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伦理学产生过程的共同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南林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9-21,共3页
本文通过对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伦理学产生过程的比较 ,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伦理学在理论上的一致性和实践中的共同性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环境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展格局下的循环经济发展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朱坦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6-51,共6页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的重要内容.循环经济具有“内外均衡,一体循环”的基本特征,是遵循经济循环思想的新型经济发展方式,是促进国内经济大循环的重要着力...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的重要内容.循环经济具有“内外均衡,一体循环”的基本特征,是遵循经济循环思想的新型经济发展方式,是促进国内经济大循环的重要着力点,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在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可从“城市矿山”资源化利用、园区循环化改造、循环经济大数据中心建设三方面着手,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 循环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韩循环经济政策比较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李慧明 郝冀 崔晓莹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6年第3期135-139,共5页
在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投资主导型的经济模式中环境保护要素的缺失导致我国工业化发展早、中期的资源、能源约束、效率低下和浪费严重。在我国实施循环经济刻不容缓。循环经济政策是依据不同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条件而制定的。由于... 在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投资主导型的经济模式中环境保护要素的缺失导致我国工业化发展早、中期的资源、能源约束、效率低下和浪费严重。在我国实施循环经济刻不容缓。循环经济政策是依据不同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条件而制定的。由于历史的原因,中日韩三国在地缘关系、政治传统、风俗习惯、文化教育等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彼此趋同,反映在循环经济政策的制定、执行上也有某些相似的地方。对三国循环经济的历史和现状进行比较研究,得出有益于我国的经验,无疑具有很重大的现实意义。采用制度变迁的基本理论作为指导,运用历史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方法进行研究,对中日韩循环经济政策演变的历程进行系统梳理和比较,深入全面地考量其指导思想和举措的选择动机,系统广泛地从多方面研究中日韩循环经济政策,并将三者加以比较,以得出对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强借鉴意义的经验,更好地推进循环经济在我国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经济政策 制度变迁 循环型社会 产业调整 清洁生产 公众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差异对排污税费政策的影响分析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军锋 闫勇 杨春玉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3-97,共5页
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开始探索新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加快推进形成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区域差异性对我国的排污税费政策的影响会越来越明显,这将逐渐成为其环境规制效率提升的重要障碍之一。为了减小甚至消除这种区域差异... 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开始探索新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加快推进形成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区域差异性对我国的排污税费政策的影响会越来越明显,这将逐渐成为其环境规制效率提升的重要障碍之一。为了减小甚至消除这种区域差异性对排污税费政策的影响,本文从区域性这个角度出发,以排污税费标准的制定为切入点,以最优排污税费理论模型为基础,利用比较分析法,指出区域差异对我国现行的排污收费制度的消极影响是存在的这一客观事实,并对不同行政主体主导制定的税费标准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排污税费政策的相关对策。指出排污税费标准不能高度统一,应研究探索区域划分机制,结合区域特征推行差别排污税费标准,以实现环境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污染社会总成本的最小化;要建立动态的排污税费标准评估与调整机制,灵活地、适时地调整排污税费标准;同时,建立区域性的多主体协调机制,防范污染的区际转移,提高政策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污税费政策 区域差异 排污税费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目前中国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8
5
作者 李慧明 朱红伟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11-16,共6页
中国的循环经济是在借鉴德国、日本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循环型社会的经验和实践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现实国情和未来发展的需要,而对这一理念在内涵和实践应用方面的进一步探索和扩展。循环经济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受到重视和强力推动,更多... 中国的循环经济是在借鉴德国、日本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循环型社会的经验和实践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现实国情和未来发展的需要,而对这一理念在内涵和实践应用方面的进一步探索和扩展。循环经济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受到重视和强力推动,更多地是来自现实的需要而不是理论上的成功。如何结合我国当前和未来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更高的层面上把握和研究循环经济的内涵和实现途径问题,对中国的学术界特别是经济学界来说,既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又是一个重要的挑战。本文从循环经济在中国的产生背景、目标定位和理论研究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对目前中国正在进行的循环经济理论研究和实践的理解和基本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可持续发展 经济学发展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国将气候变化因素融入环境影响评价的探讨 被引量:5
6
作者 吴婧 张一心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1-94,111,共5页
环境影响评价(简称环评)为评估和管理包括气候变化在内的环境风险问题提供了一个灵活的制度框架。通过案例分析方法,总结了中国将气候变化因素融入环评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目前中国在气候变化因素融入环评的尝试主要集中在战... 环境影响评价(简称环评)为评估和管理包括气候变化在内的环境风险问题提供了一个灵活的制度框架。通过案例分析方法,总结了中国将气候变化因素融入环评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目前中国在气候变化因素融入环评的尝试主要集中在战略环评层面。由于没有相关的技术导则指引,也缺乏实践经验,相关案例中考虑气候变化因素影响的角度和选择的评价方法也大不相同。最后,为了更好地利用环评工具将气候变化因素纳入到社会、经济和环境政策及行动中,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因素 环境影响评价 案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战略环境评价实施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吴婧 张一心 杨颖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4-29,共6页
