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8篇文章
< 1 2 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开大学大型精密仪器开放管理探索 被引量:12
1
作者 杨丽萍 卢媛 +2 位作者 陈翠红 孟凤林 展思辉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55-256,261,共3页
大型精密仪器开放是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支撑"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必然选择。结合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型精密开放过程遇到的问题,通过改革开放模式、完善制度建制、提高管理队伍水平等措施,建立了统筹教学、科研、... 大型精密仪器开放是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支撑"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必然选择。结合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型精密开放过程遇到的问题,通过改革开放模式、完善制度建制、提高管理队伍水平等措施,建立了统筹教学、科研、服务和交流的大型精密仪器开放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精密仪器 开放管理 双一流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液异相催化剂在环境科学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汪磊 孙红文 《生态环境》 CSCD 2004年第3期420-424,共5页
异相催化是催化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十分广泛。固-液异相催化作为环境科学领域中的一项比较新颖的技术,在研究污染物在多介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行为、开发受污染环境修复及污废水处理新技术等诸多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因此,... 异相催化是催化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十分广泛。固-液异相催化作为环境科学领域中的一项比较新颖的技术,在研究污染物在多介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行为、开发受污染环境修复及污废水处理新技术等诸多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对不同类型固-液异相催化剂在环境科学领域的应用研究逐渐成为国内外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其中,金属和金属氧化物因对某些氧化-还原反应具有较好的催化作用,在饮用水脱氮、污废水脱卤及深度氧化处理等水处理领域的应用较为广泛;固态酸催化剂能催化聚合、裂化、水解反应,因此与某些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密切相关;将同相催化剂固定化为异相催化剂,同样成为新技术开发的方向之一;天然催化剂对污染物在多介质环境中行为影响的研究近年来也屡有发表。此外,载体因对催化剂的活性及应用具有重要影响,也日益受到关注。文章对环境科学领域中固-液异相催化剂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液异相催化 催化剂 环境科学 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土壤环境基准与标准研究五十年:发展历程与未来展望
3
作者 马瑾 骆永明 +30 位作者 胡清 林玉锁 马义兵 马奇英 姜林 李发生 仇荣亮 赵方杰 杨忠芳 李芳柏 吴龙华 赵晓丽 刘承帅 侯德义 王玉军 龙涛 侯红 林春野 程红光 胡献刚 陈世宝 汪鹏 苏婧 宋静 师华定 郭观林 颜增光 姜锦林 袁勇 王贝贝 吴丰昌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49-1667,共19页
土壤环境基准是制定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科学依据,在土壤环境管理体系中具有基础性支撑作用。本文系统梳理回顾了我国土壤环境基准与标准研究50年来的发展历程,将其划分为萌芽起步(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步应用(20世纪90年代)、先行... 土壤环境基准是制定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科学依据,在土壤环境管理体系中具有基础性支撑作用。本文系统梳理回顾了我国土壤环境基准与标准研究50年来的发展历程,将其划分为萌芽起步(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步应用(20世纪90年代)、先行先试(2000-2010年)、系统研究(2011-2019年)和规范发展(2020年至今)五个发展阶段,详细阐述了各阶段的历史背景及国家需求、重要事件及其影响、代表性学者及其学术贡献、重要科研项目及标志性成果、存在问题与不足以及相关成果对国家土壤环境管理的支撑作用等。基于上述分析,形成了我国土壤环境基准与标准研究的历史发展脉络,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土壤环境基准与标准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最后,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战略需求,特别是针对污染防治攻坚战中的净土保卫战,从顶层设计、技术体系、数据平台、暴露场景和暴露参数等多个维度,提出了未来中国土壤环境基准研究的发展方向,以期为进一步完善中国土壤环境基准体系,更好地支撑我国土壤环境标准体系建设,提升国家土壤环境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环境基准 发展历程 理论方法 研究体系 未来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银颗粒在水环境中的化学转化及影响因素
