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土环境污染的分子诊断与研究展望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尧 周启星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65-573,共9页
随着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开始将目光投向分子水平的生态毒理研究,并做了大量工作.与传统方法相比,分子诊断能直接、快速、准确地对环境污染做出早期甄别、评价,是极具应用潜力的研究方向.本文首先概述、介绍了分子诊... 随着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开始将目光投向分子水平的生态毒理研究,并做了大量工作.与传统方法相比,分子诊断能直接、快速、准确地对环境污染做出早期甄别、评价,是极具应用潜力的研究方向.本文首先概述、介绍了分子诊断中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及分子生物标志物;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水、土环境污染的分子诊断研究进展进行较为系统地比较和总结;最后提出了今后研究重点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诊断 分子生物标志物 环境污染 生态毒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污染土壤修复基准推导方法与标准值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周启星 滕涌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9-100,共12页
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由于修复要求、暴露情景等的不同,污染土壤修复基准推导方法有较大不同,导致确立的标准值有很大的出入。因此,开展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污染土壤修复基准方法研究,并对其标准值进行分析,具有极其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先导... 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由于修复要求、暴露情景等的不同,污染土壤修复基准推导方法有较大不同,导致确立的标准值有很大的出入。因此,开展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污染土壤修复基准方法研究,并对其标准值进行分析,具有极其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先导作用。本文首先结合筛选值的初始功能,简要阐述了污染土壤修复基准和标准的内涵及其功能;接着概述了国外污染土壤修复基准/标准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及其适用范围和国内的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了国外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污染土壤修复基准对我国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污染土壤修复基准推导方法上的借鉴;然后,结合基于人体健康、生态系统安全和地下水保护的污染土壤修复基准推导方法,举例分析了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条件下推导方法的一些区别,并且以国外镉(Cd)和苯污染土壤修复标准为例,比较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污染土壤修复标准值的定性关系。最后,简要归纳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污染土壤修复基准的方法和修复标准值的差异,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污染土壤 修复基准/标准 推导方法 标准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修复及强化调控系统根际土壤微生物研究综述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家女 房晓婷 王文静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22-227,共6页
根际土壤微生物是植物修复及其强化修复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根际土壤微生物生态效应有助于深入探索修复机制,从而进一步提高修复效率。微生物生态效应反映土壤生态变化,对于有效评估强化调控生态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在总结污染土壤... 根际土壤微生物是植物修复及其强化修复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根际土壤微生物生态效应有助于深入探索修复机制,从而进一步提高修复效率。微生物生态效应反映土壤生态变化,对于有效评估强化调控生态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在总结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根际微生物生态效应研究的基础上,综述强化调控措施与根际土壤微生物可能存在的相互影响,并分析利用微生物分子生态学技术评估强化调控措施施用风险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强化措施 植物修复 根际微生物 分子生物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寡营养条件下超微细菌对邻苯二甲酸酯的生物降解 被引量:1
4
作者 孙瑞 韩东东 +1 位作者 马丹 王莹莹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60-264,共5页
从松花江干流下游的底泥中分离并筛选出能够在寡营养条件下降解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超微细菌菌群,研究了该菌群对4种PAE——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H)、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酯(DEHP)的降... 从松花江干流下游的底泥中分离并筛选出能够在寡营养条件下降解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超微细菌菌群,研究了该菌群对4种PAE——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H)、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酯(DEHP)的降解能力。结果表明,4种PAE均可作为菌群的唯一碳源,菌群对4种PAE有不同的比生长速率和最大降解速率,比生长速率从大到小为DMP(0.176h^(-1))、DBP(0.158 5 h^(-1))、DEP(0.140 9 h^(-1))、DEHP(0.107 6 h^(-1)),最大降解速率从大到小为DEP(0.098 mg/(L·h))、DBP(0.062 7 mg/(L·h))、DMP(0.061 mg/(L·h))、DEHP(0.051 5 mg/(L·h))。利用极度稀释法从该菌群中分离出1株典型寡营养超微细菌菌株,命名为PAE-UM,根据16S rDNA序列系统发育分析,鉴定为丛毛单胞菌属(Curvibacter 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邻苯二甲酸酯 超微细菌 寡营养 生物降解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