态变化呈逐渐上升趋势且与RNA-seq分析结果一致。该结果暗示ABA信号传导途径可能在菜豆盐胁迫响应调控网络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为菜豆耐盐分子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豆 盐胁迫 转录组分析 差异表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 保证师生的生命安全 被引量:32
9
作者 王同顺 赵素然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4年第6期143-145,共3页
实验室安全是实验室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保证师生生命安全的必备条件。要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注重实验室安全检查。让实验室成为一个为师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科研、实验的环境。
关键词 师生 实验室安全 实验室管理 科研 创造 学习 内容 保证 生命安全 必备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4~2013年药理学资助项目的回顾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彭英 姜威 +1 位作者 段亚君 吴镭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485-1492,共8页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和作用机理的一门桥梁学科,在连接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的转化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就NSFC 2004~2013十年间资助的药理学相关项目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归纳分析了药理学研究中出...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和作用机理的一门桥梁学科,在连接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的转化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就NSFC 2004~2013十年间资助的药理学相关项目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归纳分析了药理学研究中出现的新特点和问题,以期为我国药理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药理学 资助项目 回顾分析 转化医学 药物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尾脂沉积关键基因筛选及lncRNA-miRNA-mRNA调控网络分析
11
作者 张羽欣 张龙 +5 位作者 郭妍岩 石笑迪 李博禹 阮维斌 姚大为 张效生 《华北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0-198,共9页
为筛选不同尾型绵羊尾部脂肪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mRNAs、miRNAs和lncRNAs,构建参与调控绵羊尾部脂肪沉积的重要竞争性内源RNA(ceRNA)调控网络,随机选取2岁(24月龄)杜泊羊和天津大尾羊各3只,取尾部脂肪组织进行H&E染色和全转录组测序... 为筛选不同尾型绵羊尾部脂肪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mRNAs、miRNAs和lncRNAs,构建参与调控绵羊尾部脂肪沉积的重要竞争性内源RNA(ceRNA)调控网络,随机选取2岁(24月龄)杜泊羊和天津大尾羊各3只,取尾部脂肪组织进行H&E染色和全转录组测序,运用生物信息学筛选差异表达的RNAs,并进行靶基因预测和功能富集,从调控脂质沉积的角度,进一步分析其调控网络和靶向关系。结果表明,天津大尾羊尾部脂肪细胞面积显著大于杜泊羊尾部脂肪细胞;杜泊羊和天津大尾羊尾部脂肪组织存在差异表达的mRNAs共有1156个(403个上调表达,753个下调表达),差异表达的miRNAs共有72个(其中46个上调表达,26个下调表达),差异表达的lncRNAs共392个(142个上调表达,250个下调表达);同时,差异表达lncRNAs预测到靶基因216个,这些靶基因参与四氢叶酸代谢过程、GAIT复合体、辅酶分解代谢过程等与脂代谢相关生物学过程以及甘油酯代谢、生物素代谢、脂肪消化和吸收及磷脂酰肌醇信号系统等信号通路;通过预测差异表达的mRNAs和lncRNAs与miRNAs的靶向关系,成功构建一个与绵羊尾脂沉积密切相关的ceRNA网络,其中24个lncRNAs和6个miRNAs被预测可以调控PROX1、LPL及LRP1B与脂代谢密切相关的基因。综上,PROX1、LPL和LRP1B在绵羊尾脂沉积中发挥关键作用,预测到MSTRG.9916.7等4个lncRNAs通过PROX1正向调节脂肪代谢,MSTRG.7563.1和MSTRG.4729.1通过LPL正向调节脂肪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泊羊 天津大尾羊 尾脂 RNA-SEQ ce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煤矿复垦区沙棘混交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12