4
作者 尤琪 杨艺 +1 位作者 张寅清 祝凌燕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6-166,共11页
纳米银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的纳米材料,其具有多种形态与尺寸。因其具有诸多优点而被广泛用于众多技术领域,纳米银的大量生产与使用导致其在使用的各个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进入天然水环境中,并产生相应的风险,其中纳米银颗粒的应用最为... 纳米银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的纳米材料,其具有多种形态与尺寸。因其具有诸多优点而被广泛用于众多技术领域,纳米银的大量生产与使用导致其在使用的各个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进入天然水环境中,并产生相应的风险,其中纳米银颗粒的应用最为广泛。天然水环境成分复杂,一旦进入水环境,纳米银颗粒将受到水物理化学以及水生生物的影响,其形态与性能将发生改变。纳米银在水环境中积累、转化并可能引起水生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的扰动,进而产生复杂的毒理效应。因此,对纳米银颗粒在水环境中环境行为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综述了水环境中纳米银颗粒的来源以及纳米银颗粒在水环境中可能发生的转化行为,重点阐述了纳米银颗粒在水环境中的化学转化行为,包括水环境中纳米银颗粒的氧化溶解、硫化、氯化等化学转化的过程,以及纳米银自身理化性质和不同的环境因素对纳米银颗粒不同类型化学转化的影响机制的研究现状。其中纳米银颗粒的氧化溶解是其在水环境中最常见的化学转化过程,这个过程与纳米银的浓度相关,一般可分为快速与慢速两个阶段。而纳米银的硫化与氯化转化过程更复杂,其主要与水环境中的S/Ag与Cl/Ag相关,并且对纳米银颗粒的毒性效应起到关键作用。纳米银在实际环境中的化学转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机制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颗粒 水环境 氧化溶解 氯化 硫化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SIR模型的天津滨海新区生态环境安全评价研究 被引量:29
5
作者 邵超峰 鞠美庭 +1 位作者 张裕芬 李智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87-92,共6页
根据"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框架,提出了一套系统的区域生态安全水平度量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天津滨海新区生态环境安全状态进行评估。首先选取能够反映区域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的32个指标构建评... 根据"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框架,提出了一套系统的区域生态安全水平度量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天津滨海新区生态环境安全状态进行评估。首先选取能够反映区域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的32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其次,根据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结合国内外先进地区的现状进行指标的标准化赋值;最后,建立区域生态环境安全综合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2006年滨海新区的生态环境安全指数为0.49,2010年为0.55,2020年为0.67,分别处于警戒、警戒和较好状态。说明在滨海新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污染物的集中处理、物质的循环利用等响应措施的实施能够有效提高区域生态环境安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 天津滨海新区 生态环境安全 DPSIR模型 综合指数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天津市环境与经济关系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倩 鞠美庭 +3 位作者 邵超峰 王雁南 王天天 任希珍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9-114,共6页
基于区域环境与经济系统开放复杂性特点,利用最大流原理建立区域环境与经济复杂系统模型分析二者间的关系.以天津市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环境与经济系统在2001—2010年的发展过程,借助Matlab R2010a求ξ(系统稳定性系数),通过ξ的变化规... 基于区域环境与经济系统开放复杂性特点,利用最大流原理建立区域环境与经济复杂系统模型分析二者间的关系.以天津市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环境与经济系统在2001—2010年的发展过程,借助Matlab R2010a求ξ(系统稳定性系数),通过ξ的变化规律分析各组元间的相互作用和系统的整体发展状况.结果表明:2001—2010年天津市环境与经济系统中各组元间的相互作用逐年增强,ξ逐年上升并在2010年达到最大值(18.615 4),表明该系统中环境与经济各组元间的相互作用逐渐协调,天津市的环境与经济发展呈相互促进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经济 复杂系统 最大流 天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SIR模型的天津滨海新区环境风险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40
