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ntrollable Crystallization Optimizes Thermal Stability of A Novel Red-emitting Phosphor in Self-reduction System
1
作者 LU Shiwei DONG Rui +5 位作者 BAI Yuxing DU Haihong ZHENG Lirong WU Li KONG Yongfa XU Jingjun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5-295,共11页
Thermal quenching(TQ)at elevated temperature is a major factor affecting the luminescent intensity and efficiency of phosphors.Improving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phosphors and weakening the TQ effect are of significan... Thermal quenching(TQ)at elevated temperature is a major factor affecting the luminescent intensity and efficiency of phosphors.Improving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phosphors and weakening the TQ effect are of significance for the high-quality illumination of phosphor-converted WLEDs.Here,a novel red-emitting phosphor K_(2)Zn(PO_(3))_(4)∶Mn^(2+)is synthesized by standard high temperature solid state reaction in ambient atmosphere,which is a new member of self-reduction system.An effective synthesis strategy is proposed to optimize its photoluminescent performances.Combined with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and X-ray absorption fine structure spectroscopy,oxygen vacancy defects introduced by Mn doping are proved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ansition of Mn^(4+)→Mn^(2+).Thermoluminescence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trap levels,especially the deep ones,is effectively regulated by the controllable crystallization and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phosphors.Then a defect-assisted model is proposed to address the inner mechanism of the phenomenon.The carriers trapped by deep trap levels can be released under the high-temperature stimulus,which return back to the luminescent centers and participate in the radiative recombination to improve thermal stability.This study provides a new crystallographic idea and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obtaining luminescent materials with high thermal s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toluminescence lattice defects self-reduction thermal sta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Yb^(3+)双包层光纤激光器中频率上转换产生可见光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冯鸣 阮双琛 +2 位作者 杜晨林 杜戈果 吕可诚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48-650,共3页
报道了激光二极管阵列泵浦的双包层掺Yb3+ 光纤激光器中频率上转换产生可见光的现象 ,对可见光区的光谱进行了测量 ,发现该上转换过程包括倍频效应和稀土离子间的合作发光效应 。
关键词 掺YB^3+ 光纤激光器 上转换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泵浦掺镱双包层光纤激光器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胡姝玲 谢春霞 +4 位作者 吕福云 董法杰 王宏杰 张书敏 董孝义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9-332,共4页
对脉冲泵浦的掺镱双包层光纤激光器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重复频率1~10 kHz、脉宽100 μs的976 nmLDs泵浦,实现了脉宽小于10 ns的稳定激光脉冲输出.并对该激光器的动力学过程进行了分析,首次提出了在脉冲泵浦光纤激光器中产生ns脉冲是瑞... 对脉冲泵浦的掺镱双包层光纤激光器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重复频率1~10 kHz、脉宽100 μs的976 nmLDs泵浦,实现了脉宽小于10 ns的稳定激光脉冲输出.并对该激光器的动力学过程进行了分析,首次提出了在脉冲泵浦光纤激光器中产生ns脉冲是瑞利散射和受激布里渊散射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激光器 脉冲泵浦 掺镱双包层光纤 瑞利散射 受激布里渊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短脉冲光纤激光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胡姝玲 吕福云 +3 位作者 董法杰 谢春霞 张书敏 董孝义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71-576,共6页