作者 李赟 张全喜 +5 位作者 张瀛澜 李佳晟 倪璐 冯森霞 喻其林 郭东罡 《微生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22,共11页
针对黄土高原露天煤矿复垦区土壤修复情况,探究以沙棘为主,油松、刺槐和柠条为辅的八种复垦模式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安太堡露天煤矿西排土场的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Biodiversity-Ecosystem Functioning,BEF)... 针对黄土高原露天煤矿复垦区土壤修复情况,探究以沙棘为主,油松、刺槐和柠条为辅的八种复垦模式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安太堡露天煤矿西排土场的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Biodiversity-Ecosystem Functioning,BEF)样地中沙棘为主,刺槐、油松和柠条为辅的24块样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Spearman、冗余分析(RDA)、主坐标分析(PcoA)等方法,对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及多样性进行研究,同时揭示优势微生物群落,并探究土壤环境驱动因子与其相关性。结果显示,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以及孢霉菌门(Mortierellomycota)为真菌群落中的优势类群,其中,沙棘+油松模式中的此三种真菌门类的相对丰度最高;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以及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为细菌中的优势类群,其中,沙棘+油松模式中的此三种细菌门类的相对丰度最高。复垦区土壤中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具有显著差异,但细菌群落的差异不显著,其中细菌群落多样性明显多于真菌。土壤真菌和细菌群落各样本间组成差异均显著。速效钾(AK)是真菌群落组成的主要驱动因子,pH是细菌群落组成的主要驱动因子。在露天矿区生态复垦过程中,沙棘+油松模式是优势菌群含量最高的恢复模式,沙棘+油松+刺槐模式是微生物多样性最高的模式,沙棘模式是受环境因子影响最小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混交林 煤矿复垦区 植物修复模式 微生物群落组成 环境驱动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区萝卜根际细菌差异及对萝卜品质影响
13
作者 张孟娟 张宁宁 +3 位作者 张强 阮维斌 陈秋生 程奕 《天津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9-26,共8页
为分析萝卜根际土壤生态结构,提供科学的种植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对天津市西青产区、武清产区根际细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西青产区和武清产区分别有17097和18435个独特的细菌扩增子序列变体(Amplicon Sequence Variant,ASV),2个... 为分析萝卜根际土壤生态结构,提供科学的种植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对天津市西青产区、武清产区根际细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西青产区和武清产区分别有17097和18435个独特的细菌扩增子序列变体(Amplicon Sequence Variant,ASV),2个产区共有7691个相同的细菌ASV。通过α多样性分析表明,武清产区萝卜根际细菌多样性和均匀度显著高于西青产区,其中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Bacteroidota(拟杆菌门)、Acidobacteriota(酸杆菌门)的丰度之和达到63.63%~64.88%,属于绝对优势菌门。经过相关性分析发现,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维生素C、二甲基二硫醚、二甲基三硫醚等指标与根际细菌多样性有明显相关性。综上,不同产区萝卜根际细菌存在差异,细菌群落组成影响萝卜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青萝卜 根际细菌 高通量测序 群落结构 功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花菜BolPEN2基因克隆与抗软腐病功能研究