7
作者 孙晓蓉 邵超峰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8-73,共6页
考虑区域环境污染事件的形成机制,根据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框架,提出系统度量区域环境风险变化趋势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对天津滨海新区工业化进程中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引发的环境风险变化趋势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 考虑区域环境污染事件的形成机制,根据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框架,提出系统度量区域环境风险变化趋势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对天津滨海新区工业化进程中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引发的环境风险变化趋势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天津滨海新区2007,2015及2020年环境风险分别为0.487,0.508和0.367,分别处于警戒状态、较差状态和警戒状态,说明滨海新区环境风险形势比较严峻,需要进一步采取更有效的响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SIR模型 环境风险评估 指标体系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 天津滨海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命周期方法的政府绿色采购环境效益评估方法研究——以天津市2010年政府采购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展刘洋 鞠美庭 +1 位作者 刘金鹏 陈燕平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6-59,共4页
随着我国政府采购规模的增长,政府采购政策对企业发展和产品市场的引导作用越发明显,对这些产品进行科学、系统的环境效益评估,是政府绿色采购过程的重要环节。文章将生命周期方法引入到政府采购中进行产品的环境效益评估,在对办公产品... 随着我国政府采购规模的增长,政府采购政策对企业发展和产品市场的引导作用越发明显,对这些产品进行科学、系统的环境效益评估,是政府绿色采购过程的重要环节。文章将生命周期方法引入到政府采购中进行产品的环境效益评估,在对办公产品、家电产品和汽车等六类产品进行环境成本分析的基础上,从节能和固体废弃物减排两个方面构建了六类产品生命周期内环境效益评估方法,并以计算机为例,列举了具体计算方法,分析了2010年天津市政府采购环境效益的评估结果。通过六类绿色产品与非绿色产品的对比,得出绿色采购实现了平均节能28.1%,固体废弃物减排600余吨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 政府绿色采购 环境效益 节能率 固体废物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安古河道综合开发生态工程地质地貌环境可行性论证 被引量:3
9
作者 罗新正 朱坦 +1 位作者 孙广友 马建平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48-353,共6页
大安古河道位于中新生代松辽沉降带上的中央凹陷区 ,第四纪壳运动以大面积继承性缓慢沉积为主。盖层包括白垩纪浅海相砂岩 ,第三系砂岩、泥岩及厚达 14 3m的第四系碎屑沉积。全新世粘土及粉细砂出露地表 ,对实施水利工程有利。区域地貌... 大安古河道位于中新生代松辽沉降带上的中央凹陷区 ,第四纪壳运动以大面积继承性缓慢沉积为主。盖层包括白垩纪浅海相砂岩 ,第三系砂岩、泥岩及厚达 14 3m的第四系碎屑沉积。全新世粘土及粉细砂出露地表 ,对实施水利工程有利。区域地貌属松嫩冲积低平原 ,阶地海拔高度 14 0m左右 ,呈台状高地。古河道的主体嫩江河漫滩一般低于 132m ,平坦开阔 ,自然坡降 1 5 0 0 0~ 1 10 0 0 0 ,便于布置水利工程。古河道邻近嫩江和月亮泡 ,引水十分方便。排水可直泄查干湖 ,然后回归嫩江河谷 ;或者从三家子古河道出口排入嫩江河谷 ,均为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安古河道 生态工程 地质地貌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滨海新区黑潴河下游沉积物多环芳烃风险评价及环境基准值的比较 被引量:2
10
作者 罗水明 乔俊 张承东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7-134,共8页
对黑潴河下游表层沉积物中16种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PAHs总量变化范围为41.2~129.3ng/g(平均值为83.7ng/g),PAHs的组成以5~6环PAHs组分为主。黑潴河下游沉积物中PAHs主要来源于周边地区化... 对黑潴河下游表层沉积物中16种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PAHs总量变化范围为41.2~129.3ng/g(平均值为83.7ng/g),PAHs的组成以5~6环PAHs组分为主。黑潴河下游沉积物中PAHs主要来源于周边地区化石燃料的高温燃烧。比较了基于不同方法建立的沉积物中PAHs环境基准值的差异,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选择生态效应区间法对黑潴河沉积物中的PAHs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价。黑潴河下游PAHs生态风险较小,属PAHs低生态风险河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沉积物 环境基准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城环境保护补偿的法律思考——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秋妹 朱坦 史学瀛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74-178,共5页