通过文献回顾和问卷调查,了解中国SEA(战略环境评价)实践的主要领域和实施现状,在对中国SEA实施有效性给以客观评价的基础上,指导未来SEA制度改进的方向。研究中国SEA的主要类型和实践领域,发现决策者和主管部门对SEA的态度直接影响了SE... 通过文献回顾和问卷调查,了解中国SEA(战略环境评价)实践的主要领域和实施现状,在对中国SEA实施有效性给以客观评价的基础上,指导未来SEA制度改进的方向。研究中国SEA的主要类型和实践领域,发现决策者和主管部门对SEA的态度直接影响了SEA的实施情况。从SEA开始的时间、技术方法、公众参与的效果与形式、信息公开、替代方案、审查的组织等方面研究中国实施SEA的现状,认为中国目前实施的是"基于影响评价的SEA"模式;目前SEA实践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其根源在于SEA的制度安排,包括法律法规和管理模式;客观评价我国SEA实施的有效性,应依据我国政治、立法、行政和文化等国情特点,借鉴国际经验,研究SEA有效性评估准则;SEA有效性的评估准则应考虑SEA的层次性或SEA的发展阶段,才能更有效地指导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环境评价 有效性 评估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问题初探 被引量:3
8
作者 陈胜男 冯蕊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52-154,共3页
当前,循环经济已成为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工业园区作为从微观到宏观的衔接层面,在循环经济运行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因此,分析并解决其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问题,对于进一步指导循环经济实践,促... 当前,循环经济已成为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工业园区作为从微观到宏观的衔接层面,在循环经济运行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因此,分析并解决其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问题,对于进一步指导循环经济实践,促进循环经济稳定有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园区 循环经济 动力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数学在环境资源价值评估中的应用——以海河流域天津段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齐宇 李慧明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7-40,共4页
环境资源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而流域环境资源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水环境为基础的流域环境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对流域环境资源的价值进行评估,并把它纳入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当中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 环境资源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而流域环境资源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水环境为基础的流域环境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对流域环境资源的价值进行评估,并把它纳入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当中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本文首先明晰研究环境资源价值的目的、意义和概念,然后分析环境资源价值的构成,提出一套较为完整的流域环境资源价值评估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在此基础上,以海河流域天津段为例,根据上述环境资源价值评估理论与原则,运用模糊数学工具建立流域环境资源价值评估模型,评价海河流域环境资源的总经济价值,并与传统模糊数学方法加以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资源 总经济价值 生态服务功能 模糊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应用关键物质流典型路径分析方法 被引量:15
10
作者 齐宇 朱坦 +4 位作者 高帅 王军锋 汲奕君 张墨 卜欣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7335-7345,共11页
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是我国在"十二五"期间和今后一个时期内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在园区层面实施循环发展的主要内容。物质流分析(MFA)是产业生态学的核心分析方法,正在成为资源环境管理领域有效的分析工具。通过梳理物质流分... 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是我国在"十二五"期间和今后一个时期内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在园区层面实施循环发展的主要内容。物质流分析(MFA)是产业生态学的核心分析方法,正在成为资源环境管理领域有效的分析工具。通过梳理物质流分析方法的发展历程,指出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应用物质流分析存在注重物质规模而忽视环境影响、黑箱过程不利定量研究、小区域研究适用性不强以及隐藏流造成的数据误差等方面问题,同时通过大量调查实践,认为园区循环化改造可从企业开展清洁生产、促进园区内和园区间的产业共生、加强园区资源循环基础设施建设3个领域入手,在将园区全部企业分为生产性企业、再生性企业和资源循环基础设施企业3种类型基础上,提出关键流概念及其识别思路,探索构建物质流路径归类评价方法框架,归纳出8条典型物质流路径,为提升园区物质流管理水平提供方法依据,并选取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典型案例进行研究,最后对我国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应用物质流分析方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园区 循环化改造 关键流 物质流路径归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与企业的循环经济模式 被引量:3
11
作者 谢芳 李慧明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4-66,77,共4页
生产者不仅要对生产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负责,还要对产品废弃后的环境管理承担一定责任,这是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中的一项重要责任延伸。如果要对产品废弃后的处理负责,必将促使生产者考虑废弃物的资源化、重复利用等,从而在源头上减少... 生产者不仅要对生产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负责,还要对产品废弃后的环境管理承担一定责任,这是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中的一项重要责任延伸。如果要对产品废弃后的处理负责,必将促使生产者考虑废弃物的资源化、重复利用等,从而在源头上减少产品对环境的影响,这也正是企业循环经济模式的基本要求。本文探讨了基于生产者责任延伸制的三种企业循环经济的基本模式,并探讨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者责任延伸 循环型企业模式 产品生命周期 源头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企业竞争的新潮流——生态经营战略
12
作者 谢芳 李慧明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7-100,共4页
利益相关方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已成为现代企业竞争的新潮流。本文就为履行社会责任,企业如何将生态经营战略纳入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之中进行了探讨。同时,指出企业要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同,制订出不同的生态战略以及如何明确... 利益相关方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已成为现代企业竞争的新潮流。本文就为履行社会责任,企业如何将生态经营战略纳入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之中进行了探讨。同时,指出企业要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同,制订出不同的生态战略以及如何明确具体的经营策略,选择适当的指标来衡量和监控企业的生态战略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环境责任 生态经营战略 绩效衡量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