14
作者 马超超 王瑾 +3 位作者 王尧 陶婧婷 王春国 李慧 《核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6-695,共10页
硫代葡萄糖苷(硫苷)是青花菜等十字花科植物产生的一类重要次生代谢产物,这其中吲哚族硫苷及其水解产物被证实在植物抵御病原菌侵染等生物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PEN2是调控吲哚族硫苷水解的关键基因,为了探究该类基因在青花菜硫苷水解及... 硫代葡萄糖苷(硫苷)是青花菜等十字花科植物产生的一类重要次生代谢产物,这其中吲哚族硫苷及其水解产物被证实在植物抵御病原菌侵染等生物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PEN2是调控吲哚族硫苷水解的关键基因,为了探究该类基因在青花菜硫苷水解及响应生物胁迫中的功能,本研究对青花菜中PEN2基因(BolPEN2)进行了克隆,并对其转录表达特征及其在响应软腐病菌侵染胁迫中的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BolPEN2编码区全长1668 bp,编码555个氨基酸。BolPEN2在种子中呈现高表达,并且在青花菜受到软腐病菌侵染胁迫后其表达水平呈现上升趋势,暗示BolPEN2在青花菜响应生物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探究BolPEN2的功能,成功创制了BolPEN2过表达及RNAi沉默青花菜转化材料。生理及表型分析结果表明,BolPEN2过表达显著提高了青花菜转化株对软腐病的抗性,BolPEN2沉默青花菜材料则表现出更强的感病特征。与之相对应,BolPEN2过表达青花菜植株叶片总硫苷含量显著低于对照青花菜,而BolPEN2沉默青花菜植株中总硫苷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研究结果证实BolPEN2可能通过调控吲哚族硫苷水解过程而在青花菜抗软腐病中发挥重要作用,该结果为进一步揭示BolPEN2的功能及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创制抗病青花菜材料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花菜 硫代葡萄糖苷 BolPEN2 软腐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萝卜肉质根糠心表型与质地特征分析
15
作者 马子云 范伟强 +6 位作者 王超楠 弓琼 张红 黄志银 刘晓晖 王华忠 张斌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7-105,共9页
为阐明萝卜肉质根质地特征与糠心性状的相关联性以及糠心性状的发生机理,以12个萝卜品种为试材,在生长中后期针对糠心发生过程中肉质根表型形态、细胞形态及韧性、脆性、硬度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萝卜肉质根糠心主要发生于存在大量... 为阐明萝卜肉质根质地特征与糠心性状的相关联性以及糠心性状的发生机理,以12个萝卜品种为试材,在生长中后期针对糠心发生过程中肉质根表型形态、细胞形态及韧性、脆性、硬度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萝卜肉质根糠心主要发生于存在大量薄壁细胞的次生木质部,并且是从由初生木质部构成的中央髓处向外围次生木质部发散,而最外围的次生韧皮部和皮层部分几乎不发生糠心;纵切截面的糠心组织分布整体呈现类似“V”形特征,横切截面的糠心组织呈现放射状或者点、环状分布。大部分参试萝卜品种的糠心病变最先在尾部发生。萝卜肉质根的韧性、脆性、硬度随生长发育进程总体上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其中韧性和硬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糠心程度,但不同皮色萝卜品种肉质根糠心指数与韧性、硬度的相关性存在差异。糠心发生过程中,萝卜肉质根细胞排列由未糠心时的有序紧密,逐渐发展为松散、破裂、无序,形成白色海绵状孔隙,再到大的空洞,细胞壁也逐渐发展为皱缩、破裂乃至融合态势。研究结果对萝卜生产过程中的糠心鉴定与及时采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 糠心 质地特征 相关性分析 石蜡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氧杂环丁烷中间体的余辉发光材料构建与生物成像研究进展
16
作者 王楠楠 姬盛路 丁丹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30-846,共17页