生态补偿作为一种重要的环境政策工具,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文章在阐述生态城环境保护建设和生态补偿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生态城生态补偿机制中存在的法律问题。最后,结合中新天津生态城环保建设的实例,... 生态补偿作为一种重要的环境政策工具,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文章在阐述生态城环境保护建设和生态补偿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生态城生态补偿机制中存在的法律问题。最后,结合中新天津生态城环保建设的实例,探讨生态补偿在区域环境保护实践中的运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城 环境保护 生态补偿 法律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滨海新区发展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实践
12
作者 田丽丽 朱坦 +1 位作者 朱振彪 汲奕君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89-191,共3页
天津滨海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滨海新区近年来的经济飞速发展,也加大了其资源环境压力。对滨海新区的发展战略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是预防或减轻滨海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要手段。重点分析了... 天津滨海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滨海新区近年来的经济飞速发展,也加大了其资源环境压力。对滨海新区的发展战略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是预防或减轻滨海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要手段。重点分析了滨海新区发展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思路、评价内容及技术方法,并且探讨了评价如何有效地将环保因素纳入决策,以促进滨海新区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环境评价 评价方法 天津滨海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临港石化企业VOCs排放特征及环境影响 被引量:18
13
作者 刘锦 王秀艳 +2 位作者 杨文 郭凤燕 武蕾丹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5-220,共6页
为研究化工园区VOCs排放特征及其环境影响,选取天津临港工业区内典型企业A、B、C、D、E进行重点监测,对其有组织、无组织排放各环节、厂界和敏感点的VOCs种类和浓度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利用偏相关分析方法对其厂界和敏感点进行环境影... 为研究化工园区VOCs排放特征及其环境影响,选取天津临港工业区内典型企业A、B、C、D、E进行重点监测,对其有组织、无组织排放各环节、厂界和敏感点的VOCs种类和浓度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利用偏相关分析方法对其厂界和敏感点进行环境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企业A、B、D、E有组织排放的ρ(总VOCs)分别为2.32、1.16、3.30、35.85 mgm3,其主要污染物分别为环己烷及其同分异构体、丙烯、丙烯腈、甲醇.企业A、B、C、D的无组织排放均以烷烃为主,主要污染物为甲基己烷及其同分异构体、正壬烷;企业E的无组织排放以醇类和烷烃为主,主要污染物为甲醇、正十一烷和乙烷.敏感点的主要污染物与各企业的主要污染物相似.研究显示,企业A、D、E的有组织排放ρ(总VOCs)比无组织大,分别以烷烃、氰化物和醇类为主,企业B、C以无组织烷烃排放为主.无组织排放是影响企业厂界ρ(VOCs)的主要因素;以生产丙烯为主的企业B对敏感点影响最大,相关系数为0.582(P≤0.01),是影响园区敏感点的主要污染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化企业 VOCS 排放特征 环境影响 偏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1—2022年天津市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动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颖 黄执美 +4 位作者 孟伟庆 李洪远 袁雪松 杨菲 王洪成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78-287,共10页