本文针对超短脉冲光纤激光器三种不同的锁模机制,综述了相应锁模光纤激光器的研究进展,并且对包层泵浦锁模光纤激光器产生高能量或高峰值功率超短脉冲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激光技术 光纤激光器 超短脉冲 锁模 包层泵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光栅耦合器 被引量:5
5
作者 冯鸣 吕可诚 +2 位作者 李乙钢 陈胜平 李家方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2-34,共3页
光纤光栅耦合器是以光纤光栅和光纤耦合器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器件。对光纤光栅耦合器的基本原理进行了介绍,并报道了国外研究工作的进展。
关键词 光纤光栅 光纤耦合器 光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层泵浦全光纤调Q激光器 被引量:1
6
作者 胡姝玲 董法杰 +2 位作者 吕福云 王文倩 樊亚仙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0Z2期61-64,共4页
本文研究了包层泵浦全光纤调Q激光器。掺Yb光纤为增益介质,光纤光栅和光纤的垂直端面作为腔镜,利用光纤中的受激布里渊散射和光纤干涉环实现了较稳定的自调Q脉冲输出。在连续泵浦方式下得到了脉宽3.6ns、周期约25μs、峰值功率600W的... 本文研究了包层泵浦全光纤调Q激光器。掺Yb光纤为增益介质,光纤光栅和光纤的垂直端面作为腔镜,利用光纤中的受激布里渊散射和光纤干涉环实现了较稳定的自调Q脉冲输出。在连续泵浦方式下得到了脉宽3.6ns、周期约25μs、峰值功率600W的光脉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层泵浦 全光纤调Q激光器 受激布里渊散射 光纤干涉环 光纤激光器 光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端泵固体激光器谐振腔的选择 被引量:1
7
作者 武丁二 颜彩繁 张光寅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2-37,共6页
运用传播圆-变换圆的理论对LD端泵固体激光器常用的三种谐振腔(平平谐振腔、左凹右平谐振腔、左平右凹谐振腔)和左凸右平谐振腔的腔型结构及相关结构参数对激光器输出功率与模式特性的影响做出了系统的分析.得出腔长较短的谐振腔激光... 运用传播圆-变换圆的理论对LD端泵固体激光器常用的三种谐振腔(平平谐振腔、左凹右平谐振腔、左平右凹谐振腔)和左凸右平谐振腔的腔型结构及相关结构参数对激光器输出功率与模式特性的影响做出了系统的分析.得出腔长较短的谐振腔激光输出功率较大而且可有稳定的TM00输出,以及左凹右平谐振腔和左凸右平谐振腔具有光学镇定器的作用.用平平谐振腔固体激光器所做的实验结果与用传播圆-变换圆的分析结论相符.对今后如何获取激光器优化输出特性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谐振腔 传播圆-变换圆 光学镇定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X射线傅里叶变换光谱仪原理及结构特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志刚 王淑荣 李福田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03-206,共4页
软X射线傅里叶变换光谱仪是傅里叶变换光谱学最前沿的研究领域。本文采用夫琅和费衍射理论分析了新型Mach Zehnder分波前式软X射线傅里叶变换光谱仪的工作原理 ,探讨了探测器接收狭缝宽度的确立条件 ,得出光程差反演公式 ,指出谱仪研制... 软X射线傅里叶变换光谱仪是傅里叶变换光谱学最前沿的研究领域。本文采用夫琅和费衍射理论分析了新型Mach Zehnder分波前式软X射线傅里叶变换光谱仪的工作原理 ,探讨了探测器接收狭缝宽度的确立条件 ,得出光程差反演公式 ,指出谱仪研制的关键环节及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X射线 傅里叶变换光谱仪 夫琅和费衍射 分波前式 结构特性 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0 keVH^+离子注入C_(60)薄膜中的辐照效应 被引量:1
9
作者 朱圣星 姚江宏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7-59,共3页
研究高能离子与C60 晶体相互作用 ,是认识高能离子与凝聚态物理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和开发应用C60 分子材料的基础 ,对实现C60 分子掺杂以及这种材料开发应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12 0keVH+ 离子注入C60 薄膜 ,系统研究不同注入剂... 研究高能离子与C60 晶体相互作用 ,是认识高能离子与凝聚态物理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和开发应用C60 分子材料的基础 ,对实现C60 分子掺杂以及这种材料开发应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12 0keVH+ 离子注入C60 薄膜 ,系统研究不同注入剂量对C60 薄膜结构的影响 ,用Raman散射技术分析了H+ 离子在C60 薄膜中引起的辐照效应。分析结果表明 ,H+ 离子辐照会影响C60 薄膜结构 ,使C60 薄膜产生聚合和薄膜非晶碳化现象 ,上述现象产生与辐照注入离子的辐照剂量有关。在整个辐照过程中电子能损起主导作用 ,电子能损有明显的退火效应 ,致使C60 由晶态向非晶态转变过程中 ,经历了一个石墨化的中间过程 ,即晶态C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注入 辐照效应 C60薄膜 退火效应 碳团簇 原子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紫质在强光和弱光依次照射下的特性分析
10
作者 贺珍妮 尚琛晶 张春平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1-156,共6页
为了研究菌紫质在强光和弱光依次照射下的特性,根据菌紫质的光循环建立其简化的能级图和速率方程,求解速率方程,得到最重要、寿命最长的上能级上的相对分子数浓度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强光照射下上能态■上的相对分子数浓度随时间... 为了研究菌紫质在强光和弱光依次照射下的特性,根据菌紫质的光循环建立其简化的能级图和速率方程,求解速率方程,得到最重要、寿命最长的上能级上的相对分子数浓度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强光照射下上能态■上的相对分子数浓度随时间延长而趋于饱和,随照射光强增大其上升速度越快,停止强光照射之后逐渐衰减返回基态;用弱光照射菌紫质时,上能态■上的分子数浓度受强光照射后的慢衰减和弱光照射引起增加的影响,随着时间延长,上能态■上的相对分子数浓度主要受弱光照射影响。人眼杆细胞中主要成分是视紫红质,它的分子结构、特性与菌紫质的基本一致,研究结果可用于解释人眼的暗适应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紫质 光循环 能级 相对分子数浓度 视紫红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