余辉成像技术规避了生物组织自体荧光干扰,拥有超高成像信噪比,在生物医学成像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利用二氧杂环丁烷高能中间体的生成和分解可实现对光能的储存和释放,因此能够被单线态氧氧化生成二氧杂环丁烷中间体的余辉材料,... 余辉成像技术规避了生物组织自体荧光干扰,拥有超高成像信噪比,在生物医学成像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利用二氧杂环丁烷高能中间体的生成和分解可实现对光能的储存和释放,因此能够被单线态氧氧化生成二氧杂环丁烷中间体的余辉材料,能获得长持续发光。基于二氧杂环丁烷中间体的余辉发光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结构多样性,可通过结构修饰延长余辉发射范围、增强余辉强度,实现更精准的余辉成像。本综述总结了基于二氧杂环丁烷中间体的余辉材料的发光机理和构建策略,介绍了多组分和单分子余辉材料的设计策略并详细论述了已报道的余辉底物及其发光机理。此外,分类探讨了余辉纳米探针的设计策略及其在疾病诊断、生物传感和成像等领域的最新进展,最后分析了该类材料在临床转化中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辉发光 二氧杂环丁烷 余辉材料 疾病诊断 生物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ISH和GISH技术的芝麻栽培种和野生种染色体组特征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琴 赵瑞红 +5 位作者 琚铭 陈成彬 段迎辉 杨伟飞 苗红梅 张海洋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8-53,共6页
为揭示胡麻属物种进化特征,探究胡麻属基因组结构演变及物种进化,促进野生资源的开发利用,以芝麻栽培种豫芝11号和2n=26类型野生种S.alatum 3651为试验材料,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基因组荧光原位杂交(GISH)技术对芝麻栽培种和野生种... 为揭示胡麻属物种进化特征,探究胡麻属基因组结构演变及物种进化,促进野生资源的开发利用,以芝麻栽培种豫芝11号和2n=26类型野生种S.alatum 3651为试验材料,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基因组荧光原位杂交(GISH)技术对芝麻栽培种和野生种染色体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芝麻栽培种和野生种均为2n=2x=26类型;rDNA-FISH杂交结果显示,栽培种的13对染色体中,3对染色体(第7、8、9对染色体)的短臂端部携带45S rDNA特异信号,显示为随体特异染色体;2对染色体(第5、11对染色体)的短臂携带5S rDNA特异信号,5S rDNA与45S rDNA信号位于不同染色体上。野生种的13对染色体中,有2对染色体(第4、7对染色体)携带45S rDNA杂交信号,1对染色体(第4对染色体)携带5S rDNA特异信号,5S rDNA与45S rDNA信号位于同一染色体不同位置,表明栽培种与野生种的染色体组特征差异较大。GISH杂交结果显示,分别以栽培种和野生种的基因组DNA作探针与自身染色体杂交,每条染色体上携带不同强弱的杂交信号,而与对方染色体杂交,均表现出极少的杂交信号。芝麻栽培种和野生种具有相同的染色体数目,但染色体rDNA数量、分布及其GISH信号均存在明显差异,说明栽培种和野生种亲缘关系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栽培种 野生种S.alatum 染色体组 rDNA 荧光原位杂交(FISH) 基因组荧光原位杂交(GIS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理化性质与卫青萝卜品质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宁宁 欧阳小雪 +7 位作者 张孟娟 白雪 张强 殷萍 张玉婷 阮维斌 程奕 陈秋生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4-141,共8页
为了揭示各项土壤理化因子对“卫青”萝卜品质的影响,分析了天津市武清和西青产区的土壤理化因子差异及其与萝卜品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西青和武清产区土壤质地分别为重壤土、轻壤土。西青产区土壤全磷、有机质以及镁、钙、砷、镉、钴... 为了揭示各项土壤理化因子对“卫青”萝卜品质的影响,分析了天津市武清和西青产区的土壤理化因子差异及其与萝卜品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西青和武清产区土壤质地分别为重壤土、轻壤土。西青产区土壤全磷、有机质以及镁、钙、砷、镉、钴、铬、铜、锰、钼、镍、铅、锌元素含量均显著高于武清产区,而土壤全钾、速效钾、速效氮、有效磷含量显著低于武清产区。相关性分析发现萝卜蛋白质、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粗纤维和水分含量与多个土壤理化因子呈不同程度正相关,其中可溶性糖含量与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可溶性固形物、蛋白质含量与土壤电导率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在萝卜生产过程中,可结合土壤的理化特性,针对性地进行田间管理和常规施肥,以改善和提升萝卜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理化性质 卫青萝卜 品质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预测黑头叉胸花蝽在全球的潜在适生区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丹丽 陈小艳 +3 位作者 李敏 袁娟娟 姜坤 卜文俊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3-691,共9页