[目的]定量分析植被生产力的变化规律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情况,为评估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城市碳汇作用以及提升城市生态系统碳汇等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基于GEE(google earth engine)对天津市2001—2022年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进行计算... [目的]定量分析植被生产力的变化规律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情况,为评估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城市碳汇作用以及提升城市生态系统碳汇等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基于GEE(google earth engine)对天津市2001—2022年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进行计算,采用Slope趋势分析、F检验、重心迁移模型、标准差椭圆模型等方法分析植被NPP时空变化格局,采用多因素敏感性分析、相关系数评价等方法定量评估在温度、降水、风速变化下植被NPP的响应特征。[结果]①天津市年均植被NPP呈波动性上升的趋势,波动范围是53.46~96.54 g/(m^(2)·a)(以C计)。②天津市植被NPP北高南低、西高东低,重心集中分布在中部区域,2001—2022年间重心逐步向南迁移。③天津市植被NPP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具有明显滞后性,对温度和降水响应的滞后期为1个月,对风速响应的滞后期为3个月。[结论]天津市NPP变化存在较大的时空异质性,且受温度、降水、风速影响,对气候因子响应的滞后效应在1~3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滞后性 天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硫化物超细颗粒的环境行为和生物效应 被引量:1
15
作者 关文宇 张展华 张彤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71-1084,共14页
微纳尺度的金属硫化物超细颗粒在自然环境中分布广泛且可长期稳定存在,具有不同于大尺寸矿物的理化性质和反应活性.正确认识金属硫化物超细颗粒的来源、环境行为和生物效应,准确评估其对人体和环境的潜在健康风险,已成为环境科学领域热... 微纳尺度的金属硫化物超细颗粒在自然环境中分布广泛且可长期稳定存在,具有不同于大尺寸矿物的理化性质和反应活性.正确认识金属硫化物超细颗粒的来源、环境行为和生物效应,准确评估其对人体和环境的潜在健康风险,已成为环境科学领域热点之一.基于此,本文综述了金属硫化物超细颗粒的自然来源和人为来源,重点分析了金属硫化物超细颗粒的团聚、转化和吸附等环境行为及其对微生物、植物、动物等生物体的影响效应.最后,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难点问题,着重从金属硫化物超细颗粒精准识别和定量、超细颗粒与污染物及生物细胞的界面反应过程、超细颗粒与生物体作用的分子学机制和原位表征技术开发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硫化物 超细颗粒 来源 环境行为 生物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29个中心城市碳达峰转型状态评估研究
16
作者 王军锋 吴艺涵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20,30,共9页
中心城市作为中国经济和人口聚集载体,是国家碳达峰目标实现的核心关注区域。科学评估我国中心城市的碳达峰转型的基础以及潜在的挑战,对于当前积极稳妥地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非常重要。论文通过构建中心城市碳达峰转型状态的评估模型... 中心城市作为中国经济和人口聚集载体,是国家碳达峰目标实现的核心关注区域。科学评估我国中心城市的碳达峰转型的基础以及潜在的挑战,对于当前积极稳妥地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非常重要。论文通过构建中心城市碳达峰转型状态的评估模型,选取了适用于评估状态的多维指标,基于2016—2020年的面板数据对中国中心城市碳达峰转型状态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表明:(1)多数中心城市尚未进入碳排放达峰期和达峰后平稳下降期,南方地区中心城市目前经济发展的碳排放效率普遍高于北方城市;(2)中心城市能耗强度的下降速率均较快,这也直接带动了碳排放增量发展趋势的减缓,有利于碳达峰转型尽早实现;(3)中心城市经济和人口与碳排放量的脱钩状态不稳定,实现稳定脱钩的发展状态还需要中长期发展转型策略的设计与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碳达峰状态评估 指标体系 中心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氟与多氟化合物在场地土壤中的垂直迁移行为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新 孙霄 +2 位作者 单国强 仪淑君 祝凌燕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48,共9页
全氟与多氟化合物(per-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因其极强的环境持久性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其在土壤中的垂直运移行为尚不清楚.本研究在我国某氟化工业园区附近采集了深度为20.3 m的土柱,对其进行分层并提取土壤中的胶体.... 全氟与多氟化合物(per-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因其极强的环境持久性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其在土壤中的垂直运移行为尚不清楚.本研究在我国某氟化工业园区附近采集了深度为20.3 m的土柱,对其进行分层并提取土壤中的胶体.定量分析不同深度土壤和胶体中18种常见PFAS.结果表明,土壤和胶体中PFAS平均总浓度分别达到了309.5 ng·g^(−1)干重和542.3 ng·g^(−1)干重,全氟辛酸PFOA为最主要的物质,占比均超过77%.