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随机光学重构显微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 1
-
-
作者
杨建宇
潘雷霆
胡芬
张心正
许京军
-
机构
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泰达应用物理研究院弱光非线性光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开大学生物治疗协同创新中心
-
出处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59-66,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574165)
111计划(B07013)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资助课题(IRT_13R29)
-
文摘
在光学显微成像领域,涌现出一批可以突破衍射极限的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极大地增强了人们研究亚细胞结构的能力。基于单分子定位技术的随机光学重构显微术(Stochastic Optical Reconstruction Microscopy,STORM)具有易懂的成像原理、简单的工作方式以及超高的分辨率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青睐。首先,介绍了单分子定位技术的原理,讨论了STORM光路的搭建,阐述了二维和三维STORM超分辨显微成像原理。其次,探讨了多色STORM以及STORM与电镜关联成像现状。最后介绍了STORM技术现阶段的应用进展。
-
关键词
超分辨成像
单分子定位
随机光学重构显微术
关联成像
-
Keywords
super-resolution imaging
single molecule localization
Stochastic Optical ReconstructionMicroscopy
correlative imaging
-
分类号
O439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
-
-
题名基于光学人工微结构的光场调控研究
被引量:3
- 2
-
-
作者
李占成
刘文玮
程化
陈树琪
-
机构
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泰达应用物理研究院弱光非线性光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山西大学极端光学协同创新中心
-
出处
《物理实验》
2019年第12期1-10,14,共11页
-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No.1192540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No.2016YFA0301102,No.2017YFA0303800)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No.2018M640224,No.2018M640229)
-
文摘
从光学人工微结构光场调控研究的研究现状出发,详细介绍了光学人工微结构在光场调控研究中的设计思路、研究流程和实验方法,着重展示了课题组在本领域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力图以此引导研究型实验教学,同时为相关领域研究人员提供借鉴.
-
关键词
人工微结构
光场调控
微纳光学
超材料
超表面
-
Keywords
artificial nanostructure
optical wave manipulation
nanophotonics
metamaterial
metasurface
-
分类号
O439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
-
-
题名铌酸锂薄膜微腔激光器研究进展(特邀)
被引量:2
- 3
-
-
作者
罗强
薄方
孔勇发
张国权
许京军
-
机构
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泰达应用物理研究院弱光非线性光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3-55,共13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A07050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734009,12004197,12034010,12074199,1774182,92050111,92050114)。
-
文摘
绝缘体上铌酸锂薄膜凭借铌酸锂晶体优异的光学性能和薄膜器件的易加工和可集成特性,被视为理想的集成光学平台。除了波导、调制器等传输、控制器件方面的研究之外,最近铌酸锂薄膜激光器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文中将对最近迅速发展的铌酸锂薄膜微腔激光器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首先,介绍铌酸锂晶体和铌酸锂薄膜稀土离子掺杂的主要技术方案,以及近期有关于稀土离子掺杂铌酸锂薄膜微纳光学器件制备方面的探索;其次,总结近年来掺铒铌酸锂薄膜微盘腔、微环腔激光器方面的研究进展;然后,阐述微腔激光器体系几种常见的实现单模激光器方法的工作机理,介绍研究者们利用"游标效应"调制模式损耗等方式实现掺铒铌酸锂薄膜单模激光器的研究进展;最后,基于目前报导的铌酸锂薄膜激光器研究成果,对目前研究存在的局限性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
关键词
铌酸锂薄膜
微腔激光器
集成光学
-
Keywords
lithium niobate on insulator
microcavity laser
integrated optics
-
分类号
O436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
-
-
题名基于电介质超表面的双频带双偏振通道波前调控
- 4
-
-
作者
刘淇
刘文玮
程化
陈树琪
-
机构
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泰达应用物理研究院弱光非线性光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山西大学极端光学协同创新中心
山东师范大学光场调控及应用协同创新中心
-
出处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9-103,共5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A0301102,2017YFA0303800)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19254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974193,91856101)。
-
文摘
随着微纳加工技术的发展,超表面在亚波长尺度对电磁波的多维度调控展现出传统光学器件难以比拟的优势。基于电介质硅纳米柱结构构建了具有双频带响应的超表面,利用微结构对不同偏振入射光反射系数的差异,通过构建梯度几何相位实现了双波长下的异常反射;同时设计了超表面灰度成像阵列,在近红外波段实现了对正交偏振态和双波长入射具有不同响应的正负灰度图像。文中提出的超表面设计为基于超表面的多功能集成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关键词
超表面
偏振态
双频带
多功能
波前调控
-
Keywords
metasurface
polarization state
dual-wavelength
multifunction
wavefront manipulation
-
分类号
O436.3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