【目的】预测和分析黑头叉胸花蝽Amphiareus obscuriceps在全球的潜在地理分布,揭示其在当前和未来气候变化下的分布动态,明确气候环境因素对其潜在分布的影响。【方法】基于黑头叉胸花蝽在全球的165条有效地理分布记录和19个环境变量,... 【目的】预测和分析黑头叉胸花蝽Amphiareus obscuriceps在全球的潜在地理分布,揭示其在当前和未来气候变化下的分布动态,明确气候环境因素对其潜在分布的影响。【方法】基于黑头叉胸花蝽在全球的165条有效地理分布记录和19个环境变量,运用参数优化的MaxEnt模型,推测当前及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2050和2090年黑头叉胸花蝽的潜在分布格局,并找出影响黑头叉胸花蝽分布的环境变量。【结果】全球潜在适生区模拟显示,除了原产地亚洲东部外,大洋洲东南部、欧洲西部和南部、北美洲东南部和南美洲东南部存在黑头叉胸花蝽的潜在适生区。最冷季平均温度(Bio11)、年均降水量(Bio12)、最干月降水量(Bio14)和最暖季降水量(Bio18)是影响黑头叉胸花蝽分布的重要环境变量,对模型的贡献比例分别为32.4%,10.5%,12.6%和33.3%。对2050和2090年在不同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126和SSP585)所对应的气候情景下黑头叉胸花蝽的潜在分布的预测结果显示,黑头叉胸花蝽的总适生区面积变化较小,仅在2050年SSP585所对应的气候情景下有微弱增长,相对于当前气候情景下适生区面积增长0.84%,其余气候情景下适生区面积均减小(1.00%~8.45%)。然而,尽管适生区面积变化较小,但适生区位置变化大,整体向着高纬度地区转移,低纬度适生区面积减少在18.66%~47.94%之间,高纬度适生区面积增加在11.19%~46.93%之间。【结论】黑头叉胸花蝽在气候变化条件下会向高纬度地区转移,但受限于非气候因素(生物因素、地理阻隔等)的影响,气候变化可能将对物种的分布面积及范围影响较大。另外影响黑头叉胸花蝽分布的环境变量主要包括最冷季平均温度和最暖季降水量。本研究为黑头叉胸花蝽的潜在分布、田间释放及对有关害虫的生物防治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头叉胸花蝽 MAXENT 全球气候变化 环境变量 潜在地理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城盐湖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与风险评价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元 杨海鑫 +3 位作者 齐昊宇 喻其林 郭东罡 张全喜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6-406,共11页
为了解运城盐湖湿地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状况,于2023年4月对研究区表层土壤进行了取样,分别测定了36个土壤样品所含的8种重金属元素,包括砷(As)、镉(Cd)、锌(Zn)、铅(Pb)、铬(Cr)、铜(Cu)、镍(Ni)和汞(Hg)。根据不同筛选值以潜在生态风险... 为了解运城盐湖湿地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状况,于2023年4月对研究区表层土壤进行了取样,分别测定了36个土壤样品所含的8种重金属元素,包括砷(As)、镉(Cd)、锌(Zn)、铅(Pb)、铬(Cr)、铜(Cu)、镍(Ni)和汞(Hg)。根据不同筛选值以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健康风险模型对研究区内土壤重金属的生态风险和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该评价结果为当地的环境治理与生态恢复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当地的人体健康风险管控提供了重要参考。结果表明:运城盐湖湿地表层土壤呈强碱性,研究区土壤中8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从高到低依次是:Zn>Cr>Pb>Cu>Ni>As>Hg>Cd,其中Zn与Cr的平均含量占比超53.21%。研究区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分布差异大,南部区域的含量最高。以国家土壤质量筛选值对研究区土壤重金属状况评价后发现,单一和综合潜在生态风险等级仅为轻微。研究区土壤中单一和复合重金属污染对成人及儿童无致癌风险。单一重金属污染对成人及儿童的非致癌风险在可接受范围之内,但复合重金属污染可能对儿童产生了非致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湿地土壤 污染特征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