随深度增加,长碳链PFAS在土壤与胶体中占比不断下降而短碳链PFAS则上升,说明短碳链PFAS具有更强的迁移能力.土壤与胶体在PFAS组成上具有明显差异:土壤中新型醚羧酸类PFAS占比显著高于胶体,而胶体中短碳链PFAS占比更高,说明PFAS的化学结构对其在胶体上的吸附具有较大影响.进一步的计算表明,相比于下层土壤,PFAS在上层土壤(0.1—2.6 m)胶体上具有较高的负载量(982.0 ng vs.146.0 ng),表明上层土壤中胶体载带对PFAS的垂直迁移具有一定贡献,特别是对短链羧酸垂直迁移的贡献要大于PFOA.本研究证明PFAS(尤其是短碳链PFAS)能够随胶体垂直运移至深层土壤并对地下水安全造成潜在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与多氟化合物 土柱 胶体 垂直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市环境空气中PM_(10)和PM_(2.5)来源解析 被引量:135
18
作者 肖致美 毕晓辉 +4 位作者 冯银厂 王玉秋 周军 傅晓钦 翁燕波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49-555,共7页
2010年在宁波3个环境受体点采集不同季节的PM10和PM2.5样品,同时采集颗粒物源类样品,分析它们的质量浓度及多种无机元素、水溶性离子和碳等组分的含量.采用OC/EC最小比值法确定了SOC(二次有机碳)对PM10和PM2.5的贡献,据此重新构建了受... 2010年在宁波3个环境受体点采集不同季节的PM10和PM2.5样品,同时采集颗粒物源类样品,分析它们的质量浓度及多种无机元素、水溶性离子和碳等组分的含量.采用OC/EC最小比值法确定了SOC(二次有机碳)对PM10和PM2.5的贡献,据此重新构建了受体化学成分谱.使用化学质量平衡模型对宁波市区的PM10和PM2.5来源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城市扬尘、煤烟尘、二次硫酸盐和机动车尾气尘是环境空气中PM10的主要来源,其分担率分别为23.0%、15.9%、13.3%和12.3%;对PM2.5有重要贡献的源类是城市扬尘、煤烟尘、二次硫酸盐、机动车尾气尘、二次硝酸盐和SOC,其分担率分别为19.9%、14.4%、16.9%、15.2%、9.78%和8.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10 PM2.5 源解析 化学质量平衡模型 二次有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近郊地区淡水养殖水体的表层水及沉积物中典型抗生素的残留分析 被引量:51
19
作者 阮悦斐 陈继淼 +3 位作者 郭昌胜 陈珊珊 王少特 王玉秋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586-2593,共8页
利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SPE-HPLC-MS/MS)分析了天津近郊养殖水体的表层水及沉积物中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及磺胺类3类共18种抗生素的残留,同时考察3类抗生素在不同季节的变化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淡水养殖水体的表... 利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SPE-HPLC-MS/MS)分析了天津近郊养殖水体的表层水及沉积物中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及磺胺类3类共18种抗生素的残留,同时考察3类抗生素在不同季节的变化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淡水养殖水体的表层水中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和土霉素等检出率较高,浓度范围在10.5~26.8μg·L-1之间;相对地,在养殖水体的沉积物中磺胺甲基异噁唑、磺胺甲噻二唑、磺胺二甲氧嘧啶、诺氟沙星的检出率较高,浓度范围在1.5~30.1μg·kg-1之间。研究同时发现,冬季3类抗生素在表层水和沉积物中的检出率和检出浓度普遍高于夏季。说明在我国部分淡水养殖地区的养殖水体中已经有一定量的磺胺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残留,并可能威胁到水生生物的安全,进一步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因此应加强对淡水养殖环境中抗生素残留的监测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淡水养殖水体 沉积物 残留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大气能见度与颗粒物污染的关系 被引量:71
20
作者 边海 韩素芹 +3 位作者 张裕芬 冯银厂 吴建会 姚青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06-410,共5页
利用天津市大气边界层观测站2009年能见度、相对湿度、风速逐时观测资料和2009年3月9-21日期间颗粒物的膜采样数据,分析天津市大气能见度与颗粒物污染的关系.结果表明,颗粒物质量浓度与能见度变化总体呈负相关,小粒径颗粒对能见度... 利用天津市大气边界层观测站2009年能见度、相对湿度、风速逐时观测资料和2009年3月9-21日期间颗粒物的膜采样数据,分析天津市大气能见度与颗粒物污染的关系.结果表明,颗粒物质量浓度与能见度变化总体呈负相关,小粒径颗粒对能见度的影响作用明显,随着能见度的降低.小粒径颗粒与大粒径颗粒浓度的比值明显增加.能见度与颗粒物中总碳质量浓度变化呈负相关.5042,N03,OC和EC对大气消光贡献平均值分别为28.7%,6.1%,27.6%和19.2%.表明观测期间颗粒物中5042-,0C对能见度的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能见度 PM10 PM2.5 水溶性离子 碳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