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周期极化近化学计量掺镁铌酸锂晶体倍频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姚江宏 颜博霞 +4 位作者 陈亚辉 邓浩亮 陈绍林 许京军 张光寅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1-143,共3页
采用气相输运平衡技术 ,对不同掺镁浓度的铌酸锂进行了近化学计量处理 ,并检验了其抗光折变性能。实验结果表明 ,掺摩尔分数为 2 %的镁的近化学计量铌酸锂晶体 ,光折变阈值比同成分晶体提高了 4个量级。通过施加 4 .5kV/mm的脉冲电场 ,... 采用气相输运平衡技术 ,对不同掺镁浓度的铌酸锂进行了近化学计量处理 ,并检验了其抗光折变性能。实验结果表明 ,掺摩尔分数为 2 %的镁的近化学计量铌酸锂晶体 ,光折变阈值比同成分晶体提高了 4个量级。通过施加 4 .5kV/mm的脉冲电场 ,在上述 1.0mm厚z切晶体上制备出了周期为 6 .8μm的均匀畴结构。采用声光调QNd∶YAG激光器作抽运光源 ,基频光波波长为 1.0 6 4 μm ,平均输入功率为 2 30mW ,在室温条件下 ,得到波长为0 .5 32 μm,输出功率为 2 .8mW的倍频绿光输出 ,倍频转换效率为 1.2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倍频 准相位匹配 近化学计量 掺镁铌酸锂晶体 周期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荧光光谱差谱法测定柴油中的溶剂油 被引量:5
2
作者 杨仁杰 徐晓轩 +2 位作者 尚丽平 许家林 张存洲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4-96,共3页
文章通过三维荧光光谱差谱技术研究了柴油中混有溶剂油的性质。这种技术可以快速分析出柴油中是否含有120#溶剂油,并对差谱后的三维谱进行体积分发现,总的体积与柴油中含有120#溶剂油的百分含量有一定的关系。这对于分析市场上柴油的真... 文章通过三维荧光光谱差谱技术研究了柴油中混有溶剂油的性质。这种技术可以快速分析出柴油中是否含有120#溶剂油,并对差谱后的三维谱进行体积分发现,总的体积与柴油中含有120#溶剂油的百分含量有一定的关系。这对于分析市场上柴油的真伪、维护市场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荧光光谱差谱法 柴油 120^#溶剂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bO_3:Fe,M(M=Mg^(2+),Zn^(2+),In^(3+),Sc^(3+))晶体中的信号光与噪声光的竞争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国权 张光寅 +4 位作者 刘思敏 许京军 张心正 孙骞 温海东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06-212,共7页
分析了掺杂铌酸锂晶体的扇形噪声光的形成机制,讨论了信号光与扇形噪声光之间的光放大竞争问题.结果显示:由于信号光与扇形噪声之间光放大竞争,对于信号光的放大而言,存在一个最佳的光生伏特场,因而存在一个最佳入射泵浦光光强,... 分析了掺杂铌酸锂晶体的扇形噪声光的形成机制,讨论了信号光与扇形噪声光之间的光放大竞争问题.结果显示:由于信号光与扇形噪声之间光放大竞争,对于信号光的放大而言,存在一个最佳的光生伏特场,因而存在一个最佳入射泵浦光光强,使得信号光具有最大的放大倍数,同时噪声很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放大 铌酸锂 光折变 晶体 信号光 噪声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变换在岩屑样品红外漫反射光谱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邓大为 宋宁 +2 位作者 李奇楠 徐晓轩 张存洲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7-40,共4页
测定了不同粒度烃源岩粉末的红外漫反射光谱。结果表明,样品原始光谱吸光度的测量值随着粒径的减小而减小;利用小波变换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消除了由散射引起的背景和基线漂移后,发现光谱的吸光度测量值随着粒径的减小而增加。这说明... 测定了不同粒度烃源岩粉末的红外漫反射光谱。结果表明,样品原始光谱吸光度的测量值随着粒径的减小而减小;利用小波变换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消除了由散射引起的背景和基线漂移后,发现光谱的吸光度测量值随着粒径的减小而增加。这说明粉末样品的散射对光谱线形的影响很大,因此在定量分析中应保持被测样品的粒度与建模时样品的粒度一致,以减小由散射差异所带来的误差。小波变换滤掉的光谱低频信息反映了样品的散射强弱,利用该低频信息在特征吸收峰2820cm-1附近建立预测样品粒径的模型,并与利用原始光谱信息建立的模型比较,前者相关性远高于后者,并且相关系数达到r=0.9997,可用于预测和控制样品的粒度分布,从而提高红外光谱定量分析的精确度。同时文章还验证了散射系数S和吸收系数K都与粒径d成反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粒度 小波变换 漫反射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正常组织与癌变组织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燕楠 邹祖全 +3 位作者 刘燕青 徐晓轩 俞钢 张存洲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045-2048,共4页
采用共焦显微拉曼光谱进行肺正常组织与癌变组织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测试,拉曼位移测试范围为300~1700cm-1。根据得到的肺正常和癌变组织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对比分析了两者的特点与差异。选取蛋白质主链构象中构象不灵敏的CH2弯曲振动... 采用共焦显微拉曼光谱进行肺正常组织与癌变组织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测试,拉曼位移测试范围为300~1700cm-1。根据得到的肺正常和癌变组织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对比分析了两者的特点与差异。选取蛋白质主链构象中构象不灵敏的CH2弯曲振动在1454cm-1的谱线为内标,发现相比肺正常组织,癌变组织蛋白质主链中酰胺Ⅲ和酰胺Ⅰ谱带的有序构象明显减少,对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的损伤比较严重,β回折几乎消失,而骨架C—N,C—C伸缩振动却出现了与前2个谱带截然相反的状况,有序构象显著增加,蛋白质侧链构象变化与主链相比则相对复杂;DNA的骨架磷酸基团、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和碱基的含量总体呈增加趋势;RNA的情况与DNA类似;磷脂的链内纵向有序性参数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肺正常组织 肺癌变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不同组份LiNbO_3∶Fe非挥发全息存储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申岩 张国权 +2 位作者 付博 徐庆君 许京军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69-272,共4页
以双中心模型为基础,研究了同成份和近化学比掺铁铌酸锂晶体在稳态情况下的非挥发双色二步全息存储性能.通过比较在相同记录条件下同成份(锂的摩尔浓度为48.5%)与近化学比(锂的摩尔浓度为49.5%)掺铁铌酸锂的总空间电荷场的大小可以看到... 以双中心模型为基础,研究了同成份和近化学比掺铁铌酸锂晶体在稳态情况下的非挥发双色二步全息存储性能.通过比较在相同记录条件下同成份(锂的摩尔浓度为48.5%)与近化学比(锂的摩尔浓度为49.5%)掺铁铌酸锂的总空间电荷场的大小可以看到,在连续光所能达到的光强范围内,近化学比LiNbO3:Fe的总空间电荷场明显大于同成份LiNbO3:Fe的总空间电荷场.但是在高光强下,同成份与近化学比LiNbO3:Fe都可以达到106V/m量级的光致空间电荷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BO3:FE 全息存储 空间电荷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对胎牛血清氧化损伤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被引量:5
7
作者 邹祖全 刘燕楠 +4 位作者 吴瑛 李奇楠 陈梅宗 孙海英 李任植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40-1142,共3页
对实验室细胞培养用的国产胎牛血清在臭氧作用前后进行了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测试,范围200~1800cm-1。发现臭氧作用1h后拉曼谱线强度大大减弱,作用3h后谱线强度进一步减弱,但减弱的程度明显减慢,说明臭氧氧化作用具有快速的特点。臭氧作... 对实验室细胞培养用的国产胎牛血清在臭氧作用前后进行了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测试,范围200~1800cm-1。发现臭氧作用1h后拉曼谱线强度大大减弱,作用3h后谱线强度进一步减弱,但减弱的程度明显减慢,说明臭氧氧化作用具有快速的特点。臭氧作用下蛋白质主链的有序构象(α-螺旋,β折叠)明显减少,对β折叠的损伤更为严重,β回折几乎消失。芳香族氨基酸和半胱氨酸侧链在臭氧作用下氧化损伤非常明显。这些特征谱线的变化,反映了臭氧的氧化作用使蛋白质变性,构象变化以及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胎牛血清 臭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相位匹配(QPM)技术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姚江宏 李冠告 +1 位作者 许京军 张光寅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89-294,共6页
准相位匹配是一种人为地制备晶体周期结构以实现非线性频率转换技术,它拓宽了非线性晶体应用范围,提高了频率转换效率.本文详细介绍了准相位匹配主要技术优势,并描述周期极化畴反转技术,这一当前普遍用来制备准相位匹配非线性晶体... 准相位匹配是一种人为地制备晶体周期结构以实现非线性频率转换技术,它拓宽了非线性晶体应用范围,提高了频率转换效率.本文详细介绍了准相位匹配主要技术优势,并描述周期极化畴反转技术,这一当前普遍用来制备准相位匹配非线性晶体的实验方法.同时总结了这一领域国内外研究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相位匹配 体周期极化 铌酸锂晶体 QPM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法检测聚醚多元醇伯羟基与仲羟基的相对含量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静 徐晓轩 +2 位作者 武中臣 杨仁杰 张存洲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7-39,共3页
文章利用近红外光谱法,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检测了聚醚多元醇的伯羟基与仲羟基的相对含量,得到了较好的预测结果,对工业在线检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近红外 聚醚多元醇 微分光谱 多元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